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去填词”在词史上的尊体价值及范式意义
1
作者 杜庆英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9-180,共12页
浙西词派领袖朱彝尊早年好诗,后转而嗜词,以词抒写其遗民情感及半生零落的悲凉心绪,首倡“老去填词”说,树立了“老去填词”的经典形象,在后世引起广泛共鸣,“老去填词”逐渐成为词体创作的新范式。晚近时期,随着世风、学风的转变,“老... 浙西词派领袖朱彝尊早年好诗,后转而嗜词,以词抒写其遗民情感及半生零落的悲凉心绪,首倡“老去填词”说,树立了“老去填词”的经典形象,在后世引起广泛共鸣,“老去填词”逐渐成为词体创作的新范式。晚近时期,随着世风、学风的转变,“老去填词”成为诸多文人普遍选择的寄怀人生之方式,开拓出词体创作的新境界。与词史上“悔其少作”的现象相比,“老去填词”在意境上追求“老”之一境,深化了词体的表达意境,提升了词体的品格,是学问之词的典型体现,同时也反映出晚近时期的民族情绪及士人的心理特征。从对词体的体认来说,“老去填词”标志着清代词学“尊体”事业的九转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彝尊 “老去填词 尊体 词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园地的拓荒者——《日本填词史话》与日本词史
2
作者 臧利娟 《文教资料》 2024年第9期26-30,共5页
本文对日本填词史研究的开山之作《日本填词史话》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它有三大特点:浓厚的主观个性风采、详赡的内容以及卓越的创见。本文对书中所涉及的日本填词发展的历史及其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其发展的兴衰受到中国词论、词史的影响。
关键词 《日本填词史话》 神田喜一郎 主观个性 奠基之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填词选调选韵理论申说
3
作者 刘少坤 《文学与文化》 2021年第2期15-24,共10页
词体诞生之初,其词调、宫调、词韵等诸多要素决定着词之旋律、声情。宋代学者即开始关注填词选调选韵问题,然由于词乃"小道""余技"观念的影响,论著颇少。到了明清,词学家更是针对填词需选宫调、词调、词韵的情况进... 词体诞生之初,其词调、宫调、词韵等诸多要素决定着词之旋律、声情。宋代学者即开始关注填词选调选韵问题,然由于词乃"小道""余技"观念的影响,论著颇少。到了明清,词学家更是针对填词需选宫调、词调、词韵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解读,并用于指导创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词选调 填词选韵 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况周颐批点陈蒙庵填词月课综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彭玉平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5-116,共12页
学词是词学要义之一,修订与批点因此成为学词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作者自窜自订与师友彼此研讨则是主要的两种方式。清末民初,年轻人私淑名家习词成为一种风尚,这也因此催生了改词实践和改词理论的成熟,况周颐堪称是其中的代表。今存况周... 学词是词学要义之一,修订与批点因此成为学词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作者自窜自订与师友彼此研讨则是主要的两种方式。清末民初,年轻人私淑名家习词成为一种风尚,这也因此催生了改词实践和改词理论的成熟,况周颐堪称是其中的代表。今存况周颐批点陈蒙庵癸亥甲子年填词月课,正贯穿了其改词理论和方法,在正律、改字、改句、改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就换意和提升词境、格调等问题作了多方面的示范。况周颐并在修择之余以批点、命题等方式引导陈蒙庵词学思想的发展。在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的20世纪20年代,况周颐对陈蒙庵填词月课的批点不仅是以个人方式努力延续旧文体的生命,也是当时旧文化阵营共同心愿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况周颐 陈蒙庵 填词月课 吴梦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遗民地理书写:填词图、校词图及其题咏 被引量:4
5
作者 姚达兑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7-71,共15页
遗民书写的论式往往是空间地理想象的政治学,"遗民地理的政治学"内涵即现实意义上的"生活在别处"、精神意义上的"想象在他乡"。世变后的图籍与诗词等文字书写是诗人在遍历沧桑后留作警幻的我执,也是遗民... 遗民书写的论式往往是空间地理想象的政治学,"遗民地理的政治学"内涵即现实意义上的"生活在别处"、精神意义上的"想象在他乡"。世变后的图籍与诗词等文字书写是诗人在遍历沧桑后留作警幻的我执,也是遗民情债的文化补偿与遗民我执的他者见证。《迦陵填词图》及其题咏见证了明之遗民的文字书写与行为书写,即大汕与陈其年的进退出处,表现出遗民地理的政治学意义。如果说清初《迦陵填词图》及其题咏彰显了清词的复兴,民初《彊邨校词图》及其题咏则不仅可视为清词的终结,且暗示了一代文化遗民生活在别处的"想象之乡愁"。后遗民时代的清之遗民沈曾植揭橥了遗民地理的政治学意义,王国维则进一步阐发了遗民地理的文化意义,从遗民地理学到遗民文化学,提炼出了一种关于"文化遗民"的乡愁理论。后遗民地理学的吊诡之处即在于,现实恶托邦的种种不足,想象乌托邦的不能致达,都在既存在而又不可见但又可以作为自我补偿的"无地"——完美而有礼有序的文字异托邦中得到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迦陵填词 彊邨校词图 (后)遗民地理 文化原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能村孝宪《填词图谱》探析——兼及明清词谱对日本填词之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江合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1-17,共7页
