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盆地大型丘状地质体地震相分析及地质解释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波 张昌民 +5 位作者 李少华 杜家元 秦成岗 张忠涛 朱锐 余烨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9,共13页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叠前深度偏移三维地震资料揭示了6个位于mfs18.5之上约250m处的大型丘状构造,这些丘状地质体最显著的特征为剖面上不对称的丘形和平面上不规则的椭圆形态。丘状体底座直径为826~3 542m,最大高度可达403m,规模最大的...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叠前深度偏移三维地震资料揭示了6个位于mfs18.5之上约250m处的大型丘状构造,这些丘状地质体最显著的特征为剖面上不对称的丘形和平面上不规则的椭圆形态。丘状体底座直径为826~3 542m,最大高度可达403m,规模最大的丘状体体积可达0.53 km^3。这些丘状地质体与国外报道的丘状砂岩侵入体有着相似的地震反射特征,在符合SEG标准的零相位正常极性地震资料中,其顶面和底面分别响应于连续性较好的中-强振幅正向和负向反射同相轴,其核部以杂乱反射为主要特征,与围岩地层平行-亚平行的席状反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且丘状体内部速度较围岩地层速度高,综合分析判断为砂岩侵入体。该沉积体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丘状体 丘状砂岩侵入 地震相分析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相分析的砂体储层厚度描述 被引量:14
2
作者 蒋炼 曾驿 +2 位作者 文晓涛 贺振华 石站站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276,共4页
勘探初期,工区内钻井较少和砂体厚度较小且横向分布不稳定的时候,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来描述砂体的分布范围和厚度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地震的各种属性和波阻抗反演在碳氢检测、储层预测和层序地层解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基于属性的地... 勘探初期,工区内钻井较少和砂体厚度较小且横向分布不稳定的时候,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来描述砂体的分布范围和厚度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地震的各种属性和波阻抗反演在碳氢检测、储层预测和层序地层解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基于属性的地震相分析可以清晰地刻画砂体的横向分布情况。研究区调谐频率和砂体的厚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了解研究区沉积背景的前提下,首先,优选提取可以识别砂体范围的各种地震属性,利用基于多属性的地震相分析描述出砂体的分布范围;其次,根据时频分析做谱分解,计算出一个频率域的数据体,提出每道能量最大处的频率值,得到最大频率平面图;然后,根据高分辨的波阻抗反演剖面和研究区的唯一一口钻井,建立砂体厚度和频率的拟合关系式;最后,用统计的拟合关系式,推算出整个研究区砂体分布范围内的厚度平面图。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预测砂体分布范围和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厚度 高分辨率波阻抗反演 地震相分析 时频分析 混合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地震相分析技术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庆敏 杨午阳 +2 位作者 田连玉 徐云泽 李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45-149,共5页
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是希尔伯特—黄变换的核心部分,可以将地震数据分解为多阶内蕴模态函数(IMF)分量,不同IMF分量具有不同的频率特性,不同的IMF分量对地震相的敏感程度不同,反映不同的地质信息。利用EMD方法结合kohonen神经网络的地... 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是希尔伯特—黄变换的核心部分,可以将地震数据分解为多阶内蕴模态函数(IMF)分量,不同IMF分量具有不同的频率特性,不同的IMF分量对地震相的敏感程度不同,反映不同的地质信息。利用EMD方法结合kohonen神经网络的地震相分析可进行断层识别以及储层预测。文中将EMD方法应用于中国西部的实际地震资料分析,利用重构信号和分解得到的IMF分量进行波形地震相分析。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用感兴趣的IMF分量能够重构信号,重构后的地震信号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断层展布特征、有利储层范围等,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对断层展布特征的认识和油气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尔伯特—黄变换 经验模态分解 内蕴模态函数 波形分类 地震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相分析及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尹青 万朝大 +1 位作者 刘伟君 林春保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1年第1期79-84,共6页
地震相分析是根据地震资料解释环境背景和岩相,其目的是进行区域地层解释,确定沉积体系、岩相特征和解释沉积发育史,最后预测有利生油区和储集相带。针对传统地震相分析中一些信号分析理论存在的不足,文章介绍了6种新的地震相分析方法... 地震相分析是根据地震资料解释环境背景和岩相,其目的是进行区域地层解释,确定沉积体系、岩相特征和解释沉积发育史,最后预测有利生油区和储集相带。针对传统地震相分析中一些信号分析理论存在的不足,文章介绍了6种新的地震相分析方法及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震相分析 地震相分析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微地震相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勇 别爱芳 +1 位作者 杨彩娥 孟海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3-486,共4页
