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4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通项入脑属目系针刺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验案1则
1
作者 王琼瑶 杨声强 朱重政 《光明中医》 2025年第3期549-552,共4页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是基底动脉顶端2 cm以内“树干”状血管结构狭窄或闭塞,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导致以丘脑、中脑、桥脑、小脑以及颞叶内侧面、枕叶等部位梗死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此病归属中医“中风”...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是基底动脉顶端2 cm以内“树干”状血管结构狭窄或闭塞,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导致以丘脑、中脑、桥脑、小脑以及颞叶内侧面、枕叶等部位梗死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此病归属中医“中风”范畴,多为气血阴阳失衡,瘀血、痰浊、肝风等病理因素引起气血逆乱、上犯脑窍而发。文章列举1例累及双侧动眼神经导致双侧上睑下垂的TOBS患者验案,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通项入脑属目系”理论行针刺治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动脉综合征 通项入脑属目系 针刺疗法 验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CTA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波 周胜利 +1 位作者 苗重昌 杨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1461-1464,共4页
目的:总结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运用CTA技术探寻TOBS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6列TOBS患者的常规MRI和DWI影像资料以及21例TOBS患者的椎-基底动脉CTA表现,对比不同MR序列对病灶的发现率及病灶的... 目的:总结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运用CTA技术探寻TOBS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6列TOBS患者的常规MRI和DWI影像资料以及21例TOBS患者的椎-基底动脉CTA表现,对比不同MR序列对病灶的发现率及病灶的分布范围,分析椎-基动脉血管结构有否病变。结果:梗塞灶呈多发性分布于双侧丘脑、中脑、小脑、枕叶及颞叶内侧,26例TOBS患者DWI共发现183个病灶,远较T2WI发现的136个病灶为多(134.6%),其中呈对称性分布者21例(80.8%),另5例(19.2%)呈单侧分布。21例行CTA检查患者中14例(66.7%)有椎基底动脉形态异常,其中2例基底动脉瘤,3例椎动脉瘤,7例椎-基底动脉壁存在粥样硬化斑。结论:弥散加权成像(DW)是早期诊断TOBS的最敏感影像检查技术,CTA可追溯TOBS的部分栓塞原因,两者结合可加强TOBS的病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CT血管造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近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小军 吴云 刘凤国 《当代医学》 2018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近期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神经内科以及ICU收治的58例TOBS病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近期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神经内科以及ICU收治的58例TOBS病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临床疗效,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展开分析。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86.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为(8.1±1.2)显著优于治疗前(12.3±2.3),且与对照组比较(9.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可在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基础上联合使用尤瑞克林和依达拉奉,不但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动脉综合征 依达拉奉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1例报道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世凤 高尚艳 《黑龙江医学》 2008年第12期939-939,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综合征 突发意识障碍 腱反射活跃 病理征阳性 病历介绍 意识不清 呼吸表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魏忠强 周六斤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8期5969-5970,共2页
目的:探讨TOBS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明确诊断的28例TO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4例,治疗组入院后及时选用尿激酶150 IU加0.9%NaC l溶液100 m l快速静脉滴注,对照组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予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4d后血凝系... 目的:探讨TOBS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明确诊断的28例TO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4例,治疗组入院后及时选用尿激酶150 IU加0.9%NaC l溶液100 m l快速静脉滴注,对照组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予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4d后血凝系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存率及出血性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经溶栓治疗后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有差异,但均在正常范围,神经功能恢复及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全身性出血等不良事件。结论:符合溶栓治疗适应证的TOB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为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综合征(tobs) 静脉溶栓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7O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范佳 刘群 +2 位作者 刘忠岩 包雪鹦 辛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3-355,共3页
目的 研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rtery syndrome,TOB)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 我们对自1994年以来收治的70例TOB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OB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病因及高... 目的 研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rtery syndrome,TOB)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 我们对自1994年以来收治的70例TOB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OB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病因及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等,临床表现多以突然眩晕或意识障碍起病,合并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运动障碍,偏盲,可伴有行为异常等。CT及MRI提示重要的特征是中脑或丘脑梗死合并其他部位梗死,如枕叶、小脑、颞叶。结论 TOB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死因主要为脑疝,早期全面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综合征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tob 病因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6
7
作者 孙钦建 张涛 +1 位作者 张秀清 朱日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S和NIHSS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转归的预测 被引量:12
8
作者 翟登月 魏宁 +6 位作者 吴波娜 卢婷婷 刘文华 高海宁 陈兆耀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从南京卒...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从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筛选出符合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断的64例患者,根据卒中后30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分为好转组(0-3分)和不良转归组(4-6分),对两组入院时GCS、NIHSS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良转归组中GCS分值低于好转组(P〈0.01);NIHSS分值均高于好转组(P=0.011)。经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性别及治疗方式3个因素后,GCS评分OR值0.301(95%CI0.167-0.542);NIHSS评分OR值1.436(95%CI1.147-1.796),二者均为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以GCS分值10分作为预测TOBS预后的界点,其灵敏度87.9%,特异度83.9%;以NIHSS分值14分作为界点,灵敏度63.6%,特异度77.4%。结论GCS、NIHSS均是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转归重要的预测指标;GCS≤10分、NIHSS≥14分对于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不良转归均有重要的预测价值,GCS预测效价高于NIH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综合征 GCS NIHSS 预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与病理 被引量:56
