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5MW风机联轴器复合材料中间管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河
李再轲
+2 位作者
吴辉
秦中正
姜其斌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结合国外某型风机所用联轴器中间管的技术要求,选用环氧/酸酐树脂体系为基体材料,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运用缠绕成型工艺方法制备风机联轴器复合材料中间管,并对其热稳定性、力学性能以及电绝缘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间管不...
结合国外某型风机所用联轴器中间管的技术要求,选用环氧/酸酐树脂体系为基体材料,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运用缠绕成型工艺方法制备风机联轴器复合材料中间管,并对其热稳定性、力学性能以及电绝缘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间管不仅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与电绝缘性,而且满足风机工作扭转刚度要求及疲劳性能要求,可替代传统的合金钢中间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轴器
复合材料中间管
纤维缠绕
扭转刚度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层片式LC滤波器中间层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光耀
高峰
+2 位作者
王春娟
赵丽丽
田长生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共3页
为了解决多层片式LC滤波器制造中的介电体与铁氧体的共烧问题,采取了在两种材料之间加入中间层复合材料的方法来实现异种材料之间的共烧。制备了由Pb(Ni1/3Nb2/3)O3-PbTiO3基介电体和NiZnCu铁氧体构成的中间层复合材料,研究了其显微组...
为了解决多层片式LC滤波器制造中的介电体与铁氧体的共烧问题,采取了在两种材料之间加入中间层复合材料的方法来实现异种材料之间的共烧。制备了由Pb(Ni1/3Nb2/3)O3-PbTiO3基介电体和NiZnCu铁氧体构成的中间层复合材料,研究了其显微组织、成分分布以及其与介电体和铁氧体的共烧界面等,结果表明中间层复合材料中介电体与铁氧体各自保持独立的相结构,没有新相生成;介电体晶粒与铁氧体晶粒相间分布于中间层中,且它们之间存在着离子的相互扩散;中间层能够有效地减小异种材料共烧界面上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体
铁氧体
中间
层
复合材料
多层片式LC滤波器
共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稀释中间复合材料法制备SiC_P/356Al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俞剑
王文龙
张国定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0-45,共6页
本文探索了一种制备SiC_p/Al的新工艺方法,即稀释中间复合材料法,以避免通常用来制备SiC_p/Al的复合铸造法中存在的浸润性差、气孔率高、存在氧化夹杂及颗粒偏聚等问题。结果表明,用该法能成功地制备10vol%和1...
本文探索了一种制备SiC_p/Al的新工艺方法,即稀释中间复合材料法,以避免通常用来制备SiC_p/Al的复合铸造法中存在的浸润性差、气孔率高、存在氧化夹杂及颗粒偏聚等问题。结果表明,用该法能成功地制备10vol%和15vol%SiC_p/Al复合材料,其拉伸性能比用复合铸造法制备的同样材料高10%,且气孔率显著降低,X-rays衍射和TEM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界面反应,工艺参数的选择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铝
中间
复合材料
稀释
气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D-SiO_(2)-fiber中间层对SiC与Nb真空钎焊的影响
4
作者
马蔷
王涛
+4 位作者
陈永威
何鹏
陈晓江
金晓
郑斌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27,I0004,共8页
缓解异种材料钎焊接头残余应力过程中,针对颗粒增强相添加量少、团聚等问题,引入一种新型三维SiO_(2)短纤维编织,呈疏松、多孔结构的复合材料中间层(3D-SiO_(2)-fiber)辅助SiC陶瓷与Nb钎焊连接.采用SEM,XRD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活性钎料...
