针对目前复合骨修复材料中羟基磷灰石(HA)粒子和聚乳酸(PLA)基体之间相容性差的问题,合成了具有端乙烯基的 PLA 大分子单体,并将其与含有双键的硅烷偶联剂共聚,制备出一种新型相容剂。利用相容剂中硅烷偶联剂水解生成的羟基与 HA 粒子...针对目前复合骨修复材料中羟基磷灰石(HA)粒子和聚乳酸(PLA)基体之间相容性差的问题,合成了具有端乙烯基的 PLA 大分子单体,并将其与含有双键的硅烷偶联剂共聚,制备出一种新型相容剂。利用相容剂中硅烷偶联剂水解生成的羟基与 HA 粒子表面的羟基发生缩合反应,使得 HA 和相容剂之间发生化学键合作用,从而改善 PLA基体和 HA 的相容性。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所合成的原料和相容剂,证实为目标产物;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发现在复合材料中用相容剂处理过的 HA 和 PLA 界面比较模糊,粒子表面有丝状物出现,说明经过相容剂处理后,HA 与 PLA 基体的相容性得到明显改善。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采用携带掌长肌腱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二四二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10例手指背侧皮肤缺损伴伸指肌腱缺损的患者,采用携带掌长肌腱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目的探讨采用携带掌长肌腱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二四二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10例手指背侧皮肤缺损伴伸指肌腱缺损的患者,采用携带掌长肌腱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进行复合组织修复治疗,术后石膏固定患肢,并予以相应的抗感染、扩血管、预防血管痉挛、促进微循环等治疗,患指术后3周拆除石膏并行主动及被动康复功能锻炼。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皮瓣成活情况、切口愈合情况及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0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手指皮瓣颜色、质地与四周皮肤相近,手术瘢痕较小,外观略臃肿,部分浅感觉已恢复。患者满意度较高。采用肌腱修复术后手指总的主动活动度测量(total active motion,TAM)标准评价疗效:优8指,良2指。结论携带掌长肌腱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指背皮肤缺损,可一次性解决创面及肌腱缺损问题,且肌腱携带部分腱周组织,可有效地降低肌腱粘连问题,后期患指功能恢复得到提升。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目前复合骨修复材料中羟基磷灰石(HA)粒子和聚乳酸(PLA)基体之间相容性差的问题,合成了具有端乙烯基的 PLA 大分子单体,并将其与含有双键的硅烷偶联剂共聚,制备出一种新型相容剂。利用相容剂中硅烷偶联剂水解生成的羟基与 HA 粒子表面的羟基发生缩合反应,使得 HA 和相容剂之间发生化学键合作用,从而改善 PLA基体和 HA 的相容性。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所合成的原料和相容剂,证实为目标产物;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发现在复合材料中用相容剂处理过的 HA 和 PLA 界面比较模糊,粒子表面有丝状物出现,说明经过相容剂处理后,HA 与 PLA 基体的相容性得到明显改善。
文摘患者男,30岁,双手及左足电击伤后2h入院.检查示: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心肺腹未见异常;双手掌多处米粒大小焦黄点状烧伤创面,左足第4、5趾背皮肤表皮结黄痂,痂周皮肤红肿、伴水疱.入院诊断:双手电击伤深Ⅱ度,左足电击伤Ⅲ度. 患者入院后监测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给予补液及保护心、肾功能治疗.体积分数为0.1%的苯扎溴铵溶液消毒足部水疱创面,碘伏纱条湿敷,每日换药2次,伤后3~5d左足第4、5趾背软组织结痂处界限逐渐清晰,周围软组织红肿,静脉滴注头孢曲松(每天2次,每次2 g)抗感染3 d.
文摘目的探讨采用携带掌长肌腱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二四二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10例手指背侧皮肤缺损伴伸指肌腱缺损的患者,采用携带掌长肌腱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进行复合组织修复治疗,术后石膏固定患肢,并予以相应的抗感染、扩血管、预防血管痉挛、促进微循环等治疗,患指术后3周拆除石膏并行主动及被动康复功能锻炼。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皮瓣成活情况、切口愈合情况及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0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手指皮瓣颜色、质地与四周皮肤相近,手术瘢痕较小,外观略臃肿,部分浅感觉已恢复。患者满意度较高。采用肌腱修复术后手指总的主动活动度测量(total active motion,TAM)标准评价疗效:优8指,良2指。结论携带掌长肌腱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指背皮肤缺损,可一次性解决创面及肌腱缺损问题,且肌腱携带部分腱周组织,可有效地降低肌腱粘连问题,后期患指功能恢复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