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全育人”理念下弹塑性力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1
作者 王锦燕 许君风 丁鹏初 《河南建材》 2024年第7期130-133,共4页
文章以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为研究目标,确定爱国主义、科学思维和工程素养三大思政元素,将工程案例、大国工程和科学家事迹融入课程知识结构,构建弹塑性力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思政点和知识点的有机融合,... 文章以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为研究目标,确定爱国主义、科学思维和工程素养三大思政元素,将工程案例、大国工程和科学家事迹融入课程知识结构,构建弹塑性力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思政点和知识点的有机融合,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专业认同感加强,愿意努力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塑性力学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机械力下G-actin的弹塑性力学特性与动态构象特征研究
2
作者 马钰淇 苏梓南 +2 位作者 吕守芹 潘君 崔玉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2-92,共1页
目的探究G-actin受到外部低机械力作用下的弹塑性力学性质、分子内相互作用改变机理及G-actin整体与局部的动态构象变化规律。方法结合磁镊拉伸实验与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并分析了G-actin在外部低机械力条件下的力学响应机制。首先... 目的探究G-actin受到外部低机械力作用下的弹塑性力学性质、分子内相互作用改变机理及G-actin整体与局部的动态构象变化规律。方法结合磁镊拉伸实验与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并分析了G-actin在外部低机械力条件下的力学响应机制。首先,通过磁镊以不同拉力加载速率拉伸G-actin样品,获得了对应的力-拉伸长度曲线,统计其去折叠率分布特征和规律。其次,使用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与实验相同的加载条件,获得了G-actin受力和变形关系及分子内相互作用力。进一步详细分析G-actin整体、局部构象变化与分子内相互作用力变化规律。结果实验与模拟研究揭示了G-actin在外部低机械力作用下的分子内相互作用力、力学响应规律与分子构象的变化特征。确定了其应力应变响应模式及弹性模量、弹性极限、持久伸长量等弹塑性力学参数。验证了采用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更适用于连续介质层面研究肌动蛋白力-拉伸长度的力学模型。结论第一次通过实验方法得到低机械力下G-actin弹塑性力学性质,第一次用提出采用G-actin分子内相互作用力为主要参数,研究G-actin分子力与分子构象变化的力学响应机制。研究成果为肌动蛋白的展开与折叠过程提供了参考,为大分子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力学 弹性极限 构象变化 机械力作用 肌动蛋白 应力应变响应 局部构象 分子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塑性力学与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3
作者 杨霞 马立峰 +2 位作者 刘光明 牛勇 李华英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4期27-30,34,共5页
在“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该文从塑性力学与轧制原理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出发,提出两向贯通、三位一体、四维联动、五步递进和多元融合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将塑性力学与轧制原理两部分知识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并依据教... 在“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该文从塑性力学与轧制原理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出发,提出两向贯通、三位一体、四维联动、五步递进和多元融合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将塑性力学与轧制原理两部分知识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并依据教学目标定位,进行课程教学内容重构,促进教学方法创新,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四个维度的相互支撑,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个教学目标融为一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五步递进式的教学方法,实行政教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及赛教融合,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可以为塑性力学与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课程 塑性力学与轧制原理 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弹塑性力学”课程教学提质增效策略
4
作者 张舜祖 刘海峰 杨明成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9期177-180,共4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研究生“弹塑性力学”课程教学目标和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研究生“弹塑性力学”课程教学提质增效策略,包括加强课程思政教育、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建设课程案例库、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
关键词 “弹塑性力学”课程教学 提质增效 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算法及压痕形貌的金属塑性力学参数表征
5
作者 何艳骄 马宇宏 +2 位作者 田永喜 树学峰 肖革胜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51-2062,共12页
