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河流域地表水类Ⅳ类标准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高升 王东东 +3 位作者 弋凡 王广智 崔全喜 赵志太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6-23,共8页
针对河南省淮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问题,通过对当地典型污水处理厂的实地调研,从水质、水量和运行等方面分析该流域污水处理厂的基本特征及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污水处理技术路线:A2O/MBR/BAF/O3组合工艺;同时... 针对河南省淮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问题,通过对当地典型污水处理厂的实地调研,从水质、水量和运行等方面分析该流域污水处理厂的基本特征及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污水处理技术路线:A2O/MBR/BAF/O3组合工艺;同时,针对两种典型的污水水质进行模拟实验,研究该组合工艺对不同水质的适应性,并得到最佳运行条件。在最佳运行条件下,组合工艺对COD和氨氮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两者的出水浓度均可以达到地表水类Ⅳ类水质标准。对于有工业废水混入的进水,组合工艺对TN的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出水TN均值在10 mg/L以下,可以达到地表水类Ⅳ类水质标准;但对于氮源浓度较高的进水,该组合工艺不能确保出水TN达标,可以考虑在BAF单元后面增加反硝化滤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污水处理厂 提标改造 地表水类ⅳ类标准 A2O/MBR/BAF/O3组合工艺
原文传递
某污水处理厂类Ⅳ类标准提标前后的运行效能对比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玉萍 胡香 +3 位作者 刘怡心 陈杭州 刘晨 曹怀礼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6-100,共5页
通过对比分析巢湖流域某污水处理厂二、三期2016年的运行数据,研究增加"混凝反应池+斜板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处理工艺后系统除污效果及运行成本的变化。结果表明,三期工程增加深度处理工艺后,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 通过对比分析巢湖流域某污水处理厂二、三期2016年的运行数据,研究增加"混凝反应池+斜板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处理工艺后系统除污效果及运行成本的变化。结果表明,三期工程增加深度处理工艺后,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有所提高,出水COD、氨氮、总氮、总磷浓度均值分别为(15. 6±3. 6)、(0. 54±0. 31)、(2. 85±0. 83)、(0. 18±0. 05) mg/L,满足《巢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4/2710—2016)的要求(COD≤40 mg/L、NH_4^+-N≤2. 0 mg/L、TN≤10 mg/L、TP≤0. 3 mg/L)。对比二期工程,三期工程的吨水处理费用增加了68. 04%,其中电费和碳源药剂费增加占比分别为56. 80%、38. 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流域 城镇污水处理厂 地表水类ⅳ类标准 提标改造 运行成本
原文传递
组合生物滤池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类Ⅳ类标准工程 被引量:6
3
作者 何伟 贺超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77,共4页
台州某污水处理厂为达到对出水达标率的高考核标准(TN不达标次数不超过3次/a),在原改良A/A/O—高效混凝沉淀池—盘式滤池工艺基础上,增设组合生物滤池(DN+C/N型)—V型滤池(前置微絮凝)的深度处理提标工艺,将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由一级A... 台州某污水处理厂为达到对出水达标率的高考核标准(TN不达标次数不超过3次/a),在原改良A/A/O—高效混凝沉淀池—盘式滤池工艺基础上,增设组合生物滤池(DN+C/N型)—V型滤池(前置微絮凝)的深度处理提标工艺,将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由一级A提高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氨氮、总氮除外)。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原水COD、BOD5、SS、NH3-N、TN、TP平均值分别为133.5、47.2、75.3、21.4、30.9、2.59 mg/L时,出水平均值分别为11.6、1.3、2.0、0.21、9.2、0.12 mg/L。工程运行中需注意控制进水跌水曝气对碳源的消耗及缺氧环境的破坏,保证适量碳源(50 mg/L)的供给和对反硝化池溶解氧的控制(小于1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水处理厂 地表水标准 提标改造 曝气生物滤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