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沿海近100年气温上升速率估算 被引量:68
1
作者 陈特固 曾侠 +2 位作者 钱光明 赵美霞 余克服 《广东气象》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采用华南沿海气象站气温资料,在排除城市热岛效应的基础上,分析近50年、近100年地表气温的变化趋势,得出华南沿海近51年(1953—2003年)的平均增温速率为0.12℃/10年,近100年(1905—2004年)的增温速率为0.6—0.8℃/100年,... 采用华南沿海气象站气温资料,在排除城市热岛效应的基础上,分析近50年、近100年地表气温的变化趋势,得出华南沿海近51年(1953—2003年)的平均增温速率为0.12℃/10年,近100年(1905—2004年)的增温速率为0.6—0.8℃/100年,均与同时期的北半球(陆地+海面)平均增温速率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增温率 回归分析 华南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心增率汤加针刺治疗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宏珂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温心增率汤加针刺治疗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34例。中药加针刺组给予自拟温心增率汤加针灸治疗;中药组内服温心增率汤;针刺组采取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心宝... 目的观察温心增率汤加针刺治疗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34例。中药加针刺组给予自拟温心增率汤加针灸治疗;中药组内服温心增率汤;针刺组采取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心宝丸。比较四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等参数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中药加针刺组为91.18%,中药组为70.59%,针刺组为70.59%,对照组为58.82%。结论温心增率汤加针刺对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老年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50年来的气温变化及城市化对其贡献率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丽娟 査良松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9-53,共5页
利用郑州1951年以来的气温记录,采用统计方法和最小二乘法分析了郑州的气温变化特征,计算了气温变化的幅度.用孟津1961年以来气温变化与郑州作对比,并用两地增温率对比计算城市化对郑州城市气温变化的贡献率.结果显示1951年以来郑州市... 利用郑州1951年以来的气温记录,采用统计方法和最小二乘法分析了郑州的气温变化特征,计算了气温变化的幅度.用孟津1961年以来气温变化与郑州作对比,并用两地增温率对比计算城市化对郑州城市气温变化的贡献率.结果显示1951年以来郑州市年平均气温变化总趋势是不断变暖,气温升高幅度约0.23℃/10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及春冬季节气温升温幅度最大,夏季气温却有降温趋势.1961年以来郑州年平均气温的城市化增温率为0.064℃/10年,城市化增温对郑州城市气温增加的贡献率为25%.郑州1951年以来气温的变化还主要是受区域背景气候的影响;受城市化影响在夏季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变化 城市化 增温率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特征及城市化影响 被引量:47
4
作者 崔林丽 史军 +2 位作者 杨引明 李贵才 范文义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5-786,共12页
基于长江三角洲国家基本/基准站历史气象资料和区域人口资料,分析了1959~2005年和1981~200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气温的年和季节变化特征,气温变化在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站之间的差异,以及城市化效应对气温的增温率和增温贡献率。结... 基于长江三角洲国家基本/基准站历史气象资料和区域人口资料,分析了1959~2005年和1981~200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气温的年和季节变化特征,气温变化在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站之间的差异,以及城市化效应对气温的增温率和增温贡献率。结果表明,过去47年和2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平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 城市化效应 增温率 贡献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开发对大渡河瀑布沟以下河段的水温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脱友才 周晨阳 +1 位作者 梁瑞峰 李克锋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9-306,共8页
为探究水电开发对大渡河水温过程的影响,采用原型观测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瀑布沟电站开发前后下游河道的水温时空变化特性。研究成果表明,与天然情况相比,现阶段瀑布沟下游沿程水温出现了明显的均化效应和延迟效应以及春... 为探究水电开发对大渡河水温过程的影响,采用原型观测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瀑布沟电站开发前后下游河道的水温时空变化特性。研究成果表明,与天然情况相比,现阶段瀑布沟下游沿程水温出现了明显的均化效应和延迟效应以及春夏季低温水、秋冬季高温水现象,最大降温2.4℃出现在4月的龚嘴尾水断面,最大升温3.3℃出现在12月的瀑布沟尾水断面;瀑布沟下游小型水库均未出现水温分层现象,但形成的蓄水体对沿程升温有一定的弱化,沿程增温率由天然状态的0.8℃/100 km降至现阶段的0.5℃/100 km;采用考虑了机械能转化的数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瀑布沟下游河道的水温过程,率定得到的"机械能—内能"转化率为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梯级开发 累积影响 纵向一维 增温率 原型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对区域地表平均气温序列的影响 被引量:52
6
作者 刘学锋 于长文 任国玉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63-770,共8页
