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直地震剖面在多薄煤层标定中的应用
1
作者 牟棋 李晓强 赵一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9期0079-0082,共4页
我国西部中生代煤田具有可采煤层多而薄、间距小的地质特点,受地震勘探分辨率的影响,该类煤田难以开展煤层精细标定和资源精确评价。为此,在勘查区范围内进行了零井源距垂直地震剖面(VSP)勘探,并结合钻井、测井和地面地震资料开展综合... 我国西部中生代煤田具有可采煤层多而薄、间距小的地质特点,受地震勘探分辨率的影响,该类煤田难以开展煤层精细标定和资源精确评价。为此,在勘查区范围内进行了零井源距垂直地震剖面(VSP)勘探,并结合钻井、测井和地面地震资料开展综合层位标定。实例表明,VSP勘探可以获得可靠的单煤层波组特征,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面地震等多尺度信息进行层位标定,提高了煤层标定精度,为地震精细解释提供了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vsp) 多薄煤层 综合层位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地震剖面高斯束法偏移成像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珺 乔玉雷 +1 位作者 姚忠瑞 李瑞忠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33,共5页
为了提高垂直地震剖面(VSP)成像质量,首次将高斯束偏移方法应用于VSP观测系统。给出了基于共炮点道集的VSP叠前高斯束偏移算法,在计算高斯束参数时,若相邻高斯束中心射线超过一定距离,则采用波前重建方法,更好地解决了阴影区问题,计算... 为了提高垂直地震剖面(VSP)成像质量,首次将高斯束偏移方法应用于VSP观测系统。给出了基于共炮点道集的VSP叠前高斯束偏移算法,在计算高斯束参数时,若相邻高斯束中心射线超过一定距离,则采用波前重建方法,更好地解决了阴影区问题,计算效率也提高了2倍。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证明了高斯束偏移应用于VSP成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vsp) 高斯束偏移 波前重建 偏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玛北1井基于垂直地震剖面的地震层位综合标定 被引量:5
3
作者 马学军 张雪莹 +2 位作者 李海英 陈本池 牟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0181-10190,共10页
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地震资料层位标定是地震解释阶段的第一步和预测储层研究的前提,也是高精度勘探工作的基础工作。以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玛北1井为例,简要分析了常规合成记录标定和VSP标定存在的问题,建立了该区域垂直地震剖面(vertical... 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地震资料层位标定是地震解释阶段的第一步和预测储层研究的前提,也是高精度勘探工作的基础工作。以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玛北1井为例,简要分析了常规合成记录标定和VSP标定存在的问题,建立了该区域垂直地震剖面(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VSP)资料的处理流程,之后利用玛北1井校正的声波曲线合成记录和VSP走廊叠加剖面来进行综合层位标定,将深度域测井、地质层位资料与时间域地震资料紧密连接起来。最后通过层位标定结果、层速度的分层以及泊松比的特征,推测在深度4800~4925 m为有利储层段,并在钻井结果中得到了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位标定 垂直地震剖面(vsp) 走廊叠加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的垂直地震剖面调查 被引量:14
4
作者 朱光明 杨文采 +5 位作者 杨正华 杜有成 杨贵明 姚虹 杨占江 程振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9-490,共12页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研究对了解发生在地幔深处的大陆动力学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此带中进行了大陆科学钻探和以深反射地震为主导的详细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为研究超高压变质带地壳上地幔组构提供了难得的基础资料.根据大陆科学钻...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研究对了解发生在地幔深处的大陆动力学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此带中进行了大陆科学钻探和以深反射地震为主导的详细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为研究超高压变质带地壳上地幔组构提供了难得的基础资料.