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二极管端泵方形Tm:YAG复合晶体的热效应
1
作者 任嘉欣 李隆 +3 位作者 李昕阳 杨恒鑫 纪玉潇 张春玲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为了有效解决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激光晶体引起的热效应问题,引入复合晶体的概念,通过两种复合晶体模型(即单端键合和双端键合)来降低激光晶体的热效应。根据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激光晶体工作特点,建立端面泵浦方形Tm:YAG复合晶体热模型,... 为了有效解决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激光晶体引起的热效应问题,引入复合晶体的概念,通过两种复合晶体模型(即单端键合和双端键合)来降低激光晶体的热效应。根据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激光晶体工作特点,建立端面泵浦方形Tm:YAG复合晶体热模型,利用热传导理论,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复合晶体的温度场、热应力场和形变量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单端/双端键合方式、未掺杂晶体长度、增益晶体长度对方形复合晶体内部温度场及形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状态下,激光二极管泵浦功率为30 W、泵浦光斑半径为400μm时,YAG晶体厚度c_(1)为1 mm,增益晶体厚度c_(2)为1.5 mm,方形单端键合和双端键合的Tm:YAG复合晶体内部最大温升分别为81.2、77.9℃;内部最大应力分别为146、104 MPa;热形变量为0.468、0.172μm。可见,复合晶体能有效缓解晶体的温升和热形变,且双端键合的方式降低晶体热效应的效果更好。当增益晶体厚度为2.6 mm以上时,两种键合方式对复合晶体内部最大温升的影响基本保持一致。该研究为方形Tm:YAG复合晶体的增益晶体厚度、未掺杂晶体厚度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实现Tm:YAG激光器高功率输出目标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二极管 温度场 热形变 复合晶体 单端键合 双端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泵浦复合晶体固体激光器的热效应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丽颖 李嘉强 +2 位作者 张金玉 徐晓明 曹剑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2-746,共5页
为了验证复合晶体使用到半导体泵浦的固体激光器中与非复合晶体的区别,提高半导体泵浦的固体激光器的工作效率,开展了半导体激光泵浦YAP/Tm∶YAP复合晶体固体激光器的热效应的验证实验。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模拟了晶体温度及热应力的分布... 为了验证复合晶体使用到半导体泵浦的固体激光器中与非复合晶体的区别,提高半导体泵浦的固体激光器的工作效率,开展了半导体激光泵浦YAP/Tm∶YAP复合晶体固体激光器的热效应的验证实验。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模拟了晶体温度及热应力的分布,并分析了热透镜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与非复合晶体相比,复合晶体的温度和热应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复合晶体工作时的最高温度降至其80%,热应力降至其70%。同时也验证了热透镜焦距不随非掺杂晶体长度的增大而改变,这也意味着复合晶体不能有效提高复合激光的光束质量,但是可以确保输出激光光束质量的稳定性。因此可以证实,使用复合晶体能够有效改善激光器的温度和力学特性,但不能优化固体激光器的光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晶体 热效应 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键合YAG/Nd:YAG复合晶体的透过光谱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孙敦陆 张庆礼 +6 位作者 王召兵 苏静 谷长江 张霞 邵淑芳 王爱华 殷绍唐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9-232,共4页
