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S360Pro在岩溶隧道不良地质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许明亮 姚海波 +2 位作者 肖剑 张海东 白玉山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9期182-183,共2页
TGS360Pro隧道地质预报系统能根据波速、应力梯度、泊松比、围岩危险等级、含水率等参数评估围岩情况,且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文章将TGS应用到温泉隧道,对掌子面前方围岩进行不良地质体识别。依据横、纵波等物理参数的降低及围岩危险等... TGS360Pro隧道地质预报系统能根据波速、应力梯度、泊松比、围岩危险等级、含水率等参数评估围岩情况,且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文章将TGS应用到温泉隧道,对掌子面前方围岩进行不良地质体识别。依据横、纵波等物理参数的降低及围岩危险等级和含水率的升高,准确地预报出了隧道掌子面前方溶腔的具体位置及含水情况。证明了TGS对岩溶构造有很强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TGS360Pro 不良地质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在北方山区高速公路不良地质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袁喆 《北方交通》 2023年第4期59-61,65,共4页
高速公路工程常常要穿越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貌单元,尤其是山岭重丘区的高速公路,采空区、滑坡、崩塌、危岩体等不良地质现象众多且高位分布,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能对不良地质体进行有效的识别,详细介绍了机载激光雷达测量在北方山区高... 高速公路工程常常要穿越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貌单元,尤其是山岭重丘区的高速公路,采空区、滑坡、崩塌、危岩体等不良地质现象众多且高位分布,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能对不良地质体进行有效的识别,详细介绍了机载激光雷达测量在北方山区高速公路不良地质体识别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山区高速公路 不良地质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少量剖面标注的三维地质异常体识别方法
3
作者 朱世龙 孙龙祥 +3 位作者 朱剑兵 袁晨辉 康宇 吕文君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6-1129,共14页
地质异常体识别是地震相解释、油气勘探等地质分析任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传统的地质异常体检测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少量剖面标注的三维地质异常体识别方法,大大减少了人工... 地质异常体识别是地震相解释、油气勘探等地质分析任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传统的地质异常体检测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少量剖面标注的三维地质异常体识别方法,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并且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度.本文采用典型的语义分割网络,针对地质异常体的封闭性、连续性及可解释性等物理约束,设计了一种三维(3D)平滑操作.在地质异常体识别任务中引入半监督自训练方法,通过利用少量的有标签样本和大量无标签样本进行训练.在模型自训练的过程中通过3D平滑操作不断对伪标签进行修正,并利用伪标签进行监督学习.实验数据采用胜利油田某区块的真实三维地震数据,由专家对地质异常体进行标注.实验中划分了不同数量的标注样本,在测试数据上的平均F1和平均IoU值分别超过96%和93%,证明了该三维地质异常体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数据 地质异常识别 半监督学习 语义分割 自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体智能识别的剖面图自动绘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嶷瑛 武强 关文革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8年第10期233-236,共4页
剖面建模是三维建模中常用的建模方法,但因剖面数据不足,存在过多依赖领域专家、必须通过人工交互方式才能完成等诸多不足。为解决由此带来的软件效力削弱、自动化程度降低等问题。遵循地质基本规律,分析研究专家判定思路、方法,提出一... 剖面建模是三维建模中常用的建模方法,但因剖面数据不足,存在过多依赖领域专家、必须通过人工交互方式才能完成等诸多不足。为解决由此带来的软件效力削弱、自动化程度降低等问题。遵循地质基本规律,分析研究专家判定思路、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知识的地质体智能识别框架,实现任意基于钻井的地质剖面图自动生成。利用面向对象技术,采用具有层次结构的知识表示和嵌入式的推理机制,以某煤矿为例,实现了剖面图的自动生成与显示,有效地解决了剖面建模中地质剖面图不足带来的弊端,对提高三维建模自动化程度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体识别 智能识别 面向对象技术 知识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的矿山地质体智能识别方法
5
作者 武强 陈嶷瑛 +1 位作者 关文革 张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57-660,共4页
