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成都市平原区地面形变监测研究
1
作者 姚远 徐洲洋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伴随大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下空间开发、地下资源利用等项目实施,与之密切相关的地面形变问题不断出现且有加强趋势.为研究成都市平原区地面形变具体情况,监测潜在的地面塌陷与沉降区域,基于Sentinel-1数据,采用短基线集干涉测量(SBA... 伴随大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下空间开发、地下资源利用等项目实施,与之密切相关的地面形变问题不断出现且有加强趋势.为研究成都市平原区地面形变具体情况,监测潜在的地面塌陷与沉降区域,基于Sentinel-1数据,采用短基线集干涉测量(SBAS-InSAR)方法获取了成都市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平原区地表形变,利用同期水准数据进行了精度和可靠性评定.结果表明,形变区形变速率绝对值大于10 mm范围占研究区面积的0.84%,研究区大部未发生明显形变,形变区占比较小且形变量不大.结合光学影像和现场实地核查分析,城镇的建设和施工和土地整理等是现阶段监测引起地面形变的主要因素,未监测到因地面塌陷与沉降引起的地面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 地面形变 监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的成都平原地面形变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灏 刘洋 +3 位作者 曾帅 房浩 刘艳明 王德都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77-383,共7页
为研究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利用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集时序分析技术(SBAS-InSAR)监测成都平原地面形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量较小,多为点状形变,个别地区存在块状形变或线状分布;形变速率较快的... 为研究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利用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集时序分析技术(SBAS-InSAR)监测成都平原地面形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量较小,多为点状形变,个别地区存在块状形变或线状分布;形变速率较快的地块多为建设工程扰动引起的,德阳市相对比成都市更易受到工程建设的影响;大部分人工建筑区域累计形变小于14 mm,地表形变速率大于10 mm/a图斑面积为115.83 km2,主要分布在成都市邛崃市、崇州市以及德阳市旌阳区、广汉市等地.从地下水开采和土地利用方面分析成都平原地面形变影响因素得出成都平原地下水开采与地面形变现状存在一定关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与地表形变的契合度最高,而形变面积较大的地块主要位于建筑区域.根据现场核查,SBAS-InSAR结果与现场情况较为一致,证明了SBAS-InSAR技术在地面形变监测中具有较好适用性.本研究成果可为成都平原城市建设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地面形变 地面沉降 地质灾害 SBAS-InSAR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的滇池周边地面形变监测
3
作者 宋雨乔 李益敏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2期39-42,共4页
研究基于SBAS-InSAR技术,选取时间跨度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共46景Sentinel-1A的降轨SLC数据,采用VV+VH的极化方式对昆明市滇池周边进行地面形变监测。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地表形变速率较大。2)滇池东南部村落群、黄栗山两侧沉... 研究基于SBAS-InSAR技术,选取时间跨度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共46景Sentinel-1A的降轨SLC数据,采用VV+VH的极化方式对昆明市滇池周边进行地面形变监测。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地表形变速率较大。2)滇池东南部村落群、黄栗山两侧沉降程度远大于其他地区,这主要与工业园区建设和地表径流现象有关。3)整体抬升形变多集中于西北角及北部道路通达性较高的地区。4)公路的修建与地面重力的增加,导致地表抬升现象严重。本研究对昆明市滇池周边形变进行了有效的监测,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 滇池周边 地面形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序InSAR技术在南通港地面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寒冰 罗海滨 +2 位作者 吴星乐 王盼 唐旭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38,59,共5页