按照大中城市站、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与乡村站等类别,对河北省区域内55个气象站1961~2003年和1981~2003年时段月、季、年平均气温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大中城市增温趋势最为显著,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增温... 按照大中城市站、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与乡村站等类别,对河北省区域内55个气象站1961~2003年和1981~2003年时段月、季、年平均气温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大中城市增温趋势最为显著,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增温趋势较强,乡村站增温趋势最小,季节中以冬季增温为最大;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因素对大中城市站、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年平均温度增加的份额分别占到44.7%、38.7%、39.7%.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因素对季节增暖的作用在夏秋季较大,冬季最小;近20年来各类台站增温趋势更加明显,但热岛增温效应对平均温度序列增温的相对贡献却在降低,说明近20年的迅速增温可能是由于大气环流和增强的温室效应引起的;近20年全省各类台站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引起的增温与1961~2003年整个时段相比表现不一,部分站城市热岛增温效应绝对量趋于增强,部分站城市热岛增温效应趋于弱化或消失.因此,城市热岛增温效应对台站和区域平均温度序列的影响比较复杂,它受到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乡村台站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序列 增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对安徽省气温序列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石涛 杨元建 +2 位作者 蒋跃林 荀尚培 张爱民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9-788,共10页
根据安徽省81个气象台站的资料研究了其气温序列特点,并选取了其中46个台站,划分为城市站、乡村站、国家基本/基准站等类别,对1966~2005年期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年、季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个时段各类型台站3项气温的... 根据安徽省81个气象台站的资料研究了其气温序列特点,并选取了其中46个台站,划分为城市站、乡村站、国家基本/基准站等类别,对1966~2005年期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年、季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个时段各类型台站3项气温的增温率、热岛增温率、热岛增温贡献率均表现为城市站最大,国家基本/基准站次之,乡村站最小。城市热岛对各类型台站年平均气温的贡献率在21.1%~37.8%之间浮动,国家基本/基准台站受其影响较大。城市站和国家基本/基准站的热岛增温率为秋季最大,春季和夏季次之,冬季最小;城市站和国家基本/基准站的热岛增温贡献率夏季最大,秋季次之,冬季和春季略小。因此,安徽省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站和国家基本/基准站气温序列影响较为复杂并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强度 序列 热岛增温率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城市化对区域平均温度序列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爱英 任国玉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4-762,共9页
对山东省国家基本/基准站、代表性的城市站与代表性的乡村站1963~2002年共40年的月、季、年平均温度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济南站进行了个例研究.从增温趋势看出,城市站和国家基本/基准站比乡村站增温趋势显著.近40年来城市热岛效应... 对山东省国家基本/基准站、代表性的城市站与代表性的乡村站1963~2002年共40年的月、季、年平均温度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济南站进行了个例研究.从增温趋势看出,城市站和国家基本/基准站比乡村站增温趋势显著.近40年来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因素对基本/基准站年平均温度的增温贡献率为27.22%,对所选城市站年平均温度的增温贡献率为21.71%,济南站为23.43%.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因素对季节增暖的贡献以夏季为最大,其次是春季和秋季,而冬季最小.因此,目前根据国家基本/基准站资料建立的山东或华北地区平均温度序列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城市化的影响,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检验和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度序列 增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城市浅层地温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海风 王春晖 +2 位作者 梅棚里 时平平 王昕 《城市地质》 2017年第4期61-66,共6页
本文在大量钻孔测温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河南省城市浅层地温场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城市恒温带特征。全区地下水恒温带深度平均深度24.8m,温度一般15.5℃~17.5℃;冲积平原区松散层恒温带深度最浅、温度最高,内陆河谷盆地区... 本文在大量钻孔测温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河南省城市浅层地温场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城市恒温带特征。全区地下水恒温带深度平均深度24.8m,温度一般15.5℃~17.5℃;冲积平原区松散层恒温带深度最浅、温度最高,内陆河谷盆地区松散层恒温带深度最深、温度最低。近山前地带基岩浅埋区,地温梯度低;沿深大断裂带和构造隆(凸)起区,地温梯度高;济源—商丘断裂的新乡—延津段、内黄凸起和通许凸起地温梯度高。通过分析地温增温率特征和地温恢复能力,得出颗粒越粗地温恢复能力K值较大,富水性越强、水力坡度越大K值越大。对影响浅层地温场的多种因素的系统研究表明,该区浅层地温场受城市、人类活动、地下水流场、地下水埋深、构造、地下水补给、排泄等因素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 增温率 恢复能力 影响因素 河南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揭示长三角台站周边城市土地利用扩张及其对气温记录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时子童 贾根锁 胡永红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7-618,共12页
