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盐岩岩溶发育机理与有关地质环境效应 被引量:30
1
作者 卢耀如 张凤娥 +1 位作者 阎葆瑞 郭秀红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共6页
硫酸盐岩在中国分布很广泛 ,特别是石膏及硬石膏 ,其分布遍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国硫酸盐岩岩溶的基本特性是 :没有特殊的岩溶景观 ;大的洞穴系统难于在自然界中保存。但是 ,由于硫酸盐岩 (石膏和硬石膏 )和碳酸盐岩 (石灰岩和白... 硫酸盐岩在中国分布很广泛 ,特别是石膏及硬石膏 ,其分布遍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国硫酸盐岩岩溶的基本特性是 :没有特殊的岩溶景观 ;大的洞穴系统难于在自然界中保存。但是 ,由于硫酸盐岩 (石膏和硬石膏 )和碳酸盐岩 (石灰岩和白云岩 )常共生沉积 ,文中进一步探索了二者的混合岩溶作用机理。研究中专门进行了一系列的溶蚀试验 ,以研究不同状态下石膏的溶解作用。试验结果表明 ,气候条件、热液作用对石膏岩溶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石膏在盐水中的溶蚀量比在蒸馏水中要高 2~ 3倍。硫酸盐岩中生物岩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石膏和硬石膏在有机物参与下 ,经厌氧的硫酸盐还原菌以及排硫杆菌的气化作用 ,都可加速对CaSO4的溶蚀作用。在所研究的样品中 ,都检测到这些可发生生物岩溶作用的菌类。根据硫酸盐还原菌还原生成H2 S及排硫杆菌作用而降低水中 pH值 ,表明细菌的岩溶作用也存在不同的强度。在研究硫酸盐岩岩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 ,同时讨论了典型硫酸盐岩地区存在的岩溶塌陷、陷落柱、地面沉降及滑坡等地质灾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岩 岩溶发育机理 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山区泥石流对河滩地演变的地质环境效应——以云南省小江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程尊兰 朱平一 游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4-87,共4页
河滩地是西部山区的重要土地资源,绝大部分山区河滩地因泥石流而生,又因泥石流的后期作用而可能消亡。以云南省小江为例,指出泥石流对西部山区河滩地形成的正面效应,同时也分析了泥石流对河滩地的淤埋、淹没和冲毁等负面作用,为西部山... 河滩地是西部山区的重要土地资源,绝大部分山区河滩地因泥石流而生,又因泥石流的后期作用而可能消亡。以云南省小江为例,指出泥石流对西部山区河滩地形成的正面效应,同时也分析了泥石流对河滩地的淤埋、淹没和冲毁等负面作用,为西部山区河滩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河滩地 地质环境效应 小江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地质环境效应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岳 孔德坊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1993年第1期31-36,共6页
本文在综合研究了国内外有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地质环境效应的大量文献基础之上,对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发展现状作了系统评述。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卫生填埋 地质环境效应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卫生填埋结构对地质环境效应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澄博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1999年第A03期68-128,11,共61页
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及综合分析,以多种手段较系统地研究了垃圾及其渗滤液成分组成与变化规律,填埋场的地理—地质条件,填埋结构单元的控制机理,填埋结构控制作用的数学模拟和垃圾卫生填埋结构优化设计系统及其应用。首... 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及综合分析,以多种手段较系统地研究了垃圾及其渗滤液成分组成与变化规律,填埋场的地理—地质条件,填埋结构单元的控制机理,填埋结构控制作用的数学模拟和垃圾卫生填埋结构优化设计系统及其应用。首先,根据实际调查资料的统计结果,论述垃圾成分受到生活水平、能耗结构、季节、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分析垃圾产量和成分变化的一般规律。以试验和现场监测为基础,详细研究垃圾渗滤液成分的变化特征,探讨垃圾的分解过程,指出垃圾渗滤液成分具有以有机质及其分解产物为主的高浓度、强污染特性,总体上具有随时间呈负指数衰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合成都长安垃圾填埋场,首次详细、系统地从试验和模型计算两方面研究填埋结构对地质环境效应的控制作用。