为克服传统时序InSAR技术中干涉图获取需要较多计算资源和时间成本问题,利用Hy P3 SAR数据在线服务系统获取哨兵-1号时序干涉图,采用时序InSAR技术对获取干涉图进行分析,得到了2022年3月9日至2022年8月24日间南通港地面形变速率和时序... 为克服传统时序InSAR技术中干涉图获取需要较多计算资源和时间成本问题,利用Hy P3 SAR数据在线服务系统获取哨兵-1号时序干涉图,采用时序InSAR技术对获取干涉图进行分析,得到了2022年3月9日至2022年8月24日间南通港地面形变速率和时序形变。与同期水准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平均均方根误差为8.10 mm,证明了InSAR监测结果的可靠。InSAR监测结果显示,南通港由于纳泥、填海和地下水开采导致局地发生形变,但整体地表形变较小,不影响港口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形变监测 SAR数据在线服务 时序InSAR 哨兵-1号 南通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建三江地下水位下降区地面形变监测、评估与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梦南 程旭学 +7 位作者 李志红 刘伟坡 崔虎群 魏世博 刘伟朋 刘江涛 李永利 陈卓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1-1217,共7页
三江平原地下水开采量随着水稻种植规模快速扩张而大幅增加,2021年水位相对1980年下降5~12 m,是否因此引发地面形变甚至地面沉降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和比拟法,分析研究了三江平原建三江垦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面... 三江平原地下水开采量随着水稻种植规模快速扩张而大幅增加,2021年水位相对1980年下降5~12 m,是否因此引发地面形变甚至地面沉降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和比拟法,分析研究了三江平原建三江垦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面形变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危险性。研究表明,研究区50个二等水准测量点2019—2021年连续3期测量数据对比发现,地表垂向形变量整体较小(最大-18.00 mm,平均变化速率-4.6 mm/a)。预测到2040年,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中心水位埋深由2021年的19.88 m降至25 m左右,考虑到研究区“上粘下砂”的二元岩性结构,地下水位下降疏干的地层位于浅上部且厚度有限,地面沉降量仍较小,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弱、危险性小。本研究不仅回应了社会关切,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建三江地区 地面形变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民生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在地面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6
作者 张拴宏 纪占胜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112-117,128,共7页
运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及其差分技术(InSAR及D InSAR)进行地面微位移监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得到日益重视的新方法。对不同地区地面形变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及其差分技术在地震形变、冰川运移、活动构造、地面沉降及滑... 运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及其差分技术(InSAR及D InSAR)进行地面微位移监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得到日益重视的新方法。对不同地区地面形变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及其差分技术在地震形变、冰川运移、活动构造、地面沉降及滑坡等研究与监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与其它方法(如GPS监测等)相比,用InSAR及D InSAR进行地面形变监测的主要优点在于:(1)覆盖范围大,方便迅速:(2)成本低,不需要建立监测网;(3)空间分辨率高,可以获得某一地区连续的地表形变信息;(4)可以监测或识别出潜在或未知的地面形变信息:(5)全天候,不受云层及昼夜影响。但是由于系统本身因素以及地面植被、湿度及大气条件变化的影响,精度及适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并与地质研究及其它方法相结合。为了弥补传统InSAR及D InSAR方法在地面形变监测方面的不足,提高其精度,近期引入了一种称为永久散射点(PS)的方法。此方法通过选取一定时期内表现出稳定干涉行为的孤立点,克服了许多妨碍传统雷达干涉技术的分辨率、空间及时间上基线限制等问题,使InSAR在城市及岩石出露较好地区地面形变监测精度大大提高,在一定的条件下精度可达到mm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INSAR 地面形变监测 永久散射点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通差分干涉测量探测城市地面形变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罗小军 刘国祥 黄丁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20,共5页
利用ERS-1/2于1996年和1998年获取的C波段SAR影像进行三通差分干涉处理,提取了上海陆家嘴地区在近两年时间内的地面形变场,并分析了影响差分干涉测量的因素。实验表明:利用差分干涉测量可有效探测城市地面形变,但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消... 利用ERS-1/2于1996年和1998年获取的C波段SAR影像进行三通差分干涉处理,提取了上海陆家嘴地区在近两年时间内的地面形变场,并分析了影响差分干涉测量的因素。实验表明:利用差分干涉测量可有效探测城市地面形变,但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消除或降低大气延迟的影响。这是因为城市建设会引起失相关,而大气延迟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三通差分干涉测量 城市地面形变 大气延迟 上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轨法D-InSAR技术的矿区地面形变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余景波 王建波 +2 位作者 王肖露 张亮 曹振坦 《华北地震科学》 2012年第4期7-13,共7页
