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套地区一次寒潮天气的环流背景及成因 被引量:12
1
作者 高玲 王永清 +2 位作者 梁凤娟 高贵荣 张连霞 《内蒙古气象》 2006年第4期21-23,共3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提供的相关资料,对2006年3月9—11日在河套地区发生的大范围大风、沙尘暴、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及物理量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影响本次沙尘暴的高空系统是斜压性很强的蒙古横槽及北路冷空气南压形成的密集的高空...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提供的相关资料,对2006年3月9—11日在河套地区发生的大范围大风、沙尘暴、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及物理量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影响本次沙尘暴的高空系统是斜压性很强的蒙古横槽及北路冷空气南压形成的密集的高空锋区,地面蒙古气旋的暖性性质为沙尘暴的爆发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沙尘暴发生前期河套及上游地区干暖的气候条件及下垫面增厚的干土层及沙区,对沙尘暴的发生提供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另外,高空蒙古横槽南压、转竖是寒潮爆发南下的关键点;地面蒙古气旋的东移及地面冷高压中心强度达到1060.0hPa是寒潮爆发南下的必要条件;蒙古横槽诱发北路冷空气南压,使地面冷高压前沿气压梯度的不断加强加剧了寒潮爆发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地区 沙尘暴 寒潮 蒙古气旋 地面冷高压 物理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早期寒露风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艳兰 蒋丽娟 《广西气象》 2001年第4期24-25,共2页
通过对历年早期寒露风和 2 0 0 0年特早出现的寒露风过程环流形势、要素特征的分析 ,认识到贝湖 -东北冷槽 (涡 )是造成早期寒露风的主要影响系统 ,得出形成早期寒露风的 4个有利条件 :地面冷高压强度≥ 10 30 h Pa、同期连续性降水、... 通过对历年早期寒露风和 2 0 0 0年特早出现的寒露风过程环流形势、要素特征的分析 ,认识到贝湖 -东北冷槽 (涡 )是造成早期寒露风的主要影响系统 ,得出形成早期寒露风的 4个有利条件 :地面冷高压强度≥ 10 30 h Pa、同期连续性降水、前期日平均温度 <2 7℃以及热带气旋“吸引”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寒露风 特征分析 桂林 环流 热带气旋 地面冷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科尔沁区一次寒潮降雪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佟莎仁 刘一凡 +2 位作者 刘颖 李亚春 马蔷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第11期64-65,共2页
应用Micaps所提供的常规天气资料,对2020年3月25日~27日发生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的一次寒潮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对其高空形势和地面形势的环流背景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显示:本次天气过程属降雪型寒潮天气过程,即各个区域站的降雪量均... 应用Micaps所提供的常规天气资料,对2020年3月25日~27日发生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的一次寒潮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对其高空形势和地面形势的环流背景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显示:本次天气过程属降雪型寒潮天气过程,即各个区域站的降雪量均超过了1mm,没有出现大风;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受低涡底部的锋区南压影响,地面配合为低压冷锋过境后的较强冷高压前部控制,各物理量场及温度平流特征反应均对寒潮降雪天气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锋区南压 地面冷高压前部 物理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察布市2010年一次大风、寒潮天气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轶博 巴特尔 +3 位作者 王沛兵 陈海英 温超 渠韶东 《内蒙古气象》 2012年第5期48-49,共2页