台站温度记录中的城市化信号对于气候变化研究影响重大并仍存在很大争议,尤其是在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区域。本研究利用遥感影像分类的方法,提取了1980~2009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93个气象台站周边10 km×10 km范围的城市土地利用信... 台站温度记录中的城市化信号对于气候变化研究影响重大并仍存在很大争议,尤其是在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区域。本研究利用遥感影像分类的方法,提取了1980~2009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93个气象台站周边10 km×10 km范围的城市土地利用信息,并按照城市土地利用扩张速率对站点进行分类,研究了1980~2009年期间快速城市化站点、中速城市化站点和慢速城市化站点的年和季节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快速和中速城市化站点城市化影响和城市化影响贡献率。结果表明:全部93个气象站点周边自20世纪80年代起均经历了城市土地利用扩张过程,全部站点周边的平均城市土地利用扩张速率为1.00% a^(-1);近30年来,各类型站点年和各季节的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均表现出增加趋势;城市化效应增强因素对快速城市化站点年平均温度贡献率为35.06%,对年平均最低温度的增温贡献率为34.67%,对年平均最高温度增温贡献率最小,仅为18.42%;城市化效应增强因素对中速城市化站点的影响程度小于快速城市化站点,对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贡献率分别为19.35%,22.22%和3.13%。在季节变异方面,长江三角洲区域各类型站点冬季的城市化影响贡献率在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均表现为最低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热岛 变化 增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口近48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星燕 黄山江 +3 位作者 苗志成 孙跃飞 赵海江 孙晓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32期288-292,共5页
为了找出张家口近48年气温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利用张家口1962—2009年13个区县气温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相关分析、小波分析周期等多种统计方法,对该地区气温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递减,张... 为了找出张家口近48年气温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利用张家口1962—2009年13个区县气温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相关分析、小波分析周期等多种统计方法,对该地区气温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递减,张家口年平均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增高,年较差从西北到东南呈递减趋势;夏季气温的标准差和离差系数小于其他季节,日较差也较小,是气温最稳定的季节,最适合农业生产;1962—1986年张家口处于冷期,1987年开始转入暖期,2007年是最热的一年;坝上年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存在准16年和23年周期,坝下有15年和22年周期,而年际变化都以8年和4年周期较为明显;近48年来,张家口气温呈上升趋势,增温率为0.4℃/10a,最大增温时段出现在1985—1998年,此时段的倾向率达到了1.0℃/10a;近48年来,张家口年平均气温未出现过异常偏冷年,异常偏暖年和显著偏暖年出现在最近1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 增温率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口矿矿井深部地温监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欧阳仕元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139-142,共4页
为保证矿井深部开采的顺利进行,开展了深部地温的监测研究工作。本文简述了监测研究方法,阐明了矿山深部地温特征及变化规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矿井深部开采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矿井深部 监测研究 增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区气温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保昆 窦以文 储伟 《气象科技》 2014年第5期852-855,873,共5页
利用1975—2012年朝阳、海淀和丰台气象站年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及降水资料研究北京城区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北京气温近40年来增温显著,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增温率分别为0.445、0.33、0.5℃/10a。北京近年来的增温以20世... 利用1975—2012年朝阳、海淀和丰台气象站年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及降水资料研究北京城区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北京气温近40年来增温显著,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增温率分别为0.445、0.33、0.5℃/10a。北京近年来的增温以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最为显著。2用M-K方法检验北京气温存在跃变现象,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的跃变时间分别为1992、1992、1991年。3跃变后比跃变前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幅度最大,达1.1℃;平均气温次之达1.0℃;最高气温上升达0.8℃。4跃变后比跃变前高温日数增加,冷的日数减少,即跃变后气温达到更暖阶段。降水在跃变后比跃变前减少,即降水和气温变化呈反位相向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率 M-K方法 跃变 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奉贤区1960~2009年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相明 顾品强 《农技服务》 2010年第12期1642-1644,共3页
利用1960~2009年上海市奉贤区的气象资料,分析了50年气温、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奉贤区年平均气温增温率为0.25℃/10 a,主要由冬季、春季增温引起,尤其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气温突增,远高于全球气温增温速率;降水量从20世纪80年... 利用1960~2009年上海市奉贤区的气象资料,分析了50年气温、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奉贤区年平均气温增温率为0.25℃/10 a,主要由冬季、春季增温引起,尤其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气温突增,远高于全球气温增温速率;降水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增多,呈现弱的5年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奉贤区 年气 降水量 变化特征 Area 增温率 年平均气 世纪 全球气 气象资料 年周期 结果 分析 冬季 春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区近50年气温变化初步分析