传统地震相分析满足不了目前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神经网络微地震相分析将神经网络应用于高质量地震三维数据体中,可对单一反射同相轴进行波形信号分析和训练,建立模型地震道,并以之对实际地震道进行分类,产生在平面和剖面上精度较高的... 传统地震相分析满足不了目前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神经网络微地震相分析将神经网络应用于高质量地震三维数据体中,可对单一反射同相轴进行波形信号分析和训练,建立模型地震道,并以之对实际地震道进行分类,产生在平面和剖面上精度较高的微地震相分布。新场气田和塔河油田的实际应用表明,神经网络微地震相分析是可靠的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沉积 神经网络 新场气田 塔河油田 地震相分析 网络应用 油田勘探开发 三维数据体 反射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相分析的孔隙度预测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云 贺振华 +2 位作者 汪瑞良 文晓涛 曾驿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59-364,336,共6页
这里主要讨论在地震相分析下的孔隙度预测。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对研究区块进行前期常规解释(合成记录、层位追踪、构造及断层解释),在此基础上利用地震相分析技术,并结合测井及岩芯资料对研究区进行沉积相带划分,将地震信息转化为地质信... 这里主要讨论在地震相分析下的孔隙度预测。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对研究区块进行前期常规解释(合成记录、层位追踪、构造及断层解释),在此基础上利用地震相分析技术,并结合测井及岩芯资料对研究区进行沉积相带划分,将地震信息转化为地质信息;然后根据相带划分结果,对单一相带中的密度、声波速度与孔隙度井资料进行统计,拟合获得相关最好的波阻抗与孔隙度关系公式,这样多个相带就有不同的孔隙度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反演得到的波阻抗计算获得孔隙度。由于在横向上加入了地质解释,所以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结合地质规律,提高三维孔隙度预测精度,还能更好地进行孔隙流体预测及储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分析 孔隙度预测 测井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相分析在探测煤层中火成岩侵入范围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学凯 崔若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60,66,共4页
煤田地震岩性解释普遍采用波阻抗反演技术和地震属性技术,二者的共同缺陷是无法把握地震信号的总体变化及其分布规律。基于波形的地震相分析技术综合利用了地震波的频率、相位、速度、能量等各种信息,即基于地震信号的整体差异进行分类... 煤田地震岩性解释普遍采用波阻抗反演技术和地震属性技术,二者的共同缺陷是无法把握地震信号的总体变化及其分布规律。基于波形的地震相分析技术综合利用了地震波的频率、相位、速度、能量等各种信息,即基于地震信号的整体差异进行分类。把地震相分析技术引入煤田三维地震资料岩性解释中,在确定煤层中火成岩侵入范围中取得了初步地质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分析 岩性 地震属性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相分析在深反射地震勘探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刘葵 赵文津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29-134,共6页
作者对INDEPTH项目深反射地震剖面的细致研究发现,在深反射地震剖面上不仅仅强反射同相轴可以反映地壳深部的结构、构造特征,而且其上的地震相特征在上、中、下地壳也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将地震相分析引入深反射地震勘探的研究中,可以利... 作者对INDEPTH项目深反射地震剖面的细致研究发现,在深反射地震剖面上不仅仅强反射同相轴可以反映地壳深部的结构、构造特征,而且其上的地震相特征在上、中、下地壳也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将地震相分析引入深反射地震勘探的研究中,可以利用地震相特征的差异对深反射地震剖面进行充分解释,为深部工作中的地壳结构、构造特征研究提供更丰富、可靠的资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反射地震剖面 地震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地震反射特征及地震相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林昌荣 王尚旭 夏强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地震反射特征 川东北地区 地震相分析 飞仙关组 塑性变形层 北西向构造 构造变形 雷口坡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震相分析方法圈定煤层变焦区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远 崔若飞 秦轲 《中国煤炭地质》 2010年第12期54-57,共4页
三维地震数据体中,地震波形的总体变化源于地质体构造、岩性的综合反映,因此地震波形的总体变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地震属性。然而,传统的岩性解释手段(例如波阻抗反演和地震属性技术等)忽略了地震波形的整体变化及其分布规律。利用地震波... 三维地震数据体中,地震波形的总体变化源于地质体构造、岩性的综合反映,因此地震波形的总体变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地震属性。然而,传统的岩性解释手段(例如波阻抗反演和地震属性技术等)忽略了地震波形的整体变化及其分布规律。利用地震波形的变化来建立地震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利用地震波形划分地震相就是通过神经网络分析将地震信号按照波形进行分类,不同的类反映不同的岩性地质体。