根据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安排,在钻探取心,测井和地面三维地震观测的同时,还在5000m的钻孔中用三分量数字检波器,对地表激发传播到井中的地震波场作垂直地震剖面(VSP)观测,目的是将传感器放在钻孔内,近距离、高精度和高分辨率地观测井周围由于超高压变质带的构造特征和岩石岩性特征引起的波场变化.通过零偏移距和非零偏移距VSP调查,我们首次在超高压变质带取得了深度达5000m的精细的横波速度和泊松比等地球物理属性数据,作出了钻井岩心柱、测井、VSP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纵横波速度比、VSP上行波和地面地震资料的桥式综合对比图,使不同尺度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资料互相连接在一起.零偏和非零偏VSP观测可以标定主孔地质剖面各深度地质体的地震反射特性、井旁地震剖面上各个同相轴的地质属性,并对井旁局部地质构造作精细成像.由此观测取得的横波速度资料,成为建立孔区横波速度模型主要的资料来源,这种模型也是地面多波观测数据处理不可缺少的.因此,建议在进行大陆科学钻探时尽可能安排VSP地震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科学钻探 结晶岩区 垂直地震剖面 横波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地震测井(VSP)技术在薄层砂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本才 曹卿荣 +1 位作者 李珮 桂盼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1期109-113,共5页
VSP技术与常规地震观测方法相比,可减少噪声影响,提高纵向分辨率等诸多优势。通过VSP成像,结合地面三维地震资料和岩性资料,进行精细地震属性分析,准确标定目的层,确定岩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建立准确的地质模型,进而对地层的非均质性进行... VSP技术与常规地震观测方法相比,可减少噪声影响,提高纵向分辨率等诸多优势。通过VSP成像,结合地面三维地震资料和岩性资料,进行精细地震属性分析,准确标定目的层,确定岩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建立准确的地质模型,进而对地层的非均质性进行研究。该文以松辽盆地南部南山湾地区为例,利用VSP资料,重新标定葡萄花油层的薄砂体,精细解释油层底界,在多种地震属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储层预测,绘制出沉积相图,对该区提出了有利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 垂直地震剖面 葡萄花油层 南山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rvelet域垂直地震剖面波场分离 被引量:12
6
作者 包乾宗 高静怀 陈文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0-654,共5页
针对垂直地震剖面(VSP)资料处理中上下行波重叠难以分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VD)和Curvelet变换相结合的分离上下波方法.首先基于数据中随机噪声是统计平稳的假设,在Curvelet域通过分尺度选取阈值压制随机噪声,再利用奇异... 针对垂直地震剖面(VSP)资料处理中上下行波重叠难以分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VD)和Curvelet变换相结合的分离上下波方法.首先基于数据中随机噪声是统计平稳的假设,在Curvelet域通过分尺度选取阈值压制随机噪声,再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滤除部分下行波能量,最后根据VSP资料中上下行波在Curvelet域分布区域不同,进行上下行波场分离.合成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与f-k滤波方法和SVD方法相比,不仅提高了信噪比,而且减弱了边界上的波形畸变,得到了更好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 CURVELET变换 波场分离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井的垂直地震剖面测量 被引量:7
7
作者 吴志强 祁江豪 +7 位作者 张训华 郭兴伟 丘学林 张雪飞 谭云龙 黄聿晓 李文强 庞玉茂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492-3508,共17页