相比于需要特定形状尺寸试样的传统力学测试手段,压入法具有试样加工方便及可实现原位测试等优点,针对现有压入表征法对所采集压入载荷-深度曲线的依赖性,通过作为压入后材料塑性力学性能直观响应的残余压痕形貌有效获取金属塑性力学参... 相比于需要特定形状尺寸试样的传统力学测试手段,压入法具有试样加工方便及可实现原位测试等优点,针对现有压入表征法对所采集压入载荷-深度曲线的依赖性,通过作为压入后材料塑性力学性能直观响应的残余压痕形貌有效获取金属塑性力学参数可提供一种新的压入表征方法;本研究通过Instron万能材料试验机开展了紫铜/镁合金的球形压入测试,基于轮廓形态系统对压入测试后的残余压痕形貌进行扫描并将所得形貌特征作为后续研究的数据基础;将压入数值模拟与实验测试所得残余压痕形貌的对比结果作为拟合优度,对传统Nelder-Mead算法在参数筛除、预处理、重复性判断及收敛条件方面进行改进,以保证进入数值计算的材料参数的合理性并提高计算效率,基于Abaqus二次开发结合改进的Nelder-Mead算法进行参数寻优以得到紫铜/镁合金的相关塑性参数;将由Instron万能材料试验机拉伸测试表征所得紫铜/镁合金的相关塑性参数值作为对照标准,给出了算法寻优结果的相对误差,并验证了所提出基于优化算法及残余压痕形貌获取金属塑性参数方法的有效性,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表征金属力学性能参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算法 压痕形貌 塑性力学参数 金属 Abaqus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性力学中的分量理论——广义塑性力学 被引量:35
6
作者 郑颖人 孔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9-274,共6页
实验表明 ,经典塑性力学难以反映岩土材料的变形机制 ,原因在于经典塑性力学作了传统塑性势假设、关联流动法则假设与不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假设。广义塑性力学放弃了这些假设 ,采用了分量理论 ,由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塑性公式 ,它既适... 实验表明 ,经典塑性力学难以反映岩土材料的变形机制 ,原因在于经典塑性力学作了传统塑性势假设、关联流动法则假设与不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假设。广义塑性力学放弃了这些假设 ,采用了分量理论 ,由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塑性公式 ,它既适用于岩土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力学 塑性 屈服面 广义塑性力学 岩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塑性力学及其运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郑颖人 孔亮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第11期21-36,共16页
分析了经典塑性力学用于岩土类材料的问题,它采用了3个不符合岩土材料变形机制的假设。从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广义塑性位势理论,将经典塑性力学改造为更一般的塑性力学———广义塑性力学。广义塑性力学采用了塑性力学中的分量理论,能... 分析了经典塑性力学用于岩土类材料的问题,它采用了3个不符合岩土材料变形机制的假设。从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广义塑性位势理论,将经典塑性力学改造为更一般的塑性力学———广义塑性力学。广义塑性力学采用了塑性力学中的分量理论,能反映应力路径转折的影响,并避免了采用正交流动法则所引起的过大剪胀等不合理现象,也不会产生当前非关联流动法则中任意假定塑性势面引起的误差。给出了广义塑性力学的屈服面理论、硬化定律和应力-应变关系,并建立了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广义塑性位势理论。屈服条件是状态参数,也是试验参数,只能由试验给出。应用表明,广义塑性力学可作为岩土材料的建模理论,还可应用于诸如极限分析等土力学的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塑性力学 广义塑性力学 塑性 屈服面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塑性力学的新进展——广义塑性力学 被引量:54
8
作者 郑颖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0,共10页
多数岩土工程都处于弹塑性状态 ,因而岩土塑性在岩土工程的设计中至关重要。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岩土塑性的发展过程 ,分析了经典塑性力学用于岩土类材料存在的问题 ,指出其采用的 3个不符合岩土材料变形机制的假设。放弃这 3条假设 ,从... 多数岩土工程都处于弹塑性状态 ,因而岩土塑性在岩土工程的设计中至关重要。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岩土塑性的发展过程 ,分析了经典塑性力学用于岩土类材料存在的问题 ,指出其采用的 3个不符合岩土材料变形机制的假设。放弃这 3条假设 ,从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广义塑性位势理论 ,从而将经典塑性力学改造成更一般的塑性力学———广义塑性力学。广义塑性力学采用了塑性力学中的分量理论 ,能反映应力路径转折的影响 ,克服了塑性应变增量方向与应力增量无关的错误 ;要求屈服面与塑性势面对应 ,而不要求相等 ,避免了采用正交流动法则引起过大剪胀等不合理现象 ,也不会产生当前非关联流动法则中任意假定塑性势面引起的误差。文中给出了广义塑性力学的屈服面理论、硬化定律和应力—应变关系 ,并在应力增量分解的基础上 ,建立了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广义塑性位势理论 ,从而可求出应力主轴旋转产生的塑性变形。通过分析屈服面的物理意义 ,表明屈服条件是状态参数 ,它与应力状态、应力历史及材性等状态量有关 ;同时也是试验参数 ,只能由试验给出。通过实际应用 ,表明广义塑性力学不仅可以作为岩土材料的建模理论 ,而且还可以应用于诸如极限分析等土力学的诸多领域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 塑性力学 广义塑性力学 塑性 屈服面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塑性力学理论 被引量:26
9
