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辅助元素塑造英雄的探析——罗琳与吴承恩作品的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鲁静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86-88,共3页
以罗琳和吴承恩的作品进行对比,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分析《哈利波特》与《西游记》当中塑造英雄人物的辅助手段,通过英雄团队、冒险导师和超凡圣器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神话魔幻小说中的成功创作模式,为今后的神话魔幻小说提供一点创作思路。
关键词 神魔小说 英雄塑造 辅助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怀崇敬 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
2
作者 祝双客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第3期152-154,共3页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家国的精魂。时代楷模张富清的先进事迹传遍全国,打动亿万人心,突显出时代需要英雄、人民呼唤英雄的最强音。但一段时期以来,一些网络媒体涌动着污名化英雄人物的逆流,中共革命和建设...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家国的精魂。时代楷模张富清的先进事迹传遍全国,打动亿万人心,突显出时代需要英雄、人民呼唤英雄的最强音。但一段时期以来,一些网络媒体涌动着污名化英雄人物的逆流,中共革命和建设史上的英雄人物几乎无一幸免,成为肆意嘲讽、污蔑攻击的对象。作为主流媒体,必须深刻反思,坚决打好新时代英雄保卫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人物 英雄塑造 污名化 网络媒体 主流媒体 浓墨重彩 保卫战 时代英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书写·英雄塑造·类型探索——2023年中国电影艺术创作报告
3
作者 张燕 杨雪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共12页
2023年,中国电影呈现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以来良好的复苏态势,整体创作表现出以下明显特征:对现实生活进行了多维度的观照与书写,现实题材、现实主题、现实人物贯穿全年;类型电影持续探索创意创新,在悬疑、犯罪之外,喜剧、动作等多... 2023年,中国电影呈现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以来良好的复苏态势,整体创作表现出以下明显特征:对现实生活进行了多维度的观照与书写,现实题材、现实主题、现实人物贯穿全年;类型电影持续探索创意创新,在悬疑、犯罪之外,喜剧、动作等多元糅合,显示出更加丰富立体的电影格局;主流电影叙事从国家到个人,塑造了不同行业的英雄形象;新人导演、新人力量以更新创意和更深主题挖掘,为电影艺术创作注入新鲜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中国电影 现实书写 类型探索 英雄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主流电影英雄形象塑造的新突破与社会美育效能
4
作者 乔世华 杨蕊茗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4-93,共10页
中国电影一直有塑造英雄的传统,而银幕英雄形象与时俱进的创新,更见证了电影艺术为时代“鼓与呼”的核心要义。新主流电影借由革命英雄人性化、超级英雄立体化、行业英雄多元化、平民英雄大众化、未来英雄智能化等多路径探索,不但通过... 中国电影一直有塑造英雄的传统,而银幕英雄形象与时俱进的创新,更见证了电影艺术为时代“鼓与呼”的核心要义。新主流电影借由革命英雄人性化、超级英雄立体化、行业英雄多元化、平民英雄大众化、未来英雄智能化等多路径探索,不但通过电影观念上切近“人民英雄史观”的时代性表达,反映中国电影对英雄谱系的增量拓宽与可圈可点的新突破,更以淬炼新时代人民大众的向善向美、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构建天下大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与人生审美追求,发挥着新主流电影社会美育的重要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电影 英雄形象塑造新突破 人民英雄史观 社会美育效能
原文传递
论《亮剑》的英雄塑造对传统军旅小说的突破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水涛 张飞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2期78-82,共5页
通过《亮剑》在英雄形象塑造手法和英雄认同标准两个层面而展开的讨论。其英雄塑造手法的翻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承接以理想英雄为中心的人物叙事模式的同时对传统叙事模式进行颠覆,在继承革命历史传奇英雄塑造手法的同时对先前的手... 通过《亮剑》在英雄形象塑造手法和英雄认同标准两个层面而展开的讨论。其英雄塑造手法的翻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承接以理想英雄为中心的人物叙事模式的同时对传统叙事模式进行颠覆,在继承革命历史传奇英雄塑造手法的同时对先前的手法进行消解。《亮剑》的英雄认同观念的变更主要表现为泛政治意识和文化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模式 英雄塑造手法 英雄认同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雄岂止在战场——新革命历史小说英雄人物塑造的新突破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远波 《理论月刊》 2007年第6期126-129,共4页