为解决三维建模在地质体识别过程中,过多依赖专家参与、人工交互的不足,采用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探讨地质体智能识别方法。研究表明:基于面向对象技术,不但可以实现基本地质规律、专家识别方法等的知识获取及表达,建立具有层次结构... 为解决三维建模在地质体识别过程中,过多依赖专家参与、人工交互的不足,采用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探讨地质体智能识别方法。研究表明:基于面向对象技术,不但可以实现基本地质规律、专家识别方法等的知识获取及表达,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知识体系;而且可以通过嵌入式的推理机制,完成矿山地质体智能识别。该成果对提高三维建模的自动化程度及软件效力有重要参考价值,对矿山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体识别 智能识别 面向对象技术 知识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地质体识别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付偲 李超岭 +2 位作者 张海燕 刘畅 李丰丹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743-3752,共10页
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地质填图,挖掘不同模态数据深层次信息,可以实现更为准确的地质填图.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地质体识别方法,综合考虑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该方法先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分别... 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地质填图,挖掘不同模态数据深层次信息,可以实现更为准确的地质填图.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地质体识别方法,综合考虑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该方法先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分别提取这两种不同模态数据的特征,然后进行特征拼接得到多模态特征,最后利用全连接神经网络进行特征融合完成地质体分类.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多模态特征融合方法比仅使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或遥感影像数据的深度学习方法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在分类准确率上分别提升了14.08%和2.79%,证明了该方法可以实现更为精准的地质体识别,进而更好地辅助地质填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体识别 地质填图 多模态特征融合 深度学习 矿产勘察
原文传递
基于不良地质识别的分类方法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秋全 李向 王岭玲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3-208,共6页
中国西部的沙漠、冻土和盐渍土等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日益显现,基于遥感影像的不良地质识别已经成为遥感处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以新疆尉犁县罗布人村寨为研究区域,针对当地典型的不良地质体遥感影像特征,主要探讨SVM分类、K均... 中国西部的沙漠、冻土和盐渍土等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日益显现,基于遥感影像的不良地质识别已经成为遥感处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以新疆尉犁县罗布人村寨为研究区域,针对当地典型的不良地质体遥感影像特征,主要探讨SVM分类、K均值分类以及基于因果关系的贝叶斯网络分类3种分类方法,初步尝试不同分类方法的融合,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3种方法的分类效果和精度。结果表明:SVM分类结果为块状分布,K均值分类结果为点状分布,基于因果关系的贝叶斯网络分类取得了更好的分类精度,3种方法取得的影像融合更好地表达了多种不良地质体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不良地质体识别 分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浅覆盖区地质填图物化探信息协同辅助技术 被引量:7
8
作者 赵玉岩 李兵 +3 位作者 陆继龙 郝立波 赵禹 王东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8-333,共16页
针对中国东北浅覆盖区地质露头少、填图效率不高、精确度和准确度较低的问题,开发了物化探信息协同辅助技术并应用于地质体类型的识别。在以覆盖层较薄、面积广大、物理风化为主、土壤位移较小为特点的东北森林沼泽浅覆盖区,利用土壤化... 针对中国东北浅覆盖区地质露头少、填图效率不高、精确度和准确度较低的问题,开发了物化探信息协同辅助技术并应用于地质体类型的识别。在以覆盖层较薄、面积广大、物理风化为主、土壤位移较小为特点的东北森林沼泽浅覆盖区,利用土壤化学成分和航磁信息识别下伏地质体是可行的。基于这一前提,可将指定研究区划分为一定数量的统计单元,在各单元内,通过数学统计方法产生众数、宽度、变化频率、偏度、峰度等航磁特征参数并将其标准化,将化探指标酸度、碱度、钙含量、铝含量、钙镁含量、硅铝含量、镁铁含量、微量元素含量等特征参数标准化;然后采用逐级分类的方法,每级选择有效的物化探特征参数,在当前级别上实现单元划分并将数据分为不同数据集,在下一级别划分时重新有针对地选择参数,分别对各数据集进一步分类,直到分类结果对应较明确的地质填图单元,并最终编制出解译图。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某典型森林沼泽浅覆盖区为例进行了方法验证,将结果与已知地质信息比对分析,认为地质体单元识别结果与已知信息基本吻合,使得地质体类型识别更精确,边界更清晰,可为区域地质研究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覆盖区 地质填图 物探 化探 分类 地质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线性嵌入的属性降维技术及应用研究