作者 郑颖人 《岩土力学》 EI CSCD 2000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实验表明 ,经典塑性力学难以反映岩土材料的变形机制 ,究其原因在于经典塑性力学作了传统塑性势假设、关联流动法则假设和不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假设。广义塑性力学放弃了这些假设 ,采用了分量理论 ,由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塑性公式 ,它... 实验表明 ,经典塑性力学难以反映岩土材料的变形机制 ,究其原因在于经典塑性力学作了传统塑性势假设、关联流动法则假设和不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假设。广义塑性力学放弃了这些假设 ,采用了分量理论 ,由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塑性公式 ,它既适用于岩土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力学 塑性 屈服面 广义塑性力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塑性力学的滑移支架多工况数值分析
10
作者 范雪峰 李亮 +2 位作者 王皖婷 秦语嫣 赵德望 《煤矿机电》 2024年第2期19-24,共6页
针对两淮地区煤矿深部破碎软弱围岩支护的难点及其支护机制,设计研发自移式不反复支撑顶板液压支护支架。基于弹塑性力学建立数值分析模型,计算多工况下迈步过程中液压支架位移、应力、应变等力学参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工况1时最大等效... 针对两淮地区煤矿深部破碎软弱围岩支护的难点及其支护机制,设计研发自移式不反复支撑顶板液压支护支架。基于弹塑性力学建立数值分析模型,计算多工况下迈步过程中液压支架位移、应力、应变等力学参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工况1时最大等效应力为245.33 MPa,工况2时最大等效应力为246.82 MPa,工况3时最大等效应力为245.27 MPa。3种工况的最大应力值不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满足要求,支架能够正常进行支护作业。研究结果可以为全面评估液压支架可靠性、稳定性以及施工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淮地区煤矿 自移式不反复支撑顶板液压支架 塑性力学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率无关塑性力学和广义塑性力学的评述 被引量:11
11
作者 胡亚元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8-131,共4页
关键词 率无关塑性力学 广义塑性力学 耗散函数 屈服面 塑性位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性力学类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2
12
作者 梅瑞斌 包立 +2 位作者 王晓强 黄明丽 张欣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81-285,共5页
"塑性力学"类课程是众多工学学科的专业必修课,将此类课堂教学作为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主渠道对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积极作用。文中基于力学课程知识体系提出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价值典范凝练和课堂... "塑性力学"类课程是众多工学学科的专业必修课,将此类课堂教学作为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主渠道对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积极作用。文中基于力学课程知识体系提出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价值典范凝练和课堂融通方式,明确了课程思政开展过程应注重的"课前、课中、课后"3个教学环节。以坐标变换和主应力讲授作为课程思政实践环节,从教学方式方法、时间安排、知识讲解、教学反思等方面制定了详细实施流程,成功将传统诗词和唯物辩证法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该研究对"塑性力学"类课程思政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塑性力学 立德树人 思政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弹塑性力学特性的水物理化学作用效应——试验研究与本构模型 被引量:27
13
作者 刘建 乔丽苹 李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9,共10页
针对干燥、饱水、蒸馏水以及不同离子浓度和pH值水溶液循环流动作用至水–岩反应平衡后的砂岩试件,开展一系列单轴压缩试验和CT损伤测试,获得这些不同状态及水溶液作用后砂岩试件的应力–应变关系全过程曲线和CT扫描结果;分别研究砂岩... 针对干燥、饱水、蒸馏水以及不同离子浓度和pH值水溶液循环流动作用至水–岩反应平衡后的砂岩试件,开展一系列单轴压缩试验和CT损伤测试,获得这些不同状态及水溶液作用后砂岩试件的应力–应变关系全过程曲线和CT扫描结果;分别研究砂岩弹塑性力学特性包括应力–应变关系、弹性模量、峰值强度及残余强度的水物理作用和水化学作用效应与机制;基于CT检测结果开展相应的水物理化学损伤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水物理化学作用对砂岩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特征与规律,探讨并采用改进的Duncan模型来描述存在水物理化学作用效应的砂岩非线性弹性变形行为。研究结果对于水–岩相互作用及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具有良好的促进与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砂岩 塑性力学特性 水物理化学作用 试验研究 损伤分析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土体次加载面循环塑性模型(Ⅰ):理论与模型 被引量:16
14
作者 孔亮 郑颖人 姚仰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简要地介绍了次加载面理论的基本思想、假设及其物理解释。在广义塑性力学的框架内,引入次加载面的思想,把常规的椭圆-抛物线双屈服面模型,扩展为次加载面循环塑性模型,以反映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的曼辛效应与棘轮效应。模型能考虑塑性... 简要地介绍了次加载面理论的基本思想、假设及其物理解释。在广义塑性力学的框架内,引入次加载面的思想,把常规的椭圆-抛物线双屈服面模型,扩展为次加载面循环塑性模型,以反映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的曼辛效应与棘轮效应。模型能考虑塑性应变增量对应力增量的相关性,既能反映土体的循环加载特性,又能反映正常固结土和超固结土的单调加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塑性力学 次加载面 循环塑性 本构模型 循环荷载作用 曼辛效应 棘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塑性力学的加卸载准则与土的本构模型──广义塑性力学讲座(3) 被引量:14