本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热键合技术,获得了YAG/Nd:YAG复合晶体。这种复合晶体在非吸收波段的光学透过率与通过一块相同厚度Nd:YAG晶体的光学透过率实验值以及理论值相一致。因此从透过率的角度,表明纯YAG晶体与Nd:YAG晶体间的键... 本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热键合技术,获得了YAG/Nd:YAG复合晶体。这种复合晶体在非吸收波段的光学透过率与通过一块相同厚度Nd:YAG晶体的光学透过率实验值以及理论值相一致。因此从透过率的角度,表明纯YAG晶体与Nd:YAG晶体间的键合区域为均匀过渡,基本上无散射界面存在,实现了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晶体 热键合技术 透过率 键合面 热处理 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VO_4-Nd:YVO_4复合晶体热效应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隆 史彭 +3 位作者 刘小芳 甘安生 陈浩伟 贾森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6-791,共6页
在全固态激光器中使用了复合结构的激光晶体,通过端面泵浦复合晶体工作特点分析,提出了矩形截面复合晶体热分析模型。在热模型中,考虑了复合晶体具有轴向加热、周边恒温,耦合后的泵浦光束具有高斯分布的特点。利用热传导方程,得出了YVO4... 在全固态激光器中使用了复合结构的激光晶体,通过端面泵浦复合晶体工作特点分析,提出了矩形截面复合晶体热分析模型。在热模型中,考虑了复合晶体具有轴向加热、周边恒温,耦合后的泵浦光束具有高斯分布的特点。利用热传导方程,得出了YVO4-Nd∶YVO4复合晶体内部温度场及端面热形变的一般解析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若用输出功率为20 W的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YVO4-Nd∶YVO4复合晶体(其中复合晶体中YVO4晶体长为2 mm,Nd∶YVO4晶体长为6 mm,钕离子掺杂质量分数为0.5%),泵浦光斑为0.2 mm时,复合晶体内最大温升为324.5℃,泵浦端面具有3.61 mm的热形变量。在相同泵浦条件下,采用复合晶体替代Nd∶YVO4晶体,可将其最大温升降低23.4%,这对于消弱激光晶体热效应的影响,解决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激光晶体引起的非均匀温升以及热折裂问题,提高激光器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二极管 YVO4-Nd:YVO4复合晶体 解析方法 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YAG/Cr∶YAG复合晶体的全固态紫外激光器 被引量:4
5
作者 申高 檀慧明 +1 位作者 王超 赵玉环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4-686,共3页
被动调Q产生1064 nm脉冲激光在腔外聚焦后入射到KTP中,产生532 nm的倍频光,再通过LBO和频产生355 nm激光。当抽运功率为3.4 W时,基频光调Q输出平均功率为350 mW,峰值功率达3.5 kW。腔外二倍频532 nm绿光输出平均功率为110 mW,用Ⅰ类相... 被动调Q产生1064 nm脉冲激光在腔外聚焦后入射到KTP中,产生532 nm的倍频光,再通过LBO和频产生355 nm激光。当抽运功率为3.4 W时,基频光调Q输出平均功率为350 mW,峰值功率达3.5 kW。腔外二倍频532 nm绿光输出平均功率为110 mW,用Ⅰ类相位匹配LBO晶体和频获得36 mW的355 nm的紫外激光输出,三倍频效率(1064-355 nm)达到10.2%。由于Cr∶YAG晶体达到饱和吸收后,会呈现出各向异性的特征,对基频光的偏振状态有很大影响。实验中必须合理放置复合晶体,使基频光的偏振状态为近似线偏振以提高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紫外激光器 LD抽运 355nm 复合晶体 和频
原文传递
大曲率弧矢弯曲复合晶体的研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中亮 康乐 +2 位作者 赵飞云 程显超 徐朝银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30-1935,共6页
为提升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NSRL-XAFS)的光束线性能,提出将现有双平面晶单色器改造成弧矢聚焦双晶单色器的思想。采取将晶体与钛合金复合的工艺,实现了晶体的大曲率弹性弯曲,并将其用作弧矢聚焦晶体单色器中第二晶体... 为提升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NSRL-XAFS)的光束线性能,提出将现有双平面晶单色器改造成弧矢聚焦双晶单色器的思想。采取将晶体与钛合金复合的工艺,实现了晶体的大曲率弹性弯曲,并将其用作弧矢聚焦晶体单色器中第二晶体的成像元件。鉴于NSRL-XAFS实验的光学要求,设计制作了复合晶体试验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和长程面形仪实际测量得到了不同弯曲半径下晶体的面形精度,并用激光模拟其聚焦性能。结果表明,在缩放比为1/3时,样品上的成像束斑水平尺度(FWHM)由43mm(无聚焦)缩小到3mm,光子密度提高了近一个量级。这些结果满足NSRL在现有光源条件下提升XAFS数据采集质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晶体 弧矢聚焦 面型误差 弯曲 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二极管泵浦Nd∶YVO_4/YVO_4复合晶体绿光激光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晓敏 卓壮 +1 位作者 李涛 杨宏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81-1383,共3页