江户时代后期,日本出现了第一部汉语词谱,即田能村孝宪的《填词图谱》。该书参考了中国明清时期诸家所著图谱,共编订了116种词调的图谱:从其谱式符号以及标明各句次序来看,近于中国张綖的《诗余图谱》;详注韵法则从万树《词律》而来,词... 江户时代后期,日本出现了第一部汉语词谱,即田能村孝宪的《填词图谱》。该书参考了中国明清时期诸家所著图谱,共编订了116种词调的图谱:从其谱式符号以及标明各句次序来看,近于中国张綖的《诗余图谱》;详注韵法则从万树《词律》而来,词末补充说明字声规则,亦学《词律》体例,而内容则多袭取《词律》附注;但其例词不是从《词律》中来,而多选择香艳游戏之作,带有明显的词选痕迹。由于田能村孝宪《填词图谱》的示范,使得词在日本获得了迅速发展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词谱 田能村孝宪(竹田) 填词图谱》 《词律》 日本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能村孝宪《填词图谱》及其时代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宏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37,共8页
田能村孝宪的《填词图谱》是日本填词史上的第一部词谱。这部词谱希望继承日本填词之祖兼明亲王的事业,促进日本填词的发展。其中明确以万树为榜样,批判明代的词学之弊,但对明代以来的词学建构,也有一定程度的吸收。作者将其赋予了选本... 田能村孝宪的《填词图谱》是日本填词史上的第一部词谱。这部词谱希望继承日本填词之祖兼明亲王的事业,促进日本填词的发展。其中明确以万树为榜样,批判明代的词学之弊,但对明代以来的词学建构,也有一定程度的吸收。作者将其赋予了选本的性质,其中体现出一定的选词思路,而选入清人之作,更见其当代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能村孝宪 填词图谱》 《词律》 日本词学 选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调”填词与词体的完型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静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民间词无格律,格律是文人词特有的,是文人为应歌而采用的技术性手段。而格律的形成,又与文人“依调填词”中“调”的本位转移关系密切。文人开始作词时乃是依一定“曲调”填词的,而当广大文人参与歌词创作后,他们对歌词原生性音乐无法把... 民间词无格律,格律是文人词特有的,是文人为应歌而采用的技术性手段。而格律的形成,又与文人“依调填词”中“调”的本位转移关系密切。文人开始作词时乃是依一定“曲调”填词的,而当广大文人参与歌词创作后,他们对歌词原生性音乐无法把握,又要求合乐可歌,故根据自己熟悉的、信赖的词体平仄“字调”填词。当这种按平仄字调填词成为文人歌词创作的主要手段时,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词体格律的定型,词体实现了完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调填词 曲调 字调 格律 完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英语词汇产出能力量化分析研究——以NMET(福建)短文填词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大明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38,共5页
一、引言 英语词汇大致分为两类:积极词汇和被动词汇,又称产出性词汇(productivevocabulary)和接受性词汇(receptivevocabulary)。前者是复用式词汇,即学习者在说、写、译的过程中能够使用的词汇;后者是认知词汇,即学习者在... 一、引言 英语词汇大致分为两类:积极词汇和被动词汇,又称产出性词汇(productivevocabulary)和接受性词汇(receptivevocabulary)。前者是复用式词汇,即学习者在说、写、译的过程中能够使用的词汇;后者是认知词汇,即学习者在听和读中能够辨认的词汇(李庆粲,2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词汇 NMET 量化分析 产出能力 高中生 填词 短文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词配乐”与“依调填词”对唐诗及曲子辞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红梅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23-27,共5页
