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9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测量地表声阻抗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驰
李醒飞
+1 位作者
刘志刚
张国雄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87-890,共4页
建立一个声波能量从空气中耦合到地下的实验系统模型。采用音响作为能量源发射扫频的正弦波声信号穿透到地下土壤;用声级计和地震检波器串分别测得地表的声压级和震动速度,画出二者比值即地面声阻抗率的变化曲线,以此分析声/地震波耦合...
建立一个声波能量从空气中耦合到地下的实验系统模型。采用音响作为能量源发射扫频的正弦波声信号穿透到地下土壤;用声级计和地震检波器串分别测得地表的声压级和震动速度,画出二者比值即地面声阻抗率的变化曲线,以此分析声/地震波耦合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在给定音响喇叭相对被测地面高度的情况下,地表声阻抗率在73到90Hz这个范围附近出现了极小值。现场实验证明,该系统能有效完成测量任务,可用于地下浅层埋藏物探测的实验室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地震波耦合
声阻抗率
地震波
地震检波器
埋藏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雷对地表声阻抗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驰
李醒飞
+2 位作者
付娟
刘志刚
梁光强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6-38,41,共4页
设计一种基于地震检波器的实验系统,分析地雷对地表声阻抗率的影响。用音响发射扫频的正弦声波穿透到地下土壤,用声级计和地震检波器分别测得地表声压级和振动速度。测试数据显示,没有地雷的地表声阻抗率与有地雷的比值在72,140Hz处出现...
设计一种基于地震检波器的实验系统,分析地雷对地表声阻抗率的影响。用音响发射扫频的正弦声波穿透到地下土壤,用声级计和地震检波器分别测得地表声压级和振动速度。测试数据显示,没有地雷的地表声阻抗率与有地雷的比值在72,140Hz处出现2个极大值,用相长干涉原理和地雷与其上方土壤的谐振作用解释了这一现象。结果表明:地雷能在较宽频带内减小地面声阻抗率,所设计的实验系统可用于声波探雷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阻抗率
地雷探测
地震检波器
声压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压缩偏流条件下穿孔板声阻抗率的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姜在秀
王佐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17-1420,共4页
从理论上研究了一维可压缩偏流对穿孔声阻抗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偏流对穿孔粘滞效应的影响;在实验中,利用真空泵流装置建立了存在偏流时的穿孔板声阻抗率测量系统,测量了一定频率范围内两块不同厚度穿孔板在不同偏流流速时声阻抗率的变化...
从理论上研究了一维可压缩偏流对穿孔声阻抗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偏流对穿孔粘滞效应的影响;在实验中,利用真空泵流装置建立了存在偏流时的穿孔板声阻抗率测量系统,测量了一定频率范围内两块不同厚度穿孔板在不同偏流流速时声阻抗率的变化规律.在偏流情况下,穿孔板相对声阻率的理论结论和实验数据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板
声阻抗率
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边界声阻抗的单层传声器阵列原位测量方法研究
4
作者
彭银
熊家兴
+2 位作者
辛英培
余子晨
方泽彬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声阻抗是反映物理边界声学属性的关键参数,确切地测量声阻抗是理解声场分布和执行声能量控制的必要条件。文章基于多个局部坐标系的球面波基函数叠加的声场重建方法,建立了阻抗边界一侧的非自由声场的数学模型,并构建了场点声压和阻抗...
声阻抗是反映物理边界声学属性的关键参数,确切地测量声阻抗是理解声场分布和执行声能量控制的必要条件。文章基于多个局部坐标系的球面波基函数叠加的声场重建方法,建立了阻抗边界一侧的非自由声场的数学模型,并构建了场点声压和阻抗边界表面声压、场点声压和边界质点法向振速的转移函数;采用传声器阵列采集边界附近的声压值,通过求解反问题,重构了边界表面的声压以及质点法向振速,基于此,计算出阻抗边界的声阻抗。模拟了包含有限阻抗边界和脉动球声源的非自由声场,验证边界声阻抗原位测量方法;研究了声波频率、声波入射角和传声器阵列位置对声阻抗率重构精度的影响。文章提出的方法为测量计算阻抗边界的声阻抗等声学特性参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场重构
原位测量
边界
声阻抗率
近场声全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通过流作用下穿孔板的声阻抗
被引量:
6
5
作者
陈志响
季振林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5-246,共12页
穿孔元件在进排气消声器中广泛使用,气体流动对穿孔元件声阻抗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获得更加精确的穿孔声阻抗模型,使用三维时域CFD方法计算通过流作用下穿孔的声阻抗。探究了通过流作用下穿孔声阻抗的获取方法,并且将无量纲小孔声阻抗...
