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Li合金(8090)均匀化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1
作者 安阁英 彭德林 +1 位作者 彭涛 闵光辉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共3页
本文研究了8090合金均匀化过程,讨论了均匀化工艺对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确的均匀化工艺可使合金组织均匀,拉伸强度和延伸率明显提高,但是均匀化处理很难消除 Fe、Si 在晶界上的偏析。
关键词 铝锂合金 均匀化组织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化处理对铋锰铁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2
作者 李智 李节林 王建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5-40,共6页
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金属型铸造和水冷铋锰铁合金均匀化处理前后的显微组织。研究结果表明,铋锰铁合金的铸态组织由BiMn相、Mn(Fe)相和铋相组成。铋锰铁合金金属型铸造组织中的铋相呈断续分布,而水冷组织中的铋相呈现连续分布形... 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金属型铸造和水冷铋锰铁合金均匀化处理前后的显微组织。研究结果表明,铋锰铁合金的铸态组织由BiMn相、Mn(Fe)相和铋相组成。铋锰铁合金金属型铸造组织中的铋相呈断续分布,而水冷组织中的铋相呈现连续分布形态。铋锰铁合金在400℃进行不同时间的均匀化处理后,合金的相组成没有发生改变,仍由BiMn相、Mn(Fe)相和铋相组成;随着均匀化时间的增加,合金中的BiMn相数量增加;金属型铸造铋锰铁合金在400℃均匀化处理16 h后,合金组织中BiMn相的数量不再变化,水冷铋锰铁合金在均匀化处理4 h后,合金组织中BiMn相的数量基本稳定。铋锰铁合金经过均匀化处理后,合金组织中的BiMn相由原来的断续分布或孤立形态转化为连续分布形态。当金属型铸造铋锰铁合金在300℃下进行均匀化处理时,合金中形成的BiMn化合物数量更多,均匀化时间超过8 h后,合金组织中BiMn相的数量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锰铁合金 铸态组织 均匀处理 均匀化组织
原文传递
温度参数对35K冷墩钢组织均匀化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祝新民 冯光宏 张宏亮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23-127,共5页
通过热模拟单向压缩实验法研究了不同形变温度与吐丝温度下35K冷墩钢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过程中的组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形变诱导铁素体的含量随着形变温度的降低而提高,35K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过程中的组织均匀化受吐丝温度的影响更大... 通过热模拟单向压缩实验法研究了不同形变温度与吐丝温度下35K冷墩钢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过程中的组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形变诱导铁素体的含量随着形变温度的降低而提高,35K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过程中的组织均匀化受吐丝温度的影响更大,随着吐丝温度的升高,组织均匀化,球化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墩钢 组织均匀 吐丝温度
原文传递
AgMeO电触头材料显微组织均匀化的有效手段——累积挤压大变形技术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晓龙 曹建春 +2 位作者 于杰 陈敬超 杜焰 《电工材料》 CAS 2013年第1期20-23,共4页
针对AgMeO电触头材料显微组织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累积挤压大变形技术对该类材料进行显微组织均匀化的方法。在介绍大塑性变形技术的起源及累积挤压大变形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累积挤压大变形技术在AgMeO电触头材料组织均匀化方... 针对AgMeO电触头材料显微组织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累积挤压大变形技术对该类材料进行显微组织均匀化的方法。在介绍大塑性变形技术的起源及累积挤压大变形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累积挤压大变形技术在AgMeO电触头材料组织均匀化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在现有加工设备的基础上,采用累积挤压大变形技术能够对AgMeO电触头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均匀化处理;AgMeO电触头材料制备过程中获得细小或纳米级第二相颗粒是大塑性变形过程中获得显微组织均匀化的保证;大塑性变形强度的选择需要根据AgMeO电触头材料的体系与特性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织均匀 AgMeO电触头材料 大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流作用下GH4738合金不均匀变形组织的均匀化机理与规律
5
作者 李宏伟 向治宇 +3 位作者 张昕 刘雪艳 高佳 邵光大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110,共9页
针对经历不均匀变形的高温合金构件会产生不均匀的组织分布,影响其整体力学性能,且通过热处理难以消除的问题,采用脉冲电流处理,利用其局部焦耳热效应,促进微观组织的均匀化。为了解脉冲电流作用下高温合金微观组织均匀化的机理,采用模... 针对经历不均匀变形的高温合金构件会产生不均匀的组织分布,影响其整体力学性能,且通过热处理难以消除的问题,采用脉冲电流处理,利用其局部焦耳热效应,促进微观组织的均匀化。为了解脉冲电流作用下高温合金微观组织均匀化的机理,采用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脉冲电流的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对高温合金不均匀变形微观组织均匀化过程的影响,获得了电流密度、通电时间对再结晶体积分数、平均晶粒尺寸及微观组织不均匀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脉冲电流处理后,观察到大变形区组织发生“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演化,而小变形区仅发生轻微晶粒粗化,在适当的脉冲电流加载下获得了大、小变形区晶粒尺寸及形貌一致的均匀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脉冲电流 微观组织均匀 局部焦耳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CrNi3MoVA钢的晶粒细化及组织均匀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叶玉娟 高全德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9-173,共5页