运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欧洲数值预报图,对2010年1月19—22日从西北方向入侵的强冷空气引发大面积的大风降温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主要是由贝加尔湖附近的横槽内聚积一股较强的冷空气(高空500hPa冷中心强度达-45℃、地... 运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欧洲数值预报图,对2010年1月19—22日从西北方向入侵的强冷空气引发大面积的大风降温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主要是由贝加尔湖附近的横槽内聚积一股较强的冷空气(高空500hPa冷中心强度达-45℃、地面冷高压中心强度达1060.0hPa[1])。西西伯利亚的阻塞高压与贝加尔湖高空冷槽共同作用,西北路冷空气不断向东南侵袭,乌兰察布市处于西风带控制,横槽沿西风带向东移动分裂为两股冷空气。阻塞高压前偏北冷空气不断东移南下,引发横槽转竖并向南加深。持续性降温导致强寒潮天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寒潮 横槽转竖 地面冷高压 阻塞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11—12月根河市3次寒潮过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纪成成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1期100-101,127,共3页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对2017年11月13—15日、11月27—29日和12月9—11日根河市出现的3次典型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过程均是在前期强烈升温的基础上,由强冷空气在西西伯利亚及贝加尔...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对2017年11月13—15日、11月27—29日和12月9—11日根河市出现的3次典型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过程均是在前期强烈升温的基础上,由强冷空气在西西伯利亚及贝加尔湖堆积并向南侵袭造成的;3次过程亚洲中高纬环流形势均表现为一脊一槽型,动力机制均为高空旋转低压槽与强锋区,促使寒潮暴发的流场均为低槽旋转型;冷空气暴发后,呼伦贝尔上空均由强盛的冷平流控制,地面冷高压均进入关键区并达到寒潮强度;但由于冷空气的强度、发展、移动路径不同,因此3次过程的降温幅度和对根河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根河冬季寒潮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地面冷高压 寒潮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盟地区2009年冬季一次强寒潮天气个例诊断分析
6
作者 黄骏莉 张斯莲 杨宗英 《科技与生活》 2012年第17期88-88,21,共2页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提供的相关资料,对2009年1月21日~23日在阿拉善盟发生强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及物理量进行了分析。从环流形势及地面系统分析看出,这次寒潮过程影响了我国大部地区,在阿盟主要是以强降温为主,通过对这...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提供的相关资料,对2009年1月21日~23日在阿拉善盟发生强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及物理量进行了分析。从环流形势及地面系统分析看出,这次寒潮过程影响了我国大部地区,在阿盟主要是以强降温为主,通过对这次过程的分析对以后我盟预报寒潮天气起到了一定的指导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寒潮 阿拉善盟 蒙古气旋 地面冷高压 物理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地低温过程的特征分析及思考
7
作者 刘凯 林卉 +1 位作者 卜清军 王迪 《天津科技》 2021年第4期65-71,共7页
利用天津市13个国家级台站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资料,通过对2018年1月24日北辰区低温为全市之首天气过程的大尺度天气背景、低温动力和热力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进行计算和分析,揭示了低温过程的形成和维持机制。结果表明:在地面冷高压及"... 利用天津市13个国家级台站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资料,通过对2018年1月24日北辰区低温为全市之首天气过程的大尺度天气背景、低温动力和热力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进行计算和分析,揭示了低温过程的形成和维持机制。结果表明:在地面冷高压及"大寒"节气之中的大尺度背景条件下,正北风向连续7个小时不变是低温过程的触发和加强机制;前期较低基础温度的存在有利于低温落区的建立;大气压强的升高和水汽压的降低是低温出现的原因;伴随湿度的增大和风向的改变是驱使低温结束的动力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冷高压 大寒节气 基础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凉山州近40年大雪天气特征
8
作者 姜艳 侯砚 邹琪美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4年第5期39-40,共2页
利用Micaps、NCEP再分析和历史整编资料对凉山州近40 a大雪天气进行特征分析、归纳和总结。统计发现,降雪前期700 hPa处存在逆温层,有利于低层水汽和能量聚集;中低空急流为大雪天气提供了水汽和能量输送;温度0℃线的位置、0℃气层的厚... 利用Micaps、NCEP再分析和历史整编资料对凉山州近40 a大雪天气进行特征分析、归纳和总结。统计发现,降雪前期700 hPa处存在逆温层,有利于低层水汽和能量聚集;中低空急流为大雪天气提供了水汽和能量输送;温度0℃线的位置、0℃气层的厚度以及500 hPa以下大气温度层结的分布都对降雪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雪 区域性大雪 中低空急流 地面冷高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