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西行记(二)——汉代古城与塞防考察
1
作者 陈晶晶 司豪强 +1 位作者 丁斯明 段文岗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9-220,共12页
2023年7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组织河西考察小组,以汉代历史遗存为主要对象,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对汉代河西长城沿线的边防与城市建设有了初步了解.2024年春,考虑到去年考察对武威休屠塞、张掖居延塞、敦煌南塞这三大区域未加涉足,... 2023年7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组织河西考察小组,以汉代历史遗存为主要对象,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对汉代河西长城沿线的边防与城市建设有了初步了解.2024年春,考虑到去年考察对武威休屠塞、张掖居延塞、敦煌南塞这三大区域未加涉足,研究所郑炳林老师与魏迎春老师建议组织第二次河西考察,并购买无人机航拍设备给予支持.我们再次组成四人考察组,由陈晶晶、司豪强进行路线规划与日程记录,丁斯明负责驾车与食宿安排,段文岗负责摄像与影像整理,于4月19日出发,4月27日返回,主要对河西汉代古城与塞防遗址进行了再次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防 郑炳林 无人机航拍 居延 历史遗存 路线规划 敦煌学 兰州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晚清的海防塞防之争——以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考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新华 秦仪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90-94,共5页
中国是陆海复合型国家,兼具海陆地理特点,其国防战略不能不受这一特点的制约。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海防塞防之争。争论的结果使中国传统的以塞防为主的国防战略转向以海防为主的国防战略。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塞防的根本问题... 中国是陆海复合型国家,兼具海陆地理特点,其国防战略不能不受这一特点的制约。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海防塞防之争。争论的结果使中国传统的以塞防为主的国防战略转向以海防为主的国防战略。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塞防的根本问题是确保陆权,海防的根本问题是发展海权。国家战略资源的有限性使中国不能二者兼顾,必须正确处理确保陆权与发展海权的关系。晚清的海防与塞防之争为当代中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战略重点 塞防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李塞防与海防之争新论 被引量:5
3
作者 陶用舒 易永卿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6-71,共6页
清同治、光绪年间 ,统治阶级内部在国防部署上曾有过一次塞防与海防之争。海防派以李鸿章为首 ,认为东南沿海千里海防是国防重点 ,主张弃新疆 ,专注海防。塞防派以左宗棠为首 ,主张塞防、海防并重 ,强调新疆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 ,坚决要... 清同治、光绪年间 ,统治阶级内部在国防部署上曾有过一次塞防与海防之争。海防派以李鸿章为首 ,认为东南沿海千里海防是国防重点 ,主张弃新疆 ,专注海防。塞防派以左宗棠为首 ,主张塞防、海防并重 ,强调新疆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 ,坚决要求收复新疆。这场争论的实质是国防前线的战略部署和国家有限的财力如何分配 ;争论的焦点则是收复新疆还是放弃新疆。这场争论是公开的、正常的 ,其主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其见解有高低之别 ,但不是爱国与卖国之争 ,不应因此给李鸿章戴上卖国或投降主义的帽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宗棠 李鸿章 塞防 新疆 爱国 卖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塞防”“海防”之争对当代西部安全问题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秦宗仓 屈宏辉 薛海龙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82,共5页
西部安全是当代中国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而清朝末年的"塞防""海防"之争是很好的镜鉴。分析这场论争中不同的观点、理念及清政府的决策,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当代西部安全问题的实质:在新时期,国家安全战略... 西部安全是当代中国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而清朝末年的"塞防""海防"之争是很好的镜鉴。分析这场论争中不同的观点、理念及清政府的决策,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当代西部安全问题的实质:在新时期,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方向和潜在目标是什么?在周边安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西部安全体系建立的重点在哪些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塞防 “海 西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防海防与清朝财政 被引量:8
5
作者 周育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30-35,共6页