基于波形划分地震相原理,介绍了利用Stratimagic地震地层解释系统进行地震相划分的一般流程和关键参数的设置,并以淄博矿业集团葛亭煤矿某采区为例,对其3煤层变焦区进行了圈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形 神经网络 波形分类 Stratimagic 地震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地震相分析中的应用——以大港GJP地区的地震相分析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彬 林承焰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5年第1期51-56,共6页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地震相分析方法,具有快速、定量和客观性之优点。在介绍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分析原理的基础上,以大港油田GJP地区的地震相分析为例,讨论了实施过程中时窗选取、模型道创建以及地震相成图中的数据量选择、...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地震相分析方法,具有快速、定量和客观性之优点。在介绍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分析原理的基础上,以大港油田GJP地区的地震相分析为例,讨论了实施过程中时窗选取、模型道创建以及地震相成图中的数据量选择、分类数确定、迭代次数选择,分析了测井相与地震相的综合判别,例举了地震相向沉积相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分析 分类技术 地震波形 应用 分析原理 大港油田 迭代次数 综合判别 客观性 数据量 模型道 分类数 测井 沉积 时窗 成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相分析在准噶尔盆地中部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继娟 刘建新 +1 位作者 高建虎 刘军迎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5年第2期54-57,共4页
地震相是对特定沉积体的地震响应。Stratimagmic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波形分类,在实际应用中能快速掌握地震信号的总体变化及其分布规律,具有较强的地震相分析能力。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中部区块地震相分析为例,研究了波形分类技术... 地震相是对特定沉积体的地震响应。Stratimagmic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波形分类,在实际应用中能快速掌握地震信号的总体变化及其分布规律,具有较强的地震相分析能力。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中部区块地震相分析为例,研究了波形分类技术应用过程中时窗的选取,模型道的创建,分类数、迭代次数的选择,以及地震相向沉积相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地震相分析 区块 中部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地震响应 波形分类 分布规律 地震信号 分析能力 应用过程 分类技术 迭代次数 沉积体 模型道 分类数 沉积 时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相分析》讲座(三) 第三章 地震相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英民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6-52,共7页
一、地震相划分所谓地震相划分就是在地震地层单元内部,根椐地震相标志划分出不同的地震相单元,从而为地震相分析,即根据地震相特征进行沉积相的解释推断,打下必要基础。根据在划分时所利用的地震相标志的不同,可分为单因素划分和综合... 一、地震相划分所谓地震相划分就是在地震地层单元内部,根椐地震相标志划分出不同的地震相单元,从而为地震相分析,即根据地震相特征进行沉积相的解释推断,打下必要基础。根据在划分时所利用的地震相标志的不同,可分为单因素划分和综合划分两种不同方法。 1.单因素划分这种方法在划分时每次都只考虑一种地震相标志。例如根据地震反对构造进行地震相划分或根据振幅进行地震相划分等,由此编制出各单一地震相标志的相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分析 地层单元 地震资料 几何地震 钻井资料 盆地沉积 时间剖面 主测线 水平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相分析》讲座(一)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英民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2期56-61,共6页
引言在石油、煤炭等地下沉积矿产的勘探开发中,沉积相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目的层深埋于地下,因此所采用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与露头区的沉积相研究相比有很大不同。在地下相分析中只有通过岩心资料才能够观察到目的层的... 引言在石油、煤炭等地下沉积矿产的勘探开发中,沉积相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目的层深埋于地下,因此所采用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与露头区的沉积相研究相比有很大不同。在地下相分析中只有通过岩心资料才能够观察到目的层的沉积相标志,而钻井取心一般都不是连续进行的,并且一口探井的全井取心率往往只有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这给沉积相研究造成很大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组合 地震相分析 目的层 测井 反射结构 岩心资料 准层序组 电测井 地震反射 地层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相分析》讲座(二)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英民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3期54-60,共7页