南黄海海相地层的地震波场特征和层位标定一直是困扰地震勘探的重要问题.为了近距离、高精度和高分辨率地观测井周围构造特征和岩石性质引起的波场变化,为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与解释提供地震波衰减规律、速度与层位标定等信息,对大陆... 南黄海海相地层的地震波场特征和层位标定一直是困扰地震勘探的重要问题.为了近距离、高精度和高分辨率地观测井周围构造特征和岩石性质引起的波场变化,为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与解释提供地震波衰减规律、速度与层位标定等信息,对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井实施了近零偏移距垂直地震剖面(VSP)观测.针对海相地层顶部强反射界面地震波穿透难的问题,采用了大容量气枪震源并设计了气枪阵列组合方式,提高了激发地震波的能量,获得了强反射界面之下清晰的PP、PS下行波和上行波信号.采用了三分量偏振合成、组合滤波和波场分离等处理方法,对VSP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海相三叠系-志留系的精细的纵波、横波速度结构和地层吸收因子等物性数据,建立了钻井地层、测井、VSP上行波和多道地震剖面对应关系,实现了不同尺度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属性资料的有效衔接,标定了钻井地质剖面上各深度地质体的地震反射特性,厘定了过井地震剖面上反射同相轴的地质属性.此次观测取得的纵波、横波速度信息,成为建立南黄海海相地层速度模型主要的资料来源,也是地震资料的岩性反演处理不可缺少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海相沉积层 垂直地震剖面 弹性波速度 大容量气枪震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垂直地震剖面资料提高地面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双全 李向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8,75,共5页
介绍利用三分量垂直地震剖面(VSP)资料中的纵波初至求取地层品质因子Q值的原理及方法、稳定化的反Q滤波方法,以及实现联合VSP地震资料进行反Q滤波提高分辨率处理的技术流程。利用三分量VSP资料估算的弹性参数可以与地层的Q值进行对比分... 介绍利用三分量垂直地震剖面(VSP)资料中的纵波初至求取地层品质因子Q值的原理及方法、稳定化的反Q滤波方法,以及实现联合VSP地震资料进行反Q滤波提高分辨率处理的技术流程。利用三分量VSP资料估算的弹性参数可以与地层的Q值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估算的地层Q值的准确性。实际VSP资料和过井的地面地震资料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技术流程是可行的,能够在不影响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情况下提高地面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与VSP走廊叠加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提高分辨率后的地震资料与VSP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vsp) 反Q滤波 品质因子(Q) 分辨率 下行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南方天然气盆地三维图形偏移及垂直地震剖面(VSP)模拟结果的综合解释
9
作者 J.M.Reilly 张卫红 《石油物探译丛》 1992年第3期15-28,共14页
在英国南方天然气盆地的北部,由于Zechstein统(二叠系)盐隆及底辟的存在,所以深度转换变得复杂起来。此外,晚Zechstein统(晚二叠系)剖面中速度横向变化大。控制该地层剖面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埋藏深度;(2)单层岩性的变化;(3)后成... 在英国南方天然气盆地的北部,由于Zechstein统(二叠系)盐隆及底辟的存在,所以深度转换变得复杂起来。此外,晚Zechstein统(晚二叠系)剖面中速度横向变化大。控制该地层剖面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埋藏深度;(2)单层岩性的变化;(3)后成构造倒转的影响.为了精确地估算深度,就需要结合测井速度,地震速度及地震资料解释的综合方法. 1988年,Mobil公司及其合作者在英国南方天然气盆地的北部钻了一口勘探井。该井位于Zechstein统底辟构造的顶部附近.井中2000米深处遇到Zechstein统地层。深度超过3700米时为二叠系赤底统目的层。目的层构造的原始略图是根据地震解釋的等时三维图经偏移得到的.空变层速度函数是用六层之中五个层位作深度转换得到的。文中建立这些函数是利用了基于井和模型的地震层速度两种信息来实现的。我们采用了一个移动震源,在两个临界范围内进行了井中地震测量.与测量前模拟相结合,我们直接证实了距井7公里处的构造形态,如图所示.我们还用测量后的三维图形偏移和模型来进一步改善了构造解释。虽然在大偏移距模拟估算中,我们考虑了地层的各向异性问题,但是,野外的资料(?)没有提供明显的证据。文章最后进行了如下对比:曲射线与直射线偏移/模拟的对比;中心点深度速度函数与随深度而变化的瞬时速度函数的对比,以及基于Hubral的深度偏移算法和基于Fermat的深度偏移算法的对比;并观测了构造倾角超过15°和偏移距超过6公里时,上述对比结果的明显差别。可以发现,使用曲射线和空变瞬时速度函数的三维图形深度偏移方法所得速度场与研究区的“真”地下速度场最为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图形 偏移 垂直地震剖面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谷盆地下的壳-幔结构及其成因机制讨论——以由近垂直反射地震剖面揭示的松辽盆地下的壳-幔结构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加鹏 邱殿明 +2 位作者 张兴洲 杨宝俊 闫静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0期40-45,共6页