与“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相比,以石钟山的“父亲系列”和《亮剑》、《历史的天空》等为代表的新革命历史小说,把表现革命英雄人物的领域从战场拓展到了人物生活的各个层面。“英雄岂止在战场”的英雄书写方式,是新革命历史小说对“十... 与“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相比,以石钟山的“父亲系列”和《亮剑》、《历史的天空》等为代表的新革命历史小说,把表现革命英雄人物的领域从战场拓展到了人物生活的各个层面。“英雄岂止在战场”的英雄书写方式,是新革命历史小说对“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的全面超越和全新突破,它带来了英雄形象、英雄观念、英雄内涵等一系列根本变化。在这些优秀作品的启示和带动之下,革命历史小说必将出现一个繁荣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革命历史小 “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 英雄人物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文艺作品中英雄塑造的几个维度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萍 黄轩 《榆林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76-80,共5页
英雄精神的内涵自古以来就已有了相对确定的规定性,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英雄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特质。今天,当英雄文化的培育与弘扬面临历史虚无主义、市场消费主义和泛娱乐化的危机时,转变英雄塑造范式,警惕英雄空间存在的弊端,构筑现代... 英雄精神的内涵自古以来就已有了相对确定的规定性,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英雄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特质。今天,当英雄文化的培育与弘扬面临历史虚无主义、市场消费主义和泛娱乐化的危机时,转变英雄塑造范式,警惕英雄空间存在的弊端,构筑现代生活中的平民英雄,洗涤人们对于英雄固有的精神“门槛”,才能有效抵御英雄塑造过程中的现实挑战,英雄形象的塑造才能在一个充满斗争而又再生的心理空间中获得了肥沃的土壤。因而,正确把握英雄塑造的“内涵、形态、特点以及路径”等四个维度是当代文艺工作者不可推卸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英雄塑造 英雄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映时代精神塑造英雄典型──梁斌文学活动60周年研讨会在天津举行
8
作者 田兴文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6-28,共3页
反映时代精神塑造英雄典型──梁斌文学活动60周年研讨会在天津举行“年高德劭仁者寿,健笔凌云史家文”。八十高龄的著名作家梁斌面带微笑,在文艺界同行与老战友的拥簇下,健步走进天津乐园宾馆会议大厅。梁斌文学活动六十年研讨会... 反映时代精神塑造英雄典型──梁斌文学活动60周年研讨会在天津举行“年高德劭仁者寿,健笔凌云史家文”。八十高龄的著名作家梁斌面带微笑,在文艺界同行与老战友的拥簇下,健步走进天津乐园宾馆会议大厅。梁斌文学活动六十年研讨会,4月18日在这里隆重举行。梁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活动 塑造英雄 《红旗谱》 反映时代 梁斌 研讨会 解放区文学研究 文学创作 现实主义 创作道路
原文传递
论新时期文学英雄人物的塑造问题
9
作者 刘伟林 谢中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54-61,共8页
塑造英雄人物问题,是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争论至今仍未得到完全解决的问题.打倒“四人帮”以来,有的同志提出以“写普通人”去代替“写英雄人物”;也有一些同志认为,既然提出“写社会主义新人”,就不... 塑造英雄人物问题,是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争论至今仍未得到完全解决的问题.打倒“四人帮”以来,有的同志提出以“写普通人”去代替“写英雄人物”;也有一些同志认为,既然提出“写社会主义新人”,就不必再强调“写英雄人物”了.但是,也有一些作家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紧扣时代的脉搏,在注意塑造多样化的人物形象的同时,努力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特别是新人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为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鲜经验.从近几年来的文学创作实践出发,研究在塑造英雄人物问题上的经验,这对于推动新时期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发展,更好地发挥文学的社会职能,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旨在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人物 塑造英雄 新时期文学 典型环境 “四人帮” 英雄形象 童贞 性格特征 作家 典型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定军山》到《金刚川》:管虎电影英雄塑造的文化传承与模式创新
10
作者 赵剑 王晓雪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104,共5页
与《工厂大门》《火车进站》《婴儿喝汤》等西方初创期电影侧重于社会纪实不同,中国电影《定军山》《长坂坡》等影片将镜头对准传统戏曲中的英雄传奇,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媒介认知和价值取向,亦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独有的影视观。可... 与《工厂大门》《火车进站》《婴儿喝汤》等西方初创期电影侧重于社会纪实不同,中国电影《定军山》《长坂坡》等影片将镜头对准传统戏曲中的英雄传奇,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媒介认知和价值取向,亦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独有的影视观。可以肯定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戏曲 《定军山》 文化传承 英雄传奇 管虎 模式创新 英雄塑造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向光的魅力——由巩向光谈英雄形象的塑造
