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尾矿陶粒/正壬醛酰腙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和相变储能性质
1
作者 陈凤英 郭嘉鑫 +5 位作者 赵岩 庞凯鑫 赵威 姜钰伟 胡广志 陈启军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24-29,共6页
针对固液相变储能材料在相变过程中液体发生泄漏而缩短其使用寿命,甚至造成安全隐患问题,实验研究常压下自发浸渗法制备了一种低相变温度、高潜热的尾矿陶粒/正壬醛酰腙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XRD和对N2吸脱附实... 针对固液相变储能材料在相变过程中液体发生泄漏而缩短其使用寿命,甚至造成安全隐患问题,实验研究常压下自发浸渗法制备了一种低相变温度、高潜热的尾矿陶粒/正壬醛酰腙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XRD和对N2吸脱附实验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相变储能稳定性。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尾矿陶粒与正壬醛酰腙之间作用力是氢键;XRD测试和N2吸脱附实验显示,在形成复合材料过程中,正壬醛酰腙钻入到了尾矿陶粒的孔结构中;TG和DSC测试结果表明,形成复合材料后热稳定性增强,在100次升温和降温循环试验后,复合材料的熔化潜热仅降低了1.10%,凝固潜热增加了0.40%,说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陶粒 壬醛酰腙 复合材料 相变储能 熔化潜热 凝固潜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醛与香芹酚复合抑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对蓝莓的保鲜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戴瑶 陈玥琰 +4 位作者 张翔 王莉 李梅青 高学玲 张海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8-245,I0004,I0005,共10页
为开发适合蓝莓采后贮藏保鲜的非接触式抑菌型天然固体缓释保鲜剂,以蓝莓采后主要病害病原菌灰霉菌为目标菌种,首先采用棋盘法从10种抑菌精油中筛选出具有协同抑菌作用的精油组合,再以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复合精油-β-环糊... 为开发适合蓝莓采后贮藏保鲜的非接触式抑菌型天然固体缓释保鲜剂,以蓝莓采后主要病害病原菌灰霉菌为目标菌种,首先采用棋盘法从10种抑菌精油中筛选出具有协同抑菌作用的精油组合,再以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复合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对其结构及功能特性进行表征,最后研究了微胶囊对蓝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壬醛与香芹酚具有协同抑制灰霉菌生长的效果;最佳制备工艺为β-环糊精/复合精油比8.75∶1(g/mL),包埋温度50.3℃,包埋时间2.0 h,微胶囊包埋率可达78.23%;扫描电镜观察微胶囊形态为规则晶体结构,平均粒径为16.86μm;抑菌实验表明,随着微胶囊用量增加,其对灰霉菌的抑制作用也提高;经过26 d释放后,在4℃和20℃微胶囊中复合精油最大累积释放率分别为50.52%和57.78%,具备缓释特性。在蓝莓保鲜实验中,贮藏至2周+8 d,相较空白对照(CK),6%(以果实质量分数计)微胶囊组蓝莓的商品率提高了39.73%、霉菌总数降低了61.39%,延缓了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与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有效保持了蓝莓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醛 香芹酚 协同抑菌:微胶囊 蓝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式微通道反应器中制备壬醛、9-氧代-壬酸甲酯的反应研究
3
作者 祝勤凯 卢美贞 +4 位作者 曹明贺 尹浩杰 刘彦岑 傅豪峰 计建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4-751,共8页
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对壬醛(N)、9-氧代-壬酸甲酯(M)进行连续化反应的研究。以油酸甲酯(MO)为原料,搭建模块化微通道反应器,对环氧油酸甲酯(EMO)的制备及EMO裂解制备N/M的反应进行串联,在双氧水体系中,分别以浓硫酸和磷钨酸为催化剂,实现EM... 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对壬醛(N)、9-氧代-壬酸甲酯(M)进行连续化反应的研究。以油酸甲酯(MO)为原料,搭建模块化微通道反应器,对环氧油酸甲酯(EMO)的制备及EMO裂解制备N/M的反应进行串联,在双氧水体系中,分别以浓硫酸和磷钨酸为催化剂,实现EMO和N/M的连续化生产。考察了温度、催化剂用量、停留时间及水油两相进料比(体积比)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优反应条件:MO环氧化反应温度为70℃,硫酸用量为12%(质量分数),停留时间为10 min,水油进料比为4:1;EMO裂解反应温度为60℃,磷钨酸(PTA)用量为9%(占水相质量分数),停留时间为9 min,水油进料比为4:1。在上述条件下,EMO收率为84.99%,N/M收率为72.89%。与间歇反应相比,其具有停留时间短、反应温度低、目标产物可模块化连续化生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甲酯 环氧油酸甲酯 壬醛 串联微通道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涂层织物中芳香剂壬醛的检测 被引量:19