19世纪70年代以后,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清政府首先把财政支出重点用于支持西征军费和塞防,至1875~1884年十年间,西征和塞防军事支出达8000万两,占十年间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一。1875~1894年20年间,海防经费总共筹款约4... 19世纪70年代以后,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清政府首先把财政支出重点用于支持西征军费和塞防,至1875~1884年十年间,西征和塞防军事支出达8000万两,占十年间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一。1875~1894年20年间,海防经费总共筹款约4200万两,其中一半以上用于北洋海军建设,约1000万两为宫廷所挪用,主要用于修建颐和园。而中法战争的军费支出总数约在3000万两以上。在西征军费和中法战争军费中,债务收入占到三分之一,反映了这一时期清朝战时财政对于内外债的依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财政 塞防 外债 中法战争 军费 军费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时间与空间——以晚清海防与塞防争论的时空背景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尹全海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9-103,共5页
本文从中国近代史研究之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交互性出发,探讨晚清海防与塞防争论发生的时空背景。陆海复合国家的形成,海防与塞防并存,是海防与塞防争论的逻辑起点和时间起点;沙俄和日本的崛起,“倭逼于东南,俄环于西北”,是海防与塞... 本文从中国近代史研究之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交互性出发,探讨晚清海防与塞防争论发生的时空背景。陆海复合国家的形成,海防与塞防并存,是海防与塞防争论的逻辑起点和时间起点;沙俄和日本的崛起,“倭逼于东南,俄环于西北”,是海防与塞防争论的空间背景。时空互动下,海防与塞防之争的实质,是传统与现实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时间 空间 塞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视野中的晚清海防与塞防之争 被引量:8
7
作者 尹全海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7-129,共3页
晚清海防与塞防之争进入学术视野,始于蒋廷黼的《中国近代史》。此前它曾是奏折中的“海防议”;之后近30年,它一直被“性质之争”所困扰:历经淮系与湘系利益之争、爱国与卖国之争和两种策略之争三个阶段。至20世纪末,在近代化视角下,关... 晚清海防与塞防之争进入学术视野,始于蒋廷黼的《中国近代史》。此前它曾是奏折中的“海防议”;之后近30年,它一直被“性质之争”所困扰:历经淮系与湘系利益之争、爱国与卖国之争和两种策略之争三个阶段。至20世纪末,在近代化视角下,关于海防与塞防争论的研究,摆脱了“性质之争”的局限,研究空间得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塞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防与塞防之争”与当前中国地缘战略选择 被引量:6
8
作者 周云亨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2-46,共5页
19世纪下半叶中国国内发生了一场关于海防与塞防孰先孰后的大讨论。在当时的特定情境中,从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等角度分析,海防当属重要、紧急之事。相比而言,塞防则属于紧急但非重要之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时至今日,这场争论仍然可... 19世纪下半叶中国国内发生了一场关于海防与塞防孰先孰后的大讨论。在当时的特定情境中,从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等角度分析,海防当属重要、紧急之事。相比而言,塞防则属于紧急但非重要之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时至今日,这场争论仍然可为当前中国国家安全战略选择提供有益参考。随着国家利益的不断扩展,中国应愈益重视海防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防 地缘经济 地缘政治 国家安全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祥与近代中国的海防和塞防之争 被引量:3
9
作者 闫存庭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39-42,共4页
一提到近代中国的海防和塞防,人们不禁会想到左宗棠和李鸿章。但是,对近代中国海防和塞防做出最大贡献的当属枢臣文祥。同治、光绪年间正值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他既主张重视海防建设,同时又力挺左宗棠西征。他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意... 一提到近代中国的海防和塞防,人们不禁会想到左宗棠和李鸿章。但是,对近代中国海防和塞防做出最大贡献的当属枢臣文祥。同治、光绪年间正值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他既主张重视海防建设,同时又力挺左宗棠西征。他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意义上的海军,顺利收复了新疆,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祥 塞防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报》与晚清海防、塞防之争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71-77,共7页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提出调整国防战略,放弃塞防,专备海防的主张,遭到左宗棠的反对。左宗棠认为有鉴于现阶段西北边疆危机的严重程度,国家防御的当务之急是出兵新疆,收复失地。在清廷内部就海防塞防展...