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人工电场算法的城市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路径规划
1
作者 刘光才 金松鹏 +1 位作者 李章萍 刘百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44,共7页
针对城市场景下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使用危险度栅格法进行三维城市空间建模,对选定型号的eVTOL飞行器,以航程、运行风险和高度变化为目标函数,结合飞行... 针对城市场景下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使用危险度栅格法进行三维城市空间建模,对选定型号的eVTOL飞行器,以航程、运行风险和高度变化为目标函数,结合飞行器自身特性及环境限制,构建了多约束条件的载人eVTOL路径规划模型。然后,设计了一种改进人工电场算法(im-proved artificial electric field algorithm,IAEFA),在传统人工电场算法(artificial electric field algorithm,AEFA)的基础上增加了自适应库伦参数,并在库伦常数的计算中引入递减系数,以此进行仿真求解。实验结果显示,所构建的模型可以达到预期效果。使用改进算法进行路径规划的求解效果更优,相较传统粒子群算法和人工电场法,航程更短,高度变化更小且运行更为安全。最后,根据对照实验确定递减系数的取值,当递减系数取值为1.5时,改进算法的求解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中交通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路径规划 改进人工电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电解槽磁流体稳定性判定:基于垂直磁场B_(z)算术平均值的研究
2
作者 杨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
研究了铝电解槽磁流体动力学(MHD)稳定性的判定标准,重点分析了垂直磁场Bz算术平均值(B_(z0))在评估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文献综述、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验证了B_(z0)作为MHD稳定性判定指标的有效性。采用某500 kA铝电解项目为案例,结果表... 研究了铝电解槽磁流体动力学(MHD)稳定性的判定标准,重点分析了垂直磁场Bz算术平均值(B_(z0))在评估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文献综述、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验证了B_(z0)作为MHD稳定性判定指标的有效性。采用某500 kA铝电解项目为案例,结果表明B_(z0)对电解槽磁场设计具有显著指导作用。提出了基于B_(z0)的MHD稳定性判定模型,并对比了不同稳定性判据的优缺点,为铝电解槽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槽 垂直磁场 算术平均值 磁流体动力学稳定性 B_(z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干涉仪对天文底片扫描仪两轴气浮运动平台垂直度的测量
3
作者 王亮亮 商正君 +4 位作者 杨美婷 杨静 董姗 赵建海 于涌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5年第1期4-6,9,共4页
上海天文台开展高精度天文底片专用扫描仪的自主研制,垂直度误差是扫描仪所用两轴线性气浮运动平台的关键技术指标之一。基于直线度的干涉测量原理,使用RENISHAW XL80激光干涉仪及光学直角尺搭建垂直度测量光路,对两轴线性气浮式运动平... 上海天文台开展高精度天文底片专用扫描仪的自主研制,垂直度误差是扫描仪所用两轴线性气浮运动平台的关键技术指标之一。基于直线度的干涉测量原理,使用RENISHAW XL80激光干涉仪及光学直角尺搭建垂直度测量光路,对两轴线性气浮式运动平台的垂直度误差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在450 mm×450 mm工作范围内,气浮运动平台两个运动轴的垂直度误差为1.356″,标准偏差为0.121″,满足高精度天文底片扫描仪研制的要求。使用光学直角尺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具备光路布置简便和测量效率高的特点,适合气浮运动平台垂直度的日常检测和标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仪 气浮运动平台 直线度 垂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通用到垂直:大模型赋能管理学研究的新路径
4