4
作者 高明星 王晓宁 +2 位作者 龚龑 王昊 廖青 《分析仪器》 CAS 2011年第1期32-35,共4页
为了掩盖涂层织物中的异味,很多织物都会使用芳香剂。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定纺织品不得有芳香剂气味。本文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涂层织物中芳香剂主要成份壬醛的方法。以无水乙醇作为壬醛稀释剂,顶空瓶加热进样。对检测条件... 为了掩盖涂层织物中的异味,很多织物都会使用芳香剂。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定纺织品不得有芳香剂气味。本文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涂层织物中芳香剂主要成份壬醛的方法。以无水乙醇作为壬醛稀释剂,顶空瓶加热进样。对检测条件进地了优化,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在标准溶液浓度0.5~5μL/mL范围内,测得浓度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2=0.9997,相对标准偏差<3.5%,最低检出限为0.3μL/mL(顶空瓶内壬醛浓度为0.61×10-4 mg/mL)。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快捷,可以用于市售涂层织物中芳香剂壬醛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织物 芳香剂壬醛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中嗅味物质-壬醛的真空紫外光降解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竞杰 张彭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68-1372,共5页
在建立热脱附-气相色谱法分析气相中低浓度壬醛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真空紫外光对气相中低浓度壬醛的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壬醛的真空紫外光降解率基本不受初始浓度的影响,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0.13~1.74mg/m3)内符合一级动力学,... 在建立热脱附-气相色谱法分析气相中低浓度壬醛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真空紫外光对气相中低浓度壬醛的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壬醛的真空紫外光降解率基本不受初始浓度的影响,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0.13~1.74mg/m3)内符合一级动力学,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为2.3 min-1。相对湿度一开始增加时均使得不同浓度的壬醛的去除率降低,但低浓度壬醛的降解随后几乎不再受相对湿度变化的影响,而较高浓度壬醛的去除率则先随相对湿度增加而下降,随后则又上升。壬醛能在极干燥的氮气气氛中被真空紫外光降解,同时它在氮气气氛中的降解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壬醛在极干燥的氮气、空气和氧气气氛中的降解率依次上升,说明真空紫外光直接光解、光解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光解产生的氧原子或臭氧均能导致壬醛的有效降解,且这3种机制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味物质 壬醛 真空紫外光 光降解 室内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剂对合成异壬醛用负载铑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占华 刘雪暖 +1 位作者 杨国华 刘晨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4-138,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以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盐以及过渡金属阳离子为助剂改性活性炭(AC)负载铑基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对混合辛烯氢甲酰化反应合成异壬醛的催化活性,并用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碱金属...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以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盐以及过渡金属阳离子为助剂改性活性炭(AC)负载铑基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对混合辛烯氢甲酰化反应合成异壬醛的催化活性,并用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碱金属和部分过渡金属(包括钒、锌、锆、铜、铂、钼和钴)助剂的加入可以促进催化剂的氢甲酰化活性和选择性,其中以KOH和钒复合改性对催化剂的促进效果最好;浸渍顺序对催化剂活性影响较大,先浸渍助剂后再浸渍RhC l3的催化剂活性较好;钒的质量分数为1.0%时催化剂活性最好;钒物种的加入能够改善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散性,同时提高Rh3d的结合能,并抑制金属铑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甲酰化 烯烃 壬醛 活性炭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冷冻结晶纯化壬醛酸甲酯工艺 被引量:2