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提出调整国防战略,放弃塞防,专备海防的主张,遭到左宗棠的反对。左宗棠认为有鉴于现阶段西北边疆危机的严重程度,国家防御的当务之急是出兵新疆,收复失地。在清廷内部就海防塞防展开激烈争论时,《申报》发表了若干评论,无意间卷入了此次论争。《申报》反对以东南诸省财富支撑对新疆用兵,对左宗棠向洋人借款提出激烈批评,其舆论造势对李鸿章加强海防的主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新疆用兵带来了不小的掣肘,招致了左宗棠的厌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报》 李鸿章 左宗棠 塞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国防领土观念的近代转型——以“海防”与“塞防”之争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边宏广 韩振国 《世纪桥》 2014年第5期56-57,共2页
清同光年间,统治阶级内部在国防部署上曾有过一次"海防"与"塞防"之争。海防派以李鸿章为首,认为东南沿海千里海防是国防重点,主张弃新疆,专注海防。塞防派以左宗棠为首,主张塞防、海防并重,强调新疆在国防上的重要... 清同光年间,统治阶级内部在国防部署上曾有过一次"海防"与"塞防"之争。海防派以李鸿章为首,认为东南沿海千里海防是国防重点,主张弃新疆,专注海防。塞防派以左宗棠为首,主张塞防、海防并重,强调新疆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坚决要求收复新疆。这场争论的实质是国防前线的战略部署和国家有限的财力如何分配;争论的焦点则是收复新疆还是放弃新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领土观念的深层传承并对国防领土观念的近代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防 领土主权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近代“海防”与“塞防海防”并重思想——以左宗棠、李鸿章为个案
12
作者 王聪延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5年第4期59-60,共2页
鸦片战争爆发后,西北边城伊犁被俄国窃据,东南宝岛台湾被日本侵占,面对东南沿海和西北边防危机,清朝政府引发了以李鸿章与左宗棠为代表的近代"海防"与"海防塞防"并重之争,这场大辨论对近代中国边疆治理产生了深刻... 鸦片战争爆发后,西北边城伊犁被俄国窃据,东南宝岛台湾被日本侵占,面对东南沿海和西北边防危机,清朝政府引发了以李鸿章与左宗棠为代表的近代"海防"与"海防塞防"并重之争,这场大辨论对近代中国边疆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宗棠 李鸿章 塞防并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林则徐的塞防思想
13
作者 李建平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在近代中国,随着西方殖民侵略的逐步加深,"海防"、"塞防"问题成为清政府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林则徐作为清政府的一名封疆大吏,在谪戌新疆的过程中,他以"谪宦"之名,逐一实现他的"塞防"目标,通过... 在近代中国,随着西方殖民侵略的逐步加深,"海防"、"塞防"问题成为清政府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林则徐作为清政府的一名封疆大吏,在谪戌新疆的过程中,他以"谪宦"之名,逐一实现他的"塞防"目标,通过开垦荒地、勘查土地、兴修水利、移民实边、调解民族关系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形成具有前瞻性的塞防思想:移民实边,发展经济,调和民族关系,未雨绸缪,巩固边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则徐 塞防思想 移民实边 民族关系 未雨绸缪 巩固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祥与近代中国的海防和塞防
14
作者 闫存庭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6-40,共5页
一提到近代中国的海防和塞防,人们不禁会想到左宗棠和李鸿章。但是,对近代中国海防和塞防作出重大贡献的当属枢臣文祥。同治、光绪年间正值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他既主张重视海防建设,同时又力挺左宗棠西征。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意义... 一提到近代中国的海防和塞防,人们不禁会想到左宗棠和李鸿章。但是,对近代中国海防和塞防作出重大贡献的当属枢臣文祥。同治、光绪年间正值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他既主张重视海防建设,同时又力挺左宗棠西征。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又顺利收复了新疆,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祥 塞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地缘战略为视角解析清末海防与塞防之争 被引量:2
15
作者 史绍良 吴红松 《文教资料》 2010年第20期109-111,共3页
清末的海防与塞防之争,集中体现了当时统治阶级对国家战略走势的判断,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上层对地缘战略的认知,体现了当时清王朝内部的政治博弈。以地缘政治为视角,塞防的根本问题是保证陆权,海防的根本问题是保证海权,二者之间的论争... 清末的海防与塞防之争,集中体现了当时统治阶级对国家战略走势的判断,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上层对地缘战略的认知,体现了当时清王朝内部的政治博弈。以地缘政治为视角,塞防的根本问题是保证陆权,海防的根本问题是保证海权,二者之间的论争肇端于一百多年前,但为今日之中国亦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地缘战略 塞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晚清财政危机下的海防塞防之争 被引量:3
16