隋唐燕乐的兴起,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音乐时代,不仅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族音乐,而且极大地推动了隋唐文化的发展。受这种新型流行音乐的影响,不论是隋唐诗歌的创作,还是配合燕乐演唱的曲子词的创作,都不约而同地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显著的... 隋唐燕乐的兴起,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音乐时代,不仅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族音乐,而且极大地推动了隋唐文化的发展。受这种新型流行音乐的影响,不论是隋唐诗歌的创作,还是配合燕乐演唱的曲子词的创作,都不约而同地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合乐性成为当时韵文文体的共同特点,而"选词以配乐"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依调以填词"的创作方法,成为了这种新音乐对原有文学样式的加工手段以及对新文体样式的催生方式,并且在客观上起到了规定两种主要韵文文体——唐诗和曲子辞的发展方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词配乐 依调填词 格律诗 曲子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传奇创作中的填词问题分析
11
作者 王铭 梁道礼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43,共7页
传奇创作在明清文人心目中多以填词视之。传奇之奇,填词之雅,从材料与语言等方面对文人创作传奇进行了心理预设与文体规范。在传奇的填词制作过程中,矩矱与才情、本色与文体、结构与整体布局、奇幻与情思寄托等相互影响,从而对明清传奇... 传奇创作在明清文人心目中多以填词视之。传奇之奇,填词之雅,从材料与语言等方面对文人创作传奇进行了心理预设与文体规范。在传奇的填词制作过程中,矩矱与才情、本色与文体、结构与整体布局、奇幻与情思寄托等相互影响,从而对明清传奇乃至戏曲艺术整体的美学特征产生影响。戏曲艺术中板腔体由边缘走向中心的同时则是曲牌体的弱化,文人填词创作传奇随之边缘化,但其中的审美取向有着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传奇 填词创作 格律 曲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作诗的方式填词”——方文山歌词创作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福萍 《写作》 2006年第8期11-14,共4页
周杰伦对于华语歌坛的意义,不仅仅是成功地创立了一种新的音乐和演唱风格,而且改变了华语歌坛长期以来保守落后的整体形象,从而进入一个崭新的精神境界。周杰伦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与其歌的歌词创作者是分不开的。到目前为止,周杰伦大... 周杰伦对于华语歌坛的意义,不仅仅是成功地创立了一种新的音乐和演唱风格,而且改变了华语歌坛长期以来保守落后的整体形象,从而进入一个崭新的精神境界。周杰伦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与其歌的歌词创作者是分不开的。到目前为止,周杰伦大部分歌曲的歌词创作都是由台湾词人方文山完成的。方文山写词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说,他是以“作诗”的方式写歌词。这为周杰伦的“唱诗潮”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以至周杰伦本人说,没有文山的词,我的歌不会这么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词创作 文山 创作研究 填词 艺术风格 周杰伦 演唱风格 整体形象 精神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夕歌》·《祖国歌》·《老六板》填词歌──为一首近现代歌曲的残缺求证求全兼及音乐编辑工作的盲从心态问题
13
作者 孟文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8-32,42,共6页
《祖国歌》与《夕歌》同据民间曲谱《老六板》填词,词作者皆为李叔同。由于新闻媒介的误导与音乐编辑工作者的盲目从信,由两家地市电视台联拍成的MTV,竟将《夕歌》误制并误题为《祖国歌》;导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成品,仅在中央... 《祖国歌》与《夕歌》同据民间曲谱《老六板》填词,词作者皆为李叔同。由于新闻媒介的误导与音乐编辑工作者的盲目从信,由两家地市电视台联拍成的MTV,竟将《夕歌》误制并误题为《祖国歌》;导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成品,仅在中央台播映“每周一歌”后即告废品。本文提供充分资料确证题为的《祖国歌》实应为《夕歌》;且《夕歌》本身亦欠缺前句音调与歌词。并望音乐与电视工作者求索其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国歌 夕歌 老六板 老八板 李叔同 填词 作家文摘 音乐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翻译《运用口语的填词》的手稿研究
14
作者 葛涛 谷红梅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4-39,共6页
1927年1月6日,已经辞职并准备离开厦门大学的鲁迅翻译了《运用口语的填词》一文,这是日本著名的中国文学研究学者铃木虎雄(1878-1963)所著的《支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章节,译文发表于1927年2月25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卷第4期,后... 1927年1月6日,已经辞职并准备离开厦门大学的鲁迅翻译了《运用口语的填词》一文,这是日本著名的中国文学研究学者铃木虎雄(1878-1963)所著的《支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章节,译文发表于1927年2月25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卷第4期,后收入《译丛补》。这篇译文的手稿写在"未名社"的稿纸上,左起竖行书写,共5页9面(稿纸的正反面都书写),现保存于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研究 铃木虎雄 未名社 鲁迅翻译 《莽原》 手稿研究 厦门大学 填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歌》的体式与原始“倚声填词”臆测