详细研究了七段、约130km长的近垂直反射地震剖面所揭示的松辽盆地下的壳幔结构。松辽盆地之下壳幔之间为相对厚的Moho过渡带。可分为薄Moho和透镜状Moho以及过渡型Moho,与之对应的壳幔结构也有差异。松辽盆地的发育阶段明显地可分为断... 详细研究了七段、约130km长的近垂直反射地震剖面所揭示的松辽盆地下的壳幔结构。松辽盆地之下壳幔之间为相对厚的Moho过渡带。可分为薄Moho和透镜状Moho以及过渡型Moho,与之对应的壳幔结构也有差异。松辽盆地的发育阶段明显地可分为断陷期、拗陷期以及夭折期,不同的壳幔结构可能与松辽盆地不同的发育期存在密切联系。此外,通过对比,认为裂谷盆地区具有类似的特殊壳幔结构。在裂谷区,壳幔之间强烈相互作用,不同的地壳组成和裂谷形成的不同阶段是形成不同壳幔结构的主要原因,而且它们之间具有成因上的联系,并与裂谷的形成阶段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反射地震剖面 松辽盆地 裂谷 壳一幔结构 过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介质中垂直地震剖面有限差分正演 被引量:6
11
作者 邹延延 徐义贤 +1 位作者 沙椿 汪利民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59-1967,共9页
垂直地震剖面法可以通过认识反射和透射过程,深入了解地震波传播特性,又可以改善地表地震资料关于构造、地层和岩性的解释.本文是在基于垂直地震剖面的基本原理基础上,采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求解二维弹性波方程,然后对常见的层... 垂直地震剖面法可以通过认识反射和透射过程,深入了解地震波传播特性,又可以改善地表地震资料关于构造、地层和岩性的解释.本文是在基于垂直地震剖面的基本原理基础上,采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求解二维弹性波方程,然后对常见的层状介质和岩溶介质模型分别进行模拟,根据模型合成了相关的垂直地震剖面记录,期间采用的是完全匹配层法吸收边界条件,从记录中可以看见该边界条件的简单而高效的优点,最后对模型的复杂程度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以适应更复杂的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 正演 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地震剖面的有限元正演模拟 被引量:5
12
作者 肖春燕 庄东海 金耀祖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81-86,共6页
应用有限元法和差分法对弹性波波动方程及其定解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无震源形式下的波动方程递推解.引入震源,对有限波场区域进行垂直地震剖面模拟调试,发现空间离散间隔、时间采样间隔与弹性介质速度、震源最大频率之间存在制... 应用有限元法和差分法对弹性波波动方程及其定解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无震源形式下的波动方程递推解.引入震源,对有限波场区域进行垂直地震剖面模拟调试,发现空间离散间隔、时间采样间隔与弹性介质速度、震源最大频率之间存在制约关系,满足该关系可使模拟结果收敛、稳定.对4个地层模型(简单模型、垂直断层模型、正断层模型和多层介质模型)进行模拟计算表明,在模拟剖面上清晰可见直达波、反射纵波、反射横波、转换波和多次波能量,与理论分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 地震模拟 地震模型 弹性波 波动方程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架科学钻探南黄海CSDP-2井的垂直地震剖面资料采集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志强 郭兴伟 +5 位作者 祁江豪 丘学林 张雪飞 谭云龙 黄聿晓 李文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9-207,共9页