30CrNi3MoVA钢极易产生粗晶和混晶组织,且具有较强的组织遗传性,严重影响产品的综合力学性能。针对该问题,对30CrNi3MoVA钢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制定了30CrNi3MoVA锻件的生产工艺,通过预留锻比在780℃控温锻造、锻后预备热处理进行二次过冷... 30CrNi3MoVA钢极易产生粗晶和混晶组织,且具有较强的组织遗传性,严重影响产品的综合力学性能。针对该问题,对30CrNi3MoVA钢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制定了30CrNi3MoVA锻件的生产工艺,通过预留锻比在780℃控温锻造、锻后预备热处理进行二次过冷,30CrNi3MoVA钢的组织均匀细化且充分转变,同时调质前增加一道正火工序,进一步均匀、细化组织。根据制定的工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锻后正火+扩氢退火,进行二次过冷,30CrNi3MoVA钢的组织充分转变,且性能良好;调质热处理前增加一道正火工序,并加强淬火力度,30CrNi3MoVA钢的组织得到进一步均匀细化。该工艺解决了30CrNi3MoVA钢组织粗大及不均匀的生产难题,提高了其强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CrNi3MoVA钢 晶粒细 组织均匀 控温锻造 二次过冷
原文传递
高铌TiAl基合金热变形组织的均匀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缪家士 林均品 +3 位作者 王艳丽 林志 许敬文 陈国良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562-565,共4页
研究了热加工和热处理对大尺寸高铌TiAl基合金组织均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包套锻造能够有效地破碎大尺寸高铌TiAl基合金铸态组织.锻造过程中,铸态组织发生较大程度的动态再结晶,合金锻后组织经过热处理未出现残留的粗大的片层组织.... 研究了热加工和热处理对大尺寸高铌TiAl基合金组织均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包套锻造能够有效地破碎大尺寸高铌TiAl基合金铸态组织.锻造过程中,铸态组织发生较大程度的动态再结晶,合金锻后组织经过热处理未出现残留的粗大的片层组织.合金在凝固中由于偏析形成的高温β相通过热加工和随后的热处理得到了有效的消除,热处理后所获的双态组织均匀且细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铌 TIAL合金 包套锻造 热处理 组织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169合金小型轧棒组织均匀性的研究
8
作者 蒋次正 陈恩普 《重庆特钢》 1992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关键词 GH169合金 棒材 轧制 组织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含量对Al-Zn-Mg铝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元春 李湘粤 +3 位作者 谭维杨 胡嘉伟 黄娟 邹倜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0-106,共7页
通过改变镁的含量,设计了4种不同成分的Al-6.0Zn-xMg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差式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硬度、导电率以及室温拉伸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Mg含量对Al-Zn-Mg合金铸态、均匀化态组织性能及T6态力学性能... 通过改变镁的含量,设计了4种不同成分的Al-6.0Zn-xMg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差式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硬度、导电率以及室温拉伸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Mg含量对Al-Zn-Mg合金铸态、均匀化态组织性能及T6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铸态合金组织晶界附近存在大量共晶网状结构与链状第二相,主要为α(Al)+三元T(AlZnMg)相,合金中还存在少量的Al;(Zr, Ti)相和富铁相,提高Mg含量会使合金组织中的非平衡共晶相增加。合金均匀化处理后空冷,基体内有大量细小弥散的针状η(MgZn;)相析出,且随着Mg含量的提高,这种针状η(MgZn;)相的析出数量也逐渐增多。随着Mg含量增加,硬度逐渐增加,导电率逐渐下降,且均匀化态合金的硬度及导电率比铸态的高。4种T6态合金中Al-6.0Zn-2Mg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含量 AL-ZN-MG合金 铸态组织 均匀化组织 T6态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添加第三组元调控Al-Bi偏晶合金凝固组织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翠翠 范玉虎 +9 位作者 王帅 余申卫 贡诗睿 岳锦岩 何一诺 吕思雨 张国宇 刘志伟 董其娟 魏作山 《铸造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403-410,共8页
Al-Bi偏晶合金熔体冷却过程中由均一的液相经液-液相转变为两互不混溶的液相,在常规重力铸造条件下极易形成宏观偏析严重的凝固组织,极大限制其工业应用,因此有必要对Al-Bi偏晶合金凝固组织进行有效调控(细化和均匀化)。近年来,研究者... Al-Bi偏晶合金熔体冷却过程中由均一的液相经液-液相转变为两互不混溶的液相,在常规重力铸造条件下极易形成宏观偏析严重的凝固组织,极大限制其工业应用,因此有必要对Al-Bi偏晶合金凝固组织进行有效调控(细化和均匀化)。近年来,研究者对如何改善Al-Bi等偏晶合金偏析组织开展了大量研究,如快速凝固、施加外场和添加第三组元等,其中添加第三组元最有可能实现其低成本/规模化制备。基于此,本文主要综述了Al-Bi偏晶合金添加第三组元(合金元素、Al-(Ti)-(B)体系、陶瓷颗粒)的相关研究进展,其中添加含陶瓷颗粒的第三组元能够有效细化和均匀化富Bi相,获得弥散型Al-Bi基偏晶合金,该研究对于实现其大规模工业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Bi偏晶合金 液-液相分离 第三组元 凝固组织调控 组织 组织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合成与大塑性变形制备AgMeO电接触材料的组织形貌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晓龙 曹建春 +6 位作者 陈敬超 张昆华 于杰 杜焰 耿永红 孙加林 吴大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1-994,共4页
