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从空间物体到八叉树转换的简捷算法 被引量:8
1
作者 耿国华 周明全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89-292,300,共5页
利用计算机图形学中八叉树的结构特性和几何模型设计了一种简捷算法,完成空间任一物体到八叉树的转换,并讨论了该算法的有关特性。
关键词 叉树 算法 计算机图形学 空间物体 转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使用八叉树的半空间MLFMA区域分解算法 被引量:4
2
作者 翟畅 林中朝 +1 位作者 赵勋旺 张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4-150,共7页
为了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分析半空间电大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提出一种使用八叉树结构的并行半空间多层快速多极子区域分解算法。通过利用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在空间中形成的八叉树结构,自适应地对未知量进行分组来实现区域的划... 为了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分析半空间电大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提出一种使用八叉树结构的并行半空间多层快速多极子区域分解算法。通过利用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在空间中形成的八叉树结构,自适应地对未知量进行分组来实现区域的划分,从而避免了在区域之间创建虚拟交界面,降低了模型的处理工作量。为保证区域间电流的连续性,在边界处严格计算1/4阻抗,使结果更加精确。对于半空间环境,引入复镜像源来计算半空间近相互作用,并且引入实镜像源来计算半空间远相互作用。通过与商业软件FEKO整体解对比分析,证明了算法的可靠性和精确性。采用核外算法将转移因子等复用数据存储在硬盘中,并与整体解资源消耗进行对比,证明这种算法能有效地减少内存消耗。最后,给出一个千波长半空间舰船区域分解算例,证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在有限的计算资源情况下仿真电大尺寸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分解 并行计算 多层快速多极子 空间问题 叉树策略 核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空间矩阵产生线性八叉树编码的算法
3
作者 马文华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线性八叉树编码是一种有效的表示三维物体的方法.本文给出了从物体的空间二值矩阵表示产生线性八叉树编码表示的算法.
关键词 算法 线性叉树 编码 空间矩阵 图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八叉树的三维地质剖面生成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赵龙 闵世平 代强玲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50-255,共6页
针对目前构建三维地质剖面算法复杂度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八叉树的三维地质剖面生成算法。利用八叉树算法对传统的地质剖面生成算法进行改进,使算法在搜索过程中的时间复杂度降低至O(log8(n/M)),在算法中加入轮廓边约束,对搜... 针对目前构建三维地质剖面算法复杂度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八叉树的三维地质剖面生成算法。利用八叉树算法对传统的地质剖面生成算法进行改进,使算法在搜索过程中的时间复杂度降低至O(log8(n/M)),在算法中加入轮廓边约束,对搜索到的边进行预处理,以保证边的正确性和有序性。采用八叉树为复杂三维地质体网格模型内的三角形创建空间索引,通过八叉树快速查找出经过剖面的三角形,计算交点并追踪出轮廓边界,通过画廊看守算法对追踪出的边界三角化并构建三维剖面。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复杂度低、鲁棒性强的特点,与传统的地质剖面生成算法相比,时间复杂度由O(n2)降低到O(nlb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树 三维地质剖面 三维地质体网格模型 空间索引 画廊看守算法 时间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建立三维GIS的八叉树编码压缩算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曹彤 刘臻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4,共5页
复杂的空间数据结构在三维 GIS领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它直接关系到 GIS的功能和效率 .为了有效地进行三维 GIS大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重点讨论了三维 GIS栅格数据结构中的八叉树编码压缩技术 .由于 Morton码值的排序是实现八叉树编码... 复杂的空间数据结构在三维 GIS领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它直接关系到 GIS的功能和效率 .为了有效地进行三维 GIS大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重点讨论了三维 GIS栅格数据结构中的八叉树编码压缩技术 .由于 Morton码值的排序是实现八叉树编码压缩的基础 ,为此 ,根据 Morton码排序的特殊性 ,提出了采用时间复杂度为 O(n)的计数排序算法 ,使排序速度大为提高 ,在此基础上进行压缩处理 ,并对算法的时间及空间复杂度进行了分析 .在 PC机上进行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在目标复杂度一定的前提下 ,八叉树存储数据占用空间小 (当分割阶次为 9阶时 ,八叉树存储量只占栅格存储量的 4 .32 %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叉树 计数排序 压缩算法 图象编码 存储空间 GIS 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八叉树与R树的大规模矢量模型的快速索引与动态检索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文辉 廖诗扬 李浩 《测绘科学技术》 2023年第3期184-190,共7页
测绘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地理空间三维模型的数据采集更为简单与高效,基于大规模三维模型的数据的空间分析是发掘三维模型价值的重要应用点。如何高效地检索所感兴趣的目标模型,是进行三维空间分析的基础。本文基于八叉树与R树构造O &am... 测绘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地理空间三维模型的数据采集更为简单与高效,基于大规模三维模型的数据的空间分析是发掘三维模型价值的重要应用点。如何高效地检索所感兴趣的目标模型,是进行三维空间分析的基础。本文基于八叉树与R树构造O & R树,实现空间模型的快速索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序列化的二进制模型数据存储,实现了外存空间中三维模型坐标数据的快速检索。本文通过实际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可为空间分析功能的开发提供三维模型的检索基础,并可为大规模三维GIS系统开发,以及相应专业系统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空间分析 叉树 快速检索 数据采集 R树 坐标数据 序列化 数据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空间索引技术的全局光照快速绘制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熊德华 秦开怀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4期267-270,179,共5页