7
作者 姬登祥 刘学军 计建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5-60,94,共7页
以壬醛酸甲酯粗品为原料,采用无水乙醇为溶剂冷冻结晶提纯壬醛酸甲酯,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结晶温度、结晶时间以及溶剂与原料质量比对壬醛酸甲酯质量分数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纯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 以壬醛酸甲酯粗品为原料,采用无水乙醇为溶剂冷冻结晶提纯壬醛酸甲酯,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结晶温度、结晶时间以及溶剂与原料质量比对壬醛酸甲酯质量分数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纯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结晶温度和结晶时间对壬醛酸甲酯质量分数的影响极为显著;经响应面分析优化得到壬醛酸甲酯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结晶温度9.03℃,结晶时间1.88 h,溶剂与原料质量比2.94,壬醛酸甲酯的预测质量分数为34.73%;在此优化条件下壬醛酸甲酯的平均质量分数为34.41%。优化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壬醛酸甲酯质量分数,为壬醛酸甲酯的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壬醛酸甲酯 冷冻结晶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酸甲酯氧化裂解制得壬醛的探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苗苗 谢晓芸 《化工时刊》 CAS 2012年第4期19-22,共4页
面对矿产石油资源逐步走向枯竭,科研工作者一直在尝试利用生物质制备生物柴油,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使不饱和脂肪酸甲酯成为一类来源稳定的化工原料,其化工利用将进一步完善植物油综合利用产业链,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探究芥酸甲酯... 面对矿产石油资源逐步走向枯竭,科研工作者一直在尝试利用生物质制备生物柴油,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使不饱和脂肪酸甲酯成为一类来源稳定的化工原料,其化工利用将进一步完善植物油综合利用产业链,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探究芥酸甲酯氧化裂解制备壬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芥酸甲酯 壬酸 壬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配体铑-膦体系用于1-辛烯氢甲酰化制备壬醛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随山红 李爽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07-310,314,共5页
以乙酰丙酮二羰基铑[Rh(CO)_(2)(acac)]为催化剂前驱体,分别考察了双亚磷酸酯(BOX-800)和三苯基膦(TPP)作为配体以及双配体组合作用于1-辛烯氢甲酰化反应体系中的催化效果,同时探究了配体浓度、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 以乙酰丙酮二羰基铑[Rh(CO)_(2)(acac)]为催化剂前驱体,分别考察了双亚磷酸酯(BOX-800)和三苯基膦(TPP)作为配体以及双配体组合作用于1-辛烯氢甲酰化反应体系中的催化效果,同时探究了配体浓度、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辛烯氢甲酰化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亚磷酸酯和三苯基膦的双配体组合应用于反应体系中,两者有很好的协同效果,可明显提高产物中壬醛的收率以及直链醛的选择性,通过对各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壬醛收率达81.64%、正异比为76.9、正构体选择性达98.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甲酰化 1-辛烯 铑催化剂 双配体组合 壬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体模型研究推测荸荠蒸制中LPC(18:1)和LPE(18:1)形成壬醛和癸醛的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秀娟 罗杨合 +4 位作者 李官丽 黎小椿 张奕涛 聂辉 伍淑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23-130,共8页
模拟荸荠的pH、油酸酰溶血磷脂酰胆碱18:1(LPC(18:1))和油酸酰溶血磷脂乙醇胺18:1(LPE(18:1))含量及荸荠蒸制条件,构建LPC(18:1)、LPE(18:1)和油酸的离体模型,以离体模型生成的壬醛、癸醛和油酸的含量以及过氧化值(POV)作为指标,探讨荸... 模拟荸荠的pH、油酸酰溶血磷脂酰胆碱18:1(LPC(18:1))和油酸酰溶血磷脂乙醇胺18:1(LPE(18:1))含量及荸荠蒸制条件,构建LPC(18:1)、LPE(18:1)和油酸的离体模型,以离体模型生成的壬醛、癸醛和油酸的含量以及过氧化值(POV)作为指标,探讨荸荠蒸制中LPC(18:1)和LPE(18:1)生成壬醛和癸醛的机制。结果表明,LPC(18:1)和LPE(18:1)氧化形成壬醛和癸醛的可能机制如下:LPC(18:1)和LPE(18:1)的不饱和酰基链上紧靠双键的C8位和C11位分别失去H,形成R·;R·可直接与O_(2)和H反应形成8-氢过氧化物(8-ROOH),或经电子重排后再与O_(2)和H反应形成9-氢过氧化物(9-ROOH)和10-氢过氧化物(10-ROOH);其中8-ROOH均裂形成癸醛,9-ROOH和10-ROOH的均裂形成壬醛。研究结果可为果蔬风味物质形成机制研究和风味品质调控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 油酸酰溶血磷脂酰胆碱18:1(LPC(18:1)) 油酸酰溶血磷脂酰乙醇胺18:1(LPE(18:1)) 壬醛 癸醛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混合辛烯和合成气制造异壬醛的方法
