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准站坐标偏差对伪距差分定位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成军 杨力 郑航行 《海洋测绘》 2004年第4期11-12,16,共3页
从伪距差分定位的双差公式出发,详细推导了基准站坐标偏差对流动站定位结果的影响公式。实验结果表明,基准站坐标偏差的差值将被直接传递给流动站的定位结果中,从而证明了理论上推导的公式的正确性。所得结论对利用伪距差分定位具有重... 从伪距差分定位的双差公式出发,详细推导了基准站坐标偏差对流动站定位结果的影响公式。实验结果表明,基准站坐标偏差的差值将被直接传递给流动站的定位结果中,从而证明了理论上推导的公式的正确性。所得结论对利用伪距差分定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历元解算 伪距差分定位 基准站坐标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K参数求取方式及基准站坐标设置探究
2
作者 张艳 冷亮 《才智》 2010年第11期57-57,共1页
本文分析了RTK参数求取方式及基准站坐标设置对测量成果的影响。
关键词 RTK 基准站坐标 参数
原文传递
基于全球IGS站坐标的Google Earth地图精度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旭旺 王凡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18-21,共4页
提出了利用全球IGS基准站精确坐标分析其在Google Earth地图上识别精度的方法。Google Earth地图支持WGS-84大地坐标,从IGS网站上获取IGS基准站WGS-84精确大地坐标,采用KML标记语言开发程序,将IGS基准站精确标注在Google Earth地图上。... 提出了利用全球IGS基准站精确坐标分析其在Google Earth地图上识别精度的方法。Google Earth地图支持WGS-84大地坐标,从IGS网站上获取IGS基准站WGS-84精确大地坐标,采用KML标记语言开发程序,将IGS基准站精确标注在Google Earth地图上。通过Google Earth标尺工具得到谷歌地图可识别的IGS基准站与标注的IGS基准站精确坐标点的地图距离、地面距离及方位角,比较识别位置与标注精确位置的精度情况。选取了全球分布的1054个IGS基准站的坐标,将IGS基准站精确位置与Google Earth地图可识别IGS基准站位置进行比对,统计分析其识别率和精度。结果表明,IGS基准站在Google Earth识别的平均精度为4. 38 m(其中精度小于2 m的占20. 61%,精度24 m的占18. 76%,精度4~6 m的占41. 08%,精度6~8 m的占6. 34%,精度8~10 m的占3. 70%,精度10~12 m的占2. 38%,精度12~14 m的占1. 72%,精度14~16 m的占1. 45%。)。中国区域的精度为1. 5~2 m,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城市内的精度可以达到1 m,在这些地区和国家可运用Google Earth为高精度的GNSS测量工作服务,如GNSS踏勘选点及制作GNSS点之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S基准站坐标 GOOGLE EARTH 标注 识别 精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电离层延迟对不同区域测站坐标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殷志祥 孙明博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42,65,共6页
针对如何有效控制、改正甚至消除不同区域与时段的电离层高阶项延迟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结果产生的影响,该文选取了不同区域内有代表性的IGS基准站1999—2003年的观测数据进行解算,并详细分析了各测站坐标受高阶电离层延迟影响的规... 针对如何有效控制、改正甚至消除不同区域与时段的电离层高阶项延迟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结果产生的影响,该文选取了不同区域内有代表性的IGS基准站1999—2003年的观测数据进行解算,并详细分析了各测站坐标受高阶电离层延迟影响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测站的高阶项改正与测站区域地理位置的关系,并探究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最后从全球的角度研究了电离层高阶项改正对基准站坐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要获得高精度的定位结果,需要顾及高阶电离层延迟的影响,尤其是在赤道以及地球两极区域的精密定位,此外,需要顾及电离层变化活跃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电离层延迟 不同区域 不同时段 基准站坐标
原文传递
GNSS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理论与方法及展望 被引量:93
5
作者 姜卫平 王锴华 +3 位作者 李昭 周晓慧 马一方 马俊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12-2123,共12页
长期累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为大地测量学及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通过完善GNSS数据处理模型及策略,研究造成非线性运动的机制并进行有效建模,可以获得测站准确... 长期累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为大地测量学及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通过完善GNSS数据处理模型及策略,研究造成非线性运动的机制并进行有效建模,可以获得测站准确的位置和速度,不仅有助于合理解释板块构造运动,建立和维持动态地球参考框架,而且能更好地研究冰后回弹及海平面变化,反演冰雪质量变迁等地球动力学过程。首先从基准站坐标的精确获取、时间序列模型构建、时间序列信号分析等方面描述了GNSS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的理论与处理方法;其次,探讨了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构建技术,给出了严密三维噪声模型构建方法;然后,疏理了坐标时间序列中非线性变化成因机制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基于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应用领域,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 非线性变化 噪声模型 坐标参考框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