9
作者 梁志强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8-378,共11页
利用分偏移距及分方位地震属性进行断裂、河道等复杂地质异常体检测存在属性信息挖掘不足、综合成果展示单一等问题。分析了经典非降维算法局部线性嵌入(LLE)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开展了面向叠前地震属性的LLE降维技术研究并给出了相... 利用分偏移距及分方位地震属性进行断裂、河道等复杂地质异常体检测存在属性信息挖掘不足、综合成果展示单一等问题。分析了经典非降维算法局部线性嵌入(LLE)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开展了面向叠前地震属性的LLE降维技术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技术流程。通过对道集进行部分叠加和属性计算,形成一个高维空间的部分叠加属性数据体,利用LLE数据降维算法将高维空间属性数据体进行降维表示,得到了三维空间的叠前属性降维数据体。与传统的线性降维算法主成分分析(PCA)相比,典型数据测试证明了LLE非线性降维技术具有降维效果好、数据保真度高的特点。实际工区数据的应用结果表明:基于LLE非线性降维技术可以实现对叠前地震属性的降维和融合,通过充分挖掘偏移距属性和方位属性的有效信息,实现了断裂-裂缝、隐蔽河道等的准确识别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地震属性 降维算法 局部线性嵌入(LLE) 方位属性 偏移距属性 复杂地质异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理论的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德运 夏玲燕 +1 位作者 柏冠军 张林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2期132-135,共4页
地层中的断裂、裂缝以及油气的聚集都会导致地震信号突变,因此在油气勘探中可以利用突变理论进行储层预测、断裂检测、异常体边界识别等。阐述了尖点突变理论,建立了地震信号尖点突变模型,并将其转化为尖点突变的标准形式。通过在时间... 地层中的断裂、裂缝以及油气的聚集都会导致地震信号突变,因此在油气勘探中可以利用突变理论进行储层预测、断裂检测、异常体边界识别等。阐述了尖点突变理论,建立了地震信号尖点突变模型,并将其转化为尖点突变的标准形式。通过在时间域提取突跳势、突跳时间,在频率域提取突跳势、突跳次数等突变参数,进行储层预测,油气显示与突变参数的符合率达80%。突变参数的切片或曲线可以突出地层的不连续性,显示构造的展布方向。突变异常与构造(边界)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以对异常体边界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理论 尖点 突跳参数 油气预测 地质边界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率属性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勇能 《化工管理》 2015年第14期76-77,共2页
曲率属性是一种新兴的地震属性,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曲率属性的概念出发,对国内常用的13类曲率类属性的定义、用途、特点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对曲率属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细节及认识作了简要汇总。
关键词 曲率属性 地球物理勘探 断层检测 地质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在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分析中的应用:以中国西北干旱荒漠区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龚晶晶 杨剑洲 +1 位作者 胡树起 马生明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88-1402,共15页
1∶5万矿产地质调查中通常会优先部署地球化学调查工作,采样密度一般大于8点/km2,并分析多达38项地球化学指标,其主要目的是发现"矿致异常",指导矿产勘查工作.而研究表明,区域地球化学数据是地表物质化学组成的直接反映,所以... 1∶5万矿产地质调查中通常会优先部署地球化学调查工作,采样密度一般大于8点/km2,并分析多达38项地球化学指标,其主要目的是发现"矿致异常",指导矿产勘查工作.而研究表明,区域地球化学数据是地表物质化学组成的直接反映,所以不仅包含了与成矿有关的异常信息,更包含了丰富的地质信息.在本次工作中应用中国西北干旱荒漠景观区1∶5万地球化学调查数据成功识别了工作区地质体单元的分布.相比1∶20万地质底图,通过clr-PCA分析提取出的1∶5万地球化学数据信息展现了更多的细节:(1)地质体单元可以更为细致地划分为多个次级单元;(2)侵入体单元可以进行期次或岩相划分;(3)可为地质体单元的归属提供依据.本项研究结果成功指导了后续开展的1∶5万地质调查工作,并对最终的1∶5万地质图进行了验证,此外还提供了多处有利找矿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数据 主成分分析 地质单元识别 地质填图 中国西北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