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填充绘画联合罗伊适应模式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涛 罗伟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9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填充绘画联合罗伊适应模式对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上海市某二级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7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干预组... 目的探讨填充绘画联合罗伊适应模式对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上海市某二级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7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干预组采取填充绘画联合罗伊适应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抑郁与躁狂症状、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均提高(P<0.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均降低(P<0.05),且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提高(P<0.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填充绘画联合罗伊适应模式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干预,能够提高患者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减轻患者躁狂及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填充绘画 罗伊适应模式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躁狂 抑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绘画对双相抑郁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黄仕善 陶建青 +2 位作者 曾秀丽 周爱花 许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3期828-830,共3页
[目的]探讨双相抑郁缓解期病人对填充绘画的认同程度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双相抑郁缓解期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填充绘画娱疗,对照组予以为普通绘画娱疗,时间6周... [目的]探讨双相抑郁缓解期病人对填充绘画的认同程度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双相抑郁缓解期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填充绘画娱疗,对照组予以为普通绘画娱疗,时间6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总分、娱疗参与人次及持续时间等指标评定训练效果。[结果]训练6周后,观察组病人HAMD-17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主动参与娱疗的人次与娱疗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填充绘画娱疗可以提高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疗效,提高病人对工娱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工娱治疗 填充绘画 普通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绘画在双相情感障碍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仕善 莫晓云 +3 位作者 肖和卫 杨苏萍 乔爱萍 陈海燕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8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填充绘画在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认知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该院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原有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填充绘画训练,分别对两组患... 目的探讨填充绘画在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认知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该院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原有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填充绘画训练,分别对两组患者于入组时、入组后8周进行相关指标评定,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测定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威斯康星(WCST)卡片分类测验、数字广度、连线测验-A、数字符号等指标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干预8周后,实验组SCCS测定除‘自我的灵活性’项目外,其他项目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WCST卡片分类测验、连线测验-A时间等指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数字符号指标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填充绘画训练可以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我和谐状态,有利于患者认知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绘画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功能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绘画结合情境式交往训练护理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青梅 李立华 方景如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5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填充绘画结合情境式交往训练护理在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1日~9月30日收治的60例B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BD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情境式... 目的:探讨填充绘画结合情境式交往训练护理在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1日~9月30日收治的60例B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BD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情境式交往训练护理,观察组采用填充绘画结合情境式交往训练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情绪症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杨氏躁狂量表(YMRS)]、认知功能[采用韦氏成人智力测试量表第四版(WAIS-Ⅳ)]、社会功能[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结果:干预后,两组HAMD、YM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WAIS-Ⅳ中总测验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少于干预前(P<0.05)、数字广度、连线A时间及数字符号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DSS各方面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WHOQOL各方面评分和总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填充绘画结合情境式交往训练护理可改善BD患者抑郁、躁狂症状,增强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绘画 情境式交往训练 双相情感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绘画训练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我和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岳丽萍 杨淑红 +2 位作者 杨小娥 胡军 李小静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85-87,102,共4页
目的 探讨填充绘画训练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我和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4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2例.两组均维持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填充绘画训练.观察8周.于干预前后,采用自我和谐... 目的 探讨填充绘画训练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我和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4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2例.两组均维持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填充绘画训练.观察8周.于干预前后,采用自我和谐量表评定患者的自我和谐状况,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及连线测试A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两组的测试结果.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自我和谐量表总分及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因子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且自我不和谐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方面,实验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总测验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及连线A测试时间、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数字广度、数字符号测试结果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或0.01),对照组仅数字广度测试结果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填充绘画训练能有效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自我和谐及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绘画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功能 自我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绘画结合情境式交往训练护理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龚文娟 刘丽 李蓉 《全科护理》 2023年第31期4400-4403,共4页