穿孔元件在进排气消声器中广泛使用,气体流动对穿孔元件声阻抗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获得更加精确的穿孔声阻抗模型,使用三维时域CFD方法计算通过流作用下穿孔的声阻抗。探究了通过流作用下穿孔声阻抗的获取方法,并且将无量纲小孔声阻抗的预测值与已发表的实验测量值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分析了小孔中的通过流马赫数M_o (0.05~0.20)、穿孔的分布形式、小孔的直径d_h (2~5 mm),穿孔板的厚度t (0.8~2 mm)和穿孔率φ(4.51%~24.93%)对无量纲声阻抗的影响规律,并且通过不同参数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通过流作用下声阻抗的模型。作为工程计算的应用,利用Jing&Sun的声阻抗模型和本文声阻抗模型计算了横流式穿孔管消声器的传递损失,与实验测量结果比较表明,本文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阻抗率
传递损失
无量纲
穿孔
率
马赫数
横流式
穿孔管消声器
原文传递
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研究
被引量:
18
6
作者
王鹏
王敏庆
+2 位作者
刘彦森
张军锋
栾海霞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9-491,共3页
分析不同共振频率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并联的结构模型,并计算了其组合吸声系数。理论计算结果与采用SYSNOISE软件,根据GB/T 18696对并联的微穿孔板吸声系数进行仿真实验得到的结果及已有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中并联微穿孔板...
分析不同共振频率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并联的结构模型,并计算了其组合吸声系数。理论计算结果与采用SYSNOISE软件,根据GB/T 18696对并联的微穿孔板吸声系数进行仿真实验得到的结果及已有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中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声阻抗率及组合吸声系数的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穿孔板
并联
声阻抗率
组合吸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中介质对厚微穿孔板吸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6
7
作者
何立燕
徐颖
+2 位作者
陈幸幸
陈挺
侯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8,共3页
以厚度为10mm的环氧树脂基厚微穿孔板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空气、水、聚乙烯醇、羊毛纤维作为孔中介质,研究各种介质对微穿孔板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在孔中加入纤维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材料厚度增加而导致的吸声性能的...
以厚度为10mm的环氧树脂基厚微穿孔板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空气、水、聚乙烯醇、羊毛纤维作为孔中介质,研究各种介质对微穿孔板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在孔中加入纤维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材料厚度增加而导致的吸声性能的减弱。当平均每孔中穿入53根羊毛纤维,后空腔深度为20mm时,厚微穿孔板共振吸收频率为956 Hz,峰值吸声系数可达0.94。有效吸声频带范围为612Hz-1600Hz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厚微穿孔板
孔中介质
吸声系数
声阻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穿孔平板式空间吸声体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
7
8
作者
盛胜我
宋拥民
王季卿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3-307,共5页
对微穿孔平板式空间吸声体的吸声特性进行了理论预计,其中运用了半厚度模型分析和四端网络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混响室实测数据符合较好。文中根据预测结果,分析了影响微穿孔平板式空间吸声体吸声性能的诸项主要因素,可为设计应用提供...
对微穿孔平板式空间吸声体的吸声特性进行了理论预计,其中运用了半厚度模型分析和四端网络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混响室实测数据符合较好。文中根据预测结果,分析了影响微穿孔平板式空间吸声体吸声性能的诸项主要因素,可为设计应用提供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穿孔平板式空间吸声体
半厚度模型分析
四端网络计算法
建筑声学
声阻抗率
原文传递
多层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
16
9
作者
朱从云
黄其柏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前由穿孔板和空腔以及多孔吸声材料组成的多层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还没有理论方法求解,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层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理论解法。首先,对于由穿孔板和空腔或穿孔板和吸声材料组成的多层吸声材料,用等效声电类比图求出声阻抗,从...