控制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填埋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衬里、垃圾层、填土层)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染物质,由于填埋体类似于一个生物反应器,有机质发生生物降解,分解的终极产物(如NH+4)可被填土层和衬里吸附;另一方面,通过改变衬里、填土层的厚度与密度,可以控制渗滤液在填埋体内的水动力条件,从而控制渗滤液下渗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模拟模型,完整系统地研究渗滤液水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 卫生填埋 地质环境效应 填埋结构 渗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冰川融水深循环及其地质环境效应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建生 饶文波 +5 位作者 丁宏伟 卫克勤 胡宝群 孙占学 崔永强 谭红兵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18-119,共2页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30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青藏高原冰川融水深循环及其地质环境效应"于2009年6月7-8日在南京举行。本沙龙文集将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文摘录部分学者的主要观点。
关键词 地质环境效应 冰川融水 青藏高原 深循环 科学技术协会 学术沙龙 出版社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学理论的煤矿区地质环境效应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芦伟 刘飞 +1 位作者 席国强 宋丹 《能源与环保》 2017年第8期151-155,159,共6页
煤炭开采加剧了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的恶化,导致矿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破坏,同时诱发地质灾害,严重制约着煤矿区可持续、绿色发展。以某煤矿为例,在矿区地质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质环境效应,确定评价指标,建立... 煤炭开采加剧了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的恶化,导致矿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破坏,同时诱发地质灾害,严重制约着煤矿区可持续、绿色发展。以某煤矿为例,在矿区地质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质环境效应,确定评价指标,建立基于可拓学理论的矿区地质环境效应评价模型,采用最优组合权理论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对矿区地质环境效应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矿区地质环境效应评价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矿区生态弹性力脆弱,环境支撑力和资源禀赋较好,但煤炭开采对矿区地质环境产生较大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对矿区地质环境恢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学理论 最优组合权 生态脆弱区 煤炭开采 地质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煤田矿震现状及其城市地质环境效应初探 被引量:15
7
作者 常耀广 赵广信 苏顺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9-583,共5页
抚顺煤田矿震的平均发震频度达4000次/年,强度急剧增大,已发生ML=3.7级矿震,研究预测表明最大震级可达4.2级。矿震是由煤田开采引起的,是矿山开采伴生的动力现象。矿震分为断层活动型、顶板活动型和工作面冲击型三种。矿震不会造成地面... 抚顺煤田矿震的平均发震频度达4000次/年,强度急剧增大,已发生ML=3.7级矿震,研究预测表明最大震级可达4.2级。矿震是由煤田开采引起的,是矿山开采伴生的动力现象。矿震分为断层活动型、顶板活动型和工作面冲击型三种。矿震不会造成地面灾害,但是,矿震与其他潜在地质灾害相互作用具有不容忽视的危害性。讨论矿震与城市防震、滑坡、区域地质构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顺煤田 矿震 城市地质环境效应 煤田开采 诱发机理 城市防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其地质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弘怀 郑铣鑫 《工程勘察》 2013年第7期45-49,共5页
21世纪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将进入大规模发展期,综合利用地质环境资源,避免城市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和危害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状况,全面探讨了各类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特征,系统分析了... 21世纪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将进入大规模发展期,综合利用地质环境资源,避免城市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和危害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状况,全面探讨了各类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特征,系统分析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所致的地质环境效应及其对城市建设和工程建筑的危害,并提出了针对城市化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环境效应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地质环境效应 防治对策 城市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矿与磷富营养化地质环境效应 被引量:3