常见的地震反射构造有十种类型,它们受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过程的影响较小,且一般都具有显著的沉积相意义,因此在地震相分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平行(亚平行)反射构造以同相轴彼此平行或微有起伏为特征(图6a)。它是沉积速率在横向... 常见的地震反射构造有十种类型,它们受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过程的影响较小,且一般都具有显著的沉积相意义,因此在地震相分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平行(亚平行)反射构造以同相轴彼此平行或微有起伏为特征(图6a)。它是沉积速率在横向上大体相等的均匀垂向加积作用的产物。在陆棚、深海盆地、深湖或浅湖、沼泽等许多相带中都可发育,因此多解性很强,但反映了在稳定条件下的均匀沉积这一点是相当明确的。此反射构造中的连续性一般都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分析 前积层 垂向加积 底积层 侧向加积 地震资料采集 顶积层 地层单元 地震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神经网络与构造属性进行交互地震相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袁全社 乐友喜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2期93-98,共6页
在地震资料解释工作中,一般的地震相分析工作效率较低,有时难度较大。通过计算灰度共生矩阵GL-CM,从数学上描述小范围数据区内像素值的分布,量化地震反射的空间组织结构。将构造属性与神经网络分类技术相结合,通过训练网络和质量控制,... 在地震资料解释工作中,一般的地震相分析工作效率较低,有时难度较大。通过计算灰度共生矩阵GL-CM,从数学上描述小范围数据区内像素值的分布,量化地震反射的空间组织结构。将构造属性与神经网络分类技术相结合,通过训练网络和质量控制,利用波形相似性和地震属性进行地震相分析,可用于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地震相的划分,得到三维地震相分类数据体。这种方法减少了许多耗时的工作,使解释人员能够集中精力研究地震相,并将其综合成地质成果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构造属性 交互地震相分析 三维地震反射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相分析》讲座(五)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英民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6期54-62,共9页
五、利用速度资料进行岩性预测根据各地层单元中的岩性分布规律帮助开展沉积相解释是地下相分析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当地震反射构造和外形等标志不发育、钻井又少,从而难以识别出沉积体的性质和分布特征时,这一方法就更... 五、利用速度资料进行岩性预测根据各地层单元中的岩性分布规律帮助开展沉积相解释是地下相分析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当地震反射构造和外形等标志不发育、钻井又少,从而难以识别出沉积体的性质和分布特征时,这一方法就更显得重要。几十年来,地球物理学家对利用地震资料预测岩性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现已形成“地震岩性学”这样一门分支学科。地震岩性预测的方法很多,从开展区域性的地震相研究而言,最有用的方法是利用速度谱资料通过求取地层速度而进行岩性或岩地比预测。速度谱资料与地震剖面一样分布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分析 速度谱 层速度 均方根速度 地震反射 地震岩性学 地震资料 地层单元 叠加速度 共中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相分析》讲座(四) 四 典型沉积体的识别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英民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5期52-61,共10页
四典型沉积体的识别当物源性质不同时,沉积体的类型亦有很大不同。在陆源碎屑沉积环境中,沉积体的类型最为丰富,其中规模较大从而易于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来的有冲积扇、近岸水下扇、三角洲、扇三角洲、陆坡和深海浊积扇等。在碳酸岩沉... 四典型沉积体的识别当物源性质不同时,沉积体的类型亦有很大不同。在陆源碎屑沉积环境中,沉积体的类型最为丰富,其中规模较大从而易于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来的有冲积扇、近岸水下扇、三角洲、扇三角洲、陆坡和深海浊积扇等。在碳酸岩沉积环境中,由于陆源物质极少,故沉积体的类型亦十分贫乏,大型的沉积体主要为碳酸岩岩隆和台地边缘斜坡。此外在火山活动强烈地区还发育有各种火山喷发岩体。下面分别介绍各主要沉积体的地震识别标志。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分析 近岸水下扇 台地边缘斜坡 前积层 浊积扇 扇三角洲 陆源碎屑沉积 碳酸岩 三角洲 识别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atimagic地震相分析技术在公山庙区块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继容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1年第3期22-27,共6页
Stratimagic地震相分析技术的原理 地震相是对特定沉积体的地震响应,地震的各种属性则包含了地下地质体的多种信息.不同类型的地层岩性、物性的变化都将引起反射特征的变化.传统地震属性的应用(如地震属性计算、反演等)中丢失了两个基... Stratimagic地震相分析技术的原理 地震相是对特定沉积体的地震响应,地震的各种属性则包含了地下地质体的多种信息.不同类型的地层岩性、物性的变化都将引起反射特征的变化.传统地震属性的应用(如地震属性计算、反演等)中丢失了两个基本信息:①是不清楚工区地震信号的总体变化,②是这种变化的分布规律是怎样的?因此,很难给出井位处地震信号变化的可靠评估,也就很难进行可靠的信息外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分析 油气勘探 四川中部 公山庙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金华地区大安寨储层微地震相分析
20
作者 聂荔 张伯林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27-30,共4页
根据Vail等人的地震地层学观点,利用地震波的振幅、连续性、相位和波形等变化特征,在常规精细处理的地震叠偏剖面上对川中大安寨储层划分出两种微地震相。再通过钻井、地质、地震三方面综合分析、研究,最终提供了该区的含油(气... 根据Vail等人的地震地层学观点,利用地震波的振幅、连续性、相位和波形等变化特征,在常规精细处理的地震叠偏剖面上对川中大安寨储层划分出两种微地震相。再通过钻井、地质、地震三方面综合分析、研究,最终提供了该区的含油(气)相模式,即波形较连续、强能量的单波微地震相,原则上不产油(气),而连续性较差、低能量的复波微地震相为产油(气)的最佳模式,从而加深了对川中大安寨储层的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地震 油气藏 地震相分析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