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测绘工程地面位移形变测量方法研究
1
作者 郭永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当前,针对地面位移形变的传统测量方法常局限于单点测量,这导致了测量范围有限且绝对误差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以无人机为基础的测绘工程中地面位移形变多点测量方法,并对其有效性与准确性进行了测试与验证。依据实... 当前,针对地面位移形变的传统测量方法常局限于单点测量,这导致了测量范围有限且绝对误差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以无人机为基础的测绘工程中地面位移形变多点测量方法,并对其有效性与准确性进行了测试与验证。依据实践中的测量要求及标准,研究首先完成了基础测量点的定位工作。通过实施多点测量策略来扩大覆盖面积,接着设计了多个目标点的测量流程,并构建了一个无人机位移形变测量模型,从而实现了对地面变形的精确探测,并采用了适当的补偿措施以减少误差。经对比分析,与现今的地表沉降监测技术中的基准用户群体以及传统机器视觉测量方法相比,本研究中提出的新测量技术在控制测量绝对误差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误差率保持在了0.25以下,这一结果验证了新方法相较于其他现有技术在精度上的优越性,有效减小了误差范围,具备了更为实际的应用潜力,以及在精确测量地面位移形变方面的定向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技术 测绘工程 地面位移 形变测量 测量方法 测绘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盾尾注浆隆起的盾构掘进地面位移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存刚 吴世明 +2 位作者 张忠苗 刘冠水 李宗梁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88,共9页
通过对3个盾构隧道工程实例中盾尾注浆引起的地面隆起的分析,对比了Mindlin解、Sa-gaseta法、Verruijt-Booker法、Loganathan-Poulos法、Chi法和Park法6种解析方法及高斯公式预测盾构掘进盾尾注浆引起的地面隆起的适用性,并结合工程实... 通过对3个盾构隧道工程实例中盾尾注浆引起的地面隆起的分析,对比了Mindlin解、Sa-gaseta法、Verruijt-Booker法、Loganathan-Poulos法、Chi法和Park法6种解析方法及高斯公式预测盾构掘进盾尾注浆引起的地面隆起的适用性,并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考虑注浆地面隆起后盾构掘进地面位移计算的修正Peck公式。分析表明:盾尾注浆引起的横断面地面隆起曲线,可以用高斯公式和Chi法较好地拟合,在确定注浆隆起宽度参数Kh和沉降影响角β的经验取值后,可预测盾构注浆隆起。考虑注浆隆起的修正Peck公式,可合理地预测包含注浆隆起在内的盾构掘进引起的横断面地面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尾注浆 盾构隧道掘进 地面位移 地面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GPS快速静态方式监测地面位移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书华 陈洪年 李洪亮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8年第11期141-145,共5页
阐述了GPS快速静态方式监测采煤塌陷区地面位移的方法,主要阐述了为提高位移监测精度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建立强制对中观测墩,设置强制对中观测基站,采用内含式观测方式,采用固定的观测顺序等。经过实际应用验证,采用该方法能够获得... 阐述了GPS快速静态方式监测采煤塌陷区地面位移的方法,主要阐述了为提高位移监测精度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建立强制对中观测墩,设置强制对中观测基站,采用内含式观测方式,采用固定的观测顺序等。经过实际应用验证,采用该方法能够获得满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的测量成果。采用GPS快速静态测量方法,可大幅度提高测量效率,降低测量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快速静态 强制对中观测墩 地面位移 监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位移对斜桩基础的负面效应
4
作者 潘健 陈红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23期6100-6104,共5页
本文通过有限元方法和简化算例分析了带斜桩的群桩工作特点,计算分三种情况:(1)群桩只承受竖向和水平的荷载,没有地面位移;(2)群桩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的同时,还承受水平地面位移;(3)群桩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的同时,还承受竖向地... 本文通过有限元方法和简化算例分析了带斜桩的群桩工作特点,计算分三种情况:(1)群桩只承受竖向和水平的荷载,没有地面位移;(2)群桩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的同时,还承受水平地面位移;(3)群桩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的同时,还承受竖向地面位移。计算结果表明:当地面发生水平或竖向位移时,设置斜桩对群桩承载能力有一些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沉降 地面位移 斜桩 群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位移观测法控制软土地基路堤填筑速率... 被引量:2