11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6-546,共1页
该发明涉及在钴/氧化膦催化剂存在下从混合辛烯和合成气制造异壬醛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钴的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的前体、以氧化膦作为催化剂的配体组成钴/氧化膦催化剂体系。合成气为CO和H2的混合气,在反应温度120~200℃、合成气压力4~... 该发明涉及在钴/氧化膦催化剂存在下从混合辛烯和合成气制造异壬醛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钴的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的前体、以氧化膦作为催化剂的配体组成钴/氧化膦催化剂体系。合成气为CO和H2的混合气,在反应温度120~200℃、合成气压力4~20MPa的温和条件下,从混合辛烯和合成气制备异壬醛。从混合辛烯和合成气制造异壬醛的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异壬醛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辛烯 合成气 壬醛 制造 催化剂体系 氧化膦 反应温度 温和条件 反应条件 化合物 体组成 混合气 气压力 成本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时产生2(E)-壬醛的因素
12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脂类 氧化 糖化 2(E)-壬醛 气味化合物 食品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碧螺春茶叶中乙醛与壬醛含量
13
作者 陈旭晋 曹佳 +3 位作者 章雪明 王健 司文会 张小刚 《江苏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77-182,共6页
醛类化合物对茶叶的特殊香气风格具有重要作用。前期研究表明,乙醛和壬醛是碧螺春茶叶独特香味的主要成分,但目前对茶叶中醛类的定量检测方法尚不完善,为后续研究碧螺春茶叶中乙醛和壬醛的具体含量,建立碧螺春茶叶中乙醛和壬醛的超高效... 醛类化合物对茶叶的特殊香气风格具有重要作用。前期研究表明,乙醛和壬醛是碧螺春茶叶独特香味的主要成分,但目前对茶叶中醛类的定量检测方法尚不完善,为后续研究碧螺春茶叶中乙醛和壬醛的具体含量,建立碧螺春茶叶中乙醛和壬醛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检测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优化了缓冲溶液pH值、衍生化试剂浓度及衍生化时间等试验条件。具体方法为在酸性(缓冲液pH值为3.6)环境下,碧螺春茶叶中的乙醛和壬醛与2,4-二硝基苯肼(3mmol/L,溶于乙腈)发生衍生化反应,分别转化为乙醛-2,4-二硝基苯腙和壬醛-2,4-二硝基苯腙。加入NaCl进行盐析,使乙腈与缓冲溶液分层,吸取上层溶液(乙腈层)过膜上机。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_(3)柱(尺寸为2.1mm×100mm,粒径为1.7μm)对目标物进行分离,并以甲醇-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下进行负离子扫描,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结合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的峰面积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在0.05~2.00μg/mL浓度范围内,这2种化合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5,最低检出浓度在0.5~1.0ng/mL之间。加标回收率为84.4%~99.2%,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64%~4.17%之间。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重复性良好,能够满足对碧螺春茶叶中乙醛和壬醛的定量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碧螺春茶叶 乙醛 壬醛 2 4-二硝基苯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芯叶2种挥发物对红棕象甲成虫行为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朝军 钟宝珠 +1 位作者 袁伟钦 李文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8,共6页
