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宜居环境与人才聚集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朱建军 许敏华 《文教资料》 2016年第11期61-62,81,共3页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地区城市都想要提高竞争力,营造宜居环境,以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现通过了解我国当前城市宜居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人才聚集的城市环境因素,并且研究...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地区城市都想要提高竞争力,营造宜居环境,以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现通过了解我国当前城市宜居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人才聚集的城市环境因素,并且研究城市宜居环境与人才聚集的作用机理,最终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优化人才聚集的城市宜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宜居环境 人才集聚 互动关系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宜居商业发展思考——以广州为例
2
作者 魏颖 《决策咨询》 2016年第5期41-46,共6页
城市宜居水平从来都与商业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建设宜居商业以促进新时期城市发展,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务实、创新之举。本文重点讨论了广州城市宜居商业建... 城市宜居水平从来都与商业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建设宜居商业以促进新时期城市发展,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务实、创新之举。本文重点讨论了广州城市宜居商业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优化商业发展布局、注重民生消费安全、发展满足高端品质需求的商业、打造文化体验型宜居商业、加快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优化便利交通体系等一系列提升广州宜居商业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宜居商业 城市宜居 国家商贸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宜居环境与人才聚集动力学效应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朱建军 章锐旦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年第13期91-92,共2页
人才聚集现象往往产生在宜居的城市环境下,良好的城市宜居环境有利于形成人才聚集现象。反过来,人才聚集能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调整,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推动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宜居环境质量。可见,... 人才聚集现象往往产生在宜居的城市环境下,良好的城市宜居环境有利于形成人才聚集现象。反过来,人才聚集能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调整,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推动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宜居环境质量。可见,城市宜居环境与人才聚集效应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简述了人才、人才聚集效应、城市宜居环境的概念;其次,结合勒温的动力场理论分析了城市宜居环境对人才聚集的作用机理,并从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生活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方面入手,具体探讨了城市宜居环境对人才聚集的影响;然后,根据前文内容探索分析了城市宜居环境与人才聚集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基于人才聚集提出了城市宜居环境优化措施,以期提高城市宜居环境质量,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聚集效应 城市宜居环境 优化措施 互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长三角地区城市宜居规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钰蕾 周钧 《经济师》 2011年第8期219-221,223,共4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各种城市问题的涌现,城市的宜居规模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是否存在合理的宜居规模,影响城市宜居规模的主要因素都是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构建因子得分模型,提炼影响城市宜居规模的主要因素,并...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各种城市问题的涌现,城市的宜居规模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是否存在合理的宜居规模,影响城市宜居规模的主要因素都是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构建因子得分模型,提炼影响城市宜居规模的主要因素,并综合分析和评价长三角地区16个主要城市的宜居水平和宜居规模。结果表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状况是影响城市宜居规模的主要因素。长三角16个城市中,宜居水平最高的是上海,其次分别是南京、苏州、无锡与杭州,在现有条件下,这些城市的规模基本符合居民的宜居需要。此外,一些宜居城市在某个主成分方面仍存在一定短板,补足短板就可以使城市更加宜居,获得更大的宜居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宜居规模 长三角地区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城市宜居区域研究——以辽宁省某市为例
5
作者 孙健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0年第5期154-156,共3页
以辽宁省某城市的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为依托,选取几个与城市居住相关的因子进行研究。首先,应用排队法为各个因子确定权重;然后,采用GIS手段对各项数据进行提取和研究,将结果进行汇总;最后,获取该市的居住适宜性状况,并对得到的结果... 以辽宁省某城市的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为依托,选取几个与城市居住相关的因子进行研究。首先,应用排队法为各个因子确定权重;然后,采用GIS手段对各项数据进行提取和研究,将结果进行汇总;最后,获取该市的居住适宜性状况,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宜居 地理国情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安全宜居度变化多智能体仿真模型 被引量:9
6
作者 潘理虎 李晓文 +2 位作者 秦世鹏 张英俊 闫慧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21-1333,共13页
城市宜居度是影响现代城市建设决策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运用多智能体建模理论创建城市宜居度变化模型,以分析复杂城市系统中城市宜居度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以安全性为例,给出了治安、消防、交通、应急和居住五项环境指标和政策影响下居... 城市宜居度是影响现代城市建设决策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运用多智能体建模理论创建城市宜居度变化模型,以分析复杂城市系统中城市宜居度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以安全性为例,给出了治安、消防、交通、应急和居住五项环境指标和政策影响下居民的决策行为与城市安全宜居度间的交互动态反馈机理,实现了城市安全宜居度变化的居民决策仿真。实例结果证明了多智能体建模方法对于分析城市安全宜居度的有效性,可为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宜居 城市宜居安全性指标 复杂城市系统 多智能体建模 居民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解危旧房改造“三困” 筑牢城市宜居安居底板
7