目前由穿孔板和空腔以及多孔吸声材料组成的多层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还没有理论方法求解,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层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理论解法。首先,对于由穿孔板和空腔或穿孔板和吸声材料组成的多层吸声材料,用等效声电类比图求出声阻抗,从而求得吸声系数;然后,对由穿孔板和空腔以及吸声材料组成的多层吸声材料,利用递推方法求得声阻抗,从而求得吸声系数。最后,对由不同层材料组成的多层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该方法理论计算多层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吸声材料
吸声系数
递推
声电类比
声阻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传声器法测量斜入射吸声系数研究
被引量:
10
10
作者
陈克安
曾向阳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32,共5页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双传声器法测量斜入射吸声系数时,双传声器间距、双传声器离材料表面距离、材料面积大小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双传声器法
斜入射
吸声系数
声阻抗率
声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穿孔板吸声体非线性声学特性初探
被引量:
2
11
作者
刘克
焦风雷
乔五之
《声学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135-136,139,共3页
文章以马大猷教授提出的微穿孔板非线性声阻公式为依据 ,提出了非线性声阻作用的临界条件 ,并由此进行应用于高声强下微穿孔板吸声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关键词
微穿孔板吸声体
非线性声学特性
非线性
声阻
计算机辅助设计
声阻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木质装饰微孔板声学特性的预测
被引量:
3
12
作者
盛胜我
莫方朔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1-254,共4页
对一种木质装饰微孔板的声学特性进行了理论预测,导出了各项结构参数与表面声阻抗率和法向吸声系数之间的关系。与驻波法的实验结果比较表明,两者良好吻合。通过预测可以得出木质微孔板的开槽深度,条纹宽度与间隔等对吸声性能的影响,从...
对一种木质装饰微孔板的声学特性进行了理论预测,导出了各项结构参数与表面声阻抗率和法向吸声系数之间的关系。与驻波法的实验结果比较表明,两者良好吻合。通过预测可以得出木质微孔板的开槽深度,条纹宽度与间隔等对吸声性能的影响,从而优化其结构。这种木质微孔板特别适用于厅堂的音质设计,它可以兼顾室内装饰和声学处理两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板
声学特性
表面
声阻抗率
法向吸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膜振动理论在纤维材料吸声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13
作者
张新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25-27,共3页
膜振动理论作为经典声学理论的基础已得到广泛的研究.作者在研究中发现,将膜振动理论的某些结论与毛细管吸声理论结合后,建立的薄纤维层(如织物、无纺布等)吸声理论方程不仅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而且可以较好的解释薄纤维层在作为护面材...
膜振动理论作为经典声学理论的基础已得到广泛的研究.作者在研究中发现,将膜振动理论的某些结论与毛细管吸声理论结合后,建立的薄纤维层(如织物、无纺布等)吸声理论方程不仅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而且可以较好的解释薄纤维层在作为护面材料或紧贴墙壁时吸声系数等于或接近于零,而作为窗帘或背后有空腔时却具有较好的吸声效果的这一长期未能解释的声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振动理论
薄纤维层
毛细管吸声理论
声阻抗率
吸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穿孔吸声结构平均吸声特性分析
被引量:
2
14
作者
姜在秀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38,共3页
提出针对微穿孔吸声结构的"平均吸声系数"概念,并通过计算机编程计算分析确定带宽内不同微穿孔结构"平均吸声系数"的变化规律,得到微穿孔结构参数变化时"平均吸声系数"的极值及所对应的微穿孔结构参数。...
提出针对微穿孔吸声结构的"平均吸声系数"概念,并通过计算机编程计算分析确定带宽内不同微穿孔结构"平均吸声系数"的变化规律,得到微穿孔结构参数变化时"平均吸声系数"的极值及所对应的微穿孔结构参数。所提出的微穿孔结构的设计步骤为微穿孔结构的实际应用和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微穿孔结构
共振频
率
相对
声阻抗率
平均吸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递推方法计算多层均匀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被引量:
1
15
作者
黄大宇
朱从云
黄其柏
《机械制造》
2009年第7期55-57,共3页
针对传递矩阵方法计算多层均匀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方法的多层均匀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理论解法。根据相邻吸声材料共同边界上的声阻抗率相等的原则,利用递推方法求得多层均匀吸声材料与空气接触表面的声阻抗率,...
针对传递矩阵方法计算多层均匀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方法的多层均匀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理论解法。根据相邻吸声材料共同边界上的声阻抗率相等的原则,利用递推方法求得多层均匀吸声材料与空气接触表面的声阻抗率,从而求得多层均匀吸声材料在不同频率声波垂直入射下的吸声系数。对由不同层吸声材料组成的多层均匀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用传递矩阵方法求得的吸声系数以及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该方法理论计算多层均匀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吸声材料
吸声系数
递推方法
传递矩阵
声阻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薄纤维层吸声理论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6
作者
张新安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7年第4期309-316,共8页
薄纤维层如织物、无纺布等既是室内装饰材料,又具有较好的吸声作用。然而根据传统微孔吸声理论,薄纤维层由于微孔通道太短而只能有很小的吸声作用。但是,在背后有空腔时薄纤维层却表现出良好的吸声效果。说明薄纤维层可能具有某种新的...
