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北部大型走滑断裂带近地表地质变形带特征分析 被引量:57
1
作者 徐锡伟 于贵华 +5 位作者 陈桂华 李陈侠 张兰凤 Yann Klinger Paul Tapponnier 刘静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1-217,共17页
阿尔金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和海原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具有相对高的地质和GPS滑动速率,地表破裂型地震频发。在阿尔金断裂带阿克塞老城西和半果巴、东昆仑断裂带西大滩和玛沁、海原断裂带松山等地点的探槽地质... 阿尔金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和海原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具有相对高的地质和GPS滑动速率,地表破裂型地震频发。在阿尔金断裂带阿克塞老城西和半果巴、东昆仑断裂带西大滩和玛沁、海原断裂带松山等地点的探槽地质剖面揭露了这些走滑断裂带累积地质变形带的基本特征。阿尔金断裂带半果巴探槽和阿克塞老城西探槽、东昆仑断裂带西大滩探槽和玛沁探槽揭露出的地质变形带宽度约12m左右;海原断裂带松山拉分盆地边界单条走滑断层地质变形带宽度不足10m,考虑到地震期间拉分盆地可能会出现较严重的变形,则拉分盆地本身也应作为强变形带处理。由此可见,经历过多个地震地表破裂循环的东昆仑断裂带、海原断裂带和阿尔金断裂带其地质变形带的宽度是有限的,具有变形局部化特征。单条走滑断层的地质变形带宽度一般为10余米,比较保守地估计应<30m,走滑断层斜列阶区的地质变形带宽度取决于阶区本身的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变形 走滑断层 阿尔金断裂带 东昆仑断裂带 海原断裂带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支持向量机的盾构隧道地质变形预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宝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15-19,共5页
盾构速调地质变形预测对于提高盾构隧道施工可靠性,提高盾构隧道施工的现代化水平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可将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支持向量机应用于盾构隧道地质变形的预测中。本文首先分析了盾构隧道地质变形计算的理论模型;然... 盾构速调地质变形预测对于提高盾构隧道施工可靠性,提高盾构隧道施工的现代化水平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可将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支持向量机应用于盾构隧道地质变形的预测中。本文首先分析了盾构隧道地质变形计算的理论模型;然后研究了模糊支持向量机的基本理论;接着讨论了粒子群算法,并且设计了相应的算法流程;最后进行盾构隧道地质变形预测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支持向量机能够提高盾构隧道地质变形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模糊支持向量机 盾构隧道 地质变形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变形监测专利技术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楚显玉 赵志洪 《河南科技》 2018年第30期46-49,共4页
地质变形监测技术是一种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通过对地质形貌长期监测及时掌握滑坡、地面沉降以及地裂缝等一些缓变型地质灾害,将其对人民生命财产、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损失最小化。本文通过对地质变形监测技术领域的专利检索、标... 地质变形监测技术是一种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通过对地质形貌长期监测及时掌握滑坡、地面沉降以及地裂缝等一些缓变型地质灾害,将其对人民生命财产、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损失最小化。本文通过对地质变形监测技术领域的专利检索、标引,分析了该技术领域的申请量、主要申请国、技术发展演进,以便深入了解地质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变形 尺寸 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纳米层次重新认识变形的地质体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岩 琚宜文 +2 位作者 陆现彩 晁洪太 王志才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5,2,共4页
基于微观观察和压力实验研究,在脆性变形和韧性变形的剪切面上均发现了纳米颗粒(通常直径40~80nm)结构和纳米片状(厚度30~60nm)结构,这种纳米结构现象被称为纳米涂层作用或纳米复合涂层作用。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三大岩类一直经受动... 基于微观观察和压力实验研究,在脆性变形和韧性变形的剪切面上均发现了纳米颗粒(通常直径40~80nm)结构和纳米片状(厚度30~60nm)结构,这种纳米结构现象被称为纳米涂层作用或纳米复合涂层作用。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三大岩类一直经受动态或静态摩擦构造运动,特别是有些变形地质体,包括断裂带、变质带和层滑带,在反复剪切力作用下,是能够广泛地产生纳米涂层作用的。毋庸置疑,由纳米涂层叠加的变形地质体是完全可以由纳米/微米粒状的、片状的和片粒状的结构薄层构建而成,同时这些纳米/微米结构本身也是一个分级和分层的构造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层次 纳米涂层 片粒结构 剪切滑移面 变形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变形地质作用对金矿成矿控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军升 王玉往 +3 位作者 王莉娟 龙灵利 廖震 张会琼 《矿产勘查》 2011年第1期42-48,共7页
文章对大型变形地质作用的基本特征、金矿床的成矿特征以及成矿时代作了较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在大型变形地质作用对金矿成矿控制作用的深入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我国与大型变形地质作用有关的金矿成矿时代绝大多数为中生代,元古宙... 文章对大型变形地质作用的基本特征、金矿床的成矿特征以及成矿时代作了较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在大型变形地质作用对金矿成矿控制作用的深入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我国与大型变形地质作用有关的金矿成矿时代绝大多数为中生代,元古宙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地质作用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 变质核杂岩型金矿 成矿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隧道施工中软弱围岩变形地质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