作者 魏炜 张坤 徐哲淇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通过梳理人工智能的现有技术进展,重点提出了垂直领域大模型及其技术原理,尤其是多智能体系统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分析对比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管理学研究中出现的理论方法,并探究了不同方法论在管理学领域的优点与不足。通过ExpertCPT... 通过梳理人工智能的现有技术进展,重点提出了垂直领域大模型及其技术原理,尤其是多智能体系统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分析对比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管理学研究中出现的理论方法,并探究了不同方法论在管理学领域的优点与不足。通过ExpertCPT的案例,详细阐述了垂直领域大模型优化管理学研究过程中每一步的实现过程,提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管理学研究中的新理论方法,即基于垂直领域大模型的多智能体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方法论可以提升研究效率并推动研究创新,具体包括为构建研究问题提出新视角、优化文献检索与整理、自动化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提升数据可视化、智能化文献参考和引用管理以及数字化同行评审和出版过程。此外,还进一步探讨了垂直领域大模型助力管理学研究后续要关注的话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学术界提供了在管理学研究中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路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管理学研究 生成式人工智能 垂直领域大模型 多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垂直一体化对其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吴一丁 郭启明 +1 位作者 赖丹 陈广军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产业链合纵连横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5~2023年中国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垂直一体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有色金属和新能源企业一...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产业链合纵连横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5~2023年中国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垂直一体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有色金属和新能源企业一体化程度均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并且一体化企业的竞争力水平明显高于同行业未一体化企业。垂直一体化对企业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色金属企业效率提高和新能源企业市场规模扩大是其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原因。融资约束在一体化与企业竞争力的正向关系中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融资约束指数大于门槛值时,一体化促进企业竞争力;当融资约束指数小于门槛值时,有色金属企业后向一体化抑制竞争力,新能源企业前向一体化对竞争力的正向影响不再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大规模企业一体化对竞争力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提升我国有色金属与新能源产业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 新能源 垂直一体化 企业竞争力 融资约束 企业效率 市场规模 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飞行器三轴垂直度时变误差补偿方法
6
作者 王忠丰 张锋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5年第1期276-284,共9页
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引起垂直度变化,而垂直度测量的误差影响了飞行器的飞行任务控制,为此,提出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飞行器三轴垂直度时变误差补偿方法;在飞行器飞行环境下,构建地面坐标系,作为垂直度的测定、补偿标准;借助毫... 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引起垂直度变化,而垂直度测量的误差影响了飞行器的飞行任务控制,为此,提出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飞行器三轴垂直度时变误差补偿方法;在飞行器飞行环境下,构建地面坐标系,作为垂直度的测定、补偿标准;借助毫米波雷达技术精准的测距,结合飞行器的姿态检测结果,测定飞行器三轴垂直度;考虑飞行器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计算三轴垂直度的理论值;通过理论值与测定值的比对,得出时变误差的辨识结果,以时变误差量为补偿量,完成垂直度误差补偿工作;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优化设计方法的剩余三轴垂直度误差减少0.35 mm,在优化设计补偿方法作用下飞行器姿态角偏差明显减小,环境适应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测距 飞行器 三轴垂直 时变误差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项目产品化指数研究
7
作者 蒋维安 马心逸 魏麟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1期95-100,131,共7页
