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交邢家社勘探区煤中镓的分布及其地质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新花 秦勇 王文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共4页
依据煤炭资源勘探资料,探讨了山西古交矿区邢家社勘探区石炭-二叠系煤中镓的分布状况及其地质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区煤中镓的加权平均质量分数为15.87×10-6,比全球平均值要高0.5~3倍;煤层层位降低,镓含量呈明显的递减趋势。同... 依据煤炭资源勘探资料,探讨了山西古交矿区邢家社勘探区石炭-二叠系煤中镓的分布状况及其地质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区煤中镓的加权平均质量分数为15.87×10-6,比全球平均值要高0.5~3倍;煤层层位降低,镓含量呈明显的递减趋势。同时,煤中镓含量与灰分产率、灰分组成、硫含量及煤层厚度之间也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这些特征表明,区内煤中镓的矿物载体主要为粘土矿物,水动力较强和还原性较弱的泥炭沼泽条件可能有利于镓在煤中富集,且成煤期地壳的稳定程度也可通过一定方式影响到煤中镓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交矿区 石炭-二叠系 地质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蒸汽驱地质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艳玲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8-60,90,共4页
蒸汽驱是目前国内外稠油油藏比较成熟的开发方式,油藏最终采收率可以达到50%~60%。通过多年的蒸汽驱开发实践研究认为,油藏地质条件与蒸汽驱开发动态密切相关。首先分析研究了蒸汽驱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总结出了油藏地质条... 蒸汽驱是目前国内外稠油油藏比较成熟的开发方式,油藏最终采收率可以达到50%~60%。通过多年的蒸汽驱开发实践研究认为,油藏地质条件与蒸汽驱开发动态密切相关。首先分析研究了蒸汽驱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总结出了油藏地质条件对蒸汽驱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现场实施后缓解了存在的矛盾,为改善汽驱开发效果做出了贡献。在油藏地质因素分析研究中主要依托取心井地质分析法、地质构造、非均质性、油层、隔夹层等地质研究法及动态资料分析法等手段,从蒸汽驱开发机理入手,确定蒸汽的主要波及方向,进而找出油藏地质对蒸汽驱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蒸汽驱 开发效果 地质影响因素 开发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南岩溶石漠化及其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单洋天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3-167,共5页
我国西南地区有大面积碳酸盐岩出露,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逐渐形成了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岩溶石漠化。本文在前人岩溶石漠化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了岩溶石漠化的概念;提出应统一使用“岩溶石漠化”术语的建议;指出以往岩溶石漠化... 我国西南地区有大面积碳酸盐岩出露,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逐渐形成了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岩溶石漠化。本文在前人岩溶石漠化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了岩溶石漠化的概念;提出应统一使用“岩溶石漠化”术语的建议;指出以往岩溶石漠化影响因素研究存在有对地质因素重视不够的问题。与此同时,本文还以野外对岩溶石漠化的观察为基础,从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碳酸盐岩的结构、构造,碳酸盐岩岩层的组合关系,以及碳酸盐岩出露地区的地质构造等角度,分析了地质因素对岩溶石漠化形成、演变的重要影响,结果认为在诸多岩溶石漠化影响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自然因素;在诸多的自然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则是地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区 岩溶石漠化 地质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瓦斯地质影响因素及事故防治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康健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年第18期223-224,共2页
瓦斯事故是所有煤矿安全事故中主要的一种类型,属于煤矿五大灾害之一。针对矿井瓦斯地质影响因素,探讨了其对煤层瓦斯含量的影响,并从瓦斯安全管理、火源安全管理等方面给出了瓦斯事故防治措施。
关键词 煤矿安全 瓦斯事故 瓦斯地质影响因素 事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关键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荣耀 吴江鹏 +2 位作者 阳栋 朱锐 毛梦芸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0-255,共6页