薄纤维层如织物、无纺布等既是室内装饰材料,又具有较好的吸声作用。然而根据传统微孔吸声理论,薄纤维层由于微孔通道太短而只能有很小的吸声作用。但是,在背后有空腔时薄纤维层却表现出良好的吸声效果。说明薄纤维层可能具有某种新的吸声机理。作者首先将穿孔板共振吸声理论应用到薄纤维层当中。由此推导出的共振吸声频率与薄纤维层第一吸声极大值的对应频率基本吻合。然后又将微穿孔共振吸声理论引入。在将材料振动吸声因素考虑进去后,建立了薄纤维层吸声公式。比之传统理论,该公式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较好。同时这种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薄纤维层在作为护面材料或紧贴墙壁时吸声系数等于或接近于零,而作为窗帘或背后有空腔时却具有较好的吸声效果的这一声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声学
声阻抗率
共振吸声理论
膜振动
薄纤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尖劈阻性消声器的研制
17
作者
黎忠文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
1996年第6期36-38,共3页
本文根据声波在非刚性圆管中传播与衰减之规律寻求最佳壁面声阻抗率,并依此将尖劈吸声结构应用到阻性消声器中来,理论与试验证实,尖劈消声器可以取得较好的消声效果,从而为减小消声器的长度、体积与重量找到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
声阻抗率
尖劈
消声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大直径驻波管测量小直径试样的吸声系数
被引量:
1
18
作者
雷彬
赵松龄
《声学技术》
CSCD
1992年第1期39-41,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大直径驻波管测量小直径试样吸声系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小直径试样及刚性圆环的平均声阻抗率,推算出待测试样的声阻抗率,由此计算出待测试样的吸声系数,与常规驻波管测量结果相比,两者基本吻合。
关键词
驻波管
测量
直径
吸声
声阻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背衬参数对厚度模压电换能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4
19
作者
付琳
高永康
高晶敏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1-257,共7页
系统研究了厚度模压电换能器的背衬厚度、声阻抗率及机械损耗因子对换能器振动性能影响,重点分析了在所关心频率附近的有效机电耦合系数和机械品质因数。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背衬厚度增大,换能器的有效机电耦合系数和机械品质因数均震荡减...
系统研究了厚度模压电换能器的背衬厚度、声阻抗率及机械损耗因子对换能器振动性能影响,重点分析了在所关心频率附近的有效机电耦合系数和机械品质因数。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背衬厚度增大,换能器的有效机电耦合系数和机械品质因数均震荡减小;背衬声阻抗率与压电片声阻抗率差值增大,换能器有效机电耦合系数减小,机械品质因数增大;保持压电片厚度不变,增大背衬的机械损耗因子,换能器有效机电耦合系数单调减小,机械品质因数有极小值,在给定频率范围内电特性曲线趋于光滑。用有限元方法验证了等效电路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并对比了换能器的测试结果和计算结果。计算所得规律为厚度模压电换能器的设计和实验制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能器
损耗因子
压电晶片
有效机电耦合系数
声阻抗率
原文传递
无限大多层层合板隔声量分析
被引量:
2
20
作者
王鹏伟
孙维光
+2 位作者
董仕杰
陈杰
张立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0-213,共4页
多层层合板结构被广泛应用于隔声结构设计中。为探究多层层合板的隔声性能,在无限大单层薄板隔声量计算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由经典层合板理论所得出的弯曲刚度,提出一种用于计算无限大多层层合板结构隔声量的理论方法——等效薄板法,...