为了降低研发风险,对eVTOL项目产品化指数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改进的新产品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灰色关联-最小二乘(GC-LS)法得到eVTOL项目产品化指数。该方法有效地减弱了产品化指数模型与层次分析法(AHP)中主观性的影响。对15款已公... 为了降低研发风险,对eVTOL项目产品化指数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改进的新产品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灰色关联-最小二乘(GC-LS)法得到eVTOL项目产品化指数。该方法有效地减弱了产品化指数模型与层次分析法(AHP)中主观性的影响。对15款已公开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项目产品化指数进行了估计,其中14款用于确定最优权重,1款用于检验最优权重下的估计准确性。结果:1)最优权重下的估计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2)最优权重排名前三的为研发进度、安全性和社会接受度。结论:1)GC-LS法给出的最小二乘最优权重比较合理。2)研发进度、安全性和社会接受度三个要素对eVTOL项目产品化指数具有相对更重要的影响。3)利用GC-LS法可较方便准确地估计eVTOL项目的产品化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 项目产品化指数 评价指标体系 灰色关联-最小二乘(GC-L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对水体垂直混合过程的响应
8
作者 朱先龙 雷逸伦 +6 位作者 杨予 罗鸿 赖睿聪 罗文磊 王荣 徐润冰 邢鹏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9,共14页
深水湖泊冬季热力分层消亡,水体上下混合,水动力过程改变营养盐的分布格局,可能影响湖泊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的演替。本研究在2022年11月2023年4月高原深水湖泊抚仙湖的热力分层消亡期、混合期和分层形成期,开展水体垂直剖面的理化... 深水湖泊冬季热力分层消亡,水体上下混合,水动力过程改变营养盐的分布格局,可能影响湖泊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的演替。本研究在2022年11月2023年4月高原深水湖泊抚仙湖的热力分层消亡期、混合期和分层形成期,开展水体垂直剖面的理化环境因子及浮游植物群落高频观测,探究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热力学混合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水体混合过程引起湖泊理化环境因子显著的时空变化,与分层消亡期和形成期相比,混合期水体总磷(TP)、溶解性有机磷(DOP)、正磷酸盐(PO_(4)^(3-)-P)和叶绿素a(Chl.a)浓度显著增加,总氮(TN)、溶解氮(DN)、颗粒氮(PN)、氨氮(NH 3-N)和硝态氮(NO_(3)^(-)-N)浓度显著降低。浮游植物群落中,绿藻门的转板藻属(Mougeotia)和小球藻属(Chlorella)在整个观测期密度较高,蓝藻门的长孢藻属(Dolichospermum)和拟柱孢藻属(Cylindrospermopsis)在分层消亡期密度较高,硅藻门的直链藻属(Melosira)和隐藻门隐藻属(Cryptomonas)在混合期密度高,绿藻门的栅藻属(Scenedesmus)在分层形成期密度较高。冗余分析发现,NH_(3)-N、PO_(4)^(3-)-P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显著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而且,浮游植物不同种类对氮、磷营养盐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其中长孢藻属和转板藻属的密度与氮营养盐呈正相关、与磷营养盐呈负相关;而其他浮游植物密度则呈现相反规律,分别与氮营养盐呈负相关,与磷营养盐呈正相关。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水体混合期间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发现一方面水温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水温通过调节不同形态的氮(NO_(3)^(-)-N、NH_(3)-N)、磷(PO_(4)^(3-)-P和DOP)营养盐浓度,从而间接地驱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这些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共同作用,最终引起水体中Chl.a浓度变化。本研究有助于认识深水湖泊热力分层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加强对湖库热力分层的作用机制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有助于深水湖泊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 垂直混合 浮游植物 营养盐 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垂直传播可能性评价
9