6
作者 王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10期179-182,共4页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水利工程输水隧道、城市地下工程以及高速公路、铁路的隧道施工项目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在软弱围岩变形地质条件下开展隧道施工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充分发挥软...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水利工程输水隧道、城市地下工程以及高速公路、铁路的隧道施工项目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在软弱围岩变形地质条件下开展隧道施工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充分发挥软弱围岩变形地质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使隧道快速便捷、安全贯通,成为当下施工团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文章将对隧道施工中软弱围岩变形地质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此进一步提升隧道施工项目的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 软弱围岩变形地质 施工技术 控制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秦岭商丹地区变形中酸性侵入岩体特征及成因类型 被引量:2
7
作者 裴先治 李厚民 李国光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0-24,7,共6页
北秦岭商丹断裂北侧分布着众多的变形线状中酸性侵入岩体,吊庄石英闪长岩就是其中一例,是从丹凤岩群中解体出来的变形侵入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为钙-钙碱性系列,属I型花岗岩类,兼具有M型花岗岩特点,由基性岩浆分异... 北秦岭商丹断裂北侧分布着众多的变形线状中酸性侵入岩体,吊庄石英闪长岩就是其中一例,是从丹凤岩群中解体出来的变形侵入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为钙-钙碱性系列,属I型花岗岩类,兼具有M型花岗岩特点,由基性岩浆分异演化而来。源岩为壳幔混源,为岛弧型中酸性侵入岩,形成于新元古代北秦岭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 侵入岩 地球化学 北秦岭 地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西露天矿南帮变形区胶带输送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肖平 梁金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12-14,共3页
介绍了抚顺西露天矿南帮地质变形的现状,以及在变形区内建设胶带输送系统的必要性。该矿为保证坑口页岩炼油厂废渣尾矿的排弃,节省人力及运输成本,采取半固定式带式输送机、滑橇式机头、旋转锚结构机尾站及半固定料仓等技术,实现废渣及... 介绍了抚顺西露天矿南帮地质变形的现状,以及在变形区内建设胶带输送系统的必要性。该矿为保证坑口页岩炼油厂废渣尾矿的排弃,节省人力及运输成本,采取半固定式带式输送机、滑橇式机头、旋转锚结构机尾站及半固定料仓等技术,实现废渣及尾矿外排至坑下排土场,节约汽车运距3 km,年可节约汽车运费3 000多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变形 滑橇基础 旋转锚结构 下运胶带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北段推覆构造带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周建文 曾庆 +5 位作者 徐世琦 李毅 洪海涛 宋明伟 胡恒智 何智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66-71,5-6,共8页
文章以大量的野外调查为基础,结合最新的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较系统地研究了龙门山北段推覆构造变形特征,首次提出龙门山北段浅部滑脱层系为飞仙关组上部泥岩层段,而不是如川东或川东北地区一样的嘉陵江组膏盐岩层;总结了龙门山北段推... 文章以大量的野外调查为基础,结合最新的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较系统地研究了龙门山北段推覆构造变形特征,首次提出龙门山北段浅部滑脱层系为飞仙关组上部泥岩层段,而不是如川东或川东北地区一样的嘉陵江组膏盐岩层;总结了龙门山北段推覆构造样式;通过大剖面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更能体现油气地质特征的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划分方法;采用地震剖面作了构造变形恢复的探索性研究,以此计算复位推覆岩片的推覆距离,进而确定推覆地层的原始沉积位置。这一系列研究,对指导地震资料解释、对储层的横向分布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该地区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龙门山 推覆构造 变形(地质) 构造 滑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介质凝析气藏油气相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戚志林 孙雷 +2 位作者 王寿平 杜志敏 汤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1-123,共3页
变形介质凝析气藏因储层岩石颗粒细、孔隙小,储层界面效应极为突出。同时,降压开采过程中储层变形作用明显,因而其相态特征不同于常规凝析气藏。考虑吸附、毛细凝聚和毛细管力等界面效应和储层变形作用对油气体系相态特征的影响,建立了... 变形介质凝析气藏因储层岩石颗粒细、孔隙小,储层界面效应极为突出。同时,降压开采过程中储层变形作用明显,因而其相态特征不同于常规凝析气藏。考虑吸附、毛细凝聚和毛细管力等界面效应和储层变形作用对油气体系相态特征的影响,建立了变形介质凝析气藏油气体系真实露点预测模型和衰竭开采过程中气藏的反凝析液饱和度预测模型。将该模型用于Q69井的露点和反凝析油饱和度的预测,其计算结果表明孔隙介质界面现象和储层变形作用不仅会导致气藏的露点升高,而且会加剧地层反凝析作用。考虑孔隙介质界面效应和储层变形作用影响后,地层反凝析油饱和度比常规模拟方法的预测结果更大,并且储层渗透率越低、变形作用越大,地层反凝析油饱和度增加就越显著。因此,与常规凝析气藏相比,变形介质凝析气藏在衰竭开采过程中反凝析现象将提前,反凝析污染也将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地质) 介质凝析油气田 相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变形和长期导流裂缝性气藏压裂产能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勇明 罗剑 +1 位作者 郭建春 赵金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3-105,共3页