多层层合板结构被广泛应用于隔声结构设计中。为探究多层层合板的隔声性能,在无限大单层薄板隔声量计算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由经典层合板理论所得出的弯曲刚度,提出一种用于计算无限大多层层合板结构隔声量的理论方法——等效薄板法,并分别计算三层、四层和五层层合板的隔声量,通过与统计能量法仿真结果进行比较,表明等效薄板法在质量控制区内可行且精度较高,可为多层层合板隔声量分析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隔声
单层薄板
多层层合板结构
声阻抗率
弯曲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测量地表声阻抗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驰
李醒飞
刘志刚
张国雄
机构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87-890,共4页
文摘
建立一个声波能量从空气中耦合到地下的实验系统模型。采用音响作为能量源发射扫频的正弦波声信号穿透到地下土壤;用声级计和地震检波器串分别测得地表的声压级和震动速度,画出二者比值即地面声阻抗率的变化曲线,以此分析声/地震波耦合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在给定音响喇叭相对被测地面高度的情况下,地表声阻抗率在73到90Hz这个范围附近出现了极小值。现场实验证明,该系统能有效完成测量任务,可用于地下浅层埋藏物探测的实验室研究。
关键词
声/地震波耦合
声阻抗率
地震波
地震检波器
埋藏物
Keywords
acoustic to seismic coupling (A/S coupling)
acoustic impedance
seismic wave
geophone
buried object
分类号
TB527 [理学—声学]
TH761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雷对地表声阻抗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驰
李醒飞
付娟
刘志刚
梁光强
机构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武装部
出处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6-38,41,共4页
基金
总装备部国防预研基金资助项目(9140A09022101)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05YFJMJC14100)
文摘
设计一种基于地震检波器的实验系统,分析地雷对地表声阻抗率的影响。用音响发射扫频的正弦声波穿透到地下土壤,用声级计和地震检波器分别测得地表声压级和振动速度。测试数据显示,没有地雷的地表声阻抗率与有地雷的比值在72,140Hz处出现2个极大值,用相长干涉原理和地雷与其上方土壤的谐振作用解释了这一现象。结果表明:地雷能在较宽频带内减小地面声阻抗率,所设计的实验系统可用于声波探雷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声阻抗率
地雷探测
地震检波器
声压级
Keywords
acoustic impedance
landmine detection
geophone
sound pressure level
分类号
TB527 [理学—声学]
TH761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压缩偏流条件下穿孔板声阻抗率的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姜在秀
王佐民
机构
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17-1420,共4页
文摘
从理论上研究了一维可压缩偏流对穿孔声阻抗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偏流对穿孔粘滞效应的影响;在实验中,利用真空泵流装置建立了存在偏流时的穿孔板声阻抗率测量系统,测量了一定频率范围内两块不同厚度穿孔板在不同偏流流速时声阻抗率的变化规律.在偏流情况下,穿孔板相对声阻率的理论结论和实验数据吻合很好.
关键词
穿孔板
声阻抗率
偏流
Keywords
perforated panel
acoustic impedance
bias flow
分类号
O422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边界声阻抗的单层传声器阵列原位测量方法研究
4
作者
彭银
熊家兴
辛英培
余子晨
方泽彬
机构
第七一五研究所
出处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文摘
声阻抗是反映物理边界声学属性的关键参数,确切地测量声阻抗是理解声场分布和执行声能量控制的必要条件。文章基于多个局部坐标系的球面波基函数叠加的声场重建方法,建立了阻抗边界一侧的非自由声场的数学模型,并构建了场点声压和阻抗边界表面声压、场点声压和边界质点法向振速的转移函数;采用传声器阵列采集边界附近的声压值,通过求解反问题,重构了边界表面的声压以及质点法向振速,基于此,计算出阻抗边界的声阻抗。模拟了包含有限阻抗边界和脉动球声源的非自由声场,验证边界声阻抗原位测量方法;研究了声波频率、声波入射角和传声器阵列位置对声阻抗率重构精度的影响。文章提出的方法为测量计算阻抗边界的声阻抗等声学特性参数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声场重构
原位测量
边界
声阻抗率
近场声全息
分类号
TN641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过流作用下穿孔板的声阻抗
被引量:
6
5
作者
陈志响
季振林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出处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5-24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674076)资助。
文摘
穿孔元件在进排气消声器中广泛使用,气体流动对穿孔元件声阻抗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获得更加精确的穿孔声阻抗模型,使用三维时域CFD方法计算通过流作用下穿孔的声阻抗。探究了通过流作用下穿孔声阻抗的获取方法,并且将无量纲小孔声阻抗的预测值与已发表的实验测量值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分析了小孔中的通过流马赫数M_o (0.05~0.20)、穿孔的分布形式、小孔的直径d_h (2~5 mm),穿孔板的厚度t (0.8~2 mm)和穿孔率φ(4.51%~24.93%)对无量纲声阻抗的影响规律,并且通过不同参数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通过流作用下声阻抗的模型。作为工程计算的应用,利用Jing&Sun的声阻抗模型和本文声阻抗模型计算了横流式穿孔管消声器的传递损失,与实验测量结果比较表明,本文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关键词
声阻抗率
传递损失
无量纲
穿孔
率
马赫数
横流式
穿孔管消声器
分类号
TB535.2 [理学—声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研究
被引量:
18
6
作者
王鹏
王敏庆
刘彦森
张军锋
栾海霞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出处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9-491,共3页
文摘
分析不同共振频率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并联的结构模型,并计算了其组合吸声系数。理论计算结果与采用SYSNOISE软件,根据GB/T 18696对并联的微穿孔板吸声系数进行仿真实验得到的结果及已有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中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声阻抗率及组合吸声系数的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微穿孔板
并联
声阻抗率
组合吸声系数
Keywords
microperforated panels