作者 许翰坤 曹统 +6 位作者 王作欢 张鹏超 蓝胜芝 吴桃芬 杨香林 李肖梁 方维焕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探究猪瘟病毒(CSFV)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在猪群中的垂直传播能力,采用二次免疫方案,以5.0×10^(3.5)TCID_(50)的RecC-M1经颈部肌肉注射接种12头后备母猪,另从试验猪场随机挑选20头按常规免疫程序以750 RID剂量给后备母猪接... 为探究猪瘟病毒(CSFV)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在猪群中的垂直传播能力,采用二次免疫方案,以5.0×10^(3.5)TCID_(50)的RecC-M1经颈部肌肉注射接种12头后备母猪,另从试验猪场随机挑选20头按常规免疫程序以750 RID剂量给后备母猪接种猪瘟弱毒C株疫苗作为对照。接种后观察试验母猪临床症状并记录其产仔情况;首免后3、5、7、14 d采集母猪鼻拭子和肛拭子样品,并于母猪妊娠中期和分娩当日进行尾静脉采血,qPCR检测各组猪的病毒血症及排毒情况,ELISA检测猪血清中分别针对BVDV1和CSFV相应抗原的抗体水平;所有接种RecC-M1的母猪在生产当天留取2头新生仔猪(共24头)并在其吮吸初乳前安乐死后剖检,观察主要脏器大体病变情况,采集扁桃体、淋巴结、脾脏和膀胱组织用于组织病理学观察,血液样品用于猪瘟病毒抗体和核酸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母猪免疫后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接种后2周内的拭子样品中未检测到病毒核酸,妊娠中期和分娩时血清中的RecC-M1 E2和BVDV1-E rns特异性抗体均维持在较高水平,RecC-M1接种母猪的胎均仔数、死胎数和弱仔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对RecC-M1接种母猪所产24头新生仔猪的剖检发现,扁桃体、淋巴结、脾脏、肾脏和膀胱均未见出血、肿大等病变;组织学结果显示,扁桃体、淋巴结、脾脏和肾脏的组织结构正常,均未见有出血性变化;仔猪血样和组织样品均无病毒核酸检出,亦未见抗体阳性。结果表明,CSFV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对母猪及仔猪都是安全的,不发生病毒的垂直传播,为该疫苗后选株的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弱毒标记疫苗 垂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春季塔里木盆地典型沙尘天气过程气溶胶垂直分布及传输
10
作者 田文君 薛一波 +4 位作者 张小啸 雷加强 李生宇 范敬龙 张恒 《干旱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6,共13页
利用2021年4月下旬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激光雷达观测资料,结合ERA5再分析资料、HYSPLIT模式和环境监测及气象观测站的数据,分析沙尘气溶胶光学信息的垂直分布特征,对塔里木盆地大范围沙尘天气的产生原因、发展过程、潜在来源和传输路径... 利用2021年4月下旬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激光雷达观测资料,结合ERA5再分析资料、HYSPLIT模式和环境监测及气象观测站的数据,分析沙尘气溶胶光学信息的垂直分布特征,对塔里木盆地大范围沙尘天气的产生原因、发展过程、潜在来源和传输路径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沙漠腹地在4月19日20:00—21日14:00和22日14:00—26日18:00出现了两次强沙尘天气过程,沙尘集中分布在0~5 km高度,0~2 km消光系数>0.3 km^(-1);退偏比>0.6,远高于沙尘气溶胶的判定阈值0.31;两次沙尘天气过程均受高空低槽和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第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主要由翻越天山的冷空气导致,喀什、和田和阿克苏均出现扬沙天气,和田PM_(10)浓度于22日达到峰值3763μg·m^(-3),沙尘来自盆地西部;第二次沙尘天气主要来源于盆地东北处的冷空气入侵,库尔勒和阿克苏的PM_(10)浓度于25-26日突增至1200μg·m^(-3)以上,沙尘源区位于沙漠腹地、盆地东北部及北部;第二次沙尘天气过程的污染传输高度更高、持续时间更长且影响范围更广。沙漠腹地塔中尘源丰富,沙尘天气期间沙尘气溶胶垂直分布超过4 km,沙尘传输高度显著大于沙尘天气高发区和田和民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沙尘天气 气溶胶 垂直分布 激光雷达 塔中 PM_(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拉伸方式对健康人膝关节肌肉力量及垂直纵跳表现的即刻影响
11
作者 赵禹涵 李亚梅 +1 位作者 闫士芳 姜华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784-3790,共7页