采用一种新型的Nd∶YVO4/YVO4复合晶体,利用V型折叠腔,研究了高功率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的Nd∶YVO4/YVO4复合晶体激光器基频1.06μm及倍频532nm激光的输出特性.当泵浦功率为24.6W时,获得1.06μm激光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1.7W,光-光转换效率... 采用一种新型的Nd∶YVO4/YVO4复合晶体,利用V型折叠腔,研究了高功率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的Nd∶YVO4/YVO4复合晶体激光器基频1.06μm及倍频532nm激光的输出特性.当泵浦功率为24.6W时,获得1.06μm激光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1.7W,光-光转换效率为48%.当泵浦功率为17W时,获得了5.32W的绿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达到3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 V型折叠腔 KTP晶体 Nd∶YVO4/YVO4复合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M复合晶体探测器读出系统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江涛 董永伟 +3 位作者 宋黎明 吴伯冰 张永杰 徐鹤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9-714,共6页
针对SVOM卫星中的γ暴监视仪的叠成闪烁体探测器,设计了一套混合信号读出系统,用于获取GRM复合晶体探测器输出电压脉冲幅度与信号宽度,并根据脉冲的宽度对信号进行甄别分类。在系统设计中采用FPGA对系统进行时序控制,使用高速峰值保持... 针对SVOM卫星中的γ暴监视仪的叠成闪烁体探测器,设计了一套混合信号读出系统,用于获取GRM复合晶体探测器输出电压脉冲幅度与信号宽度,并根据脉冲的宽度对信号进行甄别分类。在系统设计中采用FPGA对系统进行时序控制,使用高速峰值保持电路对复合晶体输出信号进行峰值保持,利用RS232数据接口完成测试系统与PC机的数据交换。测试结果表明,本工作所设计的系统可稳定可靠地实现对复合晶体输出信号的获取与甄别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M复合晶体探测器 FPGA 峰值保持电路 脉冲形状甄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拉法YVO_4+Nd∶YVO_4复合晶体的生长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建彬 林羽 +2 位作者 李国辉 陈建珊 姚元根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87-1391,共5页
采用提拉法成功生长出YVO4+Nd∶YVO4复合晶体,相对于采用光胶方法键合的晶体具有免键合面洁净处理,免键合面抛光的优点。且不会出现类似键合过程中产生的色心、气泡、裂纹等缺陷。且较其它方法还省了工序,复合面结合稳固,操作方便简单,... 采用提拉法成功生长出YVO4+Nd∶YVO4复合晶体,相对于采用光胶方法键合的晶体具有免键合面洁净处理,免键合面抛光的优点。且不会出现类似键合过程中产生的色心、气泡、裂纹等缺陷。且较其它方法还省了工序,复合面结合稳固,操作方便简单,晶体光学性能优良等优点,本文对该方法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钇 复合晶体 提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元素掺杂对复合晶体Sr14(Cu1-yMy)24O41(M=Zn,Ni,Co)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洋 王俊 +4 位作者 邹化民 林颖 胡妮 汪丽莉 石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87-91,共5页
用常规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Zn2+,Ni2+,Co3+掺杂的3组复合晶体Sr14(Cu1-yMy)24O41(M=Zn,Ni,Co)系列样品。选区电子衍射研究表明,这些样品的自旋链亚结构的衍射点都出现了在a*和b*方向上扩展成衍射线的现象,而仅由自旋梯子亚结构产生的衍... 用常规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Zn2+,Ni2+,Co3+掺杂的3组复合晶体Sr14(Cu1-yMy)24O41(M=Zn,Ni,Co)系列样品。选区电子衍射研究表明,这些样品的自旋链亚结构的衍射点都出现了在a*和b*方向上扩展成衍射线的现象,而仅由自旋梯子亚结构产生的衍射斑点仍保持明锐。随着掺入离子的电子总自旋的增大,自旋链亚结构的衍射斑点扩展成衍射线的现象加重。掺入Co3+离子的复合晶体Sr14(Cu1-yCoy)24O41中对应于自旋链亚结构的衍射斑点已完全扩展成垂直于c*的漫散射条纹。掺Co样品[001]带轴高分辨像显示,两套亚系统沿[001]方向的投影在a和b方向上的周期非常完整。这表明,Sr14(Cu1-yCoy)24O41的自旋链亚结构仅在沿着c发生了初始相位无序。而掺入离子的电子总自旋的不同使这种初始相位无序的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晶体 自旋梯子 电子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蜂巢样聚己内酯-硅酸钙复合晶体材料修复颅骨极限缺损