[目的]阐明红棕象甲对椰子芯叶挥发物E,E-2,4-壬二烯醛和反式-2-壬醛的行为学反应。[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红棕象甲室内饲养个体和田间野生个体对椰子芯叶2种挥发物的室内选择行为,并分析了椰子挥发物处理对红棕象甲雌虫刺探... [目的]阐明红棕象甲对椰子芯叶挥发物E,E-2,4-壬二烯醛和反式-2-壬醛的行为学反应。[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红棕象甲室内饲养个体和田间野生个体对椰子芯叶2种挥发物的室内选择行为,并分析了椰子挥发物处理对红棕象甲雌虫刺探、产卵的影响。[结果](1)经E,E-2,4-壬二烯醛处理后,室内饲养的雄虫对其产生显著正偏好;在经反式-2-壬醛处理后,室内饲养的雌虫和雄虫均对挥发物处理组表现出显著正偏好。(2)采用E,E-2,4-壬二烯醛处理后,室内饲养的雌虫对处理组椰皮的刺探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3)经E,E-2,4-壬二烯醛处理后,所有试虫的单雌产卵量和刺探成功产卵率,与对照相比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而经反式-2-壬醛处理后,室内饲养的红棕象甲雌虫对椰皮的产卵选择偏好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组,且刺探产卵成功率与对照相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4)在对反式-2-壬醛和E,E-2,4-壬二烯醛处理的竞争选择结果中,室内饲养和田间诱捕的红棕象甲在行为选择、刺探及产卵中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不同红棕象甲种群对椰子芯叶挥发物E,E-2,4-壬二烯醛和反式-2-壬醛的趋向偏好存在差异,并影响后期的刺探和产卵成功率,同时红棕象甲对这2种挥发物的竞争选择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象甲 E E-2 4-壬二烯醛 反式-2-壬醛 行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钨酸碱木质素季铵盐催化环氧脂肪酸甲酯氧化裂解
15
作者 于笑 李波 +1 位作者 田中建 钮腾飞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86-88,共3页
采用分步法合成了磷钨酸碱木质素季铵盐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环氧脂肪酸甲酯(EFAME)的氧化裂解。结果表明,当过氧化氢用量为40%(EFAME质量分数,下同),催化剂用量为10%,70 ℃反应30 min后,壬醛和壬醛酸甲酯的产率可分别达到78.3%和83.8%... 采用分步法合成了磷钨酸碱木质素季铵盐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环氧脂肪酸甲酯(EFAME)的氧化裂解。结果表明,当过氧化氢用量为40%(EFAME质量分数,下同),催化剂用量为10%,70 ℃反应30 min后,壬醛和壬醛酸甲酯的产率可分别达到78.3%和83.8%,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仍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脂肪酸甲酯 磷钨酸碱木质素季铵盐 氧化裂解 壬醛 壬醛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检测干燥大球盖菇风味物质
16
作者 熊慧薇 李菁 +4 位作者 李朝智 刘莹 付晓记 闵华 幸胜平 《绿色科技》 2024年第8期265-270,共6页
大球盖菇是一种口感脆嫩、栽培方便、产量较大的真菌,以农作物秸秆为培养料,既能让秸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也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大球盖菇作为的蛋白质资源在我国部分地区广泛种植。干燥后的大球盖菇可以长期保存,大球盖菇具... 大球盖菇是一种口感脆嫩、栽培方便、产量较大的真菌,以农作物秸秆为培养料,既能让秸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也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大球盖菇作为的蛋白质资源在我国部分地区广泛种植。干燥后的大球盖菇可以长期保存,大球盖菇具有独特的风味,不同种植方式、干燥方式和加工方法均会影响大球盖菇的风味。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检测大球盖菇中的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大球盖菇风味物质达到40多种,优势风味物质包括醇类、壬醛、丁酸丁酯和异丁酸异丁酯等物质。其中壬醛保留时间为12.1 min,丁酸丁酯保留时间19.75 min,异丁酸异丁酯保留时间19.084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丁酸丁酯 壬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条跳甲成虫挥发物成分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金萍 罗孝竹 +4 位作者 许鑫 何柳寿 卢加铭 徐迪 岑伊静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8-1017,共10页
应用固相微萃取方法分别收集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雌雄成虫的虫体挥发物,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挥发物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雌虫和雄虫挥发性化学物质含有烷烃类、烯烃类、醇类,主要组分以烷烃类和烯... 应用固相微萃取方法分别收集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雌雄成虫的虫体挥发物,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挥发物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雌虫和雄虫挥发性化学物质含有烷烃类、烯烃类、醇类,主要组分以烷烃类和烯烃类物质为主,其中两者共同含有且含量较大的为2-异丙基-5-甲基-1-庚醇和2,4-二甲基-1-癸烯。雌、雄成虫释放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差异较大,有12种仅存在于雌虫中,25种仅存在于雄虫中。