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均势战略联盟及其作为联盟稳定性条件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蔡继荣 靳景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6-31,共6页
稳定性是战略联盟演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基于战略联盟实践提出了均势战略联盟的概念,并通过企业生产组织模式决策及其交互影响模型,分析了均势战略联盟对联盟稳定性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均势战略联盟有利于维持联盟成员间的谈判能力平衡... 稳定性是战略联盟演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基于战略联盟实践提出了均势战略联盟的概念,并通过企业生产组织模式决策及其交互影响模型,分析了均势战略联盟对联盟稳定性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均势战略联盟有利于维持联盟成员间的谈判能力平衡,确保联盟成员之间的激励相容,从而有利于维持战略联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联盟 均势战略联盟 谈判能力 激励相容 联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时期苏联在新加坡大国均势战略中的地位及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魏炜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0,共5页
新加坡对亚太大国奉行均势战略。在冷战时期主张亚太地区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美苏中三角均势,苏联在其中发挥制衡作用,处从属地位。由于美苏在东南亚力量对比的变化,以越战结束为界,新加坡对苏战略分为鼓励和抵制两个阶段,核心目的就是... 新加坡对亚太大国奉行均势战略。在冷战时期主张亚太地区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美苏中三角均势,苏联在其中发挥制衡作用,处从属地位。由于美苏在东南亚力量对比的变化,以越战结束为界,新加坡对苏战略分为鼓励和抵制两个阶段,核心目的就是要保证地区形势对新加坡安全有利。新加坡的对苏战略既体现了新加坡外交的实用主义原则,也体现了其积极主动的外交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苏联 大国均势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均势战略与东北亚地区安全 被引量:2
3
作者 娄伟 《湖湘论坛》 2008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冷战的终结,打破了东北亚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两极均势格局。在复杂的政治、安全结构制约下,美、日、中、俄以地缘政治为视角,采取均势制衡原则,寻求在东北亚地区的权力优势。美日俄中的均势战略博弈在加剧了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的同时,... 冷战的终结,打破了东北亚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两极均势格局。在复杂的政治、安全结构制约下,美、日、中、俄以地缘政治为视角,采取均势制衡原则,寻求在东北亚地区的权力优势。美日俄中的均势战略博弈在加剧了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的同时,事实上也保证了东北亚地区的脆弱和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 均势战略 安全困境 脆弱和平 东北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东北亚地区霸权与均势战略的制衡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宁宁 于耀洲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2年第12期242-243,共2页
东北亚地区是冷战后国际关系中利益与矛盾的焦点,中、美、日、俄四大国的力量在此博弈。美国霸权的存在及其推行的霸权均势战略与中俄制衡均势战略、蒙韩等距离伙伴均势外交策略,共同作用于东北亚地区,改变了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力量对... 东北亚地区是冷战后国际关系中利益与矛盾的焦点,中、美、日、俄四大国的力量在此博弈。美国霸权的存在及其推行的霸权均势战略与中俄制衡均势战略、蒙韩等距离伙伴均势外交策略,共同作用于东北亚地区,改变了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力量对比,这些错综复杂的制衡关系致使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整合困难重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 霸权 均势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基辛格均势战略的目标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建华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7-39,共3页
基辛格认为 ,要清楚地界定美国利益目标 ,美国应摒弃传统的道义外交模式 ,更多地注重国家利益目标。要从实力和均势的角度界定美国国家利益。基辛格均势战略旨在维护和促进内容广泛的美国利益。它体现了维护美国国家生存 。
关键词 基辛格 均势战略 国家利益目标 道义外交 国家安全 国际稳定 和平 美国 国际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辛格均势战略中的理想主义政治观
6
作者 雷小华 陈纯江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4期108-111,共4页
基辛格通过对传统均势理论的推崇、继承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均势战略。与传统均势理论不同,基辛格均势战略不仅包含现实主义政治观,也包含一定程度的理想主义色彩,这一点被很多学者忽视了。本文认为其对战略目标、社会主义以及结盟... 基辛格通过对传统均势理论的推崇、继承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均势战略。与传统均势理论不同,基辛格均势战略不仅包含现实主义政治观,也包含一定程度的理想主义色彩,这一点被很多学者忽视了。本文认为其对战略目标、社会主义以及结盟手段的分析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对建立稳定的国际秩序和实现持久和平抱有理想主义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辛格 均势战略 理想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停与求霸:从日俄战争看美国均势战略的设计与进路
7
作者 安善花 张晓东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24-31,140,共9页
