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熊果酸和坡膜酸通过上调乌头酸脱羧酶1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内毒素耐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玲
谭洋
+4 位作者
汪涛
张熙
肖锦仁
李志忠
裴刚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837-1842,共6页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UA)和坡膜酸(pomolic acid,PA)上调乌头酸脱羧酶1(aconitate decarboxylase 1,IRG1)表达从而促进巨噬细胞内毒素耐受的活性机制。方法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RAW264.7细胞两次构建巨噬细胞...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UA)和坡膜酸(pomolic acid,PA)上调乌头酸脱羧酶1(aconitate decarboxylase 1,IRG1)表达从而促进巨噬细胞内毒素耐受的活性机制。方法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RAW264.7细胞两次构建巨噬细胞内毒素耐受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以及LPS+IRG1过表达组,检测IRG1高表达状态下巨噬细胞在两次LPS刺激下IL-6、TNF-α的分泌情况;将细胞分为LPS组和不同浓度的UA和PA干预组,检测两次LPS刺激下各组巨噬细胞IL-6、TNF-α的分泌和IRG1表达情况。结果过表达IRG1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组的巨噬细胞在第二次LPS刺激下,IL-6和TNF-α的分泌均受到抑制(P<0.01);与LPS组相比,实验所设的LPS+UA和LPS+PA各浓度组均能有效减少巨噬细胞在受到LPS第二次刺激时IL-6和TNF-α的分泌,并能上调细胞中IRG1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UA和PA的干预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内毒素耐受,且与二者上调细胞中IRG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内毒素耐受
乌头
酸
脱羧酶1
熊果
酸
坡膜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野鸦椿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满兴战
周峰
+3 位作者
谭洋
郭金铭
李玲
裴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5924-5929,共6页
目的研究福建野鸦椿Euscaphis fukienensis果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及纯化,并通过核磁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福建野鸦椿果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1)、丁烯酮(2...
目的研究福建野鸦椿Euscaphis fukienensis果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及纯化,并通过核磁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福建野鸦椿果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1)、丁烯酮(2)、β-谷甾醇(3)、齐墩果酸(4)、坡膜酸(5)、β-香树脂醇(6)、没食子酸(7)、3,3′-二甲氧基鞣花酸(8)、槲皮素(9)、山柰酚(10)、异鼠李素(11)、2-表委陵菜酸(12)、3,3′,4′-三甲氧基鞣花酸(13)、1-氧泰国树脂酸(14)、2-氧代坡膜酸(15)、木鳖子酸(16)、熊果酸(17)、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18)。结论化合物6、11~15、18为首次从福建野鸦椿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15为首次从野鸦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野鸦椿
齐墩果
酸
槲皮素
熊果
酸
3
3′
4′-三甲氧基鞣花
酸
1-氧泰国树脂
酸
2-氧代
坡膜酸
原文传递
题名
熊果酸和坡膜酸通过上调乌头酸脱羧酶1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内毒素耐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玲
谭洋
汪涛
张熙
肖锦仁
李志忠
裴刚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中药现代化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古汉中药有限公司
出处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837-184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4424,82174271)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一流学科
湖南中医药大学2020年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2003)。
文摘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UA)和坡膜酸(pomolic acid,PA)上调乌头酸脱羧酶1(aconitate decarboxylase 1,IRG1)表达从而促进巨噬细胞内毒素耐受的活性机制。方法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RAW264.7细胞两次构建巨噬细胞内毒素耐受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以及LPS+IRG1过表达组,检测IRG1高表达状态下巨噬细胞在两次LPS刺激下IL-6、TNF-α的分泌情况;将细胞分为LPS组和不同浓度的UA和PA干预组,检测两次LPS刺激下各组巨噬细胞IL-6、TNF-α的分泌和IRG1表达情况。结果过表达IRG1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组的巨噬细胞在第二次LPS刺激下,IL-6和TNF-α的分泌均受到抑制(P<0.01);与LPS组相比,实验所设的LPS+UA和LPS+PA各浓度组均能有效减少巨噬细胞在受到LPS第二次刺激时IL-6和TNF-α的分泌,并能上调细胞中IRG1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UA和PA的干预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内毒素耐受,且与二者上调细胞中IRG1蛋白表达有关。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内毒素耐受
乌头
酸
脱羧酶1
熊果
酸
坡膜酸
Keywords
macrophages
endotoxin tolerance
aconitate decarboxylase 1
ursolic acid
pomolic acid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野鸦椿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满兴战
周峰
谭洋
郭金铭
李玲
裴刚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湖南省中药饮片标准化及功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5924-592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74424)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201805)
文摘
目的研究福建野鸦椿Euscaphis fukienensis果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及纯化,并通过核磁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福建野鸦椿果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1)、丁烯酮(2)、β-谷甾醇(3)、齐墩果酸(4)、坡膜酸(5)、β-香树脂醇(6)、没食子酸(7)、3,3′-二甲氧基鞣花酸(8)、槲皮素(9)、山柰酚(10)、异鼠李素(11)、2-表委陵菜酸(12)、3,3′,4′-三甲氧基鞣花酸(13)、1-氧泰国树脂酸(14)、2-氧代坡膜酸(15)、木鳖子酸(16)、熊果酸(17)、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18)。结论化合物6、11~15、18为首次从福建野鸦椿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15为首次从野鸦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福建野鸦椿
齐墩果
酸
槲皮素
熊果
酸
3
3′
4′-三甲氧基鞣花
酸
1-氧泰国树脂
酸
2-氧代
坡膜酸
Keywords
Euscaphis fukienensis Hsu.
oleanolic acid
quercetin
ursolic acid
3
3′
4′-trimethoxy ellagic acid
1-oxosiaresinolic acid
2-oxopomolic acid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熊果酸和坡膜酸通过上调乌头酸脱羧酶1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内毒素耐受作用的研究
李玲
谭洋
汪涛
张熙
肖锦仁
李志忠
裴刚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福建野鸦椿化学成分的研究
满兴战
周峰
谭洋
郭金铭
李玲
裴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