9
作者 徐惠琴 牛平 王耀山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动脉综合征 临床表现 病理特点 脑疝 意识障碍 脑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附15例报告)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李继梅 张春玲 +1 位作者 康智敏 徐忠宝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4-315,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综合征 临床表现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附六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27
11
作者 陈伟群 李文迁 王新德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49-51,共3页
Obj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its clinical features and pathogenesis, six cases of Top ofthe Basilar syndrome (TOB-syndrome) were reported. Method The imaging results ofTOB-syndrome were analysed using CT scan and MR Im... Obj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its clinical features and pathogenesis, six cases of Top ofthe Basilar syndrome (TOB-syndrome) were reported. Method The imaging results ofTOB-syndrome were analysed using CT scan and MR Imaging of six cases. Results CT scanand MR Imaging showe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TOB-syndrome issymmetrical papilionaceous infarction in bithalamus, whose pathogenesis is disturbance ofblood circulation at the crossing site of the right and left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ies, and theright and left 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ies, and at the top end of the basilar artery within 2cmin diarnetes. The clinical rnanifestion is the sudden unconsciousness with the dilation of thepupils and the dismovement of the eyeballs as well as the behavior disorder. ConclusionTOB-syndrome often manifested infarction of bithalamus’ brainstem’ cerebellum. Theprognosis of the syndrome is poor, complete recovery is not comm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综合征 脑梗塞 CT tob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被引量:125
12
作者 孙吉山 宿英英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373-374,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综合征 治疗 病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与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舒刚明 孟晓落 +2 位作者 张云燕 江波 姚存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7期102-103,106,共3页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意识障碍、瞳孔及眼球运动异常、偏盲或皮层盲、偏侧或四肢无力、共济运动障碍为该综合征最常见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改...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意识障碍、瞳孔及眼球运动异常、偏盲或皮层盲、偏侧或四肢无力、共济运动障碍为该综合征最常见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有多种形式 ,以丘脑、中脑、桥脑、小脑、枕叶病灶为主。头颅CT最具特征性改变为双侧丘脑蝶形低密度 (MRI上为长T1、长T2信号 )。MRI对该病的诊断较CT明显敏感。结论 :TOB综合征同时具有幕上及幕下多处梗塞 ,预后较差。临床拟诊病人早期行MRI检查更能提高诊断率 ,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综合征(tobs)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海鸥 吴军 +1 位作者 陈准菁 王春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综合征 临床分析 影像学 临床表现 血循环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与MRI(附12例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群 宫淑杰 +2 位作者 包雪英 张瑾 王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2-52,共1页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与MRI(附12例分析)刘群,宫淑杰,包雪英,张瑾,王悦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国内外均有报道,据统计占脑梗塞7.6%[1],国内大部分病例均经头部CT确诊,仅少数经MRI诊断,本组12例为1994...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与MRI(附12例分析)刘群,宫淑杰,包雪英,张瑾,王悦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国内外均有报道,据统计占脑梗塞7.6%[1],国内大部分病例均经头部CT确诊,仅少数经MRI诊断,本组12例为1994年1月~1995年1月住院病人,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综合征 脑梗塞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丹 扬巧莲 刘波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综合征 tob综合征 MRI检查 预后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郁文 刘晓林 +1 位作者 路屹 许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8-380,共3页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TOB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意识障碍(38例,88.4%)、眼球运动障碍(31例,72.1%)、瞳孔异常(28例,65.1%),同时伴眼球震颤、肢体瘫痪、共济失调...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TOB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意识障碍(38例,88.4%)、眼球运动障碍(31例,72.1%)、瞳孔异常(28例,65.1%),同时伴眼球震颤、肢体瘫痪、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等。MR I检查示病灶常为双侧(67.4%),梗死部位常见于丘脑(65.1%)、脑干(60.5%)、小脑(55.8%)、枕叶(39.5%)和颞叶内侧面(14.0%)。其中双侧丘脑呈基本对称性分布的"蝶形"梗死占丘脑梗死的46.4%。结论 TOBS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主要为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异常,伴有丘脑、小脑、颞叶内侧面和枕叶梗死的症状。MRI检查示双侧丘脑内侧对称性分布的"蝶形"梗死灶为TOBS的影像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综合征 脑梗死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姚建华 宋春伶 杨鑫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854-1855,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综合征 尤瑞克林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MR与临床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丽娟 冯淑华 李存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7-,共1页
关键词 动脉 背侧丘脑 大脑后动脉 左枕叶 MR 综合征 综合病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联合减影CTA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永刚 苗重昌 +2 位作者 徐春玲 许新堂 周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0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探讨MRI联合减影CTA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TOBS患者的MRI和减影CTA检查资料,观察MRI显示病变的分布范围、椎基底动脉血管流空状况、椎基底动脉血管结... 目的:探讨MRI联合减影CTA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TOBS患者的MRI和减影CTA检查资料,观察MRI显示病变的分布范围、椎基底动脉血管流空状况、椎基底动脉血管结构。结果:梗死灶分布于两侧丘脑、中脑、小脑、枕叶、颞叶。呈对称性病变13例,单侧分布8例。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异常者14例。76.2%(16/21)的患者中存在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形态异常,13例表现为基底动脉尖部变细,38.1%(8/21)的患者为椎、基底动脉动脉瘤,5例椎、基底动脉减影CTA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MRI联合减影CTA检查为临床提供较为完整的诊断信息,可以作为TOBS筛选和首选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综合征 血管造影术 核磁共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