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垂直采样的水下三维传感网覆盖算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彤 马欣媛 赵太飞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9年第2期125-131,共7页
针对水下环境的三维传感器网络节点随机部署时存在覆盖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垂直采样的水下三维传感网络覆盖算法,用于提高水下三维传感器网络覆盖率和连通性.垂直采样算法首先对三维监测区域进行垂直平面采样,然后再对该平面进行直... 针对水下环境的三维传感器网络节点随机部署时存在覆盖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垂直采样的水下三维传感网络覆盖算法,用于提高水下三维传感器网络覆盖率和连通性.垂直采样算法首先对三维监测区域进行垂直平面采样,然后再对该平面进行直线采样,把三维空间的覆盖问题转化为多平面内的直线覆盖优化问题,达到对整个三维网络覆盖优化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在100 m×100 m×100 m的三维监测水域,垂直采样算法比三维随机部署策略可提高约4%~28%的覆盖率,在节点数为40时对覆盖率的提升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传感网 覆盖算法 垂直采样 网络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差的二氧化碳垂直采样分析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梁苗 方双喜 +5 位作者 刘毅 姚波 王勇 马千里 易游 郭敏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117-4124,共8页
本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直接采样技术的二氧化碳(CO2)垂直廓线采样分析系统,分析近地面至25km高空CO2浓度的垂直分布.系统通过压差实现垂直方向连续采样,利用CRDS高精度分析技术对不同高度样品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得到采样区域CO2浓度廓线.... 本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直接采样技术的二氧化碳(CO2)垂直廓线采样分析系统,分析近地面至25km高空CO2浓度的垂直分布.系统通过压差实现垂直方向连续采样,利用CRDS高精度分析技术对不同高度样品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得到采样区域CO2浓度廓线.于2018年6月13~14日,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利用平流层探空气球平台进行了观测实验.实验室测试显示,CO2分析准确度优于0.06×10-6,精度优于0.08×10-6.外场实验获得区域近地面至25km高空CO2浓度的高分辨率垂直廓线,显示CO2在不同高度的分层结构.考虑不同高度样品扩散作用,系统垂直分辨率在10km高度以下优于580m,在10~20km高度优于3.3km.研究表明:分析系统可搭载在合适探空平台上进行CO2垂直观测,获取浓度廓线,可为传输模式提供数据,并为碳卫星遥感数据提供实测数据校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采样 二氧化碳 浓度廓线 垂直分辨率 平流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采样——计数波形的一种新方法
3
作者 陆三兰 龙传安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1998年第3期43-44,共2页
用频率计测量信号时,如果能看到波形就可避免结果出错,但这意味着必须同时并接一个观察仪器。查尔斯·霍尔顿想出了一种叫做垂直采样的方法,将其集成到频率计中,就得到了一种显示传统波形的新方法。
关键词 垂直采样 波形计数 频率计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ADC垂直同步采样结构及其误差校正 被引量:2
4
作者 卫洋斌 李浩 +2 位作者 孙晓平 曹佳伟 王志刚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1-149,共9页
航空航天、机械、声学、装备制造等领域对检测仪表的观测动态指标要求极高,甚至超出现有商用高分辨力数模转换器件的极限,因此,本文拟建立一种双ADC垂直同步采样的机制,通过数据流拼合的方式达到总动态范围扩展的目的。在双ADC硬件平台... 航空航天、机械、声学、装备制造等领域对检测仪表的观测动态指标要求极高,甚至超出现有商用高分辨力数模转换器件的极限,因此,本文拟建立一种双ADC垂直同步采样的机制,通过数据流拼合的方式达到总动态范围扩展的目的。在双ADC硬件平台中,针对不同采样支路差异化所导致的量化数据延时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格朗日插值Farrow结构滤波器的误差校正方法。仿真及硬件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双ADC垂直同步采样架构将实验对象的动态范围提高了13.318 dB,同时本文提出的误差校正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垂直同步采样通道之间的延时误差,进而使双ADC的动态范围扩展具备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同步采样 FARROW结构 拉格朗日插值 延时校正 动态范围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空气采样中活性炭吸收管垂直固定装置在监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刘晔 仇欣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7年第3期58-59,共2页
通过自行设计研制的环境空气采样中活性炭吸收管垂直固定装置,结合环境空气活性炭吸收管垂直采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介绍了固定装置在监测工作中的运用,并根据使用的结果,总结了该设备的性能特点,为更高效的进行环境空气中活性炭... 通过自行设计研制的环境空气采样中活性炭吸收管垂直固定装置,结合环境空气活性炭吸收管垂直采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介绍了固定装置在监测工作中的运用,并根据使用的结果,总结了该设备的性能特点,为更高效的进行环境空气中活性炭采样的现场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 采样规范 垂直采样、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估算天顶对流层延迟的积分方法
6
作者 胡方鑫 夏朋飞 +1 位作者 黄亮 叶世榕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1-466,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估算天顶对流层延迟的积分算法,新算法在传统积分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顾及了大气干折射率与大气压强、大气湿折射率与大气水汽压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近似指数变化的形式,并得到了更佳的计算结果。选取了中国地区2018年8... 提出了一种新的估算天顶对流层延迟的积分算法,新算法在传统积分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顾及了大气干折射率与大气压强、大气湿折射率与大气水汽压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近似指数变化的形式,并得到了更佳的计算结果。选取了中国地区2018年85个探空测站观测数据进行试算,结果表明,探空观测数据垂直采样平均间隔小于400 m时,两种积分算法估算的天顶对流层延迟ZTD(Zenith Total Delay)之差优于0.3 cm;探空观测数据垂直采样平均间隔大于900 m时,两种积分算法估算的ZTD之差约为1.89 cm。最后,选用GNSS精密单点定位获得的ZTD作为参考值,对新的积分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探空观测数据垂直采样平均间隔大于900 m时,与传统的积分方法相比,新积分方法获得的ZTD更接近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顶对流层延迟 积分 无线探空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垂直采样平均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tack nonstationary deconvolution based on variable-step sampling in the radial trace domain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芳 王守东 +2 位作者 陈小宏 刘国昌 郑强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3年第4期423-432,511,共11页
The conventional nonstationary convolutional model assumes that the seismic signal is recorded at normal incidence. Raw shot gathers are far from this assumption because of the effects of offsets. Because of such prob... The conventional nonstationary convolutional model assumes that the seismic signal is recorded at normal incidence. Raw shot gathers are far from this assumption because of the effects of offsets. Because of such problems, we propose a novel prestack nonstationary deconvolution approach. We introduce the radial trace (RT) transform to the nonstationary deconvolution, we estimate the nonstationary deconvolution factor with hyperbolic smoothing based on variable-step sampling (VSS) in the RT domain, and we obtain the high-resolution prestack nonstationary deconvolution data. The RT transform maps the shot record from the offset and traveltime coordinates to those of apparent velocity and traveltime. The ray paths of the traces in the RT better satisfy the assumptions of the convolutional model. The proposed method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stationary deconvolution and inverse Q filtering, without prior information for Q. The nonstationary deconvolution in the RT domain is more suitable than that in the space-time (XT) domain for prestack data because it is the generalized extension of normal incidence. Tests with synthetic and real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more effective in compensating for large-offset and deep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stationary deconvolution Variable-step sampling Radial trace transform Gabor transform Attenuation compens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