parallel impedance ratio
combination absorp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TB132 [理学—应用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中介质对厚微穿孔板吸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6
7
作者
何立燕
徐颖
陈幸幸
陈挺
侯宏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8,共3页
文摘
以厚度为10mm的环氧树脂基厚微穿孔板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空气、水、聚乙烯醇、羊毛纤维作为孔中介质,研究各种介质对微穿孔板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在孔中加入纤维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材料厚度增加而导致的吸声性能的减弱。当平均每孔中穿入53根羊毛纤维,后空腔深度为20mm时,厚微穿孔板共振吸收频率为956 Hz,峰值吸声系数可达0.94。有效吸声频带范围为612Hz-1600Hz以上。
关键词
声学
厚微穿孔板
孔中介质
吸声系数
声阻抗率
Keywords
acoustics
thick micro-perforated panel
pore's media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impedance ration
分类号
TB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穿孔平板式空间吸声体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
7
8
作者
盛胜我
宋拥民
王季卿
机构
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
出处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3-307,共5页
文摘
对微穿孔平板式空间吸声体的吸声特性进行了理论预计,其中运用了半厚度模型分析和四端网络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混响室实测数据符合较好。文中根据预测结果,分析了影响微穿孔平板式空间吸声体吸声性能的诸项主要因素,可为设计应用提供指南。
关键词
微穿孔平板式空间吸声体
半厚度模型分析
四端网络计算法
建筑声学
声阻抗率
Keywords
Acoustic impedance
Acoustic properties
Acoustic wave absorption
Reverberation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多层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
16
9
作者
朱从云
黄其柏
机构
中原工学院机电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075029)
文摘
目前由穿孔板和空腔以及多孔吸声材料组成的多层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还没有理论方法求解,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层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理论解法。首先,对于由穿孔板和空腔或穿孔板和吸声材料组成的多层吸声材料,用等效声电类比图求出声阻抗,从而求得吸声系数;然后,对由穿孔板和空腔以及吸声材料组成的多层吸声材料,利用递推方法求得声阻抗,从而求得吸声系数。最后,对由不同层材料组成的多层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该方法理论计算多层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是可行的。
关键词
多层吸声材料
吸声系数
递推
声电类比
声阻抗率
Keywords
multiple-layer absorbers
absorption coefficient
stepped deducing
sound-electro analogy
sound impedance
分类号
TU55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传声器法测量斜入射吸声系数研究
被引量:
10
10
作者
陈克安
曾向阳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工程学院
出处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3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双传声器法测量斜入射吸声系数时,双传声器间距、双传声器离材料表面距离、材料面积大小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双传声器法
斜入射
吸声系数
声阻抗率
声学测量
Keywords
Two-microphone technique,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at oblique incidence, Specific acoustic impedance
分类号
TB52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穿孔板吸声体非线性声学特性初探
被引量:
2
11
作者
刘克
焦风雷
乔五之
机构
中科院声学研究所
北京轻工业学院
出处
《声学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135-136,139,共3页
文摘
文章以马大猷教授提出的微穿孔板非线性声阻公式为依据 ,提出了非线性声阻作用的临界条件 ,并由此进行应用于高声强下微穿孔板吸声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关键词
微穿孔板吸声体
非线性声学特性
非线性
声阻
计算机辅助设计
声阻抗率
Keywords
microperfortaed-panel absorber,
nonlinear properties
acoustic resistance
分类号
TB535.1 [理学—声学]
O422.7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质装饰微孔板声学特性的预测
被引量:
3
12
作者
盛胜我
莫方朔
机构
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
出处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1-254,共4页
文摘
对一种木质装饰微孔板的声学特性进行了理论预测,导出了各项结构参数与表面声阻抗率和法向吸声系数之间的关系。与驻波法的实验结果比较表明,两者良好吻合。通过预测可以得出木质微孔板的开槽深度,条纹宽度与间隔等对吸声性能的影响,从而优化其结构。这种木质微孔板特别适用于厅堂的音质设计,它可以兼顾室内装饰和声学处理两种效果。
关键词
微孔板
声学特性
表面
声阻抗率
法向吸声系数
Keywords
micro-perforated panel
acoustical characteristic
surface specific acoustic impedance
normal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O427.1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膜振动理论在纤维材料吸声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13
作者
张新安
机构
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25-27,共3页
文摘
膜振动理论作为经典声学理论的基础已得到广泛的研究.作者在研究中发现,将膜振动理论的某些结论与毛细管吸声理论结合后,建立的薄纤维层(如织物、无纺布等)吸声理论方程不仅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而且可以较好的解释薄纤维层在作为护面材料或紧贴墙壁时吸声系数等于或接近于零,而作为窗帘或背后有空腔时却具有较好的吸声效果的这一长期未能解释的声学现象.