作者 钟婷婷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3-27,共5页
晚清财政收支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入不敷出,面临空前的财政危机。在此之际,海疆和陆疆同时爆发了危机,从而引发了以"筹饷"为导火线的海防与塞防之争。海防与塞防之争是在国家财政捉襟见肘时,对海防与塞防孰轻孰重的权衡以及... 晚清财政收支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入不敷出,面临空前的财政危机。在此之际,海疆和陆疆同时爆发了危机,从而引发了以"筹饷"为导火线的海防与塞防之争。海防与塞防之争是在国家财政捉襟见肘时,对海防与塞防孰轻孰重的权衡以及如何有效分配有限的战略资源和实现国家安全战略的论战。清政府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海防与塞防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财政危机 塞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清季“海防”与“塞防”之争 被引量:3
17
作者 管祥久 《社科纵横》 2016年第3期119-122,共4页
19世纪70年代以来,囿于有限财源分配的两难与"华夷秩序"思想的禁锢,日甚一日的边疆危机触发了晚清政界"海防"与"塞防"之争。这场辩争历经了两个阶段:复奏"阶段,地方督抚就"海防"与"... 19世纪70年代以来,囿于有限财源分配的两难与"华夷秩序"思想的禁锢,日甚一日的边疆危机触发了晚清政界"海防"与"塞防"之争。这场辩争历经了两个阶段:复奏"阶段,地方督抚就"海防"与"塞防"具体事宜陈述了各自的主张;"廷议"阶段,清廷中枢在斟酌地方督抚意见后作出了"海防"与"塞防"并重的战略决断。尽管这个战略最终在实践中破产了,但它却促进了近代国防战略的转型、强化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危机 塞防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报》对清末“海防”和“塞防”议题的建构
18
作者 项杨春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3-57,共5页
清末关于"海防"和"塞防"的问题早已存在,只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也未引起激烈的争论。然而同光年间,随着日本侵台以及《申报》对这一议题的持续报道,"海防"和"塞防"之争逐渐... 清末关于"海防"和"塞防"的问题早已存在,只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也未引起激烈的争论。然而同光年间,随着日本侵台以及《申报》对这一议题的持续报道,"海防"和"塞防"之争逐渐成为朝廷内外和民众关注的焦点。然而关于"海防"和"塞防"的报道,《申报》并非以其惯常示人的"客观中立""义利兼顾"的立场存在。因此,需要关注的重点是《申报》是如何将这一议题呈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同时《申报》又是如何构建起"海防"重于"塞防"的社会认知的,并进一步探究《申报》建构这一议题背后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报》 塞防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近六十年国内关于“海防与塞防之争”的研究综述
19
作者 袁小燕 杨学跃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99-106,共8页
1874-1875年间,清政府内部因“筹海”与“筹塞”何者优先的问题爆发了“海防与塞防之争”,并最终确定了“海、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这场争论在晚清军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而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关于这场争论的研究大致可以2... 1874-1875年间,清政府内部因“筹海”与“筹塞”何者优先的问题爆发了“海防与塞防之争”,并最终确定了“海、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这场争论在晚清军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而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关于这场争论的研究大致可以2000年为限分为两个时段。前期的研究主要是对争论的性质进行探讨,并由此形成了三种主要观点;后期的研究从新视角出发,运用多学科甚至跨学科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本文拟就对以上两个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该事件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防之争 性质之争 地缘政治 战略 近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防塞防博弈之幽探
20
作者 茆晓君 《世界海运》 2016年第6期44-47,共4页
中国近代是一个复杂、多变、充满苦难的社会转型期,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古今中外矛盾错综交织。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平复太平天国之后,清政府边疆危机叠生,尤以东南海疆和西北边塞为甚。解决何者为先,重臣们各抒己见,分歧明显,逐渐形成"... 中国近代是一个复杂、多变、充满苦难的社会转型期,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古今中外矛盾错综交织。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平复太平天国之后,清政府边疆危机叠生,尤以东南海疆和西北边塞为甚。解决何者为先,重臣们各抒己见,分歧明显,逐渐形成"片面海防""片面塞防"和"海塞并重"三种声音。此次辩论转变中国近代国防观念,在近代军事史留下浓重一笔,于当代"边海防一体化"蓝图规划有示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防 林则徐 李鸿章 左宗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