作者 邵革军 《半月谈》 2024年第2期81-82,共2页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安居宜居放在首位。当前,城市住房保障还存在一些短板,城区危旧房是其中之一。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城区面临危旧房数量多、连片与“插花式”并存、配套设施缺乏、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2023年以...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安居宜居放在首位。当前,城市住房保障还存在一些短板,城区危旧房是其中之一。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城区面临危旧房数量多、连片与“插花式”并存、配套设施缺乏、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2023年以来,达州市开展“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改善功能、改优环境、改靓形象,一条符合达州实际的城市宜居安居新路子已然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旧房改造 城市宜居 配套设施 中心城区 四川省达州市 安居
原文传递
青岛:探索“检”以致“用” 助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之城
8
作者 刘振 《城乡建设》 2025年第4期18-21,共4页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体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无体检不更新”理念,持续探索实践“检”以致“用”的青岛模式,逐步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城市宜居、宜业、...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体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无体检不更新”理念,持续探索实践“检”以致“用”的青岛模式,逐步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宜游品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工作 探索实践 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巩固提升 山东省青岛市 青岛模式 宜居宜业 城市宜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宜居性评估研究——基于评价方法和“What-if”模拟分析的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陈企业 沈开艳 +1 位作者 王红霞 张续垚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32,共9页
本文立足普通城市居民的视角,从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环保与可持续性、国内安全与稳定、社会文化状况和城市治理五个维度研究和探讨了城市宜居性。通过构建创新性的城市宜居指数和"What-if"假设模拟分析,发现:(1)经济竞争力并... 本文立足普通城市居民的视角,从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环保与可持续性、国内安全与稳定、社会文化状况和城市治理五个维度研究和探讨了城市宜居性。通过构建创新性的城市宜居指数和"What-if"假设模拟分析,发现:(1)经济竞争力并不是决定城市宜居性的唯一因素,比较而言,在环保与可持续性、国内安全与稳定、社会文化包容性和城市治理等方面整体发展良好的城市在整体宜居性排名中较高;(2)对于城市的总体宜居性来讲,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平衡具有很强的必要性;(3)"What-if"假设模拟分析显示,改变城市发展弱项和短板,城市宜居性将可以得到极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宜居 城市宜居指数 排名 模拟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城市生态宜居水平研究——以2003-2013年天津市样本数据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拓宇 周婧博 《未来与发展》 2016年第4期107-112,共6页
遴选经济、城建、环境和民生四个维度共27项指标构建城市宜居水平计量体系,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选取相关规划目标数据为基准,对天津市2003—2013年期间的城市宜居水平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11年间天津的城市宜居水平得到持续改善,... 遴选经济、城建、环境和民生四个维度共27项指标构建城市宜居水平计量体系,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选取相关规划目标数据为基准,对天津市2003—2013年期间的城市宜居水平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11年间天津的城市宜居水平得到持续改善,但在四个维度上并不均衡,社会民生和生态环境水平较预期目标的相对差距明显,成为制约城市宜居水平的"短板",这一计量结果与实际观测情况基本相符。本研究中从四个维度进行计量体系构建的模式,以及基于特定基准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为城市生态宜居水平的测度提供了一种可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宜居水平 指标体系 灰色关联度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道视角的多智能体城市安全宜居度建模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理虎 杨芬玉 +1 位作者 芦飞平 秦世鹏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60,共14页
为解决环境及人类活动因素影响下的城市安全宜居问题,以深圳市福田区10个街道的实际数据为基础,结合Repast仿真平台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建立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市安全宜居度仿真模型;从街道视角模拟福田区... 为解决环境及人类活动因素影响下的城市安全宜居问题,以深圳市福田区10个街道的实际数据为基础,结合Repast仿真平台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建立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市安全宜居度仿真模型;从街道视角模拟福田区未来20 a(年)城市安全发展的演变过程,用情景实例论证分析了福田区各个街道的城市安全宜居度、居民满意度和家庭搬迁行为的动态交互反馈机理。实验结果证实了多智能体模型在仿真模拟多因素影响下城市发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宜居评价 安全宜居 居民满意度 多智能体建模 街道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水理想与城市宜居之道
12
作者 陈六汀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1年第5X期124-126,共3页
城市化的进程以不可逆的惯性将人类生存环境拖入不断的危机之中,对于宜居环境的要求成为人们生活的最高愿望和理想,优美的城市水域和城市滨水空间是形成宜居之都的最根本前提和保障。本文就滨水空间特定范围讨论与城市宜居的相关话题。
关键词 滨水空间 城市宜居 生态效应 城市形象
原文传递
“两型社会”背景下宜居生态城市建设探讨——以湖南衡阳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曾春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746-4749,共4页
回顾宜居生态城市的发展历程,分析"两型社会"的特点,讨论湖南衡阳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联系,并对衡阳城市的建设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宜居生态城市 建设 可行性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居旅游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思路探讨——以厦门市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芳 李倩 雷涛 《交通标准化》 2011年第1期98-102,共5页
城市功能的定位不同,在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考虑的侧重点也不同。宜居旅游城市的规划重点是体现便捷性和舒适性,但由于不同城市的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和目标有所差异和侧重,在打造宜居城市、发展综合交通时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 城市功能的定位不同,在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考虑的侧重点也不同。宜居旅游城市的规划重点是体现便捷性和舒适性,但由于不同城市的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和目标有所差异和侧重,在打造宜居城市、发展综合交通时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旅游城市 综合交通规划 技术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老年宜居环境综合评价研究——以国家中心城市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从容 向文倩 朱世见 《中国名城》 2020年第3期10-17,共8页