采用反应合成制备技术与大塑性变形加工技术,研究了银氧化锡(AgSnO2)、银氧化铜(AgCuO)、银氧化钇(AgY2O3)3种电接触复合材料的组织均匀化。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通过反应合成技术所制备的3种电接触复合材料具有不同的显微组织形... 采用反应合成制备技术与大塑性变形加工技术,研究了银氧化锡(AgSnO2)、银氧化铜(AgCuO)、银氧化钇(AgY2O3)3种电接触复合材料的组织均匀化。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通过反应合成技术所制备的3种电接触复合材料具有不同的显微组织形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合金体系中元素性质不同,使得反应合成制备中元素的扩散机制不同所造成的。通过大塑性变形加工,能够对不同显微组织形貌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均匀化处理,只是对于不同的材料体系,对大塑性变形强度有不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NO2 AgCuO AgY2O3反应合成 显微组织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通道转角挤压对Mg-4Zn-1Mn-0.2Ca合金显微组织与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虞佳雯 曹晓卿 +2 位作者 王利飞 王永祥 李永峭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07,共5页
探讨了等通道转角挤压对生物医用合金材料Mg-4Zn-1Mn-0.2Ca合金显微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挤压态Mg-4Zn-1Mn-0.2Ca合金进行共8道次的等通道转角挤压变形,获得了不同状态的合金,并对3种不同状态的试样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8道次... 探讨了等通道转角挤压对生物医用合金材料Mg-4Zn-1Mn-0.2Ca合金显微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挤压态Mg-4Zn-1Mn-0.2Ca合金进行共8道次的等通道转角挤压变形,获得了不同状态的合金,并对3种不同状态的试样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8道次变形后合金的晶粒尺寸最小为10.52μm,且组织更均匀。采用浸泡实验测得了合金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速率,其中8道次变形的合金的腐蚀速率最低,为1.897 mm·y^(-1),并通过电化学实验进一步分析了等通道扭转挤压变形后合金腐蚀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等通道转角挤压变形后挤压态Mg-4Zn-1Mn-0.2Ca镁合金的晶粒逐渐细化且组织更加均匀,随着挤压道次的增加,合金在模拟体液中的局部阻抗逐渐提高,耐蚀性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4Zn-1Mn-0.2Ca合金 等通道转角挤压 组织均匀 显微组织 耐蚀性
原文传递
高温扩散对2.25Cr-1Mo-0.25V钢组织分布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金虎 梁晓宇 +1 位作者 刘建生 安红萍 《大型铸锻件》 2011年第5期1-3,共3页
铸态钢锭2.25Cr-1Mo-0.25V属高纯净钢锭,杂质含量少,钢锭成型后晶粒特别粗大,经高温扩散试验后发现,提高加热温度、延长保温时间均可使钢锭组织均匀化、晶粒细化。
关键词 粗晶 铸态钢锭 高温扩散 组织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变形对TA19闪光焊接接头组织均匀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运兴 王龙祥 +3 位作者 魏志坚 徐平伟 梁益龙 梁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57-1765,共9页
为消除TA19闪光焊接接头的组织不均匀性,改善闪光焊接TA19的综合性能,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TA19闪光焊接头在变形温度900~980℃,变形量30%、60%,变形速率0.01~1 s-1条件下进行等温恒定速率热压缩试验,以研究其组织在不同变形... 为消除TA19闪光焊接接头的组织不均匀性,改善闪光焊接TA19的综合性能,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TA19闪光焊接头在变形温度900~980℃,变形量30%、60%,变形速率0.01~1 s-1条件下进行等温恒定速率热压缩试验,以研究其组织在不同变形参数下的转变特征。结果表明,焊接接头试样在压缩过程中流变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动态软化趋势,在低变形速率条件下片状α相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过程充分发生,促进其宽度尺寸的增加,β相楔入导致片状α相断开。随变形量与变形温度的增加,在动态再结晶以及元素扩散作用下,片层α相等轴化比例逐渐提高。变形过程中有残留β相被破碎,部分转变为富Mo的颗粒分布在α相基体上。在随后的热处理过程,α基体上富Mo颗粒回溶到β相,β相长大完成对片层α相的分割,α相进一步通过静态再结晶完成等轴化。闪光焊接试样在980℃、变形速率0.01 s-1、60%变形量下变形后,经930℃,1 h+590℃,4 h空冷的退火处理,可充分实现焊缝组织的等轴化转变,热处理后焊接接头组织以等轴组织为主,组织均匀性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Α钛合金 闪光焊 热变形 组织均匀
原文传递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ultra-high strength Al-Zn-Cu-Mg-Zr alloy containing Sc during homogenization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文斌 潘清林 +2 位作者 肖艳苹 何运斌 刘晓艳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2127-2133,共7页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of an Al-Zn-Cu-Mg-Sc-Zr alloy during homogen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optical microscopy(O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energy dispersive spectr...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of an Al-Zn-Cu-Mg-Sc-Zr alloy during homogen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optical microscopy(O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EDS),X-ray diffraction(XRD)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The results show that severe dendritic segregation exists in Al-Zn-Cu-Mg-Sc-Zr alloy ingot.There are a lot of eutectic phases at grain boundar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ain elements varies periodically along interdendritic region.The main eutectic phases at grain boundary are Al7Cu2Fe