11
作者 宋兵 廖哲霆 +1 位作者 陈宇璠 赵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852-2857,共6页
背景:聚己内酯作为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较差,需将其与其他天然生物材料复合增加生物相容性,促进机体组织再生。目的:观察新型蜂巢样聚己内酯-硅酸钙复合晶体材料在SD大鼠颅骨缺损中的成骨修复作用。方法:取18只SD大鼠,制作颅骨极限... 背景:聚己内酯作为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较差,需将其与其他天然生物材料复合增加生物相容性,促进机体组织再生。目的:观察新型蜂巢样聚己内酯-硅酸钙复合晶体材料在SD大鼠颅骨缺损中的成骨修复作用。方法:取18只SD大鼠,制作颅骨极限缺损模型,随机分3组干预,空白组不植入任何材料,对照组植入普通聚己内酯-硅酸钙复合晶体材料,实验组植入新型蜂巢样聚己内酯-硅酸钙复合晶体材料。植入6周后,进行骨缺损处X射线扫描、Micro-CT三维重建及组织学分析。结果与结论:(1)X射线扫描:3组大鼠颅骨缺损变小,骨折线模糊,边缘骨密度增高,实验组、对照组新生骨面积百分比明显大于空白组,且实验组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大于对照组;(2)Micro-CT三维重建:空白组新生骨主要分布在缺损两侧,对照组、实验组新生骨分布于整个颅骨骨缺损处;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对照组均表现出更强的再生骨能力(P<0.05),且以实验组成骨能力最强(P<0.05);(3)组织学分析:3组均可见骨缺损处有不同程度新生骨长入,实验组新生骨组织及新生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空白组(P<0.05);(4)结果表明:新型蜂巢样聚己内酯-硅酸钙复合晶体材料在颅骨缺损生物环境中具有明显的促成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聚己内酯-硅酸钙复合晶体材料 骨缺损 颅骨再生 骨修复 聚己内酯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晶体内部热分布的研究
12
作者 李晓敏 张燕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年第21期11-12,共2页
复合晶体比单一晶体具有更好地热效应,在高功率固体晶光器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研究了Nd:YVO4/YVO4复合晶体内部的热分布,从理论和试验模拟两方面分析了复合晶体内部的温度梯度分布。
关键词 热键合 复合晶体 单一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键合Nd:YVO4/YVO4复合晶体激光特性的研究
13
作者 李晓敏 张燕 卓壮 《科教导刊》 2011年第21期147-148,共2页
为改善高功率激光器激光工作物质的热效应,采用一种热效应较小的复合晶体Nd:YVO4/YVO4,利用z型折叠腔,研究了在高功率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的情况下复合晶体的激光特性。当泵浦功率为24.65W时,获得了12.5W的1.06μm红外输出,光-... 为改善高功率激光器激光工作物质的热效应,采用一种热效应较小的复合晶体Nd:YVO4/YVO4,利用z型折叠腔,研究了在高功率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的情况下复合晶体的激光特性。当泵浦功率为24.65W时,获得了12.5W的1.06μm红外输出,光-光转换效率达到50.7%;当泵浦功率为17W时,获得了6.38W的绿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键合 Z型折叠腔Nd:YVO4/YVO4复合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立构复合晶体的表面形貌及其力学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艳萍 魏航航 李倩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87,共5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相同质量比的左旋聚乳酸(PLLA)和右旋聚乳酸(PDLA)的立构复合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和纳米压痕仪研究了聚乳酸立构复合物晶体的表面形貌及其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样...