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利用2003-2017年我国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TOPSIS评价模型,对城市老年宜居环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其次利用障碍因子模型测算城市老年宜居环境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国... 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利用2003-2017年我国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TOPSIS评价模型,对城市老年宜居环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其次利用障碍因子模型测算城市老年宜居环境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国家中心城市的老年宜居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北京、上海、广州的整体宜居度最高;环境空气质量、养老床位和医疗床位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共同障碍因子。基于此,根据各个城市障碍因子测算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老年宜居环境 国家中心城市 综合评价 TOPSIS价值模型 障碍因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结合灰色模型预测的宜居城市评价——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庄宣 周瑜 +2 位作者 费杰 范迪 李冉 《科技风》 2018年第7期142-143,共2页
通过对淮海经济区8座代表城市宜居水平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Delphi法选择衡量城市宜居水平的评价指标.利用灰色模型预测不确定性因素对宜居城市的指标产生的重大影响,最终分析计算出淮海经济区城市宜居水平综合得分并排... 通过对淮海经济区8座代表城市宜居水平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Delphi法选择衡量城市宜居水平的评价指标.利用灰色模型预测不确定性因素对宜居城市的指标产生的重大影响,最终分析计算出淮海经济区城市宜居水平综合得分并排名,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PHI法 层次分析法 灰色模型 城市宜居水平 淮海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儒杰 许敏 卢莹莹 《科学咨询》 2024年第5期92-95,共4页
本文阐述了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背景意义、主要做法和推进特点。成都明确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发展定位,将生态建设置于优先地位,推动城乡融合和绿色产业发展。建设过程中,成都强调创新驱动,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产业体系;注重协调发展,... 本文阐述了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背景意义、主要做法和推进特点。成都明确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发展定位,将生态建设置于优先地位,推动城乡融合和绿色产业发展。建设过程中,成都强调创新驱动,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产业体系;注重协调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场景和功能;坚持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底色和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开放发展,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共享发展,优化生活与服务体验;安全发展,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通过科学规划、精准施策,成都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公园城市,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新发展理念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唐山现代化宜居生态城市的思考
18
作者 赵萌 《管理观察》 2014年第14期56-57,共2页
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都有显著影响。而城市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生态消费品特征,生态消费环境和消费者的个体特征等。通过对于唐山市居民生态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提出... 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都有显著影响。而城市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生态消费品特征,生态消费环境和消费者的个体特征等。通过对于唐山市居民生态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提出培育居民生态消费理念,建设唐山市"现代化宜居生态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消费 影响因素 宜居生态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宜居宜业城市的内涵、评价及实践——基于文献综述视角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涵筠 朱震锋 +1 位作者 徐文煦 国欣蕊 《中国林业经济》 2023年第1期47-53,共7页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产物,我国“十四五”规划也充分强调了未来持续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围绕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在基本内涵、评价体系及实践路径等关键领域展开文献梳理和回顾,有效归纳生态宜居宜业城市...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产物,我国“十四五”规划也充分强调了未来持续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围绕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在基本内涵、评价体系及实践路径等关键领域展开文献梳理和回顾,有效归纳生态宜居宜业城市的深刻内涵与特征,明确近年来学界关于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选择和评价技术运用,归纳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建设的实践模式和对策建议,最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述,并对未来关于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等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宜居宜业城市 生态城市 宜居城市 宜业城市 城市品质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现代宜居生态城市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中共玉溪市委党校课题组 张兴林 +2 位作者 管必英 汪如莲 蒋树芬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5期57-60,共4页
建设现代宜居生态城市,是玉溪市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必然选择。玉溪市建设现代宜居生态城市,就必须把握其基本内涵和大致图景,分析其现实基础和制约因素,统筹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从规划、建设、管理等层面全面推进,才... 建设现代宜居生态城市,是玉溪市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必然选择。玉溪市建设现代宜居生态城市,就必须把握其基本内涵和大致图景,分析其现实基础和制约因素,统筹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从规划、建设、管理等层面全面推进,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溪市 现代宜居生态城市 基本要素 制约因素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