11
作者 高文丹 《长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1-32,共2页
文章认为,电视连续剧《特殊使命》中的主人公巩向光形象深受好评,巩向光的魅力在于这个形象所展现出来的英雄品格与凡人性情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 巩向光 魅力 信仰 英雄人物形象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英雄”精神 塑造英雄新形象
12
作者 凌春宝 《上海企业》 1995年第2期41-43,共3页
上海英雄股份有限公司是由英雄金笔厂转制发展而来。在长达数十年的双文明建设实践中,我们始终抓住员工由50年代“英雄赶派克”时代逐渐形成的体现员工共同价值取向和时代特征的那种虚心好学、实干创新、不断赶超,为国争光的群体意识,... 上海英雄股份有限公司是由英雄金笔厂转制发展而来。在长达数十年的双文明建设实践中,我们始终抓住员工由50年代“英雄赶派克”时代逐渐形成的体现员工共同价值取向和时代特征的那种虚心好学、实干创新、不断赶超,为国争光的群体意识,我们称之为“英雄”精神,不断对员工进行再培育,并且发扬光大,不仅锻炼了企业素质,而且塑造了一批“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形象 塑造英雄 员工 股份有限公司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企业文化建设 表面装饰 精神教育 价值取向 现场管理
原文传递
努力实践《讲话》精神塑造农民英雄典型——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三周年
13
作者 张永健 《汉口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27-32,共6页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与文艺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论著,是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获取创作源泉,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的精神指南,丁玲、刘绍棠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讲话》之后,出现了...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与文艺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论著,是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获取创作源泉,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的精神指南,丁玲、刘绍棠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讲话》之后,出现了以赵树理、周立波、孙犁为代表的以描写农民生活、歌颂农民英雄的作家群,出现了《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吕梁英雄传》、《李双双小传》、《蒲柳人家》、《平凡的世界》等描写农民英雄的优秀作品。并且针对当前农村文艺创作存在的五多五少状况,就如何实践《讲话》精神,塑造农民英雄典型进行了三个方面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讲话》 深入生活 塑造农民英雄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西部片的两种审美表征:英雄塑造与文化反思——电影《关山飞渡》与《黄土地》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64-65,共2页
西部片作为类型片当中一个重要的片种诞生于美国,以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为叙事背景,塑造了一大批观众耳熟能详的"银幕英雄",中国的西部片则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为主,他们把目光投向神奇广袤的西部大地,旨... 西部片作为类型片当中一个重要的片种诞生于美国,以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为叙事背景,塑造了一大批观众耳熟能详的"银幕英雄",中国的西部片则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为主,他们把目光投向神奇广袤的西部大地,旨在通过光影的艺术对中华文明进行深沉的反思。由此,中美两国的西部片也就呈现出了"文化反思"与"英雄塑造"两种不同的艺术表征。《黄土地》和《关山飞渡》分别作为中美两国西部片的代表,这种不同表现得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片 审美表征 英雄塑造 文化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动画电影中的英雄塑造与国家逻辑——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丁家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08-110,共3页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迅速发展,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为代表的优秀动画作品更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及好评。对其从多维度、多视角进行探究可捕获不同的意义和内涵,其中,以“动画”的形式塑造了英雄群体,并表达了一...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迅速发展,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为代表的优秀动画作品更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及好评。