在气藏开采过程中,由于孔隙压力的不断降低,使得介质变形而导致渗透率的变化,进而影响井的产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各种流体与固体耦合的数值模拟模型。然而,对于裂缝性储层和多相渗流问题,流固耦合模型中许多参数不易获取,且求解难... 在气藏开采过程中,由于孔隙压力的不断降低,使得介质变形而导致渗透率的变化,进而影响井的产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各种流体与固体耦合的数值模拟模型。然而,对于裂缝性储层和多相渗流问题,流固耦合模型中许多参数不易获取,且求解难度很大,使得耦合模型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很少有文献在气井产能模拟时将介质变形和就地的长期导流能力加以综合考虑。文章考虑介质变形引起的天然裂缝渗透率的变化和裂缝导流能力随时间递减的影响,建立了裂缝性气藏压裂后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推导出了数值计算模型;本模型易于编程求解,对于研究裂缝性气藏的渗流特征,特别是进行单井压后产能预测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计算表明:不考虑介质变形和导流能力递减所预测的气产量偏高;目前普遍使用的气藏数值模拟软件中,假定渗透率、裂缝导流能力为常数,以致模拟计算结果比实际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 压裂 变形(地质) 导流能力 生产能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介质油气藏压力动态分析的边界元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应付 高慧梅 +1 位作者 刘先贵 杨正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7-89,共3页
对于任意形状变形介质油气藏的井底压力分析只能采用数值解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是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前两种方法在解数学模型时局限性较多、适应性差,而边界元法只需对区域的边界进行网格划分,计算量和存储量小... 对于任意形状变形介质油气藏的井底压力分析只能采用数值解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是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前两种方法在解数学模型时局限性较多、适应性差,而边界元法只需对区域的边界进行网格划分,计算量和存储量小,计算精度高,能够降维,因而对复杂形状的边界问题处理十分有效。在此,利用边界有限元法对不渗透区域任意形状变形介质油气藏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油气藏内任意点的压力,绘制了考虑渗透率变异系数、复杂边界以及油气藏内存在不渗透区域等因素影响的井底不稳定压力典型曲线,并分析了曲线特征,发现油气藏内的不渗透区域对压力典型曲线的晚期形态存在明显影响,使其压力导数曲线上翘时刻提前,该项研究为压敏性气藏试井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变形(地质) 边界元偏移 不稳定流动 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软基变形安全评估方法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江 赵应来 +1 位作者 朱蒨 江晓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41-346,共6页
为了保证软基地区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以数值模拟、现场自动化监测及GWO-MARS预测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变电站地质变形安全评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云南省昭通市220 kV发界变电站项目安全评估与预警中。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实现了数值模拟... 为了保证软基地区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以数值模拟、现场自动化监测及GWO-MARS预测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变电站地质变形安全评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云南省昭通市220 kV发界变电站项目安全评估与预警中。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实现了数值模拟、现场自动化监测及GWO-MARS预测模型的有机结合,能有效进行安全评估与预警等级确定。安全评估结果表明:该变电站工程当前处于安全状态,在考虑暴雨工况下可达I级预警。研究成果对于软基地区变电站地质变形的快速、实时安全评估与预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边坡 地质变形 安全评估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GWO-MAR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翟镇宇 全海龙 《智能城市》 2021年第15期157-158,共2页
万州区通镇乡公路升级改造建设EPC项目(整体打包)共分为七个子项目,线路特点是点多、面广,路线覆盖2区12镇(万州区、梁平区,路线主体在重庆市万州区),辐射范围约250 km。文章阐述从地质、施工等方面分析其变形产生的原因以及采取的控制... 万州区通镇乡公路升级改造建设EPC项目(整体打包)共分为七个子项目,线路特点是点多、面广,路线覆盖2区12镇(万州区、梁平区,路线主体在重庆市万州区),辐射范围约250 km。文章阐述从地质、施工等方面分析其变形产生的原因以及采取的控制变形的施工措施,有效抑制变形,为今后类似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地质 地质变形 隧道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15
作者 郝振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6年第9期286-286,共1页