CSDP-2井位于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西部,是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在中部隆起上实施的第一口以探查印支构造面以下海相中-古生界地层属性为目标的科学钻探井,对了解中部隆起前新生代基岩地层赋存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取井孔的高精度地层... CSDP-2井位于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西部,是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在中部隆起上实施的第一口以探查印支构造面以下海相中-古生界地层属性为目标的科学钻探井,对了解中部隆起前新生代基岩地层赋存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取井孔的高精度地层速度及高信噪比地震波场特征,建立准确的地震层位与钻井地层的对应关系,对该井实施了垂直地震剖面(VSP)观测。针对观测井的地震地质条件和观测目标,采用了由4条1500in3的Bolt气枪组成的大容量气枪阵列作为地震激发震源,克服了海相地层顶界面强反射对地震波强烈阻滞的难题;通过三分量数字检波器等间距观测方法,记录传播到井中的地震波场信号。现场的初步处理结果表明,获得了高信噪比的地震波场信号,纵波和转换波信号清晰、特征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 观测 大容量气枪震源 强反射界面 南黄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地震剖面与地面地震联合成像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旭光 乐友喜 张军舵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7-509,共3页
垂直地震剖面(VSP)观测是在井中布置检波器,观测系统有别于地面地震,观测的波场特征也有别于地面地震。利用分步Fourier法外推波场,并在每一个外推深度叠加该深度的观测波场,实现了VSP与地面地震观测数据的联合成像。不同观测系统所获... 垂直地震剖面(VSP)观测是在井中布置检波器,观测系统有别于地面地震,观测的波场特征也有别于地面地震。利用分步Fourier法外推波场,并在每一个外推深度叠加该深度的观测波场,实现了VSP与地面地震观测数据的联合成像。不同观测系统所获得的波场在成像过程中可以优势互补,提高成像质量。模型试算表明,VSP与地面地震数据的联合,对地层能够更为准确地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 联合成像 叠加 分步Fourie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井源距垂直地震剖面各向异性参数反演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需要 董天立 刘一霖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6,共10页
利用微扰理论推导了弱各向异性(WA)介质参数正反演计算的基本公式;给出了在已知慢度矢量的一个分量和偏振矢量情况下确定WA参数的方法.如果这一方法被用于单一的变井源距垂直地震剖面(walkawayVSP)资料,可以获得9个WA参数.这9个WA参数... 利用微扰理论推导了弱各向异性(WA)介质参数正反演计算的基本公式;给出了在已知慢度矢量的一个分量和偏振矢量情况下确定WA参数的方法.如果这一方法被用于单一的变井源距垂直地震剖面(walkawayVSP)资料,可以获得9个WA参数.这9个WA参数完全决定了qP波和两个qS波在由剖面和钻井所决定的平面内传播的特性.对单条walkawayVSP观测系统数据的产生和WA参数的反演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对所能确定的WA参数及其可靠性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各向异性 弱各向异性(WA)参数 反演 变井源距垂直地震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地震剖面层速度与声波测井速度的对比──陕甘宁盆地的工作案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楚泽涵 雍太军 李艳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481-486,共6页
对陕甘宁盆地的两口探井中的垂直地震剖面(VSP)地层层速度和声波测井速度进行了统计对比分析,考察在相同的地质条件下,VSP层速度和声波测井速度各自的准确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声波测井速度普遍较VSP层速度... 对陕甘宁盆地的两口探井中的垂直地震剖面(VSP)地层层速度和声波测井速度进行了统计对比分析,考察在相同的地质条件下,VSP层速度和声波测井速度各自的准确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声波测井速度普遍较VSP层速度准确,并且前者普遍小于后者。同时发现,地层的声波传播速度越高,二者差别越大,如泥岩层约5-6%,砂岩层约10%,而白云岩地层二者相差最高达14%。由于VSP的测量误差大,VSP地层速度与声波测井地层速度的相关性亦较差,相关系数不大于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 声波测井 岩层速度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地震剖面数据管理和应用系统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金兰 郑鸿明 徐群洲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2期239-241,共3页