15
作者 郑家治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32-35,共4页
文章将《九歌》与《九章》的体式进行对比,发现二者篇幅一短一长,体式一复杂多变一简单,其中"二湘"与"二司命"在篇幅、句式及押韵换韵等方面都相同或相似。因此,推测《九歌》既是据楚民间"九歌"的改创之... 文章将《九歌》与《九章》的体式进行对比,发现二者篇幅一短一长,体式一复杂多变一简单,其中"二湘"与"二司命"在篇幅、句式及押韵换韵等方面都相同或相似。因此,推测《九歌》既是据楚民间"九歌"的改创之词,又是倚"九歌"曲调而填写的歌词,即屈原《九歌》是据"九歌"的九支曲调填写的十一首诗歌;进而论证"倚声填词"之法并非起于唐宋或六朝,而是古已有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歌 体式 倚声填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至清初曲依“活腔”、“定腔”填词
16
作者 许莉莉 《南大戏剧论丛》 CSSCI 2012年第2期51-60,共10页
不少人认为,到了明代,曲渐渐律化,文人创作都是照格律谱填词。这种说法虽符合部分事实,但更易引起人们的误解:以为南北曲曲牌在明代便已僵死,音乐几乎已经亡去,只有曲牌格律遗存;文人填词只能照格律谱,而歌工度曲只能依字声行腔。其实... 不少人认为,到了明代,曲渐渐律化,文人创作都是照格律谱填词。这种说法虽符合部分事实,但更易引起人们的误解:以为南北曲曲牌在明代便已僵死,音乐几乎已经亡去,只有曲牌格律遗存;文人填词只能照格律谱,而歌工度曲只能依字声行腔。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这只是部分文人的做法造成的假象——他们因不甚知乐而依赖于曲谱。实际上,直至清初,制曲之道始终是“依腔填词”——此“腔”是“活腔”,且是“定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创作 律化 南北曲 定腔 格律谱 依字声行腔 曲牌 填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调填词二论
17
作者 田玉琪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674-678,共5页
依调填词的前提是先有乐调,乐调且需重复使用。在汉魏六朝宫廷雅乐中,乐调重复使用的记载不胜枚举。今传可以确定的最早的依调填词作品在六朝雅乐歌词中。虽然不能说依调填词的源头在雅乐,但程式化的雅乐显然对依调填词本身有促进之作... 依调填词的前提是先有乐调,乐调且需重复使用。在汉魏六朝宫廷雅乐中,乐调重复使用的记载不胜枚举。今传可以确定的最早的依调填词作品在六朝雅乐歌词中。虽然不能说依调填词的源头在雅乐,但程式化的雅乐显然对依调填词本身有促进之作用。唐宋词调依调填词的基本形式是一字一音,其间虽然会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十分有限,这可以从大量的同调异体作品中得到证明。而词调的一字一音配合方式与传统雅乐歌词的声词配合方式基本相同,还依然保留着我国古老的"声依咏"的歌诗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乐 依调填词 一字一音 同调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杨慎“填词必溯六朝”说
18
作者 高林广 《中国韵文学刊》 2020年第2期94-103,117,共11页
杨慎认为,词源于六朝。依《词品》的相关论述,其主要依据有三:六朝诗风华情致,对词体的影响最为显著,“若作长短句,即是词也”;词在“格韵”上与六朝诗多所相似,词的体式、结构、句法及韵律形式等六朝已肇其端;词调名称多源自六朝诗句... 杨慎认为,词源于六朝。依《词品》的相关论述,其主要依据有三:六朝诗风华情致,对词体的影响最为显著,“若作长短句,即是词也”;词在“格韵”上与六朝诗多所相似,词的体式、结构、句法及韵律形式等六朝已肇其端;词调名称多源自六朝诗句、史志、笔记、小说甚至佛典等,词的乐曲形制亦多取源于魏晋六朝的乐府创作、宫廷制作及地方乐曲等。杨慎“填词必溯六朝”说忽略了词之所以成为词的音乐性基础,但同时拨正了复古派之偏固,尊崇和凸显词的表现功能和抒情性特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品》 填词必溯六朝 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堂难立缘填词——读柳永词三首
19
作者 郝允龙 《文教资料》 2009年第24期12-13,共2页
出身于仕宦之家的柳永,为人放荡不羁,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精神情感寄托。因此,柳永的词作也为当时的“正人君子”们所不齿。柳永也终因不善官场经营,填词殃及仕途,潦倒终生。但他开拓了... 出身于仕宦之家的柳永,为人放荡不羁,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精神情感寄托。因此,柳永的词作也为当时的“正人君子”们所不齿。柳永也终因不善官场经营,填词殃及仕途,潦倒终生。但他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创作了大量的慢词,为他在文学史上奠定了大家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填词 仕途 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图填词(英文)
20
作者 刘世一 《中学生英语(初中版)》 2003年第15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看图 填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