phase and T(Al2Mg3Zn3).The residual phases are dissolved into the matrix gradually during homogenization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prolonging holding time,which can be described by a constitutive equation in exponential function.The overburnt temperature of the alloy is 473.9 ℃.The optimum parameters of homogenization are 470 ℃ and 24 h,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 of homogenization kinetic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Cu-Mg-Sc-Zr alloy HOMOGENIZATION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verburnt temperature homogenization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of Al-Zn-Mg-Cu-Zr-0.5Er alloy under as-cast and homogenization conditions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少华 孟令刚 +4 位作者 杨守杰 房灿峰 郝海 戴圣龙 张兴国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7期1449-1454,共6页
The billets of Al-Zn-Mg-Cu-Zr and Al-Zn-Mg-Cu-Zr-0.5Er alloys were prepared by semi-continuous direct chill casting (DCC).The effects of trace Er on microstructure of Al-Zn-Mg-Cu-Zr alloy under as-cast and homogeniz... The billets of Al-Zn-Mg-Cu-Zr and Al-Zn-Mg-Cu-Zr-0.5Er alloys were prepared by semi-continuous direct chill casting (DCC).The effects of trace Er on microstructure of Al-Zn-Mg-Cu-Zr alloy under as-cast and homogenization condition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ain morphology is large dendritic structure and the grain size increases obviously by the addition of 0.5% Er.Moreover,most of Er element in the alloy segregates at grain boundary during solidification,resulting in ternary Al8Cu4Er phase.After homogenization,most of the MgZn2 phase at grain boundary has dissolved back to Al matrix in the two alloys.In the Er-containing alloy,the dissolution temperature of Al8Cu4Er phase is about 575 °C.Therefore,the homogenization treatment cannot eliminate Al8Cu4Er phase valid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Zr alloy Er Al8Cu4Er phase HOMOGENIZATION MICRO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Mg, Ag and Zn micro-alloyed Al-Cu-Li alloy during homogenization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晴 朱瑞华 +4 位作者 李劲风 陈永来 张绪虎 张龙 郑子樵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607-619,共13页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a Mg, Ag and Zn micro-alloyed Al?3.8Cu?1.28Li (mass fraction, %) alloy ingot during two-step homogenization was examined in detail by optical microscopy (OM),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a Mg, Ag and Zn micro-alloyed Al?3.8Cu?1.28Li (mass fraction, %) alloy ingot during two-step homogenization was examined in detail by optical microscopy (OM),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EPMA)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vere dendritic segregation exists in the as-cast ingot. There are many secondary phases, includingTB(Al7Cu4Li),θ(Al2Cu),R(Al5CuLi3) andS(Al2CuMg) phases, and a small amount of (Mg+Ag+Zn)-containing and AlCuFeMn phases. The fractions of intermetallic phases decrease sharply after 2 h of second-step homogenization. By prolonging the second-step homogenization time, theTB,θ,R,S and (Mg+Ag+Zn)-containing phases completely dissolve into the matrix. The dendritic segregation is eliminated, and the homogenization kinetics can be described by a constitutive equation in exponential function. However, it seems that the AlCuFeMn phase is separated into Al7Cu2Fe and AlCuMn phases, and the size of Al7Cu2Fe phase exhibits nearly no change when the second-step homogenization time is longer than 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 alloy HOMOGENIZATION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Al_7Cu_2Fe AlCuM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during homogenization of Al-Cu-Li-Mn-Zr-Ti alloy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红英 苏雄杰 +1 位作者 尹浩 黄德胜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9期2543-2550,共8页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Al-Cu-Li-Mn-Zr-Ti alloy during homogeniz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O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ry (EDX), and diff...