缓解异种材料钎焊接头残余应力过程中,针对颗粒增强相添加量少、团聚等问题,引入一种新型三维SiO_(2)短纤维编织,呈疏松、多孔结构的复合材料中间层(3D-SiO_(2)-fiber)辅助SiC陶瓷与Nb钎焊连接.采用SEM,XRD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活性钎料在3D-SiO_(2)-fiber中间层表面润湿性、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当Ti元素含量从4.5%增加到6.0%,AgCu-Ti活性钎料在3D-SiO_(2)-fiber中间层表面润湿角从90°降低到3°,润湿性得到显著改善,且AgCu-Ti活性钎料浸入3D-SiO_(2)-fiber中间层深度不断增加;随着钎焊温度的提高(950~980℃)及保温时间(10~25 min)的延长,SiO_(2)短纤维与AgCu-6.0Ti活性钎料反应逐渐充分.该方法不仅保证SiO_(2)短纤维能够大量添加到合金钎料中,而且形成Cu_(3)Si,TiSi,α-Ti及Ti_(2)Cu颗粒相弥散分布于焊缝中,从而有效缓解钎焊接头残余应力,提高接头力学性能,实现陶瓷与金属复合构件的可靠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复合材料
中间
层3D-SiO_(2)-fiber
活性钎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D-SiO_(2)-fiber中间层对SiC与Nb真空钎焊的影响
5
作者
马蔷
王涛
+4 位作者
陈永威
何鹏
陈晓江
金晓
郑斌
《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
2023年第5期26-32,共7页
缓解异种材料钎焊接头残余应力过程中,针对颗粒增强相添加量少、团聚等问题,引入一种新型三维SiO_(2)短纤维编织,呈疏松、多孔结构的复合材料中间层(3D-SiO_(2)-fiber)辅助SiC陶瓷与Nb钎焊连接。采用SEM,XRD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活性钎...
缓解异种材料钎焊接头残余应力过程中,针对颗粒增强相添加量少、团聚等问题,引入一种新型三维SiO_(2)短纤维编织,呈疏松、多孔结构的复合材料中间层(3D-SiO_(2)-fiber)辅助SiC陶瓷与Nb钎焊连接。采用SEM,XRD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活性钎料在3D-SiO_(2)-fiber中间层表面润湿性、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当Ti元素含量从4.5%增加到6.0%,AgCu-Ti活性钎料在3D-SiO_(2)-fiber中间层表面润湿角从90°降低到3°,润湿性得到显著改善,且AgCu-Ti活性钎料浸入3D-SiO_(2)-fiber中间层深度不断增加;随着钎焊温度的提高(950~980℃)及保温时间(10~25 min)的延长,SiO_(2)短纤维与AgCu-6.0Ti活性钎料反应逐渐充分。该方法不仅保证SiO_(2)短纤维能够大量添加到合金钎料中,而且形成Cu 3 Si,TiSi,α-Ti及Ti 2 Cu颗粒相弥散分布于焊缝中,从而有效缓解钎焊接头残余应力,提高接头力学性能,实现陶瓷与金属复合构件的可靠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复合材料
中间
层3D-SiO_(2)-fiber
活性钎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5MW风机联轴器复合材料中间管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河
李再轲
吴辉
秦中正
姜其斌
机构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文摘
结合国外某型风机所用联轴器中间管的技术要求,选用环氧/酸酐树脂体系为基体材料,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运用缠绕成型工艺方法制备风机联轴器复合材料中间管,并对其热稳定性、力学性能以及电绝缘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间管不仅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与电绝缘性,而且满足风机工作扭转刚度要求及疲劳性能要求,可替代传统的合金钢中间管。
关键词
联轴器
复合材料中间管
纤维缠绕
扭转刚度
疲劳性能
Keywords
Coupling
Composite Tube
Filament Winding
Torsional Stiffness
Fatigue Property
分类号
TQ320.7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层片式LC滤波器中间层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光耀
高峰
王春娟
赵丽丽
田长生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出处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共3页
基金
航空基础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2G53044)
西北工业大学毕业论文重点扶持项目资助
文摘
为了解决多层片式LC滤波器制造中的介电体与铁氧体的共烧问题,采取了在两种材料之间加入中间层复合材料的方法来实现异种材料之间的共烧。制备了由Pb(Ni1/3Nb2/3)O3-PbTiO3基介电体和NiZnCu铁氧体构成的中间层复合材料,研究了其显微组织、成分分布以及其与介电体和铁氧体的共烧界面等,结果表明中间层复合材料中介电体与铁氧体各自保持独立的相结构,没有新相生成;介电体晶粒与铁氧体晶粒相间分布于中间层中,且它们之间存在着离子的相互扩散;中间层能够有效地减小异种材料共烧界面上的应力。
关键词
介电体
铁氧体
中间
层
复合材料
多层片式LC滤波器
共烧问题
Keywords
ferroelectrics
ferrite
intermediate layer composites
multiplayer chip LC filter
分类号
TQ1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TN713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稀释中间复合材料法制备SiC_P/356Al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俞剑
王文龙