GPS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定位速度快的特点,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变形监测工作中,GPS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比较传统技术,GPS技术更加符合变形监测的需要,能够完成传统监测技术所无法完成的一些高难度任务。运用GPS技术... GPS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定位速度快的特点,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变形监测工作中,GPS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比较传统技术,GPS技术更加符合变形监测的需要,能够完成传统监测技术所无法完成的一些高难度任务。运用GPS技术可以有效的观测到地质灾害,并对地质变形情况的发生及时发出警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变形 技术特点 运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某水电站坝前堆积层斜坡变形预测与预警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辀 沈军辉 +3 位作者 舒俊城 段伟锋 杨日昌 李颖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1-491,共11页
探讨西南河谷地区堆积层斜坡变形预测与预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在掌握某堆积层斜坡变形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地质-力学-变形模型,运用强度折减有限差分计算和优化位移切线角法预测该变形体破坏时的临界位移和临滑变形速率,并结合斜坡的时间... 探讨西南河谷地区堆积层斜坡变形预测与预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在掌握某堆积层斜坡变形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地质-力学-变形模型,运用强度折减有限差分计算和优化位移切线角法预测该变形体破坏时的临界位移和临滑变形速率,并结合斜坡的时间-空间演化规律,得到其预警综合判据。结果表明,该变形体后缘和前缘的临界位移值分别为6.69 m和0.449 m,且后缘的临滑变形速率为0.109 m/d,而变形经历了初始变形——后缘拉裂缝形成阶段和等速变形——中段侧翼剪张裂缝产生阶段,尚未进入加速变形——前缘隆胀裂缝形成阶段。根据定量预测参数和定性演化规律所划分的变形-破坏4级预警指标提高了该变形体变形预测预警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变形 地质-力学-变形模型 临界位移 临界变形速率 演化规律 预警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系统在矿山采空区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京华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1期182-182,184,共2页
矿山地质灾害监测可以充分掌握到地质灾害变形演化过程,进而为矿山开采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判断和发展趋势预测提供参考,是一种十分经济有效的手段。GNSS系统是一种可以实现远程自动化测量的变形监测技术,具有全天候、定位精度高、全时域... 矿山地质灾害监测可以充分掌握到地质灾害变形演化过程,进而为矿山开采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判断和发展趋势预测提供参考,是一种十分经济有效的手段。GNSS系统是一种可以实现远程自动化测量的变形监测技术,具有全天候、定位精度高、全时域等特点。从GNSS定位原理入手,分别阐述了地质灾害GNSS监测网点布设以及提高地质灾害GNSS测量精度的措施,以充分展现出GNSS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监测应用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技术 地质灾害变形 测点布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防治科学理念的探讨
18
作者 许国庆 《低碳世界》 2017年第18期49-50,共2页
地质灾害防治的研究对于保障我们的生活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近三十年来,我国开始逐步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研究,但是,有关地质灾害的防治理念和防治意识还不够明确,造成了一系列不好的影响。因此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理念进行深入的研究,... 地质灾害防治的研究对于保障我们的生活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近三十年来,我国开始逐步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研究,但是,有关地质灾害的防治理念和防治意识还不够明确,造成了一系列不好的影响。因此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理念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来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做出贡献,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本文主要从地质环境条件与地质灾害成因、地质体变形破坏的机理和状况、地质治理工程的相关论证以及具体的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理念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本文提出来的观点对于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理念体系构建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防治 科学理念 灾害成因 地质工程 地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断层、地震灾害与减灾对策问题 被引量:59
19
作者 徐锡伟 《震灾防御技术》 2006年第1期7-14,共8页
本文在对活动断层的定义和相关概念的论述基础上,通过活动断层与地震灾害间空间分布上的相关性分析,以及海原断裂带松山和阿尔金断裂带阿克塞老城西等地点的探槽地质剖面的介绍等,揭示出活动断层近地表永久性地质变形的局部化特征,永久... 本文在对活动断层的定义和相关概念的论述基础上,通过活动断层与地震灾害间空间分布上的相关性分析,以及海原断裂带松山和阿尔金断裂带阿克塞老城西等地点的探槽地质剖面的介绍等,揭示出活动断层近地表永久性地质变形的局部化特征,永久变形带宽度一般小于30m。文章最后介绍了美国加州地震断层划定法案的主要内容和活动断层填图计划作为积极有效减灾的一项公益性对策,指出中国大陆地区应有步骤地开展大比例尺活动断层填图来有效地减轻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层 地震灾害 地质变形 减灾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全站仪自动差分功能剖析及适用条件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晨光 朱佑国 +2 位作者 姜祖彬 刘桂芳 刘华 《铁道勘察》 2004年第4期25-27,31,共4页
揭示了电子全站仪自动差分功能的实质 ,以实验结果为依据 。
关键词 电子全站仪 自动差分功能 地质勘测仪器 地质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