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测井—地震层序分析及其在墨西哥湾的应用
1
作者
朱起煌
《国外油气信息》
1992年第3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测井-
地震层序分析
墨西哥湾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稀疏脉冲反褶积的分频地震层序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畅
张琴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80-785,共6页
地震数据中低频成分倾向于反映较厚的岩性地层单元,而高频成分倾向于刻画较薄的等时沉积单元,因此地震分频解释有助于精细沉积层序分析.但目前地震沉积学方法中使用频率滤波方法得到的分频剖面中,地层反射信息不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
地震数据中低频成分倾向于反映较厚的岩性地层单元,而高频成分倾向于刻画较薄的等时沉积单元,因此地震分频解释有助于精细沉积层序分析.但目前地震沉积学方法中使用频率滤波方法得到的分频剖面中,地层反射信息不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频地层反射剖面.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变子波稀疏脉冲反褶积的分频地震层序分析方法,目的是为了得到地层信息较全的真分频地层反射剖面.拟合例子中使用本文提出方法得到的分频地层反射剖面与真实情况相差非常小,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三角洲前积沉积层序的实例分析,可以清楚得到原始地震剖面中无法显示的细层层序,可用于精细层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脉冲反演
分频解释
地震层序分析
地震
沉积学
原文传递
南海东沙陆坡1144站沉积牵引体的地震层序框架及沉积演化
3
作者
王长势
钟广法
+1 位作者
施和生
王嘹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63,共9页
以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为主,结合ODP184航次1144站位的钻井和测井资料,应用地震地层学原理,对南海北部东沙陆坡1144站所在沉积牵引体的形态、规模、内部结构及沉积演化进行研究,识别出了7个全区分布的不整合型层序界面。1144站合成记...
以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为主,结合ODP184航次1144站位的钻井和测井资料,应用地震地层学原理,对南海北部东沙陆坡1144站所在沉积牵引体的形态、规模、内部结构及沉积演化进行研究,识别出了7个全区分布的不整合型层序界面。1144站合成记录层位标定表明,除最底部的层序界面外,其余6个界面的地质年代自下而上分别约为1.09、0.88、0.65、0.30、0.13和0.02Ma;以上述7个不整合面及海底为边界,划分出了7个地震层序,自下而上依次为层序1~7。其中,层序1以杂乱的弱振幅反射为特征,解释为沉积牵引体发育前的滑塌或碎屑流沉积;层序2~7以平行—波状的连续中强振幅反射为特征,解释为沉积牵引体的主体,由此推测该沉积牵引体主要形成于约1.09Ma以来的中—晚更新世。编制了各层序的等T0厚度图,发现不同层序发育时期沉积厚度的横向变化较大,其沉积中心大致沿陆坡走向发生过4次比较明显的迁移。该沉积牵引体总体沿陆坡走向呈北东—南西向的不规则带状分布,保守估计其面积约为1 100km2,厚度为280~52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牵引体
地震层序分析
ODP184航次1144站
东沙陆坡
南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中地区飞仙关组高能鲕滩储层的地震地貌学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聂杞连
王身建
+2 位作者
佟恺林
段杰
孙庆莉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5年第5期621-626,共6页
地震地貌学是一门通过三维地震资料来恢复古地貌、古沉积及其他地质信息的综合学科。川中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鲕滩发育与沉积前的古地貌密切相关,为了准确地划分出高能鲕滩储层,可运用地震地貌学来研究飞仙关组储层。为此综合钻井、...
地震地貌学是一门通过三维地震资料来恢复古地貌、古沉积及其他地质信息的综合学科。川中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鲕滩发育与沉积前的古地貌密切相关,为了准确地划分出高能鲕滩储层,可运用地震地貌学来研究飞仙关组储层。为此综合钻井、测井资料,运用地震相、地震层序、层拉平古地貌分析技术来识别飞仙关组沉积相带的边界、纵横变化、台缘带高能滩相的发育情况及古地貌变迁过程,并根据地震属性分析结果和古地貌特征,预测飞仙关组台缘带鲕粒滩的范围。结果表明,采用地震地貌学分析技术能较准确地预测飞仙关组高能鲕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仙关组
地震
地貌学
高能鲕滩储
层
地震层序分析
古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震层序解释
被引量:
5
5
作者
魏立花
刘化清
+4 位作者
李相博
完颜容
冯明
廖建波
马玉虎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82-985,共4页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地震勘探资料为依据,通过地震层序解释,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层序关键界面识别标志,划分了新的层序,并建立了延长组三级层序格架。提出在延长组传统分层中存在明显穿时现象,延长组中部SQ4底界穿时最为明显...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地震勘探资料为依据,通过地震层序解释,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层序关键界面识别标志,划分了新的层序,并建立了延长组三级层序格架。提出在延长组传统分层中存在明显穿时现象,延长组中部SQ4底界穿时最为明显,大致规律是:在湖盆中心的华池、合水地区,SQ4底界位于长7上部,向外围的北东和南西方向,SQ4底界逐渐抬升到长61底部。此外,还分析了新的层序划分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序分析
石油地质意义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题名
测井—地震层序分析及其在墨西哥湾的应用
1
作者
朱起煌
出处
《国外油气信息》
1992年第3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测井-
地震层序分析
墨西哥湾
应用
分类号
P631.819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稀疏脉冲反褶积的分频地震层序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畅
张琴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80-78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X20130157)资助
文摘
地震数据中低频成分倾向于反映较厚的岩性地层单元,而高频成分倾向于刻画较薄的等时沉积单元,因此地震分频解释有助于精细沉积层序分析.但目前地震沉积学方法中使用频率滤波方法得到的分频剖面中,地层反射信息不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频地层反射剖面.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变子波稀疏脉冲反褶积的分频地震层序分析方法,目的是为了得到地层信息较全的真分频地层反射剖面.拟合例子中使用本文提出方法得到的分频地层反射剖面与真实情况相差非常小,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三角洲前积沉积层序的实例分析,可以清楚得到原始地震剖面中无法显示的细层层序,可用于精细层序分析.