日俄战争期间,美国在均势思想的支配下,通过纵横捭阖的政治、经济手段控制战争的范围和结果,使战争的走向朝着有利于自己构建地区均势体系的方向发展。为此,美国根据日俄两国的国家目标及其力量的此消彼长权衡利弊,并对当时影响东北亚... 日俄战争期间,美国在均势思想的支配下,通过纵横捭阖的政治、经济手段控制战争的范围和结果,使战争的走向朝着有利于自己构建地区均势体系的方向发展。为此,美国根据日俄两国的国家目标及其力量的此消彼长权衡利弊,并对当时影响东北亚国际格局的大国施加影响。当俄国势力扩张破坏了东北亚地区原有的平衡时,美国联合英国对日本施以政治、经济援助,希望以日制俄;而当日本的战争优势愈加凸显,即将破坏美国期望的地区秩序时,美国则游走于欧洲大国及战争当事国之间,以调停者身份在彼此对立的国家之间保持行动的自由和弹性,成为此间塑造东北亚地区秩序的操盘手,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世界均势体系核心的欧洲地区恢复均势,初步实现美国经济实力转化为国际政治实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停 均势战略 美国 日俄战争 东北亚 “门户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势战略与美国外交
8
作者 夏艳霞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81-82,共2页
本文结合美国外交实践分析了均势战略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以美、中、苏三角关系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为例,对均势战略在美国外交上的应用进行阐述,力求探索在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理论不断推陈出新的形势下,... 本文结合美国外交实践分析了均势战略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以美、中、苏三角关系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为例,对均势战略在美国外交上的应用进行阐述,力求探索在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理论不断推陈出新的形势下,美国均势战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势战略 美国外交 苏三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辛格均势战略思想评析
9
作者 刘建华 《荆州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83-87,共5页
基辛格均势战略思想一方面具有诸如“大国自制”思想、相对安全观、务实的国家利益观和整体性宏观构思等合理性。另一方面 ,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时代 ,它又有着缺乏国际正义感、偏执于国家行为体、眷恋“历史经验”等局... 基辛格均势战略思想一方面具有诸如“大国自制”思想、相对安全观、务实的国家利益观和整体性宏观构思等合理性。另一方面 ,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时代 ,它又有着缺乏国际正义感、偏执于国家行为体、眷恋“历史经验”等局限性。就其实质而言 ,它是一种旨在实现和维护美国相对优势和“温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辛格 均势战略思想 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亚洲均势制衡,保持美国战略优势——重评基辛格对亚洲的均势战略建议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曦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9-121,共3页
在全面系统分析全球地缘政治现实基础上,基辛格力图为21世纪美国外交决策者提出较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他以现实主义政治观对美国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地区的论述鲜明地阐释出他的外交主张。在亚洲,他主张维持某种均势制衡的手段... 在全面系统分析全球地缘政治现实基础上,基辛格力图为21世纪美国外交决策者提出较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他以现实主义政治观对美国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地区的论述鲜明地阐释出他的外交主张。在亚洲,他主张维持某种均势制衡的手段保持各国相互制衡,从而使美国在此获得相对优势。主张更新美日联盟,持续参与亚洲事务;维持在该地区军事存在,防止任一潜在对手独霸亚洲;要求结合理想主义手段,推进改革美国的现实利益。这些主张,在本质上是为美国谋求在该地区的“温和霸权”或“柔性霸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辛格 亚洲 均势战略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辛格均势战略思想的基础及其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建华 《荆州师专学报》 2000年第3期68-72,共5页
基辛格以“限度”和“超越”为基本内容的中庸思想是其均势战略思想的哲学基础 ,他对 19世纪初欧洲外交的精心研究所形成的均势理论 ,则奠定了其均势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基辛格的均势战略思想经历了“两极”均势战略思想 ,“军事两极... 基辛格以“限度”和“超越”为基本内容的中庸思想是其均势战略思想的哲学基础 ,他对 19世纪初欧洲外交的精心研究所形成的均势理论 ,则奠定了其均势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基辛格的均势战略思想经历了“两极”均势战略思想 ,“军事两极性 ,政治多极性”均势战略思想 ,后冷战时期的“多极”均势战略思想的一个较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势战略思想 基辛格 中庸思想 哲学基础
全文增补中
浅谈均势战略与国家利益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成禹 《党政干部论坛》 2007年第S1期158-160,共3页
威廉森·默里等人合著的《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一书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着重分析了地理状况、历史经验、意识形态、政权的形式和性质、经济技术因素以及领导人的个性特质等对一国战略缔造所施加的影响,可谓是一部从战略... 威廉森·默里等人合著的《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一书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着重分析了地理状况、历史经验、意识形态、政权的形式和性质、经济技术因素以及领导人的个性特质等对一国战略缔造所施加的影响,可谓是一部从战略抉择角度阐述维护国家利益的权威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利益 均势战略 均势外交 意识形态 历史经验 国际体系 战略抉择 均势理论 国际关系 史论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国际关系中的均势战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S2期231-233,共3页