背景:静态拉伸可有效改善关节运动幅度,而动态拉伸通过肌肉的激活后增强效应,有效提高肌肉力量及运动表现。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拉伸方式对膝关节肌肉力量及垂直纵跳表现产生的即刻影响,为寻求最佳拉伸方案、提高运动表现、预防训练损... 背景:静态拉伸可有效改善关节运动幅度,而动态拉伸通过肌肉的激活后增强效应,有效提高肌肉力量及运动表现。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拉伸方式对膝关节肌肉力量及垂直纵跳表现产生的即刻影响,为寻求最佳拉伸方案、提高运动表现、预防训练损伤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随机招募30名健康大学生,采用Biodex等速肌力测试仪、Qualisys红外动作捕捉系统及AMTI三维测力台分别采集股四头肌/腘绳肌静态拉伸、股四头肌/腘绳肌动态拉伸、股四头肌动态/腘绳肌静态拉伸、股四头肌静态/腘绳肌动态拉伸后的膝关节肌肉力量及垂直纵跳数据,利用膝关节峰值力矩、平均功率、纵跳高度、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及关节运动幅度评估膝关节肌肉力量及垂直纵跳表现。结果与结论:(1)与股四头肌/腘绳肌静态拉伸相比,股四头肌/腘绳肌动态拉伸可显著提高膝关节峰值力矩、平均功率及纵跳高度(P<0.05),股四头肌动态/腘绳肌静态拉伸和股四头肌静态/腘绳肌动态拉伸分别提高伸膝和屈膝峰值力矩和平均功率(P<0.05);(2)与股四头肌/腘绳肌静态拉伸相比,股四头肌静态/腘绳肌动态拉伸后的第二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显著下降(P<0.05);股四头肌/腘绳肌动态拉伸后的下肢关节运动幅度显著增加(P<0.05);(3)提示即刻的原动肌/拮抗肌动态拉伸和原动肌动态/拮抗肌静态拉伸可显著提高膝关节肌肉力量、垂直纵跳表现及关节运动幅度;较大的运动幅度有利于提高运动表现,并在着地时更好地吸收地面冲击力;同时,原动肌动态/拮抗肌静态拉伸对膝关节肌肉力量的提升效果优于原动肌/拮抗肌动态拉伸,原动肌静态拉伸/拮抗肌动态拉伸有利于提高垂直纵跳落地时的能量吸收能力,降低落地时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拉伸 静态拉伸 原动肌 拮抗肌 膝关节等速肌力 垂直纵跳 组织化工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与多氟化合物在场地土壤中的垂直迁移行为
12
作者 陈新 孙霄 +2 位作者 单国强 仪淑君 祝凌燕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8,共9页
全氟与多氟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因其极强的环境持久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在土壤中的垂直运移行为尚不清楚.本研究在我国某氟化工业园区附近采集了深度为20.3 m的土柱,对其进行分层并提取土壤中的胶体.... 全氟与多氟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因其极强的环境持久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在土壤中的垂直运移行为尚不清楚.本研究在我国某氟化工业园区附近采集了深度为20.3 m的土柱,对其进行分层并提取土壤中的胶体.定量分析不同深度土壤和胶体中18种常见PFAS.结果表明,土壤和胶体中PFAS平均总浓度分别达到了309.5 ng·g^(−1)干重和542.3 ng·g^(−1)干重,全氟辛酸PFOA为最主要的物质,占比均超过77%.随深度增加,长碳链PFAS在土壤与胶体中占比不断下降而短碳链PFAS则上升,说明短碳链PFAS具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土壤与胶体在PFAS组成上具有明显差异:土壤中新型醚羧酸类PFAS占比显著高于胶体,而胶体中短碳链PFAS占比更高,说明PFAS的化学结构对其在胶体上的吸附具有较大影响.进一步的计算表明,相比于下层土壤,PFAS在上层土壤(0.1—2.6 m)胶体上具有较高的负载量(982.0 ng vs.146.0 ng),表明上层土壤中胶体载带对PFAS的垂直迁移具有一定贡献,特别是对短链羧酸垂直迁移的贡献要大于PFOA.本研究证明PFAS(尤其是短碳链PFAS)能够随胶体垂直运移至深层土壤并对地下水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与多氟化合物 土柱 胶体 垂直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静电植绒法制备沥青基碳纤维垂直排列高导热热界面材料
13
作者 武美霞 欧阳江坤 +3 位作者 侯梦迪 洪建婷 丁鹏 王金合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利用二次静电植绒和底膜收缩的方法,成功制备致密垂直排列的沥青基碳纤维/硅胶复合热界面材料.研究了改进静电植绒法对导热材料的密度、垂直度、导热系数及传热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植绒时间下,二次植绒的沥青基碳纤维植绒密度和... 利用二次静电植绒和底膜收缩的方法,成功制备致密垂直排列的沥青基碳纤维/硅胶复合热界面材料.研究了改进静电植绒法对导热材料的密度、垂直度、导热系数及传热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植绒时间下,二次植绒的沥青基碳纤维植绒密度和垂直排列状态明显优于一次植绒的沥青基碳纤维.在二次植绒的条件下进行底膜收缩,当底膜收缩率为33%时,热界面材料的垂直导热系数可达27.4 W/(m·K).所制备材料展现出良好的垂直导热性能,所采用的制备工艺具有良好的工业放大可能性,具有在电子芯片散热领域发展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静电植绒 热界面材料 沥青基碳纤维 (pitch-based CARBON FIBER PCF) 垂直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垂直风切变下江苏下击暴流统计特征
14
作者 熊希颖 王秀明 俞小鼎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6,共14页