采用三轨法D-InSAR干涉处理6景覆盖济宁某矿区ENVISAT ASAR数据,分别提取了含有地形信息的DEM、增强干涉图以及相对应的相干图、地面形变图;对这些成果文件进行后处理,分别获取了不同时段的矿区地面沉降量、沉降值和沉降面积,并对这些... 采用三轨法D-InSAR干涉处理6景覆盖济宁某矿区ENVISAT ASAR数据,分别提取了含有地形信息的DEM、增强干涉图以及相对应的相干图、地面形变图;对这些成果文件进行后处理,分别获取了不同时段的矿区地面沉降量、沉降值和沉降面积,并对这些结果进行初步分析;最后选择矿区已有的部分水准点监测结果和三轨法D-InSAR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初步讨论和分析了水准监测结果和三轨法D-InSAR监测结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从而展示了三轨法D-InSAR技术在矿区地面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SAR 三轨法D-InSAR 济宁某矿区 数据处理 地面形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nSAR在提取地面形变信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余景波 刘国林 +2 位作者 曹振坦 刘会 王建波 《地理空间信息》 2011年第6期9-11,14,共4页
简要介绍了D-InSAR基本原理和D-InSAR数据处理流程,以双轨差分干涉测量方法处理ENVISAT卫星获取的巴姆地震灾区影像数据提取和分析同震形变场为例子,解释了D-InSAR在提取地面形变信息中的应用。
关键词 差分干涉测量 双轨差分干涉测量 巴姆地震 地面形变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港煤矿采区地面形变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宝明 常允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5,共3页
根据莱芜煤田西港煤矿典型采区地面形变监测结果,绘制并分析地表变形与移动曲线,总结了地面形变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灾减灾措施。
关键词 地面形变 监测 开采区 西港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GPS基线向量解算地面形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解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67-970,共4页
通常采用比较各期坐标变化的方法来分析全球定位系统(GPS)形变网的数据.提出一种整体平差模型,将各期GPS基线向量放在一起平差,定义各点在任意时刻的坐标为其在参考时刻的坐标和形变速度与形变时间的乘积之和.为了更具直观性、更容易加... 通常采用比较各期坐标变化的方法来分析全球定位系统(GPS)形变网的数据.提出一种整体平差模型,将各期GPS基线向量放在一起平差,定义各点在任意时刻的坐标为其在参考时刻的坐标和形变速度与形变时间的乘积之和.为了更具直观性、更容易加上先验已知信息,将空间坐标参数转换为平面坐标和大地高参数,将空间坐标形变速度转换为水平位移和沉降速度参数.整体平差同时计算出参考时刻的站坐标和形变速度,还推导了相应的协方差矩阵,算例表明模型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线向量解算 地面形变 GPS基线向量 全球定位系统 空间坐标 协方差矩阵 平差模型 坐标变化 平面坐标 参数转换 整体平差 速度参数 水平位移 直观性 高参数 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技术的天津市地面形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庆云 李雪川 王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13202-13210,共9页
地面沉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质灾害,天津是中国地面沉降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对地面形变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地面沉降分布,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基于覆盖天津地区的Sentinel-1升轨和降轨数据,使用改进的小基线时序干涉测量方法获取卫星... 地面沉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质灾害,天津是中国地面沉降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对地面形变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地面沉降分布,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基于覆盖天津地区的Sentinel-1升轨和降轨数据,使用改进的小基线时序干涉测量方法获取卫星视线向(line of sight,LOS)向形变速率场,针对沿海地区大气影响严重等问题,引用InSAR通用大气校正在线服务(generic atmospheric correction online service for InSAR,GACOS)模型去除大气误差影响。从获取的天津地区形变速度场可以看出,天津市区内形变量相对较小,市区周边的静海区、西青区存在一定的形变漏斗,最大LOS向形变量约-40 mm/a;武清区和北辰区形变量最大,有一个范围和形变量级都较大的形变漏斗,形变漏斗中心为武清区王庆坨镇,其最大LOS向形变量在升轨和降轨结果中分别为80 mm/a和99.2 mm/a,结合该区域土地利用情况,发现主要是由于产业园密集建设,导致工业和生活用水过度导致地下水超采。从形变结果可以看出,后续需要对存在形变漏斗的区域进行科学用水管理和合理城市规划,从而有效改善区域形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时序分析 天津地区 地面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和偏移追踪技术的露天煤矿地面形变监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军 张锦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2-169,共8页