关键词
稀疏脉冲反演
分频解释
地震层序分析
地震
沉积学
Keywords
sparse-spike deconvolution
frequency dependentinterpretation
seismic stratigraphic analysis
seismicsedimentology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南海东沙陆坡1144站沉积牵引体的地震层序框架及沉积演化
3
作者
王长势
钟广法
施和生
王嘹亮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6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6030
91028003)
文摘
以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为主,结合ODP184航次1144站位的钻井和测井资料,应用地震地层学原理,对南海北部东沙陆坡1144站所在沉积牵引体的形态、规模、内部结构及沉积演化进行研究,识别出了7个全区分布的不整合型层序界面。1144站合成记录层位标定表明,除最底部的层序界面外,其余6个界面的地质年代自下而上分别约为1.09、0.88、0.65、0.30、0.13和0.02Ma;以上述7个不整合面及海底为边界,划分出了7个地震层序,自下而上依次为层序1~7。其中,层序1以杂乱的弱振幅反射为特征,解释为沉积牵引体发育前的滑塌或碎屑流沉积;层序2~7以平行—波状的连续中强振幅反射为特征,解释为沉积牵引体的主体,由此推测该沉积牵引体主要形成于约1.09Ma以来的中—晚更新世。编制了各层序的等T0厚度图,发现不同层序发育时期沉积厚度的横向变化较大,其沉积中心大致沿陆坡走向发生过4次比较明显的迁移。该沉积牵引体总体沿陆坡走向呈北东—南西向的不规则带状分布,保守估计其面积约为1 100km2,厚度为280~520m。
关键词
沉积牵引体
地震层序分析
ODP184航次1144站
东沙陆坡
南海北部
Keywords
sediment drift seismic sequence analysis
ODP Leg 184 Site 1144
Dongsha Slop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P744.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中地区飞仙关组高能鲕滩储层的地震地貌学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聂杞连
王身建
佟恺林
段杰
孙庆莉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出处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5年第5期621-626,共6页
文摘
地震地貌学是一门通过三维地震资料来恢复古地貌、古沉积及其他地质信息的综合学科。川中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鲕滩发育与沉积前的古地貌密切相关,为了准确地划分出高能鲕滩储层,可运用地震地貌学来研究飞仙关组储层。为此综合钻井、测井资料,运用地震相、地震层序、层拉平古地貌分析技术来识别飞仙关组沉积相带的边界、纵横变化、台缘带高能滩相的发育情况及古地貌变迁过程,并根据地震属性分析结果和古地貌特征,预测飞仙关组台缘带鲕粒滩的范围。结果表明,采用地震地貌学分析技术能较准确地预测飞仙关组高能鲕滩储层。
关键词
飞仙关组
地震
地貌学
高能鲕滩储
层
地震层序分析
古地貌
Keywords
Feixianguan formation
seismic geomorphology
high-energy oolitic beach reservoir
seismic sequence anaIysis~ palaeogeomorphology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震层序解释
被引量:
5
5
作者
魏立花
刘化清
李相博
完颜容
冯明
廖建波
马玉虎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出处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82-985,共4页
文摘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地震勘探资料为依据,通过地震层序解释,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层序关键界面识别标志,划分了新的层序,并建立了延长组三级层序格架。提出在延长组传统分层中存在明显穿时现象,延长组中部SQ4底界穿时最为明显,大致规律是:在湖盆中心的华池、合水地区,SQ4底界位于长7上部,向外围的北东和南西方向,SQ4底界逐渐抬升到长61底部。此外,还分析了新的层序划分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
地震层序分析
石油地质意义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Seismic sequence analysis
Petroleum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Yanchang Formation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132.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测井—地震层序分析及其在墨西哥湾的应用
朱起煌
《国外油气信息》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稀疏脉冲反褶积的分频地震层序分析方法及应用
刘畅
张琴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原文传递
3
南海东沙陆坡1144站沉积牵引体的地震层序框架及沉积演化
王长势
钟广法
施和生
王嘹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川中地区飞仙关组高能鲕滩储层的地震地貌学研究
聂杞连
王身建
佟恺林
段杰
孙庆莉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震层序解释
魏立花
刘化清
李相博
完颜容
冯明
廖建波
马玉虎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