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南方水库灌区塘堰蓄水能力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蔡学良 崔远来 +1 位作者 董斌 方修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6,共4页
探讨了基于GIS技术建立塘堰蓄水能力与地形因子关系的方法。提出用稻田塘堰容积率指标来描述塘堰的相对供水能力。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DEM获得了研究区域的坡度、高程及河网密度等地形因子。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在分析稻田塘堰容积率... 探讨了基于GIS技术建立塘堰蓄水能力与地形因子关系的方法。提出用稻田塘堰容积率指标来描述塘堰的相对供水能力。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DEM获得了研究区域的坡度、高程及河网密度等地形因子。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在分析稻田塘堰容积率与单个地形因子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稻田塘堰容积率与地形因子的综合方程。为精确快速地估算区域塘堰供水能力提供了简易的途径,它也可为指导灌区水资源优化管理和灌区改造中新建塘堰容量及位置的确定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塘堰 稻田塘堰容积率 地形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渠及塘堰湿地系统对稻田氮磷污染的去除试验 被引量:29
2
作者 何军 崔远来 +2 位作者 吕露 易帆 段中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72-1879,共8页
为研究原位状态下灌区沟渠及塘堰湿地系统对稻田氮磷污染的去除效应和规律,在湖北省漳河灌区选取农沟~斗沟尺度的3段典型排水沟渠和一处塘堰,分别于2009—2010年5—9月水稻生育期在沟渠和塘堰进出水口采集水样进行氮磷浓度化验分析。... 为研究原位状态下灌区沟渠及塘堰湿地系统对稻田氮磷污染的去除效应和规律,在湖北省漳河灌区选取农沟~斗沟尺度的3段典型排水沟渠和一处塘堰,分别于2009—2010年5—9月水稻生育期在沟渠和塘堰进出水口采集水样进行氮磷浓度化验分析。结果表明,灌区农沟~斗沟尺度典型排水沟渠对总氮、硝态氮、铵态氮、总磷整体去除率分别为44.6%、9.9%、37.3%、35.1%;塘堰对总氮、硝态氮、铵态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5.2%、15.6%、30.2%、-6.5%。典型沟渠和塘堰对氮磷污染的去除表现出一定的抗冲击自修复性。原位条件下,由于排水沟中水力停留时间都不长,使得种植不同植被的沟段之间对氮磷的去除效应差异性不明显。塘堰湿地系统中植被的选育及其管理对去除稻田排水氮磷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沟渠 塘堰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塘堰湿地减少农田面源污染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潘乐 茆智 +1 位作者 董斌 高学睿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0-135,共6页
为研究塘堰湿地对农田氮磷污染的去除效应和规律,在湖北省漳河灌区选取1座典型塘堰并进行改造,于2009年5-9月水稻生育期在塘堰采集水样进行氮磷浓度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塘堰湿地对总氮、总磷整体去除率分别为45.88%、44.20%,取得了良好... 为研究塘堰湿地对农田氮磷污染的去除效应和规律,在湖北省漳河灌区选取1座典型塘堰并进行改造,于2009年5-9月水稻生育期在塘堰采集水样进行氮磷浓度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塘堰湿地对总氮、总磷整体去除率分别为45.88%、44.20%,取得了良好的降解作用。湿地3个处理单元的对比试验表明,优化了植物种植密度的单元,降解氮的能力显著增强,说明湿地植物对氮素的吸收是湿地去除农田面源污染中氮素的一个重要途径。单元Ⅲ(对湿地底泥进行了疏浚,回填新的底泥,然后重新调整种植密度)比单元Ⅱ(对湿地植物密度进行了优化)的磷的去除效果好,说明底泥对磷的吸附在湿地降解磷素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为以后的湿地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塘堰 去除率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塘堰分布分形描述 被引量:13
4
作者 谢先红 崔远来 蔡学良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8-863,共6页
塘堰服务于灌区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用水等,是灌区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是地貌侵蚀与发育以及人为因素影响下的结果。基于GIS数据库和空间分析功能,以湖北漳河三干渠灌区塘堰为例,应用分形理论对塘堰分布进行了分析。区域内... 塘堰服务于灌区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用水等,是灌区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是地貌侵蚀与发育以及人为因素影响下的结果。基于GIS数据库和空间分析功能,以湖北漳河三干渠灌区塘堰为例,应用分形理论对塘堰分布进行了分析。区域内塘堰面积服从双曲分布,一定范围内具有标度不变性,在概率空间中表现出分形结构的幂律性质。采用覆盖塘堰像元的方法求取了整个灌区和14个子区域的盒维数和信息维数,也表明塘堰的空间展布是一个分形体。最后分析了盒维数和信息维数与地形因子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塘堰 分形 双曲分布 盒维数 信息维数 地形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塘堰拦蓄地表径流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郑祖金 崔远来 +2 位作者 董斌 王建章 方修云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0,共2页