利用基于StaMPS的SBAS-InSAR技术,以安太堡露天煤矿为研究区域,对覆盖露天煤矿的33景哨兵升降轨数据进行时序干涉处理,提取了露天煤矿区7个月的地面形变信息,根据SAR卫星成像几何对斜距向形变信息进行分解,获取了数据采集时间段内露天... 利用基于StaMPS的SBAS-InSAR技术,以安太堡露天煤矿为研究区域,对覆盖露天煤矿的33景哨兵升降轨数据进行时序干涉处理,提取了露天煤矿区7个月的地面形变信息,根据SAR卫星成像几何对斜距向形变信息进行分解,获取了数据采集时间段内露天煤矿的二维方向的累积形变量,计算的露天煤矿形变速率为-258 mm/a,在排土场发现较大的沉降中心,累积沉降量为134 mm;采用偏移追踪技术计算了露天煤矿失相干区域的大梯度形变,2种技术相结合可以较好地对露天煤矿不同梯度的形变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形变监测 SAR数据 偏移追踪 小基线集差分干涉 斯坦福永久散射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1数据对青藏高原五道梁多年冻土区地面形变的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周华云 赵林 +7 位作者 田黎明 吴振明 谢梅珍 原黎明 倪杰 乔永平 高泽深 史健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5-536,共12页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地面形变监测可以反映多年冻土的发育趋势。利用欧空局Sentinel-1降轨数据(2014年11月27日至2017年3月4日),基于SBAS-InSAR技术,获取了五道梁多年冻土区的地面形变状况,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地面形变监测可以反映多年冻土的发育趋势。利用欧空局Sentinel-1降轨数据(2014年11月27日至2017年3月4日),基于SBAS-InSAR技术,获取了五道梁多年冻土区的地面形变状况,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该地区地面主要表现为沉降趋势,与水准实测形变趋势吻合,相对误差为22.4%,均方根误差为4.3 mm;形变变化速率为-10.28 mm·a-1,相对误差为14.79%。植被类型、地形地貌对多年冻土区地面形变影响较大。植被发育越好,由于土壤含水量越高,地面形变量也越大;而植被覆盖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Sentinel-1数据获取地面形变信息的精度;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形变量存在垂直向与南北向的差异;水体分布较多的地区,信号失相干相对严重, Sentinel-1数据获取地面形变信息的能力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此外,降水事件与日冻融循环作用对Sentinel-1数据获取地面形变信息的精度影响也不可忽略。因此,在利用Sentinel-1数据获取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面形变信息时,要综合考虑下垫面、气候条件与冻土日冻融循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1 SBAS-InSAR 五道梁 多年冻土 地面形变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年翁布里亚—马尔凯(意大利)地震序列:地面形变与孕震构造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F.R.Cinti L.Cucci +4 位作者 F.Marra P.Montone 吴江 吕春来 胥广银 《世界地震译丛》 2003年第6期54-58,共5页
1997年翁布里亚—马尔凯地震序列期间进行的野外测量,发现了与3次最大地震(M_w≥5.7)有关的地面和路面上产生的破裂。破裂集中发生在几个狭长的条带上,这些条带部分处于或邻近原来标绘出的大倾角的正断层。地面形变的几何形态与主震的... 1997年翁布里亚—马尔凯地震序列期间进行的野外测量,发现了与3次最大地震(M_w≥5.7)有关的地面和路面上产生的破裂。破裂集中发生在几个狭长的条带上,这些条带部分处于或邻近原来标绘出的大倾角的正断层。地面形变的几何形态与主震的矩心矩张量震源机制解所得出的北东走向的延长线是一致的。余震的分布表明,3个主震发生在南西向倾斜约40°的正断层上。地质调查、预期的同震高程变化模拟以及地震资料都表明;地面形变并不是深处的断层起始破裂直接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地面形变 孕震构造 褶皱逆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羊角山小尺度区域地面形变监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泽鹏 文泰翔 《河南科技》 2023年第6期113-116,共4页
