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技术在复发性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CBDS)患者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2022年1月至202...目的分析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技术在复发性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CBDS)患者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72例复发性CBD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LCBDE治疗,依照术中是否使用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技术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未使用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技术,观察组(37例)使用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技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中转开腹率、寻找胆总管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d肠屏障功能[血清D-乳酸、内毒素(endotoxin,ET)水平]、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CD3^(+)、CD4^(+)/CD8^(+))、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水平]、能量代谢[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LB)、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LB)水平]、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寻找胆总管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而组间中转开腹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血清D-乳酸、ET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d,两组NK细胞、CD3^(+)、ALB、CD4^(+)/CD8^(+)、PLB、ALB、HLB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胆漏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组间腹腔感染、肠梗阻、胃肠道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复发性CBDS患者LCBDE治疗中使用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技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寻找胆总管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手术对机体肠屏障功能、免疫功能、能量代谢的影响,有利术后恢复。展开更多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1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一期缝合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间行LCBDE一期缝合术的45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病人的临床...[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1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一期缝合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间行LCBDE一期缝合术的45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病人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中2例分别损伤横结肠、十二指肠球部浆膜。手术时间为76~155min,平均(108.5±35.4)min;术中出血量为10~115ml,平均(35.6±10.5)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4d,平均(1.2±0.5)d;术后住院时间为5~15d,平均(7.2±3.2)d。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3/48),其中胆漏2例,高淀粉酶血症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无再手术病例。43例病人完成术后1年随访,随访率为93.75%,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无胆管狭窄、胆管残留结石或结石复发等并发症。结论选择性LCBDE一期缝合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短期预后良好。但术者需具备丰富的腹腔镜操作经验,并灵活地把握手术适应证。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技术在复发性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CBDS)患者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72例复发性CBD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LCBDE治疗,依照术中是否使用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技术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未使用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技术,观察组(37例)使用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技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中转开腹率、寻找胆总管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d肠屏障功能[血清D-乳酸、内毒素(endotoxin,ET)水平]、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CD3^(+)、CD4^(+)/CD8^(+))、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水平]、能量代谢[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LB)、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LB)水平]、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寻找胆总管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而组间中转开腹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血清D-乳酸、ET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d,两组NK细胞、CD3^(+)、ALB、CD4^(+)/CD8^(+)、PLB、ALB、HLB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胆漏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组间腹腔感染、肠梗阻、胃肠道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复发性CBDS患者LCBDE治疗中使用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技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寻找胆总管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手术对机体肠屏障功能、免疫功能、能量代谢的影响,有利术后恢复。
文摘[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1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一期缝合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间行LCBDE一期缝合术的45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病人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中2例分别损伤横结肠、十二指肠球部浆膜。手术时间为76~155min,平均(108.5±35.4)min;术中出血量为10~115ml,平均(35.6±10.5)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4d,平均(1.2±0.5)d;术后住院时间为5~15d,平均(7.2±3.2)d。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3/48),其中胆漏2例,高淀粉酶血症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无再手术病例。43例病人完成术后1年随访,随访率为93.75%,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无胆管狭窄、胆管残留结石或结石复发等并发症。结论选择性LCBDE一期缝合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短期预后良好。但术者需具备丰富的腹腔镜操作经验,并灵活地把握手术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