5
作者 白日升 《铁道标准设计》 1992年第11期4-9,共6页
关键词 地面位移观测 软土地基 路堤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锚索锚固力与地面位移变化的现场试验研究
6
作者 李丽娟 陈新 《吉林水利》 2008年第10期28-30,33,共4页
本文对某公路边坡加固中的不同类型的预应力锚索进行现场试验,对压力及拉力型锚在分级循环加、卸载作用下,锚固力与地面位移的变化规律及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不同类型锚索对地表的作用范围以及地表变形特征。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 现场试验 地面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引起的地面位移衰减规律
7
作者 N.N Ambraseys M.Srbulov 胡银磊 《地震地质译丛》 1995年第6期21-33,共13页
引言当地震引起的应力值超过地表土层或软岩层的剪切强度时,场地的非线性反应就会引起地表永久变形。这种情况下的场地地震动反应不仅与场地地震动输入有关。
关键词 地震 地面位移 衰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生命线工程防御地震液化产生地面大位移的对策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惠珊 李鹏程 徐凤萍 《工程抗震》 1998年第4期28-32,共5页
液化引起的地面水平大位移在我国唐山、海城地震中已有诸多表现,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也由此引起一系列震害,因此,日本拟将防液化流动对策列入抗震规范。本文结合地下生命线工程特点,对防御地面大位移震害提出一些基本措施,包括... 液化引起的地面水平大位移在我国唐山、海城地震中已有诸多表现,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也由此引起一系列震害,因此,日本拟将防液化流动对策列入抗震规范。本文结合地下生命线工程特点,对防御地面大位移震害提出一些基本措施,包括勘察、位移值预估、流动土体对管线等工程结构的作用力及地基加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液化 地面位移 对策 地下生命线工程 震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引起的地面大位移对工程的影响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惠珊 徐凤萍 李鹏程 《工程抗震》 1997年第2期21-26,共6页
一、前言一种新的地震液化破坏型式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即液化引起的地面大位移(Largeground displacement,以下简写为LGD)对结构的破坏。它是液化区公路、铁路、桥梁、房屋、地下结构与生命线工程等震害的最主要型式,就其广泛性而言。
关键词 地震灾害 液化 地面位移 位移 震害 建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液化引起的地面大位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0
作者 高玉峰 刘汉龙 朱伟 《岩土力学》 EI CSCD 2000年第3期294-298,共5页
液化引起的地面大位移研究是岩土地震工程的前沿课题之一 ,仅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在综合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介绍了地震液化后地面大位移的现场调查情况、室内试验情况 ;总结了液化后土体特征和动力本构模型 ;简述了对液化后地面大位移... 液化引起的地面大位移研究是岩土地震工程的前沿课题之一 ,仅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在综合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介绍了地震液化后地面大位移的现场调查情况、室内试验情况 ;总结了液化后土体特征和动力本构模型 ;简述了对液化后地面大位移的计算方法 :经验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液化 地面位移 地震调查 室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强震数据获取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面永久位移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谢俊举 温增平 高孟潭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9-379,450,共11页
利用汶川地震中得到的靠近映秀—北川主断裂的64个强震台站的三分量记录数据,对加速度记录进行基线校正的基础上获取近断层地面运动的永久形变位移,并将由强震记录获取到的地面位移结果与GPS观测到的同震位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汶川MS8.... 利用汶川地震中得到的靠近映秀—北川主断裂的64个强震台站的三分量记录数据,对加速度记录进行基线校正的基础上获取近断层地面运动的永久形变位移,并将由强震记录获取到的地面位移结果与GPS观测到的同震位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汶川MS8.0地震的近断层地面运动的位移特征.结果表明:①在靠近映秀—北川主断层的上盘和下盘,东西相向的地面运动非常剧烈.下盘的51SFB,51MZQ和51JYH台东西向位移均为负(即地面运动向西),其中51SFB台位移量最大,达到1.49m;上盘的51WCW台位移向东,位移量为1.26m.②地面运动的位移分布主要表现为以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为核心的相向运动,东西方向上的永久位移要大于南北方向.从断层机制上来讲,断层的错动以逆冲运动为主(即逆冲位移要大于走滑分量的位移),这与震源机制反演及地质考察的结果一致.③大的地面永久位移集中分布在以龙门山断裂带为中心的狭长范围内,离开发震断裂地面位移的衰减很快.相比而言,在发震断层的下盘一侧(即四川盆地)的地面位移的衰减比上盘一侧明显要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面运动位移上盘近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地面大位移对埋地管线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鹏程 刘惠珊 +1 位作者 官国军 顾晓鲁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9-52,共4页