为研究弱垂直风切变环境下的下击暴流特征,基于SA型多普勒天气雷达、探空和地面(10 m)极大风资料以及静止气象卫星云图,筛选出江苏2019—2020年6—9月弱垂直风切变下381次下击暴流事件,并按尺度分为微下击暴流、宏下击暴流和下击暴流簇... 为研究弱垂直风切变环境下的下击暴流特征,基于SA型多普勒天气雷达、探空和地面(10 m)极大风资料以及静止气象卫星云图,筛选出江苏2019—2020年6—9月弱垂直风切变下381次下击暴流事件,并按尺度分为微下击暴流、宏下击暴流和下击暴流簇。统计结果表明:江苏地区6—9月64.9%的雷暴日伴随下击暴流,平均每个下击暴流日发生8次下击暴流事件;三类下击暴流占比分别为:微下击暴流21.7%、宏下击暴流47.6%、下击暴流簇30.7%,集中出现在15—16时(北京时);基于雷达径向速度,下击暴流平均持续时间为25.4 min,平均强度(辐散速度对风速差值或低仰角极大风)为22 m·s^(-1),仅7个下击暴流样本达到致灾大风标准(低仰角径向速度达25 m·s^(-1)或辐散速度对差值达40 m·s^(-1)),下击暴流引发的地面气象站观测极大风均值为15.5 m·s^(-1),表明其致灾性不太强;下击暴流低仰角径向速度模态以辐散速度对型为主(73.3%),但多为非对称型,仅有6.1%的下击暴流为对称的辐散速度对结构,26.7%的下击暴流表现为低仰角强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击暴流 垂直风切变 下击暴流簇 强度与尺度 非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疫苗接种和垂直传播的SEIV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15
作者 王春霞 王晓东 +1 位作者 热木孜亚·热布哈提 王凯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1期10-16,共7页
利用动力学方法建立了一类具有疫苗接种,并同时考虑垂直传播的SEIV传染病模型,利用下一代矩阵算法给出了决定疾病是否流行的阈值R_(0)。当R_(0)<1时,模型存在唯一的无病平衡点,并通过建立合适的Lyapunov函数证明了无病平衡点是全局... 利用动力学方法建立了一类具有疫苗接种,并同时考虑垂直传播的SEIV传染病模型,利用下一代矩阵算法给出了决定疾病是否流行的阈值R_(0)。当R_(0)<1时,模型存在唯一的无病平衡点,并通过建立合适的Lyapunov函数证明了无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R_(0)>1时,模型存在唯一的地方病平衡点,并证明了它是一致持久的。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以上结论。此外,为了更好地控制和预防疾病,模拟研究了几个关键参数对疾病传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接种 垂直传播 基本再生数 平衡点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垂直风廓线的机器学习风速订正模型
16
作者 张流杰 王强 +5 位作者 明轩萱 杨树林 叶时彤 王凯 罗坤 樊建人 《能源工程》 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
研究提出了一种在风速垂直分布规律约束下训练得到机器学习风速订正的方法(耦合模型)以提高模型泛化性能。试验中的机器学习模型采用CNN_LSTM模型,风速垂直分布规律指一段时间各高度的时均风速满足指数分布规律,通过物理与数据结合的方... 研究提出了一种在风速垂直分布规律约束下训练得到机器学习风速订正的方法(耦合模型)以提高模型泛化性能。试验中的机器学习模型采用CNN_LSTM模型,风速垂直分布规律指一段时间各高度的时均风速满足指数分布规律,通过物理与数据结合的方法提升订正效果。研究表明,以测风数据为基准,耦合模型订正结果更接近测风数据,较WRF模拟风速在试验中均方根误差最高可降低1.74m/s,较CNN_LSTM订正模型均方根误差最高可再降低0.46m/s,两种不同的订正方法可将相关系数由0.65左右提升到0.9左右,其中耦合模型相关系数能够提升到0.92左右。本研究提出的通过在机器学习模型训练中耦合风速垂直分布规律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订正模型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订正 机器学习 垂直风廓线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垂直轴风机叶片气动性能分析
17
作者 陈颖 杨宏坤 +1 位作者 闫涵 郑雄波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3,共7页
叶片作为垂直轴风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风电机组与外界风能相互作用的关键载体。基于CFD方法,采用动网格与重叠网格技术,对H型风机进行气动载荷计算。对额定风速下的风机高径比和密实度等重要气动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H型... 叶片作为垂直轴风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风电机组与外界风能相互作用的关键载体。基于CFD方法,采用动网格与重叠网格技术,对H型风机进行气动载荷计算。对额定风速下的风机高径比和密实度等重要气动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H型风机均在高径比为1.2,密实度为0.12下气动性能达到最优。翼型、叶片数量的变化对受力系数的影响较小,但对能量转换效果影响显著。研究可对垂直轴风机的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机 敏感性 气动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可变俯仰角的垂直轴风力机翼型优化设计方法
18
作者 印四华 朱成就 +3 位作者 莫抒志 张明康 汪泉 陈戈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0,共7页
