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式手术分期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
1
作者 张磊 张峰 +2 位作者 彭军路 贺新奇 刘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220-220,共1页
背景:目前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病,因此,确定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案至关重要。目的:观察复合式手术分期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方法:选择42例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选择CT血管造影或数字化减影血管... 背景:目前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病,因此,确定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案至关重要。目的:观察复合式手术分期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方法:选择42例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选择CT血管造影或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定病变位置及长度,再对髂动脉病变位置行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等手术开通血管,并在股浅动脉闭塞段进行人工血管旁路转流。结果与结论:42例患者手术成功,且相关指标均较术前有所提高。表明采用复合式手术分期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疾病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手术 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 效果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滤过手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应用观察
2
作者 尹兰根 肖晓兰 周新宜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35期4924-4925,共2页
目的探讨复合式滤过手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青光眼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眼压、滤过泡、视野情... 目的探讨复合式滤过手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青光眼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眼压、滤过泡、视野情况和浅前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滤过泡形成率、视野损害率和浅前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眼压均有所增加,但观察组患者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青光眼的治疗中应用复合式滤过手术,有利于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眼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复合式滤过手术 眼压 滤过泡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顽固高眼压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长春 童亮 蔡洪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016-1017,共2页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顽固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经验。方法 82例122眼非洲黑种人顽固高眼压青光眼患者常规联合强力降眼压药物治疗后,在高眼压情况下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和复合式青光眼滤过手术。结果复合式青光眼滤过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眼压为...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顽固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经验。方法 82例122眼非洲黑种人顽固高眼压青光眼患者常规联合强力降眼压药物治疗后,在高眼压情况下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和复合式青光眼滤过手术。结果复合式青光眼滤过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眼压为(13.86±2.82)mmHg,与术前(57.02±19.13)mmHg相比明显下降(P<0.05);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后患者眼压(16.80±5.60)mmHg,与术前(51.34±17.93)mmHg比较亦明显下降(P<0.05)。复合式青光眼滤过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眼压较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后患者眼压低(P<0.05),复合式青光眼滤过手术术后并发症低于常规小梁切除术组(P<0.01)。结论顽固高眼压性青光眼的患者行复合式青光眼滤过手术效果好,术后眼压控制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复合式青光眼滤过手术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4
作者 郝小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44-47,共4页
探讨复合式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42例样本,均是我院青光眼患者,选择起止时间即2021.1-2022.12,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划分成两组,即常规组、分析组,21例青光眼患者/组,单纯小梁切除手术方案治疗常... 探讨复合式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42例样本,均是我院青光眼患者,选择起止时间即2021.1-2022.12,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划分成两组,即常规组、分析组,21例青光眼患者/组,单纯小梁切除手术方案治疗常规组,复合式青光眼滤过手术方案治疗分析组,对组间眼压、炎症因子、临床疗效、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实施比较。结果 眼压恢复情况比较,分析组手术1周、2周、4周后眼压指标较常规组低,二组对比P<0.05;炎症因子比较,分析组干扰素水平、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常规组炎症因子水平相比较低,二组对比P<0.05;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组总疗效与常规组总疗效相比较优异,二组对比P<0.05;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比较,分析组形成率明显比常规组高,二组对比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析组总发生率明显比常规组低,二组对比P<0.05。结论 和单纯小梁切除手术方案相比较,复合式青光眼滤过手术方案的疗效更显著,相较于前者,后者在改善眼压、机体炎症反应方面的作用较突出,且复合式青光眼滤过手术有很高的临床安全性,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的概率较高,临床价值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青光眼 功能性滤过泡 复合式青光眼滤过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姚晓波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6年第4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1例多节段腹腔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介入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1例多节段腹腔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介入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复合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冷感评分、溃疡分级、治疗前后SF-36生活量表评分、治疗前后PSQI量表各维度评分。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0.05);(2)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冷感评分及溃疡分级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3)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生活量表各维度(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量表各维度(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应用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QI量表各维度评分也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结论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显著,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改善显著,应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复合式手术 腔内介入手术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原文传递
高眼压下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邹才林 《中外医疗》 2012年第13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高眼压下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96只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平均分为3组-A组、B组与C组,各32例32只眼,A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手术,C组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 目的探讨高眼压下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96只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平均分为3组-A组、B组与C组,各32例32只眼,A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手术,C组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结果 C组的眼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A组与B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C组的视力好转情况明显好于A组与B组(P<0.05)。C组前房深度术前为(1.6±0.4)mm,术后为(3.6±0.5)mm,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高眼压下闭角型青光眼能够显著加深前房,有效地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乳化白内障吸出 小梁切除术 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娇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10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11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NVG患者分两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实施视网膜激光光凝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在...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11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NVG患者分两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实施视网膜激光光凝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指标[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BCVA、VEGF、SDF-1和IGF-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治疗NVG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 视网膜激光光凝 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652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宋清斌 车兆义 +3 位作者 张娟 辛世杰 张健 段志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2-43,共2页
目的分析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52例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血管介入、人工血管旁路移植、自体骨髓干细... 目的分析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52例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血管介入、人工血管旁路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移植及复合式手术等。结果 652例病人中,药物治疗108例,有效率为75.9%;血管介入治疗106例,有效率为83.1%;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102例,有效率为83.3%;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54例,有效率为90.8%;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67例,有效率85.2%。其中复合式手术治疗215例,有效率93.5%。结论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应对病人的个体情况进行客观全面评估,以选择复合式手术为最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肢动脉缺血 复合式手术
原文传递
以精入微——台湾长庚医院早期肺癌精准诊疗经验专访
9
作者 李志刚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2期104-108,共5页
长庚医院拥有台湾岛最大的胸外科中心,中心在主任赵盈凯教授的带领下发展迅速,在肺部肿瘤、食管癌机器人外科、肺移植等诸多领域在地区及国际都享有很大的影响力。在肺癌诊疗方面,长庚医院更是依托强大的杂交治疗平台、多学科协作团队... 长庚医院拥有台湾岛最大的胸外科中心,中心在主任赵盈凯教授的带领下发展迅速,在肺部肿瘤、食管癌机器人外科、肺移植等诸多领域在地区及国际都享有很大的影响力。在肺癌诊疗方面,长庚医院更是依托强大的杂交治疗平台、多学科协作团队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取得了不小成绩。在长庚医院建立的世界首个影像导引胸腔镜手术示范中心,可培训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科医生。为介绍和推广台湾长庚医院的肺癌治疗经验,《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专门委托李志刚教授对赵盈凯主任进行了专访,并一一记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手术 影像导引手术 肺癌 肿瘤定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