应用弹塑模型 ,对地震地面大位移时埋地管线的反应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 ,讨论和分析了影响埋地管线位移和内力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地面位移 埋地管线 有限元分析 地震 震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液化诱发地面大位移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建华 黄群贤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根据地面大位移产生的特点 ,采用一些合理的假设 ,提出一种计算地震液化诱发地面大位移的方法 .同时 ,对影响地面大位移的可能因素进行初步的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该方法在计算地震动期间产生的地面侧移中 ,能够较真实的反映液化诱发地... 根据地面大位移产生的特点 ,采用一些合理的假设 ,提出一种计算地震液化诱发地面大位移的方法 .同时 ,对影响地面大位移的可能因素进行初步的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该方法在计算地震动期间产生的地面侧移中 ,能够较真实的反映液化诱发地面大位移的物理机制 ,揭示地面大位移产生的规律 .计算结果与宏观震害现象相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面位移 侧向扩展 砂土液化 工程震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液化诱发地面大位移的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群贤 林建华 《低温建筑技术》 2004年第4期35-37,共3页
砂土液化诱发地面大位移会对地下生命线工程及其它一些结构产生灾难性的破坏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有必要对潜在产生地面大位移的地基采取加固措施。根据地震液化诱发地面大位移产生的机理 ,针对自由场地和已建结构场地的特点 ,归... 砂土液化诱发地面大位移会对地下生命线工程及其它一些结构产生灾难性的破坏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有必要对潜在产生地面大位移的地基采取加固措施。根据地震液化诱发地面大位移产生的机理 ,针对自由场地和已建结构场地的特点 ,归纳总结了防治地面大位移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液化 地面位移 侧向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大位移时地下钢管的反应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凤萍 《钢结构》 1999年第1期14-17,共4页
在弹塑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编制了土体液化造成地面大位移时埋地钢管的内力和变形计算的专用程序,推导了简化计算公式.分析了地下们管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地面位移 地下钢管 土体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度的地震液化引起地面大位移对管线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懿 林建华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54,共3页
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 ,运用JC法和截尾JC法分析不同因素对地下管线可靠度指标的影响 ,进而分析液化引起地面大位移对地下管线的影响 ,再将其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 ,其结果较一致 ,说明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关键词 地下管线 地面位移 地震液化 可靠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征近断层地震动永久位移的基线校正方法
17
作者 陈科旭 俞瑞芳 徐建荣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12-2020,共9页
