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垂体功能异常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全军民 任颖 +4 位作者 邵琦 赵催春 陆汉魁 胡锦 田恒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目的分析创伤性脑外伤患者(TBI)急性期垂体功能紊乱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8例TBI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Glasgow昏迷等级评分(GCS)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24h内采集血样,化学发光法测... 目的分析创伤性脑外伤患者(TBI)急性期垂体功能紊乱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8例TBI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Glasgow昏迷等级评分(GCS)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24h内采集血样,化学发光法测定与垂体功能相关的激素分泌水平,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皮质醇、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雌二醇(E2)等。根据临床情况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患者急性期垂体功能进行判断。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与TB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死亡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BI患者急性期垂体前叶激素异常的LH/FSH、GH、ACTH、TSH缺乏和低T3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29%、27%、8.9%、3.2%和53%;垂体后叶激素异常的尿崩症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1.2%和3.8%。FT3水平与GCS呈明显正相关(r=0.245,P=0.002);ROC曲线显示,APACHEⅡ评分、皮质醇和E2水平对患者死亡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TBI患者急性期垂体功能明显受损。FT3水平可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皮质醇和E2水平与TBI引起的死亡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外伤 垂体功能紊乱 激素水平 Glasgow昏迷等级评分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碘对缺碘地区人群垂体-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晓尉 骆效宏 王秀红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11-1112,共2页
目的 观察补碘对缺碘人群垂体 -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放射分析和放射免疫分析测定缺碘地区人群口服碘油前后的垂体 -甲状腺激素变化。结果 补碘早期引起缺碘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变化 ,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 ;中期使缺碘... 目的 观察补碘对缺碘人群垂体 -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放射分析和放射免疫分析测定缺碘地区人群口服碘油前后的垂体 -甲状腺激素变化。结果 补碘早期引起缺碘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变化 ,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 ;中期使缺碘造成的甲状腺功能高代偿状态基本趋于正常 ;后期机体因碘营养水平下降 ,使甲状腺功能又呈代偿状态。结论 补碘虽可显著改善缺碘造成的甲状腺功能高代偿状态 ,但早期会造成部分机体垂体 -甲状腺功能紊乱 ,发生一过性亚临床性甲状腺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碘 甲状腺激素 碘缺乏症 垂体-甲状腺功能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垂体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陈中珍 吴思荣 +8 位作者 李向东 凌伟华 丁礼 王卫广 孙海伟 钱春辉 徐峰 金钧 惠国桢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TBI)患者垂体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急性TBI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1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观察组患者伤后第1、3、5、7、14、30 d及对照组第1 d静脉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TBI)患者垂体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急性TBI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1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观察组患者伤后第1、3、5、7、14、30 d及对照组第1 d静脉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素(TSH)、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分别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伤情及预后,对激素水平的变化与伤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ACTH、COR均增高,其中中型组及预后好组TBI患者增高更明显,其高峰分别出现于第1和7 d;轻、中、重型组三组间以及预后良好与恶劣两组间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T3和TSH均明显降低,损伤越重、预后越差者下降越明显,其恢复速度越慢,两组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3)各组血清FSH、LH于伤后第1 d均明显升高(P<0.01),3 d后恢复正常。(4)各组间血清T4、PR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I患者急性期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动态变化可作为伤情评价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颅脑创伤 垂体功能紊乱 激素水平 预后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在1例颅咽管瘤术后的应用
4