15
作者 郝孟克 孔祥晨 呼群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22期214-215,共2页
该文基于鄂尔多斯地区1961年至2010年气温数据资料,利用线性拟合等方法对其进行初步分析,从而得到鄂尔多斯地区的增温率以及年代际变化特点,该文发现鄂尔多斯地区增温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其中冬季的增温贡献最大。
关键词 鄂尔多斯 变化 增温率 年代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多年来延边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16
作者 南万洙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1998年第4期73-76,共4页
1前言在过去100年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0.3~0.6℃,并有加速变暖的趋势.气候变暖已成为整个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的热门话题.在这种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为了确切地了解延边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我们统计了1881~1996年... 1前言在过去100年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0.3~0.6℃,并有加速变暖的趋势.气候变暖已成为整个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的热门话题.在这种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为了确切地了解延边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我们统计了1881~1996年延吉平均气温资料(1881~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地区 变化趋势 趋势分析 年平均气 增温率 距平 夏季气 平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78
17
作者 姚莉 吴庆梅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3-164,143,共3页
利用青藏高原 15站 196 9~ 1998年的气温、降水、日照资料 ,应用滑动平均和直线回归方法 ,对近 30年青藏高原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日照时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呈前低后高波动上升趋势 ;年降水... 利用青藏高原 15站 196 9~ 1998年的气温、降水、日照资料 ,应用滑动平均和直线回归方法 ,对近 30年青藏高原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日照时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呈前低后高波动上升趋势 ;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由偏少到偏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增温率 年降水量 年日照时数 直线回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球
18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15年第12期11-11,共1页
国际能源署发布气候报告促各国减排 6月15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能源和气候变化——全球能源展望特别报告》,首次对各国已提交的气候承诺和意向及其对能源部门的影响做出评估,并促请各国加强减排承诺以实现2摄氏度温控目标,为将... 国际能源署发布气候报告促各国减排 6月15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能源和气候变化——全球能源展望特别报告》,首次对各国已提交的气候承诺和意向及其对能源部门的影响做出评估,并促请各国加强减排承诺以实现2摄氏度温控目标,为将于12月在巴黎举办的关键性气候变化会议——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国际能源署 减排承诺 低碳化 施泰纳 全球变暖 氢站 增温率 地表气 氢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地区带状热储型地热资源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研究
19
作者 蒋丽丽 石玉学 李祎昕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19年第3期177-182,共6页
辽宁省的地下热水资源主要有传导类沉积盆地型、传导类断裂型和对流类断裂型三种。本文主要探讨点多面广但开发风险较大的断裂型地热资源的勘查方法,为辽宁地区带状热储型地热资源地球物理勘查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地热 断裂型 增温率 含水破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融合分析下日照市莒县县城东部周边地热资源勘查评价研究
20
作者 李星传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1年第1期94-107,共14页
开发地热资源不仅可以加快当地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带动旅游业的兴旺。为对莒县县城东部周边地热资源勘查应用前景做出量化评价,本文通过水文地质调查、电阻率联合剖面、视电阻率激电测深、EH-4电磁测深、测温钻孔等多参数融合实现对... 开发地热资源不仅可以加快当地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带动旅游业的兴旺。为对莒县县城东部周边地热资源勘查应用前景做出量化评价,本文通过水文地质调查、电阻率联合剖面、视电阻率激电测深、EH-4电磁测深、测温钻孔等多参数融合实现对调查区域的地热资源评价分析研究,从而为地热找矿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多参数融合数据分析表明:1) 店子集略庄地区在CSAMT-1线第200点附近,此地段构造发育深度达2000 m以上,宽度超过200 m,倾向SW,倾角75˚,富水性强,增温率好,具备成热成矿条件;2) 陵阳小官河地区在CSAMT-1线第800点附近,此处构造发育深度大于1800 m,倾向NE,倾角75˚左右,富水性强,增温率3.5℃/100m,成热成矿条件较好;3) 碁山镇珠山村地区,AMT-1线480至560点之间靠近560点构造发育深度2000 m,宽度超过200 m,倾向SW,倾角85˚左右,富水性强,增温率2.97℃/100m,具有较好的成热成矿条件。进而,本文建议在调查区略庄CSAMT-1线第200点附近实施地热井钻探,设计孔深2000 m,预计水温大于50℃以上,水量大于2000 m3/d。这为调查区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数值化的指导建议,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多参数融合 量化研究 增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