关键词
膜振动理论
薄纤维层
毛细管吸声理论
声阻抗率
吸声系数
Keywords
Thin fiber layer
membrane vibration theory
capillary sound absorption theory
specific acoustic impedance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TU55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穿孔吸声结构平均吸声特性分析
被引量:
2
14
作者
姜在秀
机构
同济大学声学所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38,共3页
文摘
提出针对微穿孔吸声结构的"平均吸声系数"概念,并通过计算机编程计算分析确定带宽内不同微穿孔结构"平均吸声系数"的变化规律,得到微穿孔结构参数变化时"平均吸声系数"的极值及所对应的微穿孔结构参数。所提出的微穿孔结构的设计步骤为微穿孔结构的实际应用和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声学
微穿孔结构
共振频
率
相对
声阻抗率
平均吸声系数
Keywords
acoustics
microperforated structure
resonance frequency
relative sound impedance
the averag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TU112.5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递推方法计算多层均匀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被引量:
1
15
作者
黄大宇
朱从云
黄其柏
机构
中原工学院机电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制造》
2009年第7期55-57,共3页
文摘
针对传递矩阵方法计算多层均匀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方法的多层均匀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理论解法。根据相邻吸声材料共同边界上的声阻抗率相等的原则,利用递推方法求得多层均匀吸声材料与空气接触表面的声阻抗率,从而求得多层均匀吸声材料在不同频率声波垂直入射下的吸声系数。对由不同层吸声材料组成的多层均匀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用传递矩阵方法求得的吸声系数以及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该方法理论计算多层均匀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是可行的。
关键词
多层吸声材料
吸声系数
递推方法
传递矩阵
声阻抗率
分类号
TU55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薄纤维层吸声理论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6
作者
张新安
机构
西安工程大学
出处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7年第4期309-316,共8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项目(05JS07)
文摘
薄纤维层如织物、无纺布等既是室内装饰材料,又具有较好的吸声作用。然而根据传统微孔吸声理论,薄纤维层由于微孔通道太短而只能有很小的吸声作用。但是,在背后有空腔时薄纤维层却表现出良好的吸声效果。说明薄纤维层可能具有某种新的吸声机理。作者首先将穿孔板共振吸声理论应用到薄纤维层当中。由此推导出的共振吸声频率与薄纤维层第一吸声极大值的对应频率基本吻合。然后又将微穿孔共振吸声理论引入。在将材料振动吸声因素考虑进去后,建立了薄纤维层吸声公式。比之传统理论,该公式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较好。同时这种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薄纤维层在作为护面材料或紧贴墙壁时吸声系数等于或接近于零,而作为窗帘或背后有空腔时却具有较好的吸声效果的这一声学现象。
关键词
建筑声学
声阻抗率
共振吸声理论
膜振动
薄纤维层
Keywords
building acoustics
specific acoustic impedance
perforated resonance absorption theory
membrane vibration theory
thin fiber layer
分类号
TU55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尖劈阻性消声器的研制
17
作者
黎忠文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出处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
1996年第6期36-38,共3页
文摘
本文根据声波在非刚性圆管中传播与衰减之规律寻求最佳壁面声阻抗率,并依此将尖劈吸声结构应用到阻性消声器中来,理论与试验证实,尖劈消声器可以取得较好的消声效果,从而为减小消声器的长度、体积与重量找到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
声阻抗率
尖劈
消声器
分类号
TB535.2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大直径驻波管测量小直径试样的吸声系数
被引量:
1
18
作者
雷彬
赵松龄
机构
同济大学声学所
出处
《声学技术》
CSCD
1992年第1期39-41,共3页
文摘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大直径驻波管测量小直径试样吸声系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小直径试样及刚性圆环的平均声阻抗率,推算出待测试样的声阻抗率,由此计算出待测试样的吸声系数,与常规驻波管测量结果相比,两者基本吻合。
关键词
驻波管
测量
直径
吸声
声阻抗率
分类号
TB527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背衬参数对厚度模压电换能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4