城市地质条件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整体安全性和经济性起决定性作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受关键地质影响因素的制约。根据武汉市主城区大量钻孔数据资料,综合考虑地貌形态、构造特征、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其特征等因素,合理划分武汉... 城市地质条件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整体安全性和经济性起决定性作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受关键地质影响因素的制约。根据武汉市主城区大量钻孔数据资料,综合考虑地貌形态、构造特征、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其特征等因素,合理划分武汉市主城区工程地质分区,提炼武汉市主城区地下空间的关键地质影响因素。基于GIS平台对武汉市主城区内的不良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软弱土层、水文地质、岩溶塌陷以及胀缩性土层问题为制约武汉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关键地质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可为武汉市主城区开展地下工程建设的前期规划和设计方案决策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工程地质分区 关键地质影响因素 武汉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饰面用花岗岩矿床地质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新富 应方业 +1 位作者 刘天柱 沈作刚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9年第4期149-151,共3页
依据饰面用花岗岩矿评价内容,通过岩浆侵入规模及时期、岩浆结晶作用、构造运动等地质因素对饰面用花岗岩矿床的形成,矿石的花色、物理性能、完整性的影响展开探讨,认为岩浆侵入规模大,时期相对较晚,远离构造带接触部位的岩体过渡相、... 依据饰面用花岗岩矿评价内容,通过岩浆侵入规模及时期、岩浆结晶作用、构造运动等地质因素对饰面用花岗岩矿床的形成,矿石的花色、物理性能、完整性的影响展开探讨,认为岩浆侵入规模大,时期相对较晚,远离构造带接触部位的岩体过渡相、中心相地段更易形成饰面用花岗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饰面用花岗岩 矿床 地质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饰面用花岗岩矿床地质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新富 刘天柱 沈作刚 《石材》 2019年第3期29-31,共3页
文章依据饰面用花岗岩矿评价内容,通过岩浆侵入规模及时期、岩浆结晶作用、构造运动等地质因素对饰面用花岗岩矿床的形成,矿石的花色、物理性能、完整性的影响展开探讨,认为岩浆侵入规模大,时期相对较晚,远离构造带接触部位的岩体过渡... 文章依据饰面用花岗岩矿评价内容,通过岩浆侵入规模及时期、岩浆结晶作用、构造运动等地质因素对饰面用花岗岩矿床的形成,矿石的花色、物理性能、完整性的影响展开探讨,认为岩浆侵入规模大,时期相对较晚,远离构造带接触部位的岩体过渡相、中心相地段更易形成饰面用花岗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饰面用花岗岩 矿床 地质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关联分析在阜康西区煤层气产能地质影响因素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彦文 陈星 +1 位作者 石永霞 刘得光 《中外能源》 CAS 2018年第8期36-41,共6页
阜康西区构造上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博格达山山前断褶带,阜康向斜的仰起端。依据区块内40口煤层气探井的测井、录井、分析化验和地震等资料,在单因素否决评价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各个地质因素进行分析,... 阜康西区构造上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博格达山山前断褶带,阜康向斜的仰起端。依据区块内40口煤层气探井的测井、录井、分析化验和地震等资料,在单因素否决评价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各个地质因素进行分析,并与专家打分评价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各地质影响因素与日均产气量的关联度为0.4125~0.8247,即各地质因素对日均产气量均有影响,其中煤层渗透率、煤层埋深以及水动力条件是影响矿区内煤层气井产能最为显著的三个因素;煤体结构、煤层厚度的影响程度中等;解析压力梯度、煤层含气量以及储层压力梯度的影响程度最弱,可忽略不计。通过对比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结果与专家打分评价结果可知,二者差异率为34.4%,通过实例对评价结果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康西区 煤层气 产能 地质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德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庞铁 徐定芳 +2 位作者 何阳 熊雄 刘一鸣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3-373,共11页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合理的开发利用能够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城市居住环境,但不良地质因素严重制约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为查明常德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综合地质影响因素,在收集大量的工程勘...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合理的开发利用能够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城市居住环境,但不良地质因素严重制约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为查明常德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综合地质影响因素,在收集大量的工程勘察资料及本次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内地形地貌、活动断裂、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因素的分布特征及可能造成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总体地质情况较好,低山-丘陵地貌、活动断裂主要集中在北部,开发成本高,适宜性差,不适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在沅江两岸平原区、南部低缓丘陵区适宜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开发前景广阔。在适宜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重点需解决好复杂水文地质条件、软土及砂土液化层综合地质影响因素带来的影响,并针对性提出了防治措施及建议,为常德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开发利用 地质影响因素 常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瓦斯地质影响因素及事故防治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家云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第24期73-73,共1页