塘堰是我国丘陵地灌区的一项重要灌溉设施 ,能拦蓄地表径流 ,蓄积降雨用于灌溉。提出拦蓄系数的概念 ,来衡量塘堰拦蓄地表径流的能力 ,并通过实例来说明拦蓄系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关键词 塘堰 地表径流 拦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塘堰湿地对农田排水氮磷净化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吴军 崔远来 +1 位作者 赵树君 童晓霞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7-172,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塘堰湿地与稻田面积比β以及湿地水滞留时间对稻田排水中氮磷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在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针对以白莲为湿地植物的塘堰开展了原位试验.试验以TN,NH+4-N,NO-3-N,TP去除率为判别指标,结果表明,白莲塘堰湿地... 为了研究不同塘堰湿地与稻田面积比β以及湿地水滞留时间对稻田排水中氮磷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在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针对以白莲为湿地植物的塘堰开展了原位试验.试验以TN,NH+4-N,NO-3-N,TP去除率为判别指标,结果表明,白莲塘堰湿地对稻田排水中氮、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排水进入湿地后的前3~4 d,各项指标随水滞留时间的延长上升较快,之后并没有随水滞留时间延长而明显提高,即湿地最佳水滞留时间为3 d.不同β湿地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在白莲成苗期和花果期明显好于成藕期.以成苗期和花果期去除率为辨别标准,不同β湿地对TN,NH+4-N,NO-3-N的去除率从大到小依次为SD1,SD2,SD3,其中SD1与SD2之间差异不大,但均显著大于SD3.不同β湿地对TP的去除效果差异不明显.综合考虑经济及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去除率,最佳β为SD2湿地的1∶6.SD2湿地成苗期和花果期第3天对TN,NH+4-N,NO-3-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5%,71.7%,55.6%,6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塘堰湿地 白莲 水滞留时间 湿地与稻田面积比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河灌区塘堰灌溉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谌芸 洪林 +2 位作者 李远华 李慧伶 陈崇德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8-51,共4页
为了了解漳河灌区塘堰的灌溉作用,更好地利用塘堰水资源,结合国际合作项目对漳河灌区三干渠上、中、下游4个村36口塘堰的管理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税费改革后,农民更多地依赖于塘堰水进行灌溉,... 为了了解漳河灌区塘堰的灌溉作用,更好地利用塘堰水资源,结合国际合作项目对漳河灌区三干渠上、中、下游4个村36口塘堰的管理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税费改革后,农民更多地依赖于塘堰水进行灌溉,塘堰在灌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塘堰水可以减少渠系渗漏、降低灌溉成本,利用得当,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提高灌区抗旱能力。因此,大力发展塘堰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对塘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水源不稳定且保证率低,塘堰的容量有限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河灌区 塘堰 灌溉 国际合作项目 农村水利建设 问卷调查 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 税费改革 分析结果 充分利用 抗旱能力 水资源 管理员 保证率 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丘陵山区塘堰系统对农田水量平衡的局地调控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涓 张仕超 魏朝富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3期43-47,51,共6页
以重庆市合川区大石镇高川等4个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基于GIS软件中的水文分析模块,将研究区划分成27个有效集水区,研究了维修前后的塘堰系统对农田水量平衡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7个集水区在降雨平均水平下,由作物需水所引起... 以重庆市合川区大石镇高川等4个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基于GIS软件中的水文分析模块,将研究区划分成27个有效集水区,研究了维修前后的塘堰系统对农田水量平衡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7个集水区在降雨平均水平下,由作物需水所引起的水资源短缺总量为245.6mm,通过塘堰系统可以使其减少127.88mm(维修前)和212.90mm(维修后);从时间上看,在7月份的作物需水短缺量高峰段,塘堰系统经过维修后,对作物需水短缺的保障系数从0.4提高到1;从空间上看,塘堰系统维修前,能保证整个集水区内因作物需水所引起水资源短缺的73%,维修后能保证整个集水区内因作物需水所引起水资源短缺的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塘堰系统 集水区 农田水量平衡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塘堰调控对未来气候变化下典型灌区氮负荷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吴迪 崔远来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4,共5页
基于SWAT模型建立了适用于漳河灌区杨树垱小流域水量平衡和面源污染模拟分布式水文模型,利用模型模拟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对灌区氮负荷排放的影响,以及增加塘堰汇流面积对未来气候变化下氮负荷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未来气候情景下,灌区... 基于SWAT模型建立了适用于漳河灌区杨树垱小流域水量平衡和面源污染模拟分布式水文模型,利用模型模拟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对灌区氮负荷排放的影响,以及增加塘堰汇流面积对未来气候变化下氮负荷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未来气候情景下,灌区氮负荷排放量明显增加;增加塘堰汇流面积,灌区产流量减少,并且氮负荷排放量能与现状条件下的持平甚至减少。增加塘堰汇流面积是未来气候情景下提高灌区水肥利用效率,削减氮污染排放的有效措施;为使总氮排放负荷不增加,未来气候情景下研究区塘堰汇流面积的合理增幅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SWAT模型 气候变化 塘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塘堰轮捕轮放网具及其轮捕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世园 王明学 张海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2-51,共10页