19
作者
付琳
高永康
高晶敏
机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1-257,共7页
基金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6D-5007-0304)
促进高校内涵发展-科研水平提高项目(5211824601)资助
文摘
系统研究了厚度模压电换能器的背衬厚度、声阻抗率及机械损耗因子对换能器振动性能影响,重点分析了在所关心频率附近的有效机电耦合系数和机械品质因数。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背衬厚度增大,换能器的有效机电耦合系数和机械品质因数均震荡减小;背衬声阻抗率与压电片声阻抗率差值增大,换能器有效机电耦合系数减小,机械品质因数增大;保持压电片厚度不变,增大背衬的机械损耗因子,换能器有效机电耦合系数单调减小,机械品质因数有极小值,在给定频率范围内电特性曲线趋于光滑。用有限元方法验证了等效电路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并对比了换能器的测试结果和计算结果。计算所得规律为厚度模压电换能器的设计和实验制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换能器
损耗因子
压电晶片
有效机电耦合系数
声阻抗率
分类号
TB552 [理学—声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无限大多层层合板隔声量分析
被引量:
2
20
作者
王鹏伟
孙维光
董仕杰
陈杰
张立民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0-213,共4页
文摘
多层层合板结构被广泛应用于隔声结构设计中。为探究多层层合板的隔声性能,在无限大单层薄板隔声量计算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由经典层合板理论所得出的弯曲刚度,提出一种用于计算无限大多层层合板结构隔声量的理论方法——等效薄板法,并分别计算三层、四层和五层层合板的隔声量,通过与统计能量法仿真结果进行比较,表明等效薄板法在质量控制区内可行且精度较高,可为多层层合板隔声量分析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
声学
隔声
单层薄板
多层层合板结构
声阻抗率
弯曲刚度
Keywords
acoustics
sound insulation
single-layer plate
multi-layer laminate structure
acoustic impedance
bending stiffness
分类号
O422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测量地表声阻抗率的实验研究
王驰
李醒飞
刘志刚
张国雄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雷对地表声阻抗率的影响研究
王驰
李醒飞
付娟
刘志刚
梁光强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可压缩偏流条件下穿孔板声阻抗率的分析
姜在秀
王佐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边界声阻抗的单层传声器阵列原位测量方法研究
彭银
熊家兴
辛英培
余子晨
方泽彬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通过流作用下穿孔板的声阻抗
陈志响
季振林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原文传递
6
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研究
王鹏
王敏庆
刘彦森
张军锋
栾海霞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孔中介质对厚微穿孔板吸声性能的影响
何立燕
徐颖
陈幸幸
陈挺
侯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微穿孔平板式空间吸声体的理论分析
盛胜我
宋拥民
王季卿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
7
原文传递
9
多层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理论计算
朱从云
黄其柏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双传声器法测量斜入射吸声系数研究
陈克安
曾向阳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微穿孔板吸声体非线性声学特性初探
刘克
焦风雷
乔五之
《声学技术》
CSCD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木质装饰微孔板声学特性的预测
盛胜我
莫方朔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膜振动理论在纤维材料吸声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张新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微穿孔吸声结构平均吸声特性分析
姜在秀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用递推方法计算多层均匀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黄大宇
朱从云
黄其柏
《机械制造》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薄纤维层吸声理论和实验研究
张新安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尖劈阻性消声器的研制
黎忠文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用大直径驻波管测量小直径试样的吸声系数
雷彬
赵松龄
《声学技术》
CSCD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背衬参数对厚度模压电换能器特性的影响
付琳
高永康
高晶敏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原文传递
20
无限大多层层合板隔声量分析
王鹏伟
孙维光
董仕杰
陈杰
张立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