瓦斯是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是在煤的形成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气体。影响矿井瓦斯含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因为地质的原因会使得不同煤田,同一个煤田,同一个矿井不同位置的采区瓦斯含量不同。瓦斯爆炸事件一直是影响煤矿安全的重要事故之一,... 瓦斯是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是在煤的形成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气体。影响矿井瓦斯含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因为地质的原因会使得不同煤田,同一个煤田,同一个矿井不同位置的采区瓦斯含量不同。瓦斯爆炸事件一直是影响煤矿安全的重要事故之一,本文分析了影响矿井瓦斯地质的主要因素,以及防治此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瓦斯 地质影响因素 事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地质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健 张崇德 《煤炭技术》 CAS 2004年第9期90-92,共3页
利用综采放顶煤技术开采急倾斜特厚煤层较之缓斜煤层困难 ,不利的矿井地质条件造成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文章以新疆乌鲁木齐矿业集团乌鲁木齐河东矿区的B3- 6 急倾斜特厚煤组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为例 ,介绍了工作面内不同的不利地质条件的... 利用综采放顶煤技术开采急倾斜特厚煤层较之缓斜煤层困难 ,不利的矿井地质条件造成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文章以新疆乌鲁木齐矿业集团乌鲁木齐河东矿区的B3- 6 急倾斜特厚煤组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为例 ,介绍了工作面内不同的不利地质条件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所取得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特厚煤层 综采放顶煤 地质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瓦斯地质影响因素及事故防治探讨
12
作者 张伟 《科技信息》 2011年第25期323-323,330,共2页
瓦斯事故是所有煤矿安全事故中主要的一种类型,属于煤矿五大灾害之一。论文针对矿井瓦斯地质影响因素,探讨了其对煤层瓦斯含量的影响,并从瓦斯安全管理、火源安全管理等方面给出了瓦斯事故防治措施。
关键词 煤矿安全 瓦斯事故 瓦斯地质影响因素 事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瓦斯地质影响因素及事故防治探析
13
作者 王光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9年第2期335-336,共2页
目前,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一直受到了瓦斯灾害事故的威胁,瓦斯灾害事故在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中占主导地位,而瓦斯爆炸事故在瓦斯灾害事故中又特别突出。瓦斯是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是在煤的形成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气体。影响矿井瓦斯含量... 目前,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一直受到了瓦斯灾害事故的威胁,瓦斯灾害事故在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中占主导地位,而瓦斯爆炸事故在瓦斯灾害事故中又特别突出。瓦斯是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是在煤的形成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气体。影响矿井瓦斯含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因为地质的原因会使得不同煤田,同一个煤田,同一个矿井不同位置的采区瓦斯含量不同。瓦斯爆炸事件一直是影响煤矿安全的重要事故之一,本文分析了影响矿井瓦斯地质的主要因素,以及防治此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瓦斯 地质影响因素 事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煤矿瓦斯地质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14
作者 李善旺 《大科技》 2012年第4期497-498,共2页
煤矿瓦斯地质事故是所有煤矿安全事故中主要的一种类型,属于煤矿重点防治措施。论文针对矿井瓦斯地质影响因素,探讨了其对煤层瓦斯含量的影响,并从瓦斯安全管理、火源安全管理等方面给出了瓦斯事故防治措施。
关键词 煤矿安全 瓦斯事故 瓦斯地质影响因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CFG桩施工的几个地质因素及处理办法
15
作者 王健 吴凯 张书建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6-29,共4页
CFG桩施工质量受一定地质因素影响。本文浅谈了几点影响因素及预防处理办法,并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CFG桩施工质量受地下水影响时,如何使用其他桩型进行有效处理。
关键词 长螺旋钻孔泵压成桩 地质影响因素 预防处理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煤层气解吸扩散运移的地质因素 被引量:4
16
作者 司胜利 《云南地质》 2004年第2期212-216,共5页