针对设计垂直轴风力机翼型时普遍将俯仰角(θ_(p))设定为固定值,导致不能很好地发挥翼型的气动性能的问题,文章首先提出了一种考虑可变θ_(p)的垂直轴风力机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翼型优化;然后,基于制动圆柱理论不断迭代计算其功率系数... 针对设计垂直轴风力机翼型时普遍将俯仰角(θ_(p))设定为固定值,导致不能很好地发挥翼型的气动性能的问题,文章首先提出了一种考虑可变θ_(p)的垂直轴风力机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翼型优化;然后,基于制动圆柱理论不断迭代计算其功率系数(C_p),以极大功率系数直接作为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耦合RFOIL软件优化翼型廓线与θ_(p)分布;最后,优化得到垂直轴风力机新翼型VAWT250。与参考翼型AIR001相比,无论是光滑条件,还是粗糙条件,新翼型的气动性能具有明显提升,尤其是粗糙条件,其最大升力系数与升阻比分别提升了16.1%和17.1%;在粗糙条件下,考虑俯仰角时,风力机的最大C_(p)提高了6.81%。该结果对垂直轴风力机翼型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 翼型 俯仰角 制动圆柱理论 功率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形拔牙矫治不同垂直骨面型上颌前牙移动特征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19
作者 李汪儒 杨璞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在无托槽隐形拔牙矫治过程中上颌前牙的移动特征。方法采集1例正畸患者的上颌骨锥形束CT数据和上颌牙列口内扫描数据,使用Mimics、Geomagic Studio、HyperMesh等软件,建立3种不同垂直骨面...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在无托槽隐形拔牙矫治过程中上颌前牙的移动特征。方法采集1例正畸患者的上颌骨锥形束CT数据和上颌牙列口内扫描数据,使用Mimics、Geomagic Studio、HyperMesh等软件,建立3种不同垂直骨面型(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透明矫治器内收上颌前牙,分析上颌前牙的移动趋势,分析各向位移量、转矩变化及牙周膜等效应力。结果各垂直骨面型组均表现为牙齿向拔牙侧移动,移动方式为倾斜移动,根位移量小于冠位移量;中切牙和侧切牙的垂直向及矢状向位移量、牙周膜等效应力和转矩变化均表现为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依次增多;尖牙的垂直向及矢状向位移量、牙周膜等效应力和转矩变化则表现为均角组最多,低角组最小。结论在进行无托槽隐形拔牙矫治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垂直骨面型的前牙移动特征,制订个性化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拔牙矫治 生物力学 垂直骨面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汉民族成人女性Ⅱ类1分类不同垂直骨面型颏部软硬组织形态的研究
20
作者 王梓涵 徐金瑞 +3 位作者 朱婉瑜 石晓宇 杨洁 聂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目的:初步研究汉族、维吾尔族成人女性Ⅱ类1分类颏部软硬组织形态特点及民族差异。方法:纳入18~35岁的女性Ⅱ类1分类的患者,维吾尔族、汉族各90例,按照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均角、低角组,每组各30例,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并比较分析汉... 目的:初步研究汉族、维吾尔族成人女性Ⅱ类1分类颏部软硬组织形态特点及民族差异。方法:纳入18~35岁的女性Ⅱ类1分类的患者,维吾尔族、汉族各90例,按照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均角、低角组,每组各30例,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并比较分析汉族与维吾尔族颏部软硬组织各个指标。结果:(1)汉族高角组的Po-Pos大于均角组和低角组;高角组的颏最小厚度、颏厚度/颏高度、颏最小厚度/颏厚度、颏角小于均角组和低角组(P<0.05)。维吾尔族高角组的颏高度、颏凹陷、颌颈角大于均角组和低角组;高角组的颏最小厚度、颏厚度/颏高度、颏最小厚度/颏厚度小于均角组和低角组(P<0.05);(2)低角组:颏角、颌颈角、软组织颏倾角、Me-Mes在两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角组:颏高度、LI-LL、Me-Mes在两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角组:颏前厚度与颏后厚度之比、颏角、软组织唇颏距离、Po-Pos在两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汉族、维吾尔族与FH/MP呈正相关的为Po-Pos、颌颈角、颏凹陷、颏唇角、颏高度、颏前厚度与颏后厚度之比、软组织唇颏距离(P<0.05);与FH/MP呈负相关的为颏唇沟、颏厚度、颏厚度与颏高度之比、颏角、颏最小厚度与颏厚度之比(P<0.05)。结论:汉族、维吾尔族成人女性Ⅱ类1分类不同垂直骨面型颏部软硬组织形态不同,在相同垂直骨面型中颏部软硬组织形态种族间有一定的差异性,颏部软硬组织形态与垂直骨面型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类骨面型 垂直骨面型 颏部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