对其从多维度、多视角进行探究可捕获不同的意义和内涵,其中,以“动画”的形式塑造了英雄群体,并表达了一种“全新的”英雄形象,他们更贴近时代的审美;电影中所凸显的英雄和英雄精神还包含了一定的国家逻辑,激发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可,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动画 英雄塑造 国家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军人英雄人物形象塑造之人性化的回归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传建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5期135-135,共1页
军事战争影视作品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时期,军事战争影视作品的英雄人物塑造也呈现出了人性化的回归,本文旨在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新时代 英雄人物形象塑造 人性化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烈火金钢》版本变迁与“十七年”文学的“英雄塑造”
17
作者 王谦 刘卫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9-134,共6页
通过对《烈火金钢》1958年“初版本”与1963年“修改版”的比较研究,揭示出当时“英雄塑造”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刘流在“修改版”中“删除个人英雄主义”和“增加党的领导”具有标本意义。当接近于古典英雄传奇小说的“旧形... 通过对《烈火金钢》1958年“初版本”与1963年“修改版”的比较研究,揭示出当时“英雄塑造”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刘流在“修改版”中“删除个人英雄主义”和“增加党的领导”具有标本意义。当接近于古典英雄传奇小说的“旧形式”被挪至当时用来讲述新的革命英雄故事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故事性、民族性”与“思想性、艺术性”的分裂,而仅仅依靠修改,终难以缝合其中的裂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火金钢》 刘流 版本变迁 英雄塑造 十七年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画电影英雄形象塑造中外差异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羽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63,共3页
不同国家的文化渊源、民族身份和价值观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得到体现,并影响电影动画中人物和剧情的形成。本文分析了动画电影中角色形象的设计及其创作过程,探讨了角色形象设计与戏剧的关系,并讨论了美国动画与国产动画中英雄形象... 不同国家的文化渊源、民族身份和价值观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得到体现,并影响电影动画中人物和剧情的形成。本文分析了动画电影中角色形象的设计及其创作过程,探讨了角色形象设计与戏剧的关系,并讨论了美国动画与国产动画中英雄形象的塑造特点。本文以《人猿泰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例,分析了两部动画电影的创作过程,探索出中美在动画角色的概念表达和推广上存在的差异,并总结出中外动画、文化和风格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动画电影 英雄人物塑造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子牙》中的英雄塑造与隐喻艺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家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116,共3页
电影《姜子牙》不仅画面精美,而且立意高远。姜子牙坚守初心以护佑苍生为己任,充满了正义感;影片用鲜活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姜子牙的英雄形象。他与师尊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就是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对立,影片附加了对人性的考量。电影... 电影《姜子牙》不仅画面精美,而且立意高远。姜子牙坚守初心以护佑苍生为己任,充满了正义感;影片用鲜活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姜子牙的英雄形象。他与师尊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就是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对立,影片附加了对人性的考量。电影用隐喻的手法揭示和批判了许多社会问题,内涵深刻而丰富。姜子牙心怀一颗勇敢、爱民、至善之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需要“姜子牙”和“姜子牙精神”。《姜子牙》动画对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子牙》 英雄塑造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转型期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崇高美及英雄形象塑造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郁香 《大庆社会科学》 2000年第3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文学艺术创作 审美取向 崇高美 英雄形象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