基于大量基础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影响煤层气解吸扩散运移因素。分析解吸扩散运移过程中气体组分、储层介质、温度、压力、地应力等内、外因素对煤层气扩散运移的制约关系及程度,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关键词 煤层气 解吸扩散运移 地质因素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庄北区块3号煤含气量影响因素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咤咤 黄文辉 +3 位作者 许启鲁 冯小龙 崔晓南 张谦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6-42,共7页
为了确定沁水盆地柿庄北区块3号煤层含气量变化的主控因素,在综合选取了地质构造、顶板盖层、水文地质条件、埋深、煤变质程度、煤厚、孔隙特征、镜质组、水分、灰分这10个地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地质因素对... 为了确定沁水盆地柿庄北区块3号煤层含气量变化的主控因素,在综合选取了地质构造、顶板盖层、水文地质条件、埋深、煤变质程度、煤厚、孔隙特征、镜质组、水分、灰分这10个地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地质因素对含气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计算了各地质影响因素与含气量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各地质影响因素与含气量的关联度为0.5189~0.8513,均大于0.5,即各地质因素对含气量变化均有影响,其中地质构造与含气量之间的关联度最大,表现出褶皱控气的特点,而煤层厚度与含气量之间的关联性最差,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分布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它几个地质因素与含气量的关联度较小且相互之间比较接近,对含气量变化的控制作用不是十分明显,因此认为地质构造是导致沁水盆地柿庄北区块3号煤层含气量变化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柿庄北区块 煤层含气量 灰色关联分析法 地质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储层叠后反演影响因素分析与地震属性解释研究 被引量:36
18
作者 凌云 ■晓宇 +2 位作者 孙德胜 林吉祥 高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6期531-558,共28页
薄储层是岩性地震勘探的主要研究对象和难点之一,而地震反演被普遍认为是解决此类地震勘探问题的主要解释技术与方法。尽管现今的反演技术已经从叠后发展到叠前,从AVO反演发展为弹性反演,但反演技术仍面临着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等方面... 薄储层是岩性地震勘探的主要研究对象和难点之一,而地震反演被普遍认为是解决此类地震勘探问题的主要解释技术与方法。尽管现今的反演技术已经从叠后发展到叠前,从AVO反演发展为弹性反演,但反演技术仍面临着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等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认识上和观念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影响,这些影响很多时候会导致反演的地质解释结果与钻井结果相差甚远。为此,在不考虑叠前地震影响因素,和在理想的成像条件下,基于薄储层褶积模型对叠后反演面临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叠后反演与地震属性的理论关系和地质解释关系进行了讨论,同时给出了叠后反演应考虑的主要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后地震反演 地震属性 地震影响因素 地质影响因素 算法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方庄矿瓦斯赋存规律及影响因素
19
作者 申丽荣 刘斐 《煤》 2013年第10期65-66,共2页
文章以方庄矿瓦斯赋存规律和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内钻孔取样测试资料并结合矿井实际生产中测定的瓦斯涌出量,提出了该区二1煤层瓦斯含量总体北部低、南部高,而且随煤层埋深增加而增大,瓦斯赋存具明显的不均衡性的特点,并根据矿区... 文章以方庄矿瓦斯赋存规律和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内钻孔取样测试资料并结合矿井实际生产中测定的瓦斯涌出量,提出了该区二1煤层瓦斯含量总体北部低、南部高,而且随煤层埋深增加而增大,瓦斯赋存具明显的不均衡性的特点,并根据矿区的边界、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情况,探讨研究了影响该区瓦斯赋存规律的主要地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庄矿 瓦斯赋存规律 影响地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灞河西岸及黄土丘陵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
20
作者 侯喜燕 张锦 +1 位作者 郭江波 杜明 《地下水》 2017年第5期123-125,共3页
论文采用遥感解译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详细的分析灞河西岸及黄土丘壑区内地形地貌与植被覆盖特征,通过分析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面、新构造运动、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降水的影响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研究区内滑... 论文采用遥感解译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详细的分析灞河西岸及黄土丘壑区内地形地貌与植被覆盖特征,通过分析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面、新构造运动、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降水的影响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研究区内滑坡、崩塌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及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结果标明:滑坡在白鹿原呈条带状分布,多以大型单体滑坡和滑坡群形式存在,黄土丘壑区滑坡分布与黄土高原厚度密切,发生大规模次级滑动的可能性小。该研究结果为区内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灞河西岸 黄土丘陵区 遥感解译 实地调查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发育特征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