9
作者 苏志军 王迎霜 +3 位作者 李英华 许多 王莹 苗博 《化工矿产地质》 CAS 2016年第3期162-165,共4页
通过磷矿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对磷循环与磷富营养化地质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地质环境问题特征,结合磷循环特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磷矿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富营养化 地质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紫霞观垃圾填埋场地质环境效应与生态修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青军 陈玉茹 +1 位作者 刘亚洲 朱帆济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5年第12期175-177,98,共4页
为了提高武汉市水土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生态宜居和幸福文明城市,武汉市正在积极开展对原有简易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治理,因此查明原有垃圾填埋场的地质环境效应对生态修复设计、施工及管理有非常重要意义。文中... 为了提高武汉市水土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生态宜居和幸福文明城市,武汉市正在积极开展对原有简易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治理,因此查明原有垃圾填埋场的地质环境效应对生态修复设计、施工及管理有非常重要意义。文中旨在以武汉紫霞观垃圾填埋场为例,从研究区地层岩性特征、水文地质特征、渗沥液污染运移特征、场地稳定性特征、水土污染特征等方面分析生态修复过程中面临的地质环境效应,提出生态修复治理建议措施,为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生态修复 地质环境效应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区兴建水利工程可能产生的地质环境效应
11
作者 葛龙进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06-110,共5页
本文在陈述有关概念,如地质环境、岩溶环境、地质环境系统。在岩溶环境系统的基础上,指出岩溶环境系统的构成特征及系统本身的特征,即对外界反应的快捷性。再分区域地质背景,讨论了在岩溶环境系统中兴建大型水库可能产生不同的地质... 本文在陈述有关概念,如地质环境、岩溶环境、地质环境系统。在岩溶环境系统的基础上,指出岩溶环境系统的构成特征及系统本身的特征,即对外界反应的快捷性。再分区域地质背景,讨论了在岩溶环境系统中兴建大型水库可能产生不同的地质环境效应,并以溪洛渡水库为例,进一步论证这个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岩溶环境系统 水利工程 地质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效应问题
12
作者 李兰 《环境科技(辽宁)》 1994年第3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城市 工程活动 地质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沿海平原地下水控采后的地质环境效应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思秀 沈慧珍 +1 位作者 赵建康 吴孟杰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3年第2期37-44,共8页
通过长期监测,研究该区域地下水控采后的地面沉降特点和趋势。数据分析发现随着开采大幅减少,水位回升明显,地面沉降呈同步快速减缓;地面沉降由区域性沉降向城市和重点工程建设区等局部点状或小范围沉降发展的趋势;工程性地面沉降的监... 通过长期监测,研究该区域地下水控采后的地面沉降特点和趋势。数据分析发现随着开采大幅减少,水位回升明显,地面沉降呈同步快速减缓;地面沉降由区域性沉降向城市和重点工程建设区等局部点状或小范围沉降发展的趋势;工程性地面沉降的监测与防治应成为今后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在控制地面沉降的前提下,尚可开采一定的地下水作为生活和应急供水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沿海平原 控采 地面沉降 地质环境效应
原文传递
城市大规模弃土堆填的地质环境效应分析——以武汉豹子溪流域为例
14
作者 邓青军 陈玉茹 彭李晖 《土工基础》 2022年第1期33-36,共4页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造成的大规模弃土的放置、处置问题以及对地质环境的不良效应一直倍受关注,如何开展弃土堆填场地的二次开发利用工作对提升城市形象、建设宜居城市有重要意义。以武汉豹子溪流域大规模弃土堆填现象为例,全面调查评价堆...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造成的大规模弃土的放置、处置问题以及对地质环境的不良效应一直倍受关注,如何开展弃土堆填场地的二次开发利用工作对提升城市形象、建设宜居城市有重要意义。以武汉豹子溪流域大规模弃土堆填现象为例,全面调查评价堆填场地的基本状况,分析大规模堆填的地质环境效应。阐述大规模堆填改变原生地形地貌,改变地表水及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恶化水土环境,形成堆填体不稳定边坡;分析其侵占土地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处理不当甚至容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安全问题;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后期开发利用需要采取的相关措施建议,为更好的破解城市“渣土围城”困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土堆填 地质环境效应 豹子溪流域