15
作者 郑颖人 陈瑜瑶 段建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26-429,共4页
首先介绍了广义塑性力学的加卸载准则,该准则能准确判断各应变分量的加卸载状态,可以方便地应用于数值分析。然后提出了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土本构模型。通过试验,给出了硬化压缩土和硬化剪胀土的屈服条件与计算参数,并由算例说明了... 首先介绍了广义塑性力学的加卸载准则,该准则能准确判断各应变分量的加卸载状态,可以方便地应用于数值分析。然后提出了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土本构模型。通过试验,给出了硬化压缩土和硬化剪胀土的屈服条件与计算参数,并由算例说明了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塑性力学 加卸载准则 本构模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剪应力屈服准则求解某些塑性力学问题 被引量:34
16
作者 黄文彬 曾国平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49-256,共8页
文章导出了双剪应力屈服准则的塑性功串表达式及在平面应力条件下的三维图形;用上下限定理精确求出受均载的简支圆板及受轴力与内压联合作用下厚壁圆筒的极限载荷,并与用Mises和Treca屈服准则计算的结果作了对比。
关键词 屈服准则 双剪应力 塑性力学 屈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土体次加载面循环塑性模型(Ⅱ):本构方程与验证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孔亮 郑颖人 姚仰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9-354,共6页
按广义塑性力学原理,导出了土体次加载面循环塑性模型的本构方程,建立了相应的加卸载准则以及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通过多种应力路径下土的本构响应的模拟,表明次加载面循环塑性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呈现的非线性、滞回... 按广义塑性力学原理,导出了土体次加载面循环塑性模型的本构方程,建立了相应的加卸载准则以及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通过多种应力路径下土的本构响应的模拟,表明次加载面循环塑性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呈现的非线性、滞回性与变形的积累性三方面主要特征,初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塑性力学 次加载面 循环塑性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织构演化晶体塑性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林金保 任伟杰 王心怡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2-105,110,共5页
晶体塑性力学建立于位错理论,能够将材料的塑性变形行为和微观组织变化联系起来,被广泛应用于形变织构的研究中。简述了镁合金的塑性变形机制,介绍了晶体塑性力学在镁合金织构演化模拟中的应用发展过程,重点对泰勒模型、弹塑性自洽模型... 晶体塑性力学建立于位错理论,能够将材料的塑性变形行为和微观组织变化联系起来,被广泛应用于形变织构的研究中。简述了镁合金的塑性变形机制,介绍了晶体塑性力学在镁合金织构演化模拟中的应用发展过程,重点对泰勒模型、弹塑性自洽模型、粘塑性自洽模型、弹粘塑性自洽模型的研究过程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了晶体塑性力学模型在镁合金织构演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在镁合金变形织构模拟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晶体塑性力学 织构演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塑性力学中的屈服面与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14
19
作者 郑颖人 段建立 陈瑜瑶 《岩土力学》 EI CSCD 2000年第3期305-308,共4页
详细讨论了广义塑性力学中屈服面和塑性势面的对应关系以及岩土材料的三类屈服面 (即体积屈服面与 q方向上及θσ 方向上的剪切屈服面 )的基本特征 ,尤其是提出了能考虑剪胀与剪缩的体积屈服面和应力Lode角θσ 方向的剪切屈服面。指出... 详细讨论了广义塑性力学中屈服面和塑性势面的对应关系以及岩土材料的三类屈服面 (即体积屈服面与 q方向上及θσ 方向上的剪切屈服面 )的基本特征 ,尤其是提出了能考虑剪胀与剪缩的体积屈服面和应力Lode角θσ 方向的剪切屈服面。指出在广义塑性力学中不必采用硬化定律 ,就能得出塑性应变增量与应力增量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塑性力学 屈服面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力学课程研究性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鹏 王传杰 +2 位作者 朱强 陈刚 崔令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9-152,共4页
根据弹塑性力学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公式概念抽象、解析计算复杂等特点,对该课程进行了研究性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设置研究专题、制订实验方案、研讨工艺案例,培养学生掌握弹塑性力学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实... 根据弹塑性力学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公式概念抽象、解析计算复杂等特点,对该课程进行了研究性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设置研究专题、制订实验方案、研讨工艺案例,培养学生掌握弹塑性力学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表明,研究性实验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弹塑性力学课程公式概念、理论要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工艺实践及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弹塑性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力学 研究性实验教学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