目的:探讨填充绘画结合情景式交往训练护理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实施填充绘画结合情景式交往... 目的:探讨填充绘画结合情景式交往训练护理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实施填充绘画结合情景式交往训练护理,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精神症状、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结论:填充绘画结合情景式交往训练护理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不良情绪,减轻病人精神症状,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绘画 情景式交往训练护理 老年精神分裂症 心理状况 精神症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鸦填充绘画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小群 官芳萍 +1 位作者 郑红秀 张玉川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2期1743-1747,共5页
目的探讨涂鸦填充绘画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病耻感的干预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收治的65例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分为绘画组与对照组。绘画组1例、对照组2... 目的探讨涂鸦填充绘画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病耻感的干预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收治的65例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分为绘画组与对照组。绘画组1例、对照组2例因出院而脱落,共62例患者完成整个干预过程。对照组30例,年龄(46.03±4.98)岁,采用精神科常规专科护理方法。绘画组32例,年龄(45.18±5.03)岁,在精神科常规专科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涂鸦填充绘画干预。在干预前、干预12周末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SSMI-C)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病耻感进行评分,并比较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绘画组GSES评分为(15.46±2.74)分,对照组为(15.52±2.79)分;干预后,绘画组GSES评分为(17.92±2.42)分,对照组为(16.04±2.25)分。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绘画组GSES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前,绘画组SSMI-C评分为(52.23±7.64)分,对照组为(51.85±6.48)分;干预后,绘画组SSMI-C评分为(41.78±4.86)分,对照组为(50.01±4.13)分。干预后绘画组SSMI-C评分低于本组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涂鸦填充绘画干预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增加自信心,稳定情绪,减轻病耻感,能促进患者康复,及早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涂鸦 填充绘画 自我效能感 病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绘画训练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王兴 纪海昌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4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填充绘画训练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该院就诊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20例临床资料,按干预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60例)和观察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填充绘... 目的探讨填充绘画训练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该院就诊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20例临床资料,按干预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60例)和观察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填充绘画训练,60例),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功能失调性状况量表(DAS)评分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Mo-C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o-CA评分较干预前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D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DAS评分较干预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D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填充绘画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并调节功能失调性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绘画训练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功能 功能失调性状况
原文传递
填充绘画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注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仕善 陶建青 +2 位作者 许爱 曾秀丽 周爱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18期2592-2595,共4页
目的:探讨填充绘画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注意功能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填充绘画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注意功能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填充绘画训练,采用数字广度数字和符号分测验、连线测验 A(TMT-A)、Stroop 色词测验(包括 Stroop-字、Stroop-色、Stroop-色词检测)等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周后的注意功能,并进一步分析注意功能与年龄、病程、教育年限及症状的关系。结果干预6周后对照组和干预组数字广度测验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数字符号测验、Stroop-字、Stroop-色、Stroop-色词测验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连线测验 A干预组患者耗时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注意功能康复效果除了数字广度外,其余项目与患者年龄、病程、教育程度及症状均有关联性。结论填充绘画训练可以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注意功能,有利于认知功能康复;注意功能康复效果可能受年龄、病程、教育程度及症状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绘画 双相情感障碍 注意功能 康复效果
原文传递
叙事疗法结合填充绘画训练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尊尊 《临床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叙事疗法结合填充绘画训练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D)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确诊的102例BD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叙事疗法结合填充绘画训练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D)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确诊的102例BD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与叙事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填充绘画训练。比较治疗前以及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BD患病程度[双相情感障碍自评量表(BSQ)]、抑郁情况[抑郁自评量表(SDS)]、幸福感[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注意功能[韦氏成人智力检测变量表(WAIS-RC)]得分情况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双相情感障碍程度及抑郁程度比较BSQ、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GWB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数字广度测试中分数结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连线A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数字符号测验与Stroop测验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叙事疗法结合填充绘画训练治疗BD抑郁发作疗效较为理想,对改善患者幸福感及注意功能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疗法 填充绘画训练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