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块状台缘滩相储层成岩相特征分析
- 1
-
-
作者
刘璇
曾大乾
游瑜春
王丹丹
刘国萍
李辉
李倩
-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海相油气藏开发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8-276,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离散/网络空间中油气管网设计优化方法和体系结构研究”(51704253)、“复杂天然气管网管输核验评估机制与容量分配拥塞扩容优化方法研究”(52474084)。
-
文摘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块状台缘滩储层剩余气开发潜力大,但储层成岩差异较大,非均质性强,形成机理上不明确。文中综合运用岩心、薄片、地化数据、阴极发光等资料,对储层成岩演化与成岩相划分进行研究,明确成岩相分布规律。研究表明:1)白云岩为渗透回流和埋藏成因,储层经历了准同生期组构选择性溶蚀,中、晚成岩期非组构选择性溶蚀,晚期破裂作用和较为普遍的重结晶、胶结、充填作用。根据主要成岩作用可将储层划分为早期溶蚀胶结准同生云化相、早期溶蚀重结晶相、持续溶蚀埋藏云化相3类。2)早期溶蚀胶结准同生云化相岩性为鲕粒云岩,早期组构选择性溶蚀形成的孔隙被保存,但喉道被胶结作用破坏,导致其具有高孔低渗、难动用的特点,是进一步挖潜的潜力区;早期溶蚀重结晶相储层以残余颗粒结构为主,储层物性相对差,孔隙连通性较好,较难动用;持续溶蚀埋藏云化相普遍经历埋藏白云岩化,胶结充填物类型多样,受到非组构选择性溶蚀作用,形成溶蚀缝、洞和晶间溶孔,整体表现为高孔高渗、易动用。3)成岩相的分布受控于储层沉积期水动力大小、海平面升降及构造位置。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经历复杂成岩作用的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评价。
-
关键词
块状滩相
成岩相
形成机理
储层分类
飞仙关组
普光主体
-
Keywords
massive shoal facies
diagenetic facies
formation mechanism
reservoir classification
Feixianguan Formation
Puguang gas field
-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