垂直地震剖面(VSP)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是一种集外业采集、资料处理成果、标定对比和成果显示于一体的数据管理应用平台,该系统制定了VSP外业采集地震辅助数据标准、处理流程标准和成果格式标准,解决了以往数据只能存放而不能灵活应用到... 垂直地震剖面(VSP)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是一种集外业采集、资料处理成果、标定对比和成果显示于一体的数据管理应用平台,该系统制定了VSP外业采集地震辅助数据标准、处理流程标准和成果格式标准,解决了以往数据只能存放而不能灵活应用到地震勘探研究工作中的问题,为数据规范化管理与应用创造了一种手段和条件,使物探行业更好地适应国际、国内勘探市场的需求,也给其他油田的资料管理和应用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 层位标定 纵横波速度 时深关系 应用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地震剖面资料波动方程反演用于井底以下地层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键 王永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0-103,共4页
利用垂直地震剖面 (VSP)资料波场可分离的特点 ,以下行波作震源函数 ,上行波作约束进行一维波动方程迭代反演 ,同时给出了一种快速生成梯度矩阵的近似算法 .通过选取反射系数作反演参数 ,改良了方程组的性态 ;通过适当加入阻尼因子 ,增... 利用垂直地震剖面 (VSP)资料波场可分离的特点 ,以下行波作震源函数 ,上行波作约束进行一维波动方程迭代反演 ,同时给出了一种快速生成梯度矩阵的近似算法 .通过选取反射系数作反演参数 ,改良了方程组的性态 ;通过适当加入阻尼因子 ,增强了求解的稳定性和抗噪音能力 .该法适用于井底以下地层的预测以及随钻反演 .实际资料的算例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 反演 垂直地震剖面 井底 地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地震剖面的KIRCHHOFF积分偏移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金明 董敏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23-532,共10页
把垂直地震剖面(VSP)资料转换到偏移距—深度域,可以通过 VSP CDP叠加来实现,也可用偏移技术来达到。但是,由于 VSP 为共炮点道集,所含数据量较少,所以用常规偏移方法很难获得良好的偏移效果。本文把传统的 Kirchhoff 积分算法推广到变... 把垂直地震剖面(VSP)资料转换到偏移距—深度域,可以通过 VSP CDP叠加来实现,也可用偏移技术来达到。但是,由于 VSP 为共炮点道集,所含数据量较少,所以用常规偏移方法很难获得良好的偏移效果。本文把传统的 Kirchhoff 积分算法推广到变速的叠前 VSP 资料偏移。要把Kirchhoff 积分算法用于 VSP 资料,其关键在于确定 Kirchhoff 轨迹,这相当于确定以源点和接收点为焦点的一等时轨迹。此轨迹与常规地面地震资料所用的常速 Kirchhoff 积分偏移形成的椭圆轨迹不同。本文采用射线方程来确定这种变速 Kirchhoff 轨迹。这种偏移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和一般叠前偏移方法是一样的,主要包括成像时间的确定、近似的 Kirchhoff 积分记录波场外推和求和成像处理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 KIRCHHOFF 积分偏移 变速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地震剖面资料中的随机噪声衰减 被引量:1
20
作者 满蔚仕 高静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19-1423,共5页
针对常规滤波方法没有考虑背景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背景噪声统计规律的小波域随机噪声衰减方法.在假设背景噪声是统计平稳的前提下,首先估计背景噪声与直达波到达之后的实际地震记录的相关系数,在这个系数比较小的情况下,利用每... 针对常规滤波方法没有考虑背景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背景噪声统计规律的小波域随机噪声衰减方法.在假设背景噪声是统计平稳的前提下,首先估计背景噪声与直达波到达之后的实际地震记录的相关系数,在这个系数比较小的情况下,利用每一道直达波到达前的背景噪声估计该道噪声的统计参数,然后给出噪声阈值估计,进而在小波域衰减垂直地震剖面(VSP)资料的随机噪声,获得高保真的VSP资料.对合成地震记录和实际资料的仿真实验表明,新方法比常规滤波方法的信噪比提高了约2 dB,且更能体现地震信号的时变特点,处理后的剖面同相轴更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噪声 垂直地震剖面资料 小波域 随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