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相同质量比的左旋聚乳酸(PLLA)和右旋聚乳酸(PDLA)的立构复合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和纳米压痕仪研究了聚乳酸立构复合物晶体的表面形貌及其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样品质量比为1∶1时能够形成立构规整度较高的立构复合晶体;晶体表面出现比较明显的凹陷现象,这是由于结晶后分子链的收缩导致的;样品晶区的硬度和模量相比非晶区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立构复合晶体 表面形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单片式复合晶体管的结构参数对高功率微波损伤效应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靳文轩 柴长春 +2 位作者 刘彧千 吴涵 杨银堂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2-120,共9页
建立了三种不同结构的硅基单片式复合晶体管(由T1和T2两个晶体管构成)的二维电热模型,研究了高功率微波对不同结构的硅基单片式复合晶体管的损伤效应的影响。获得了不同器件结构下导致复合晶体管损伤的损伤功率阈值和损伤能量阈值分别... 建立了三种不同结构的硅基单片式复合晶体管(由T1和T2两个晶体管构成)的二维电热模型,研究了高功率微波对不同结构的硅基单片式复合晶体管的损伤效应的影响。获得了不同器件结构下导致复合晶体管损伤的损伤功率阈值和损伤能量阈值分别与脉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复合晶体管的总体尺寸不变而T2和T1晶体管的面积比值更大时需要更多的功率和能量来损伤器件。通过分析器件内部电场、电流密度和温度分布的变化,得到了复合晶体管的结构对其微波损伤效应的影响规律。对比发现,三种结构的复合晶体管的损伤点均位于T2管的发射极附近,随着T2和T1晶体管面积比的增大,电场、电流密度和温度在器件内部的分布将变得更加分散。此外,在发射极处增加外接电阻R e,研究表明损伤时间随发射极电阻的增大而增加。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适当改变器件结构或增加外接元件可以增强器件的抗微波损伤能力。晶体管的仿真毁伤点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式复合晶体 高功率微波 器件结构 外加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复合晶体甄别电子学及算法设计
16
作者 吕凌俊 王石 +1 位作者 刘亚强 魏清阳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31,共5页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高分辨率复合晶体探测器和电子学,并提出一种系统辨识的算法。复合晶体探测由LYSO(Lu2-xYxSiO5)和YSO(Y2SiO5)两种晶体交错排列而成,目的在于提高晶格的定位能力,改善空间分辨率。由甄别电路完成对PMT(photomultiplier ...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高分辨率复合晶体探测器和电子学,并提出一种系统辨识的算法。复合晶体探测由LYSO(Lu2-xYxSiO5)和YSO(Y2SiO5)两种晶体交错排列而成,目的在于提高晶格的定位能力,改善空间分辨率。由甄别电路完成对PMT(photomultiplier tube)原始信号的处理,使用了高速ADC对信号连续采样,由FPGA完成波形采集,并能够完成实时基线恢复。甄别算法是分析了探测器响应和电子学采集模型之后提出的,是一种系统辨识算法。晶体甄别是基于提取与信号的衰减时间常数相关量来完成的。对LYSO和YSO的单晶体条实验,其甄别率超过98%;并绘制了甄别后两种晶体的二维直方图(2Dmap),有效地减少晶格间交叠,提高了空间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复合晶体 晶体甄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PO-34/CZA复合晶体相结构性质及催化CO_2加氢反应研究
17
作者 倪利萍 郭淑霞 +3 位作者 罗兰 许争 曹建新 刘飞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7-803,808,共8页
采用共沉淀包覆法制备了SAPO-34/CZA双功能复合催化剂,研究了复合相比例对催化剂晶体结构性质和CO_2加氢制低碳烯烃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FT-IR、SEM、BET、NH3-TPD和CO_2-TPD等手段对不同催化剂的晶相组成、骨架结构、微观形貌、... 采用共沉淀包覆法制备了SAPO-34/CZA双功能复合催化剂,研究了复合相比例对催化剂晶体结构性质和CO_2加氢制低碳烯烃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FT-IR、SEM、BET、NH3-TPD和CO_2-TPD等手段对不同催化剂的晶相组成、骨架结构、微观形貌、孔结构及表面酸碱性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相比例对SAPO-34/CZA双功能复合催化剂的结构性质和催化性能影响较大。