在研究分析各种光照模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对场景空间规则划分索引及建立光粒子空间分布,并以此进行全局光照计算的模型,其中包括提出一种从光源自适应地发射光粒子的模式和基于空间分割索引传播存储光粒子的技术,以及从视点出... 在研究分析各种光照模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对场景空间规则划分索引及建立光粒子空间分布,并以此进行全局光照计算的模型,其中包括提出一种从光源自适应地发射光粒子的模式和基于空间分割索引传播存储光粒子的技术,以及从视点出发的空间索引定位光粒子的收集显示方案。在算法实现的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场景空间规则划分的有序索引、对光照过程的有效模拟计算以及光粒子的自适应发射等技术,大大提高了算法的效率,使得在同等的光照效果下,该算法花费的时间更少,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光照算法 空间索引 光粒子分布 叉树 光子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布局优化的实验课程安排算法
8
作者 李维民 彭新光 孙静宇 《微计算机应用》 2005年第4期478-480,共3页
通过把实验课程安排表构造为一个三维空间,把被安排实验课程的班级人数构造为物体,这样实验课程安排问题就转化为三维布局问题。通过三维布局优化思想,采用八叉树算法分解布局空间,得到最优布局结果。将布局问题优化方法应用于实验课程... 通过把实验课程安排表构造为一个三维空间,把被安排实验课程的班级人数构造为物体,这样实验课程安排问题就转化为三维布局问题。通过三维布局优化思想,采用八叉树算法分解布局空间,得到最优布局结果。将布局问题优化方法应用于实验课程的安排,使其被安排的时间和地点合理,且所占用的实验室空闲座位最少,从而提高了实验室利用率,缓解目前高校实验课程安排中容易出现的冲突和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安排 布局优化 三维布局问题 实验课程 叉树算法 三维空间 最优布局 方法应用 实验室 利用率 不平衡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输电线路故障识别方法
9
作者 李宁 程旭 +2 位作者 卢景才 梁河雷 时洪刚 《河北电力技术》 2024年第4期56-63,共8页
针对输电线路巡检难度大且巡检信息处理可靠性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输电线路故障识别方法。首先,设计智能化单兵巡检装备,包括智能巡检头盔和智能信息装备服,并通过无人机获取输电线路的实时运行情况。然后,提出一种... 针对输电线路巡检难度大且巡检信息处理可靠性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输电线路故障识别方法。首先,设计智能化单兵巡检装备,包括智能巡检头盔和智能信息装备服,并通过无人机获取输电线路的实时运行情况。然后,提出一种增量八叉树空间检索算法用于激光雷达等图像信息的处理,得到输电线路全景图像。最后,构建改进C2f模块、残差注意力模块以及改进损失函数优化YOLOv8模型,将其用于全景图像的学习,从而得到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基于Pytorch平台对所提方法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其识别结果的平均精度均值达到了92.03%,且识别时间仅为28ms,能够满足智能化单兵巡检装备的工作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单兵巡检装备 增量八叉树空间检索算法 全景图像 输电线路 YOLOv8模型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适应分割技术的快速光线跟踪算法
10
作者 鲍虎军 彭群生 《中国科学(A辑)》 CSCD 1995年第1期83-90,共8页
提出了一个基于空间自适应分割技术的快速光线跟踪算法,与传统八叉树和3DDDA算法不同的是,该算法综合了景物包围盒技术和空间剖分技术的优点,采用各景物包围盒的边界面作为空间剖分面,通过动态决定分割方向和分割平面,避免了景物的分割... 提出了一个基于空间自适应分割技术的快速光线跟踪算法,与传统八叉树和3DDDA算法不同的是,该算法综合了景物包围盒技术和空间剖分技术的优点,采用各景物包围盒的边界面作为空间剖分面,通过动态决定分割方向和分割平面,避免了景物的分割,提高了光线跟踪的效率。同时,还提出了一个跟踪、查找下一网格的快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线跟踪 层次结构 叉树 空间分割算法
全文增补中
城市轨道交通三维缓冲区构建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胜 解骞 +3 位作者 朱冀军 张炳哲 纪强 李见春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0-108,共9页
为解决现有地理信息系统无法完成城市轨道交通三维缓冲区构建的难题,采用八叉树作为构建三维缓冲区的基础数据结构,用线性八叉树编码储存轨道交通实体的空间结构信息,将交通三维缓冲区分析转化为八叉树节点的空间分析。研究了八叉树节... 为解决现有地理信息系统无法完成城市轨道交通三维缓冲区构建的难题,采用八叉树作为构建三维缓冲区的基础数据结构,用线性八叉树编码储存轨道交通实体的空间结构信息,将交通三维缓冲区分析转化为八叉树节点的空间分析。研究了八叉树节点的空间关系,得出了一种线性八叉树邻域分析的新算法,即0-1互换算法。运用0-1互换算法找出轨道交通的边界节点,确定边界节点的边界方向,由边界节点构建交通三维缓冲区,形成了一套由线性八叉树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三维缓冲区的新方法。运用0-1互换算法对直线隧道、曲线隧道、直线高架桥、曲线高架桥等轨道交通实体模型进行边界节点提取,并与传统算法和经典肖氏算法进行了比较。选择连拱隧道、单拱隧道和高架桥3种结构,分别进行了三维缓冲区构建,统计了3种结构分割的八叉树节点数量,并与采用传统栅格结构进行三维缓冲区分析的栅格节点数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和经典肖氏算法相比,0-1互换算法在对直线隧道、曲线隧道、直线高架桥、曲线高架桥4种轨道交通实体模型的边界节点提取中耗时最少,分别为5、7、10、18ms,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由二次阶减少为一次阶;基于线性八叉树的交通三维缓冲区构建方法,对连拱隧道、单拱隧道与高架桥进行三维缓冲区构建时,其存储空间分别为栅格结构的7.26%、3.64%、3.72%。可见,基于线性八叉树结构的交通三维缓冲区构建方法能显著降低分析节点数量,提高交通三维缓冲区的构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 三维缓冲区 线性叉树 空间结构信息 0-1 互换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