在对近断层原始地震加速度记录的处理中,如何保留真实的地面永久位移信息,是目前地震加速度记录基线校正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对现有近断层地震加速度基线校正方法的有效性及适用范围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引入平滑斜坡位移函数模... 在对近断层原始地震加速度记录的处理中,如何保留真实的地面永久位移信息,是目前地震加速度记录基线校正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对现有近断层地震加速度基线校正方法的有效性及适用范围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引入平滑斜坡位移函数模型,建立了能够合理表征近断层地震动永久位移的一种基线校正方法,并通过典型近断层加速度记录的基线处理对该方法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方法改善了位移函数模型与位移时程之间的拟合精度,能减少主观参数选择对基线校正结果的影响,且校正后的地面永久位移与GPS同震位移吻合度较高。本文建立的地震动基线校正方法不仅能够自动处理近断层地震动的基线漂移,且能合理表征由于滑冲效应而产生的地面永久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基线校正 地面永久位移 GPS同震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伪谱和有限差分混合方法的兰州盆地强地面运动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8
作者 严武建 王彦宾 石玉成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2-310,共9页
利用伪谱和有限差分混合方法对兰州盆地进行二维强地面运动模拟。假设3个不同的震源深度5、10、20km的同一地震下,以一个5层的二维剖面作为模型,以此来研究地震波传播过程并分析复杂的二维非均质路径效应,以及局部地下速度构造对强地面... 利用伪谱和有限差分混合方法对兰州盆地进行二维强地面运动模拟。假设3个不同的震源深度5、10、20km的同一地震下,以一个5层的二维剖面作为模型,以此来研究地震波传播过程并分析复杂的二维非均质路径效应,以及局部地下速度构造对强地面运动振幅加乘的影响,从而了解路径效应对强地面运动最大峰值位移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伪谱和有限差分混合方法模拟地震波场结合了有限差分法和伪谱法的优点,弥补了二者的不足,能较好地处理介质不连续面的计算,同时保证了和伪谱法相当的计算精度。通过地震波场模拟可知沉积盆地的强地面运动较基岩相比具有放大效应,震源深度的不同对兰州盆地垂直分量地面最大峰值位移影响较大,在震源深度为5km时最小,为0.06cm;震源深度10km时在水平剖面30~55km范围内峰值位移最大,达到0.14cm;但对水平分量的峰值位移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盆地 伪谱和有限差分混合方法 地面峰值位移 波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空间内圆形反平面震源的地面响应研究
19
作者 王平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4-1188,共5页
地下震源对地面是存在动力效应的,研究这种响应对于地震减灾、防震、震源反演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对地下存在圆形反平面谐和震源的动力学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利用虚源法写出满足半空间边界应力自由条件的位移波函数,再利用圆形震源边界上... 地下震源对地面是存在动力效应的,研究这种响应对于地震减灾、防震、震源反演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对地下存在圆形反平面谐和震源的动力学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利用虚源法写出满足半空间边界应力自由条件的位移波函数,再利用圆形震源边界上的应力边界条件推出含有未知系数的非线性方程,借助于格拉夫(Graf)加法公式和傅立叶级数展开得到未知系数的无穷线性方程组,通过有限项截断得到有限线性方程组,最终确定了介质内的位移场和应力场。利用一个算例具体讨论了地面位移响应和圆形震源边界处的环向应力的变化规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圆形震源 波函数展开法 地面位移幅度 环向剪切应力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覆岩离层注浆工程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20
作者 谢华威 王全明 李胜利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32-36,75,共6页
采动覆岩离层注浆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煤矿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地面位移。为研究该技术注浆参数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以赵庄二号井的307工作面为例,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两种方法,分别研究采动过程中覆岩离层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不同的注... 采动覆岩离层注浆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煤矿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地面位移。为研究该技术注浆参数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以赵庄二号井的307工作面为例,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两种方法,分别研究采动过程中覆岩离层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不同的注浆参数对地面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覆岩离层的发展可分为离层产生、离层延伸、离层稳定、离层衰减、离层闭合5个过程;随着注采比的增加,地面沉降和倾斜变形逐渐减小;随着注浆位置的上升与开采面宽度的增加,地面沉降和倾斜变形逐渐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离层注浆 离层状态演变 地面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