质量比为1∶1时,制得复合催化剂具有明显微孔和介孔特征(微孔比表面积53.15 m^2·g^(-1)、介孔比表面积59.84 m^2·g^(-1)、总比表面积为113.00 m^2·g^(-1)、总孔容0.41cm^3·g^(-1)、平均孔径14.57 nm),具有特殊包覆结构及存在复合相界面,构造了特殊反应路径,微介孔层级结构强化耦合反应,表现出较高催化性能。在还原温度285℃、反应温度325℃、压力3.0 MPa、V(H_2)/V(CO_2)=3.0、空速(SV)3500 m L·g^(-1)·h-1的条件下,CO_2转化率为64.80%,低碳烯烃选择性为49.68%。与物理共混催化剂SAPO-34/CZA-M相比,CO_2转化率和低碳烯烃选择性分别提高了31.98%和2.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34/CZA 共沉淀包覆法 复合晶体 相比例 CO2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掺杂的YVO_(4)-Nd∶YVO_(4)复合晶体
18
作者 邱科彬 庄乃锋 +3 位作者 陈新 陈玮冬 张戈 赵斌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05-2211,共7页
利用改进的提拉法生长了一种新型YVO_(4)-Nd∶YVO_(4)复合晶体,在晶体中部实现了Nd^(3+)的0.10%~0.25%(原子数分数)浓度梯度掺杂。晶体中,Nd^(3+)掺杂区的弱吸收系数较未掺杂区大,表现出界面吸收现象。观测了复合晶体对泵浦光的吸收和... 利用改进的提拉法生长了一种新型YVO_(4)-Nd∶YVO_(4)复合晶体,在晶体中部实现了Nd^(3+)的0.10%~0.25%(原子数分数)浓度梯度掺杂。晶体中,Nd^(3+)掺杂区的弱吸收系数较未掺杂区大,表现出界面吸收现象。观测了复合晶体对泵浦光的吸收和温度分布,发现晶体沿轴向的泵浦吸收相对均匀,温度梯度相对较小。未镀膜的复合晶体样品在1064 nm波段显示了良好的连续激光性能,光-光转换效率为37.0%,斜效率为4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盐晶体 复合晶体 激光晶体 浓度梯度 弱吸收 温度梯度 激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聚乳酸/右旋聚乳酸立构复合晶体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天宇 高琪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6-183,共8页
通过环保高效的熔融共混在左旋聚乳酸(PLLA)中引入少量的右旋聚乳酸(PDLA),使得聚乳酸立构复合晶体(sc-PLA)在PLLA基体中原位形成并均匀分散,制备得到全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形状记忆聚合物(SMPs)功能材料。当仅向PLLA基体中加入1%PDLA时... 通过环保高效的熔融共混在左旋聚乳酸(PLLA)中引入少量的右旋聚乳酸(PDLA),使得聚乳酸立构复合晶体(sc-PLA)在PLLA基体中原位形成并均匀分散,制备得到全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形状记忆聚合物(SMPs)功能材料。当仅向PLLA基体中加入1%PDLA时,就可使得sc-PLA晶体在PLLA中原位形成,且随着PDLA含量的不断增加,sc-PLA晶体的含量也不断增加。动态力学测试结果表明,sc-PLA晶体几乎不影响PLLA/PDLA共混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却可提高PLLA的高温段模量。形状记忆性能测试表明,PLLA和PLLA/PDLA共混材料均具有极佳的形状固定率(Rf≈100%),而PLLA/PDLA共混材料形状回复率Rr随着PDLA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PDLA质量分数为3%时,PLLA/PDLA共混材料的形状记忆回复率(Rr)达到最佳(Rr≈85.31%),且进一步的测试表明PLLA/3PDLA共混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在多次同等条件重复测试后仍能持续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立构复合晶体 左旋聚乳酸 右旋聚乳酸 形状记忆性能 生物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晶体硫化物Sr_(1.145)TiS_3的高分辨电子显微术研究
20
作者 杨改英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85-486,共2页
与(PbS)1.12VS2,BaxFe2S4等三元金属硫化物一样[1,2],Sr1.145TiS3的晶体结构也很复杂[3]。在四维超空间群的基础上使用粉末X射线数据和Rietveld分析方法确定了无公度复合晶体硫化物... 与(PbS)1.12VS2,BaxFe2S4等三元金属硫化物一样[1,2],Sr1.145TiS3的晶体结构也很复杂[3]。在四维超空间群的基础上使用粉末X射线数据和Rietveld分析方法确定了无公度复合晶体硫化物Sr1.145TiS3的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晶体硫化物 晶体结构 电子显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