对塘堰鲢、鳙、草鱼的体形系数研究得出:鲢、鳙、草鱼的体长系数K_1分别为0.166,0.168和0.145;肥瘦系数K_2分别为6.36,6.40和5.50。直接采用体重公式α=K_2·G^(1/3)的计算结果来设计网具的网目大小。对所研究的三层拖刺网和革新地... 对塘堰鲢、鳙、草鱼的体形系数研究得出:鲢、鳙、草鱼的体长系数K_1分别为0.166,0.168和0.145;肥瘦系数K_2分别为6.36,6.40和5.50。直接采用体重公式α=K_2·G^(1/3)的计算结果来设计网具的网目大小。对所研究的三层拖刺网和革新地曳网经1984、1985两年的8个不同塘堰面积,近100网次的试验,证明它们是塘堰轮捕轮放的新型网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塘堰 轮捕轮放 拖刺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塘堰整治技术集成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国银 王煌 杨香东 《中国水利》 2012年第13期51-53,共3页
湖北省在开展大规模的塘堰整治工作中,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思路,重点提炼了湖北塘堰整治六大技术系统,并分析了塘堰在灌溉、防洪、供水、养殖等方面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湖北 塘堰整治 技术集成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工程可以解决大问题——对我省塘堰与小微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发展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郑光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9,共2页
关键词 雨水集蓄工程 规划 建设 管理 塘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磷释放的水稻灌区塘堰湿地底泥净化能力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万玉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7-801,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塘堰湿地底泥氮磷的释放情况,为稻田排水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湿地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北省漳河灌区两处理化性质较接近的典型塘堰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柱形管槽静态模拟不同水深处理下底泥氮磷释放对上覆...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塘堰湿地底泥氮磷的释放情况,为稻田排水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湿地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北省漳河灌区两处理化性质较接近的典型塘堰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柱形管槽静态模拟不同水深处理下底泥氮磷释放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结果】水流扰动会加速底泥中磷的释放。不稳定的水—泥环境以及溶解氧含量会影响微生物生长及硝化/反硝化作用的进行,良好的好氧—厌氧根区环境对于保持湿地的净化能力非常重要。不同的水质指标的净化,其适宜的湿地水深是不同的,底泥在25、45cm水深条件下,分别对上覆水中总氮、总磷浓度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结论】应根据不同的湿地、水质以及净化需求,确定最优的水稻灌区塘堰湿地水深,当底泥中营养物质富集到一定程度时,有可能形成二次污染,周期性的疏浚对于保证湿地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灌区 塘堰湿地 底泥 水体净化 氮磷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塘堰工程在淠史杭灌区的调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香朋 王 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27,共2页
结合淠史杭灌区实际情况,对灌区小水库和塘堰的控制运行和调节作用进行了分析,以提高对小水库和塘堰的认识和加强塘堰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 塘堰工程 控制运行 灌溉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塘堰“珠-鱼-鸭”生态模式育珠技术及效益分析
15
作者 王文彬 杨品红 +6 位作者 李政军 韩庆 邹万生 黄春红 罗玉双 刘良国 李娜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4,共2页
养蚌育珠大多数采用投放有机肥料(如鸡粪等),容易产生水环境污染,并引发蚌病。笔者为了实施“淡水珍珠健康养殖技术研究”项目,与湖南省常德市洞庭珍珠养殖有限公司合作,根据“鸭-鱼-蚌”混养模式、生态健康养殖理念,2007—2011... 养蚌育珠大多数采用投放有机肥料(如鸡粪等),容易产生水环境污染,并引发蚌病。笔者为了实施“淡水珍珠健康养殖技术研究”项目,与湖南省常德市洞庭珍珠养殖有限公司合作,根据“鸭-鱼-蚌”混养模式、生态健康养殖理念,2007—2011年在公司承包的常德市东江渔场70.7公顷养殖水面进行了以预防为核心的蚌病控制、生态健康养殖试验,通过4年的努力,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珠技术 效益分析 生态模式 健康养殖技术 生态健康养殖 塘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说吴塘堰与乌石堰
16
作者 卢茂村 《农业考古》 1991年第3期227-229,共3页