原文传递
神府矿区西沟-柳沟流域地面塌陷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量:6
15
作者 仵拨云 李永红 +3 位作者 向茂西 刘海南 彭捷 姚超伟 《中国煤炭地质》 2015年第11期31-36,共6页
神木县西沟-柳沟流域煤炭开采历史悠久,主采侏罗系延安组4^(-2)、5^(-2)和5^(-3)煤层,采煤方法由之前的房柱式开采逐渐转换为井下综采。以西沟-柳沟流域内大砭窑煤矿和凉水井煤矿为基础,以不同开采方式诱发地面塌陷为对象,通过对流域区... 神木县西沟-柳沟流域煤炭开采历史悠久,主采侏罗系延安组4^(-2)、5^(-2)和5^(-3)煤层,采煤方法由之前的房柱式开采逐渐转换为井下综采。以西沟-柳沟流域内大砭窑煤矿和凉水井煤矿为基础,以不同开采方式诱发地面塌陷为对象,通过对流域区实地调查和分析,将区内地面塌陷分为房柱式采煤突发型塌陷和井下综采预知型塌陷,并对流域内地面塌陷主要表现形式—地裂缝和塌陷槽特征加以阐述和总结。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还对流域内土地资源、泉、井和地表水做了诸多工作,结果显示:地面塌陷对地质环境条件影响严重,地形地貌因地面塌陷而改变,土地资源因此受到破坏;采煤顶板冒落,流域内含(隔)水层破坏,地下水漏失、水位下降,地表水也随地裂缝流失,区内多处泉已经干涸,支沟断流等都与采煤引起的地面塌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塌陷 地裂缝 地质环境效应 保水采煤 神府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大陆冰盖遥感探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福岳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0年第B11期39-44,共6页
详细论述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大陆冰盖的遥感影像特征、地质特征、空间分布范围以及形成期次和环境,探讨了大陆冰盖形成的地质环境效应。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陆冰盖 遥感 形成规律 地质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污染物在非饱和土壤中迁移过程对地下水水质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尚龙 达丽红 乔光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8-61,102,共5页
根据邢台市平原区土壤环境状况,分析氮污染源在非饱和土壤中迁移规律,根据地下水监测资料,定量分析地下水中各类氮污染物的分布特征。氮类污染物在土壤中转化特征为:氨氮随地下水下移过程中,大部分被土壤吸附;亚硝酸盐氮中间产物,存在... 根据邢台市平原区土壤环境状况,分析氮污染源在非饱和土壤中迁移规律,根据地下水监测资料,定量分析地下水中各类氮污染物的分布特征。氮类污染物在土壤中转化特征为:氨氮随地下水下移过程中,大部分被土壤吸附;亚硝酸盐氮中间产物,存在时间有限,对地下水的影响不明显;硝酸盐氮溶于水,入渗到地下水中,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通过对氮类污染物在非饱和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分析,为合理使用化肥,保护地下水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污染 非饱和土壤 地质环境效应 邢台市平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州市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彦俊 王贞国 +2 位作者 王岩 吉艳梅 徐勇 《山东国土资源》 2005年第5期31-35,共5页
德州市地热资源属低温温热型地热资源,地下热水主要赋存于新近系和古近系层状砂砾岩孔隙—裂隙中。德州地热自1997年开始开发利用,近年来发展很快,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已成为德州市地质环境保护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德州市地热地质条件... 德州市地热资源属低温温热型地热资源,地下热水主要赋存于新近系和古近系层状砂砾岩孔隙—裂隙中。德州地热自1997年开始开发利用,近年来发展很快,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已成为德州市地质环境保护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德州市地热地质条件以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对地热开发利用地质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以资源与环境保护为本,加强地热资源开发管理,优化地热资源开发配置,进行人工回灌试验,建立地热资源监测系统和地热开发、利用、管理科学体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市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地质环境效应 1997年 地下热水 保护研究 利用状况 地质条件 环境保护 开发管理 回灌试验 地热开发 监测系统 科学体系 砂砾岩 古近系 新近系 孔隙 赋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铁四号线蕉门至冲尾段软土施工方法
19
作者 何辉祥 《山西建筑》 2007年第3期284-286,共3页
叙述了蕉门至冲尾段软土特性,对目前地铁车站和隧道区间常用的施工方法进行了阐述,提出各工法的施工原理及其适用范围,并结合国内外一些软土地区的地铁施工经验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在今后的地铁设计施工中得以重视。
关键词 软土 明挖法 盾构法 地质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