一、均势战略概述在国际战略理论研究中,均势战略是“最古老、最持久、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虽然均势这一概念在近代才出现,但均势的实际运用却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古印度时代和古希腊时代。16世纪初,意大利历史... 一、均势战略概述在国际战略理论研究中,均势战略是“最古老、最持久、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虽然均势这一概念在近代才出现,但均势的实际运用却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古印度时代和古希腊时代。16世纪初,意大利历史学家伯纳多、鲁塞莱首次系统地阐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势战略 国际关系 均势格局 冷战期间 冷战后 国家安全 国家利益 战争 平衡者 均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势战略刍议
14
作者 张辉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57-58,共2页
均势战略是主权国家有意识地推行的一种维持或改变力量对比状况的战略或政策原则。其在不同时期的实施过程中表现了与其时代背景相适应的鲜明特点。均势战略的作用及其本身也具有缺陷和弊端。
关键词 均势战略 特点 作用 局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19世纪英国的均势战略
15
作者 徐瑞雪 鲍永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15期108-109,共2页
英国的均势战略逐渐形成于16世纪,经过几个世纪的运用发展,在19世纪达到成熟。在这一时期内,英国不论是哪个君主在位、哪个政党当政,在对外活动中一直坚持均势战略,即"干预欧陆政治,防止出现压倒一切的大陆霸主,在必要时不惜投入... 英国的均势战略逐渐形成于16世纪,经过几个世纪的运用发展,在19世纪达到成熟。在这一时期内,英国不论是哪个君主在位、哪个政党当政,在对外活动中一直坚持均势战略,即"干预欧陆政治,防止出现压倒一切的大陆霸主,在必要时不惜投入战争摧毁大陆霸权势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势战略 制衡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政治均势战略理论分析
16
作者 韩敏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年第10期118-119,共2页
均势战略在国际战略中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早在古代,国际关系中就出现了均势局面和均势外交,到了近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均势状态和均势原则受到了普遍重视。
关键词 国际政治 均势战略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均势战略是亚洲之祸 被引量:1
17
作者 寒竹 《社会观察》 2012年第10期27-28,共2页
9月以来,中日两国围绕着钓鱼岛主权发生的争执急剧升温。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对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所谓的“国有化”。面对日本的公开挑衅,中国政府立即作出强有力的反应,两艘中国海监船于9月14日进入钓鱼岛水域执行... 9月以来,中日两国围绕着钓鱼岛主权发生的争执急剧升温。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对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所谓的“国有化”。面对日本的公开挑衅,中国政府立即作出强有力的反应,两艘中国海监船于9月14日进入钓鱼岛水域执行巡逻任务,跟日本海上保安厅面对面对峙。中国民间的愤怒比政府更强烈。9月15日之后,中国有80多个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日保钓示威游行,参加示威的总人数超过百万。9月17日,上千艘插着中国国旗的渔船开始向钓鱼岛海域进发,目前已有多艘中国渔船进入钓鱼岛水域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势战略 钓鱼岛主权 日本海上保安厅 中国领土 亚洲 美国 日本政府 中日两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均势战略反思
18
作者 施力云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S1期48-50,共3页
均势实践与均势理论在西方很早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但均势战略是近代才真正出现的。西方战略学界有一种把均势作为维护和平的最佳方法的倾向,主张通过自助、结盟、地缘均衡、军备扩张甚至诉诸战争来建立与维护大国间的均势。这种西方均势... 均势实践与均势理论在西方很早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但均势战略是近代才真正出现的。西方战略学界有一种把均势作为维护和平的最佳方法的倾向,主张通过自助、结盟、地缘均衡、军备扩张甚至诉诸战争来建立与维护大国间的均势。这种西方均势战略存在着严重不足,如信息的不完全性、决策的主观性和力量系统的复杂性,大国争霸的本质和强权政治的逻辑等,这些决定了西方均势战略不可能被国际社会所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势 均势战略 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势战略的作用与局限
19
作者 张琪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8年第2期124-125,共2页
均势战略是国际战略研究中"最古老,最持久,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虽然均势这一概念是近代才出现,但是均势的运用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
关键词 均势战略 国际战略 古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盟的大国均势战略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锡镇 《国际政治研究》 1999年第2期120-127,共8页
自东盟成立以来,其对外安全战略发生过几次大的转变,即60年代的对美依附、70年代的自由中立、8u年代的区内和平,进入90年代,则是大国均势战略(或称大国平衡战略)。该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力求聚集所有大国势力,使之相互制衡,平等对话,友好... 自东盟成立以来,其对外安全战略发生过几次大的转变,即60年代的对美依附、70年代的自由中立、8u年代的区内和平,进入90年代,则是大国均势战略(或称大国平衡战略)。该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力求聚集所有大国势力,使之相互制衡,平等对话,友好协商,从而实现相互信任和理解,和平解决分歧和争端,共同参与建构和维护亚太安全新秩序,东盟则在其中周旋和协调,扮演平衡者的角色,发挥主控中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国家 均势战略 东南亚 亚太地区 “中国威胁论” 亚欧会议 东盟首脑会议 军事演习 地区安全 日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