同时,两者都释放的挥发物含量差异也比较明显。选取了雄虫挥发物中特有的化合物异胡薄荷醇和壬醛,应用四臂嗅觉仪测定黄曲条跳甲成虫对其嗅觉反应。结果表明:两种物质在不同浓度、流速下对黄曲条跳甲的作用不同,雌雄虫对两种物质的反应也不同。异胡薄荷醇在流速150 m L/min、浓度10 u L/m L时对雌虫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而对雄虫没有显著效果;壬醛在流速100 m L/min、浓度10μL/m L时对雌虫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而在流速200 m L/min、浓度0.1和1μL/m L时对雄虫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虫体挥发物 异胡薄荷醇 壬醛 趋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条件对钴催化混合辛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魏岚 贺德华 董国利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2-515,共4页
采用醋酸钴为催化剂前体研究了钴催化剂对混合辛烯氢甲酰化制备异壬醛的催化性能,并考察了溶剂及反应条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甲醇作溶剂,促进了钴催化剂在底物烯烃中的完全溶解,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原料转化率和异壬醛的收率;反应... 采用醋酸钴为催化剂前体研究了钴催化剂对混合辛烯氢甲酰化制备异壬醛的催化性能,并考察了溶剂及反应条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甲醇作溶剂,促进了钴催化剂在底物烯烃中的完全溶解,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原料转化率和异壬醛的收率;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参数对产物异壬醛的收率均有影响,且存在一个最佳范围,即在反应温度160℃、压力8MPa、催化剂用量(Co与烯烃的摩尔比)为0.01、反应时间5h时,可以获得混合辛烯转化率83%、醛收率55.4%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催化剂 氢甲酰化 混合辛烯 壬醛 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单体化合物对甜菜夜蛾嗅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开艳 杨发忠 +1 位作者 杨斌 孙佑赫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3-96,共4页
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方法,研究了己酸、壬酸、己醇和壬醛4种单体化合物对甜菜夜蛾嗅觉行为的影响,并对4种化合物的有效剂量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4种供试化合物均对甜菜夜蛾雌虫表现出明显的驱避作用。己酸的驱避活性剂量范围为稀释200~1... 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方法,研究了己酸、壬酸、己醇和壬醛4种单体化合物对甜菜夜蛾嗅觉行为的影响,并对4种化合物的有效剂量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4种供试化合物均对甜菜夜蛾雌虫表现出明显的驱避作用。己酸的驱避活性剂量范围为稀释200~1 200倍,壬酸的有效剂量范围为稀释10~1 000倍,己醇在稀释300倍和500倍时表现出显著的驱避活性,而壬醛在稀释800~1 200倍时对甜菜夜蛾雌虫有显著的驱避作用。己酸、壬酸、己醇和壬醛驱避效果最佳的稀释倍数分别为1 000倍、500倍(和800倍)、500倍、1 000倍,驱避率依次为96%、82%、76%、82%。因此,这4种对甜菜夜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单体化合物在甜菜夜蛾的防治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嗅觉行为 驱避活性 单体化合物 己酸 壬酸 己醇 壬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主植物挥发物对梨小食心虫产卵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相会明 李先伟 +1 位作者 曹敏 马瑞燕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301-1304,共4页
为了明确寄主挥发物对梨小食心虫雌蛾产卵选择的影响,通过EAG试验和风洞试验及田间试验,分别测定梨小食心虫雌蛾对寄主挥发物中醛类(苯甲醛、己醛、庚醛、辛醛、壬醛)化合物的电生理、选择行为反应和诱蛾量。EAG试验表明,梨小食心虫受... 为了明确寄主挥发物对梨小食心虫雌蛾产卵选择的影响,通过EAG试验和风洞试验及田间试验,分别测定梨小食心虫雌蛾对寄主挥发物中醛类(苯甲醛、己醛、庚醛、辛醛、壬醛)化合物的电生理、选择行为反应和诱蛾量。EAG试验表明,梨小食心虫受孕雌蛾和处女雌蛾对壬醛的EAG值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醛类化合物。风洞试验表明,梨小食心虫受孕雌蛾对壬醛的逆风起飞反应率(38.33%)和降落反应率(31.67%)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醛类化合物。田间试验发现,壬醛对梨小食心虫雌蛾的诱虫活性显著优于其他4种醛类物质。研究可为以雌蛾防治为主的梨小食心虫生物防治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壬醛 苯甲醛 寄主挥发物 生物防治 EAG试验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