【目的】获取桂林市兴安县羊角山区域的地面形变监测结果,探究人类活动对地面形变的影响。【方法】采用2017年3月17日—2021年12月9日覆盖羊角山地区的90景升轨Sentinel-1A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基于SBAS-InSAR方法对该区域进行地面形变... 【目的】获取桂林市兴安县羊角山区域的地面形变监测结果,探究人类活动对地面形变的影响。【方法】采用2017年3月17日—2021年12月9日覆盖羊角山地区的90景升轨Sentinel-1A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基于SBAS-InSAR方法对该区域进行地面形变监测分析,SBASInSAR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弱时空失相干扰和大气效应引起的误差,提高地面形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在长时间序列的小尺度地表开发形变监测上使用SBAS-InSAR方法仍能得到较高精度的结果,研究区域地表平均形变速率处于-18 mm/a~10 mm/a,在研究区的西南方向累积形变量最大,达到了-60 mm。【结论】该区域由于开发时间长度和开发强度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形变结果,且随着对该区域的持续开发,整体形变量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 地面形变 形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地面形变特征提取算法
17
作者 杨自香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93-100,共8页
由于现有特征提取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噪声信号的影响,导致提取结果中存在大量冗余数据,提取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且特征提取耗时较长,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地面形变特征提取算法.采用四象限探测器对地面形变位置进行定位,运用小... 由于现有特征提取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噪声信号的影响,导致提取结果中存在大量冗余数据,提取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且特征提取耗时较长,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地面形变特征提取算法.采用四象限探测器对地面形变位置进行定位,运用小波变换方法去除由环境噪声与相关设备干扰形成的噪声信号,去除其中的冗余信息.根据噪声去除结果基于激光点云建立地面形变特征提取模型,实现地面形变特征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特征提取结果偏差比例始终低于4%,远低于传统方法,且特征提取耗时较短,充分说明该方法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象限探测器 地面形变 激光点云 小波变换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地质灾害地面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和璇 崔佳 赵玉 《无线互联科技》 2016年第17期68-69,共2页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激光测量技术,在地质灾害中更展现出独特优越性。文章首先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及三维激光扫描仪,然后分析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优势,并且简述了作业流程以及形变分析算法,最后提出了目...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激光测量技术,在地质灾害中更展现出独特优越性。文章首先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及三维激光扫描仪,然后分析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优势,并且简述了作业流程以及形变分析算法,最后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仪 地面形变监测 形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煤矿建筑场地地面形变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智琴 《华北国土资源》 2015年第5期61-63,共3页
某煤矿变电站、瓦斯抽放站建筑场地院内、围墙及护坡出现裂缝,变电站东部游泳池、鱼池水体逐渐减少,变电站、瓦斯抽放站正处于地面变形威胁之中。此文通过对场地地面形变(地面裂缝、地面塌陷、滑坡)分布范围、类型、规模及变形活动特征... 某煤矿变电站、瓦斯抽放站建筑场地院内、围墙及护坡出现裂缝,变电站东部游泳池、鱼池水体逐渐减少,变电站、瓦斯抽放站正处于地面变形威胁之中。此文通过对场地地面形变(地面裂缝、地面塌陷、滑坡)分布范围、类型、规模及变形活动特征进行论述来分析地面形变的主要诱发因素及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场地 地面形变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定位技术在矿区地面形变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贤友 《矿业快报》 2003年第7期42-44,共3页
就用 GPS定位技术进行矿区地面变形测量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以矿区GPS定位测量为例 ,在联测了多个基准点的条件下 ,通过坐标转换、曲面拟合等计算方法 ,由GPS定位测量的结果、计算出变形观测点的坐标位置 ,并用于变形分析 ,得出... 就用 GPS定位技术进行矿区地面变形测量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以矿区GPS定位测量为例 ,在联测了多个基准点的条件下 ,通过坐标转换、曲面拟合等计算方法 ,由GPS定位测量的结果、计算出变形观测点的坐标位置 ,并用于变形分析 ,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证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静态相对定位技术 矿区 地面形变测量 精度 应用 监测网 基线解算 坐标转换法 曲面拟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