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早期预防性应用益生菌对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丁晓燕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178-1179,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预防性应用益生菌对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方法:将70例低出生体重儿分成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必要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益生菌,2次/d,对比两组临床特征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
目的:研究早期预防性应用益生菌对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方法:将70例低出生体重儿分成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必要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益生菌,2次/d,对比两组临床特征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病死率、喂养耐受率、败血症和脑膜炎的发病率。结果:研究组可显著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P<0.05),减少喂养不耐受(P<0.05),而两组败血症和脑膜炎的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预防性应用益生菌对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着降低其发病率,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的优点,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出生时低体重/并发症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病因学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预防和控制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因与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2
作者
吕志宝
盛庆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52-355,共4页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导致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病的早期识别及严重程度的判断较为困难。随着分子医学研究的进展,采用组学数据分析技术等新的研究手段可以更全面、精准地研究NEC的发病机制,寻找更为理想的生...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导致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病的早期识别及严重程度的判断较为困难。随着分子医学研究的进展,采用组学数据分析技术等新的研究手段可以更全面、精准地研究NEC的发病机制,寻找更为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单独应用某个指标常常很难在疾病早期准确预测肠坏死,而多种指标联合应用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手术时机。另外,采取母乳喂养等多种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NEC的发病率。本文旨在针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前期预防策略及分子医学研究进展进行浅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病因学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预防和控制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治疗
基因组学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谈先天性巨结肠小肠结肠炎的防治
被引量:
6
3
作者
施诚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48-351,共4页
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s disease 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是先天性巨结肠较为严重的一种合并症,其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不一,轻者仅出现轻度腹胀,严重者则可发生严重感染性休克伴多脏器功能衰竭。本文将围绕近年来HAEC的治...
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s disease 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是先天性巨结肠较为严重的一种合并症,其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不一,轻者仅出现轻度腹胀,严重者则可发生严重感染性休克伴多脏器功能衰竭。本文将围绕近年来HAEC的治疗方案和病因学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做一评述,为进一步规范HAEC的诊治流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并发症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病因学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预防和控制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胆管癌患者行ERBD术最佳位置预防急性胰腺炎的探讨
4
作者
高革
曹建彪
+1 位作者
韩英
王继恒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2296-2297,共2页
目的:探讨胆管癌患者金属支架内引流术(ERBD)最佳位置预防继发性胰腺炎。方法:对照组(ERBD+ENBD即传统方法)50例,实验组(ERBD)50例。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占20%,其中1例死亡。实验组未并发急性胰腺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目的:探讨胆管癌患者金属支架内引流术(ERBD)最佳位置预防继发性胰腺炎。方法:对照组(ERBD+ENBD即传统方法)50例,实验组(ERBD)50例。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占20%,其中1例死亡。实验组未并发急性胰腺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急性胰腺炎是ERCP、EST、ERBD及ENBD术后常见并发症,保证ERBD置入位置恰当,才能引流通畅,可防止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有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治疗
胰腺炎
急性
坏死性/预防和控制
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类型
原文传递
题名
早期预防性应用益生菌对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丁晓燕
机构
江苏省丹阳市妇幼保健院
出处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178-1179,共2页
基金
江苏省镇江市科技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支撑)项目(SH2014103)
文摘
目的:研究早期预防性应用益生菌对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方法:将70例低出生体重儿分成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必要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益生菌,2次/d,对比两组临床特征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病死率、喂养耐受率、败血症和脑膜炎的发病率。结果:研究组可显著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P<0.05),减少喂养不耐受(P<0.05),而两组败血症和脑膜炎的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预防性应用益生菌对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着降低其发病率,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的优点,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婴儿
出生时低体重/并发症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病因学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预防和控制
@益生菌
分类号
R722.6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因与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2
作者
吕志宝
盛庆丰
机构
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52-35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871194,81601322)
文摘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导致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病的早期识别及严重程度的判断较为困难。随着分子医学研究的进展,采用组学数据分析技术等新的研究手段可以更全面、精准地研究NEC的发病机制,寻找更为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单独应用某个指标常常很难在疾病早期准确预测肠坏死,而多种指标联合应用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手术时机。另外,采取母乳喂养等多种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NEC的发病率。本文旨在针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前期预防策略及分子医学研究进展进行浅谈。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病因学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预防和控制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治疗
基因组学
婴儿
新生
Keywords
Enterocolitis,Necrotizing/ET
Enterocolitis,Necrotizing/PC
Enterocolitis,Necrotizing/TH
Genomics
Infant,Newborn
分类号
R722.1 [医药卫生—儿科]
R393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谈先天性巨结肠小肠结肠炎的防治
被引量:
6
3
作者
施诚仁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48-351,共4页
文摘
小肠结肠炎(Hirschsprung's disease 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是先天性巨结肠较为严重的一种合并症,其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不一,轻者仅出现轻度腹胀,严重者则可发生严重感染性休克伴多脏器功能衰竭。本文将围绕近年来HAEC的治疗方案和病因学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做一评述,为进一步规范HAEC的诊治流程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并发症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病因学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预防和控制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治疗
Keywords
Hirschsprung Disease/CO
Enterocolitis,Necrotizing/ET
Enterocolitis,Necrotizing/PC
Enterocolitis,Necrotizing/TH
分类号
R722.1 [医药卫生—儿科]
R574.6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胆管癌患者行ERBD术最佳位置预防急性胰腺炎的探讨
4
作者
高革
曹建彪
韩英
王继恒
机构
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2296-2297,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胆管癌患者金属支架内引流术(ERBD)最佳位置预防继发性胰腺炎。方法:对照组(ERBD+ENBD即传统方法)50例,实验组(ERBD)50例。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占20%,其中1例死亡。实验组未并发急性胰腺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急性胰腺炎是ERCP、EST、ERBD及ENBD术后常见并发症,保证ERBD置入位置恰当,才能引流通畅,可防止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有使用价值。
关键词
胆管肿瘤/治疗
胰腺炎
急性
坏死性/预防和控制
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类型
分类号
R57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576.1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早期预防性应用益生菌对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影响研究
丁晓燕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因与诊治研究进展
吕志宝
盛庆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再谈先天性巨结肠小肠结肠炎的防治
施诚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胆管癌患者行ERBD术最佳位置预防急性胰腺炎的探讨
高革
曹建彪
韩英
王继恒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