作者 蔡王婷 杜光红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8期124-125,共2页
颅咽管瘤起源于垂体胚胎发生过程中残存的扁平上皮细胞,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颅内良性肿瘤,大多位于蝶鞍之上,少数在鞍内。其主要临床特点有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颅内压增高、视力及视野障碍、尿崩症以及神经和精神症状。治疗主要为手术... 颅咽管瘤起源于垂体胚胎发生过程中残存的扁平上皮细胞,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颅内良性肿瘤,大多位于蝶鞍之上,少数在鞍内。其主要临床特点有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颅内压增高、视力及视野障碍、尿崩症以及神经和精神症状。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肿瘤。为保证手术成功,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到1例颅咽管瘤患者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循证护理 应用 颅内良性肿瘤 垂体功能紊乱 术后 手术切除 颅内压增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Rathke囊肿头痛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强 贾珺 +4 位作者 史梦乐 赵敏 吕岳 王杰 朱玉辐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Rathke囊肿相关性头痛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经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30例Rathke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以头痛为主要症状入院、术后无头痛作为标准... 目的探讨Rathke囊肿相关性头痛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经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30例Rathke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以头痛为主要症状入院、术后无头痛作为标准,定义为Rathke囊肿引起的相关性头痛,作为有效组(19例),而术后头痛头晕症状不缓解或术前以其他症状入院者作为对照组(11例)。对2组患者的性别、MRI特点、垂体功能紊乱与否、视力视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神经内镜手术缓解Rathke囊肿相关性头痛的价值。结果患者性别、T2信号强度、Rathke囊肿强化方式、最大直径、位置、有无结节以及术前视力视野是否受损与头痛缓解无显著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高信号(P=0.047)、术前垂体功能紊乱(P=0.029)与头痛缓解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手术后头痛的缓解率达86.36%。结论T1高信号、术前垂体功能紊乱与头痛有密切关系,神经内镜手术是治疗Rathke囊肿相关性头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THKE囊肿 神经内镜 显微外科手术 头痛 鞍内病变 经鼻蝶内镜手术 垂体功能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请您收藏——明确引起高血压的原因,这五项检测你必须知道!
6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063-2063,共1页
1醛固酮醛固酮分泌增加提示可能与以下临床病症有关:(1)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原因引起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等原因造成的高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肝硬化、肾性高血压、多发性肾... 1醛固酮醛固酮分泌增加提示可能与以下临床病症有关:(1)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原因引起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等原因造成的高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肝硬化、肾性高血压、多发性肾囊肿等原因诱发的醛固酮非特异性增多症。醛固酮病理性降低主要见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也称艾迪生病(Addison’s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皮质增生 收藏 检测 垂体功能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咽管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娜 李丽丽 +1 位作者 王宁 赵世光 《现代医学》 2015年第3期398-401,共4页
颅咽管瘤为起源于垂体胚胎发育过程中颅颊囊残存的鳞状上皮细胞的肿瘤,主要表现为颅压增高、视觉受损、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紊乱等症状,影像学表现以瘤内钙化为特点并依囊实性的不同而表现不同。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常辅以术后放疗,由于肿... 颅咽管瘤为起源于垂体胚胎发育过程中颅颊囊残存的鳞状上皮细胞的肿瘤,主要表现为颅压增高、视觉受损、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紊乱等症状,影像学表现以瘤内钙化为特点并依囊实性的不同而表现不同。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常辅以术后放疗,由于肿瘤难以全部切除,所以术后复发率较高。近年来囊性颅咽管瘤瘤内放射治疗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垂体功能紊乱 瘤内放射治疗 文献综述
原文传递
郝在夫信箱
8
《医食参考》 2018年第6期26-27,共2页
儿童颅咽管瘤 郝大夫,您好!请问儿童颅咽管瘤是怎么回事?该如何治疗?手术治疗效果如何? 答:颅咽管瘤是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占鞍区肿瘤的第一位。其主要临床特点有下丘脑... 儿童颅咽管瘤 郝大夫,您好!请问儿童颅咽管瘤是怎么回事?该如何治疗?手术治疗效果如何? 答:颅咽管瘤是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占鞍区肿瘤的第一位。其主要临床特点有下丘脑一垂体功能紊乱、颅内压增高、视力及视野障碍、尿崩症以及神经和精神症状,CT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肿瘤。由于其发生解剖位置的特殊性,使本病的外科手术过程复杂且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治愈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肿瘤 颅咽管瘤 信箱 治疗效果 垂体功能紊乱 手术切除 颅内压增高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