张国定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
出处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0-45,共6页
文摘
本文探索了一种制备SiC_p/Al的新工艺方法,即稀释中间复合材料法,以避免通常用来制备SiC_p/Al的复合铸造法中存在的浸润性差、气孔率高、存在氧化夹杂及颗粒偏聚等问题。结果表明,用该法能成功地制备10vol%和15vol%SiC_p/Al复合材料,其拉伸性能比用复合铸造法制备的同样材料高10%,且气孔率显著降低,X-rays衍射和TEM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界面反应,工艺参数的选择是合理的。
关键词
碳化硅
铝
中间
复合材料
稀释
气孔率
Keywords
SiC_p/Al
inter-composite
dilution
porosity
分类号
TB3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D-SiO_(2)-fiber中间层对SiC与Nb真空钎焊的影响
4
作者
马蔷
王涛
陈永威
何鹏
陈晓江
金晓
郑斌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浙江信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27,I000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05350)。
文摘
缓解异种材料钎焊接头残余应力过程中,针对颗粒增强相添加量少、团聚等问题,引入一种新型三维SiO_(2)短纤维编织,呈疏松、多孔结构的复合材料中间层(3D-SiO_(2)-fiber)辅助SiC陶瓷与Nb钎焊连接.采用SEM,XRD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活性钎料在3D-SiO_(2)-fiber中间层表面润湿性、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当Ti元素含量从4.5%增加到6.0%,AgCu-Ti活性钎料在3D-SiO_(2)-fiber中间层表面润湿角从90°降低到3°,润湿性得到显著改善,且AgCu-Ti活性钎料浸入3D-SiO_(2)-fiber中间层深度不断增加;随着钎焊温度的提高(950~980℃)及保温时间(10~25 min)的延长,SiO_(2)短纤维与AgCu-6.0Ti活性钎料反应逐渐充分.该方法不仅保证SiO_(2)短纤维能够大量添加到合金钎料中,而且形成Cu_(3)Si,TiSi,α-Ti及Ti_(2)Cu颗粒相弥散分布于焊缝中,从而有效缓解钎焊接头残余应力,提高接头力学性能,实现陶瓷与金属复合构件的可靠连接.
关键词
残余应力
复合材料
中间
层3D-SiO_(2)-fiber
活性钎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Keywords
residual stress
3D-SiO_(2)-fiber composite interlayer
active filler metal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y
分类号
TG454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D-SiO_(2)-fiber中间层对SiC与Nb真空钎焊的影响
5
作者
马蔷
王涛
陈永威
何鹏
陈晓江
金晓
郑斌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浙江信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
2023年第5期26-3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05350)。
文摘
缓解异种材料钎焊接头残余应力过程中,针对颗粒增强相添加量少、团聚等问题,引入一种新型三维SiO_(2)短纤维编织,呈疏松、多孔结构的复合材料中间层(3D-SiO_(2)-fiber)辅助SiC陶瓷与Nb钎焊连接。采用SEM,XRD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活性钎料在3D-SiO_(2)-fiber中间层表面润湿性、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当Ti元素含量从4.5%增加到6.0%,AgCu-Ti活性钎料在3D-SiO_(2)-fiber中间层表面润湿角从90°降低到3°,润湿性得到显著改善,且AgCu-Ti活性钎料浸入3D-SiO_(2)-fiber中间层深度不断增加;随着钎焊温度的提高(950~980℃)及保温时间(10~25 min)的延长,SiO_(2)短纤维与AgCu-6.0Ti活性钎料反应逐渐充分。该方法不仅保证SiO_(2)短纤维能够大量添加到合金钎料中,而且形成Cu 3 Si,TiSi,α-Ti及Ti 2 Cu颗粒相弥散分布于焊缝中,从而有效缓解钎焊接头残余应力,提高接头力学性能,实现陶瓷与金属复合构件的可靠连接。
关键词
残余应力
复合材料
中间
层3D-SiO_(2)-fiber
活性钎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Keywords
residual stress
3D-SiO_(2)-fiber composite interlayer
active filler metal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y
分类号
TG431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5MW风机联轴器复合材料中间管的制备及性能
黄河
李再轲
吴辉
秦中正
姜其斌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层片式LC滤波器中间层复合材料的研究
李光耀
高峰
王春娟
赵丽丽
田长生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稀释中间复合材料法制备SiC_P/356Al的研究
俞剑
王文龙
张国定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3D-SiO_(2)-fiber中间层对SiC与Nb真空钎焊的影响
马蔷
王涛
陈永威
何鹏
陈晓江
金晓
郑斌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3D-SiO_(2)-fiber中间层对SiC与Nb真空钎焊的影响
马蔷
王涛
陈永威
何鹏
陈晓江
金晓
郑斌
《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