吴塘堰与乌石堰均在我省潜山县境内,是距今约1800年兴建的两座水利灌溉工程。据清乾隆版《潜山县志》记载:吴塘堰在县治西十五里,位于潜水南岸,'以潜水堤汇而渠之,以溉田凡三千七百顷。'根据我们的考察,顷字恐误,潜俗田以种计,... 吴塘堰与乌石堰均在我省潜山县境内,是距今约1800年兴建的两座水利灌溉工程。据清乾隆版《潜山县志》记载:吴塘堰在县治西十五里,位于潜水南岸,'以潜水堤汇而渠之,以溉田凡三千七百顷。'根据我们的考察,顷字恐误,潜俗田以种计,应作溉田三千七百余石,约万有一千余亩。按皖河水系图,乌石堰在潜山县治西北三十里,位于皖水北岸。潜山境内河流主要有潜、皖二水,均由岳西县流入县境,自西向东汇入怀宁县。潜水、皖水汇合处为冲积平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效益 塘堰 乌石堰 农田水利 历史演变 水利灌溉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塘堰湿地对农田排水氮磷净化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牟军 崔远来 +2 位作者 赵树君 许亚群 刘方平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31,共5页
分析了不同湿地植被、不同水滞留时间、不同湿地水位以及不同稻田湿地面积比等对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各种湿地植被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各有差异,对农田排水中氮磷去除效果较好的湿地植被为茭白、高杆灯芯草... 分析了不同湿地植被、不同水滞留时间、不同湿地水位以及不同稻田湿地面积比等对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各种湿地植被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各有差异,对农田排水中氮磷去除效果较好的湿地植被为茭白、高杆灯芯草、莲藕和西伯利亚鸢尾。适宜湿地水滞留时间为3-4d,稻田排水进入湿地后的第4天,各湿地植被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8%、83.9%、68.6%、80.2%,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9.3%、77.0%、57.5%、68.5%。塘堰湿地日常水深以40cm为宜。当地气象条件下,为确保污染负荷不超过塘堰湿地承载上限,平水年稻田湿地面积比以8.6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塘堰湿地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塘堰工程在淠史杭灌区调蓄作用的分析
18
作者 陈香朋 王平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8-31,共4页
结合淠史杭灌区实际情况 ,对灌区小水库和塘堰的控制运行和调节作用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塘堰 控制运行 灌溉调节 建设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稻田塘堰系统水转化模拟及验证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能杰 邵东国 +2 位作者 陈述 乐志华 农翕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0-135,共6页
为了描述稻田塘堰系统水转化过程,以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建立稻田塘堰系统水转化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漳河灌区三干渠中游区域尺度塘堰日水位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模拟结果的复相关系数、Nash-Sutcliffe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0、... 为了描述稻田塘堰系统水转化过程,以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建立稻田塘堰系统水转化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漳河灌区三干渠中游区域尺度塘堰日水位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模拟结果的复相关系数、Nash-Sutcliffe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0、0.79和0.155 m/d。在浅水灌溉模式下,对研究区域内塘堰调蓄方式进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塘堰在完全调蓄时可以保障作物充分灌溉,在部分调蓄与不调蓄时作物分别在第72天和45天发生水分胁迫,塘堰灌溉对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天数具有显著效果。当塘堰完全调蓄时,在浅水灌溉、湿润灌溉及间歇灌溉模式下,塘堰最低蓄水量占最大蓄水量的比例分别为2.0%、18.9%和41.3%,塘堰的有效水利用率分别为84.7%、80.9%和67.7%。研究可为稻田塘堰系统合理利用雨水资源、灌溉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水管理 系统科学 塘堰灌溉系统 系统动力学 水量平衡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和SCS模型的重庆岩溶槽谷区塘堰复蓄次数的计算 被引量:2
20
作者 左烽林 魏朝富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7,共11页
文章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中梁村和云峰村两个典型岩溶槽谷区为研究区,通过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划分集水区,依据径流曲线数模型(SCS)模拟降雨径流,CROPWAT8.0计算作物需水量,对该区塘堰灌溉系统进行水量平衡分析,计算得到了塘堰复蓄... 文章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中梁村和云峰村两个典型岩溶槽谷区为研究区,通过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划分集水区,依据径流曲线数模型(SCS)模拟降雨径流,CROPWAT8.0计算作物需水量,对该区塘堰灌溉系统进行水量平衡分析,计算得到了塘堰复蓄次数。结果表明:(1)SCS模型推算出研究区的径流系数范围为0.16-0.27,该模型模拟产流合理可靠;(2)在岩溶槽谷区以集水区为单位进行塘堰工程来水计算较以行政区划为单位更为准确;(3)岩溶槽谷地区在枯水年时塘堰对雨水利用效率最高,弃水率最小为50.98%;(4)当降雨频率分别为P=50%、75%和95%时,重庆岩溶槽谷地区相应的塘堰复蓄次数为2.51、2.60和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模型 DEM 集水区 塘堰复蓄次数 重庆岩溶槽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