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Al-Cu-Li-Mn-Zr-Ti alloy during homogeniz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O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ry (EDX),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vere dendritic segregation exists in the experimental alloy ingot. Numerous eutectic phases can be observed in the grain boundar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ain elements along the interdendritic region varies periodically. The main secondary phase is Al2Cu. The overburnt temperature of the alloy is 520 °C. The second phases are gradually dissolved into the matrix, and the grain boundaries become spare and thin during homogenization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or prolonging holding time. Homogenization can be described by a constitutive equation in exponential function. The suitable homogenization treatment for the alloy is (510 °C, 18 h), which agrees well with the results of homogenization kinetic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Mn-Zr-Ti alloy HOMOGENIZATION microstructure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变形高铌TiAl合金室温塑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建峰 徐向俊 +7 位作者 林均品 宋西平 王艳丽 林志 陈国良 李树索 苏喜孔 韩雅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97-1499,共3页
研究了包套锻造对大尺寸高铌TiAl合金室温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多步包套锻造后,合金室温塑性大大改善,延伸率可达2.29%。这主要归于:多步包套锻造有效地破碎了粗大的铸态组织以及在锻造过程发生了动态再结晶,这样不仅使合金平均晶... 研究了包套锻造对大尺寸高铌TiAl合金室温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多步包套锻造后,合金室温塑性大大改善,延伸率可达2.29%。这主要归于:多步包套锻造有效地破碎了粗大的铸态组织以及在锻造过程发生了动态再结晶,这样不仅使合金平均晶粒尺寸降低,而且使合金晶粒分布均匀化,得到均匀细小的双态组织。此外,高铌TiAl合金经多步锻造后,有效消除了晶界偏析的脆性β相,从而使合金的室温塑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 锻造 室温塑性 组织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metallic phase evolution of 5059 aluminum alloy during homogenization 被引量:9
20
作者 蒋海春 叶凌英 +3 位作者 张新明 顾刚 张盼 吴豫陇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3553-3560,共8页
Intermetallic phase evolution of 5059 aluminum alloy during homogeniz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optical microscopy (O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energy... Intermetallic phase evolution of 5059 aluminum alloy during homogeniz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optical microscopy (O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 (EDS),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X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vere dendritic segregation exists in as-cast alloy. The dissolvable intermetallic phases in as-cast alloy consist of Zn-and Cu-rich non-equilibriumβ(Al3Mg2) phase, Fe-rich eutectic Al6Mn phase and equilibrium Mg2Si phase. During the homogenization, Zn- and Cu-rich non-equilibrium β (Al3Mg2) phase, Fe-rich eutectic Al6Mn phase and equilibrium Mg2Si gradually dissolve into matrix. Fine dispersed β(Al3Mg2) particles and rod-shaped Al6Mn particles form in the Al matrix after homogenization. The proper homogenization processing is at 450 °C for 24 h,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homogenizing kinetic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etallic phase 5059 aluminum alloy HOMOGENIZATION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