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主可控导向下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课程教学改革
1
作者 赵冠伟 骆仁波 陈建国 《大学教育》 2025年第5期58-61,共4页
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自主可控是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点之一,这对高校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课程教学的痛点和难点,提出聚焦国产和开源技术路线、根据学生水平梯度特征合理划分模块学... 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自主可控是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点之一,这对高校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课程教学的痛点和难点,提出聚焦国产和开源技术路线、根据学生水平梯度特征合理划分模块学时、打造混合式教学资源平台、结合GIS开发大赛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交叉评价等措施,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自主可控导向下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课程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树立重视研发源头技术、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自主可控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Max 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晚熟柑橘适宜性评价
2
作者 姚莉 邓春秀 +7 位作者 唐彪 王宏 吴月颖 张奇 李源洪 刘忠友 卢昌艾 林超文 《中国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758,共11页
【目的】开展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晚熟柑橘适宜性评价,可为当地晚熟柑橘合理种植、优化生产空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14个气候指标、3个地形指标和22个土壤理化性状指标,以及372个晚熟柑橘种植区采样点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 【目的】开展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晚熟柑橘适宜性评价,可为当地晚熟柑橘合理种植、优化生产空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14个气候指标、3个地形指标和22个土壤理化性状指标,以及372个晚熟柑橘种植区采样点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相关性分析筛选影响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晚熟柑橘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构建评价晚熟柑橘种植适宜性模型。【结果】MaxEnt模型计算效果非常好,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曲线)中的下面积值(AUC)达0.843,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MaxEnt分析表明,年平均气温、海拔、全磷、pH、年平均相对湿度、粉粒量、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秋季降水量、土壤交换性钙、全钾和有机质是影响晚熟柑橘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影响柑橘分布的气候变量累计贡献率为43.0%,其中,年平均气温(22.9%)、年平均相对湿度(7.0%)和年降水量(4.6%)是影响晚熟柑橘分布的3个最主要的气候因子;影响晚熟柑橘分布的土壤变量累计贡献率为41.3%,其中,全磷(13.8%)、pH(10.4%)和粉粒量(5.7%)是影响晚熟柑橘分布的3个最主要的土壤因子;海拔是影响柑橘分布的地形因子,贡献率为15.7%。通过统计分析各主导环境因子在不同等级分布区的参数值,结合各生态因子响应曲线、实地调查情况以及查阅文献,综合分析得出晚熟柑橘适宜分布的基本气候和地形环境要求为:年平均气温17℃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降雨量1300 mm左右,年日照时数1350 h,秋季降雨量390 mm,海拔400—700 m;土壤pH为4.5—7.5,土壤养分状况受立地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的综合影响。全区34673.29 hm~2的宜园土地中,优势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分别占23.51%、61.37%和15.12%。【结论】客观地反映了在气候、地形和土壤因素影响下,东坡区晚熟柑橘种植适宜性变化特征、适宜性面积及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柑橘 最大熵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金银花适生区及生态特征研究
3
作者 张亚萍 张素珍 +5 位作者 万广珍 张梅 李江龙 陈娟 晋玲 杨志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究影响金银花生长的环境因子,预测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金银花在我国的生态适宜性分布。方法收集2553条金银花样点分布信息和19个环境因子数据,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筛选影响金银花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 目的探究影响金银花生长的环境因子,预测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金银花在我国的生态适宜性分布。方法收集2553条金银花样点分布信息和19个环境因子数据,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筛选影响金银花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10.8模拟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金银花在我国的适生区。结果影响金银花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最冷月份最低温度、平均气温日较差、最湿季度降水量和气温年较差。当前气候条件下金银花在我国适生面积约为318.29×10^(4)km^(2),主要分布在华中和华南地区。在未来气候情景下,金银花总适生区面积将有所下降。结论本研究预测的金银花资源分布和生态适宜区可为其野生抚育、合理栽培及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环境因子 最大熵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白头翁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4
作者 吴莹莹 汪英俊 +1 位作者 廖延武 刘顺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白头翁分布的生态环境因子并预测其在中国境内的潜在适生区,为白头翁野生资源评估及引种栽培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30条白头翁样点分布信息,结合48个环境因子数据,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10.8,筛选... 目的探讨影响白头翁分布的生态环境因子并预测其在中国境内的潜在适生区,为白头翁野生资源评估及引种栽培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30条白头翁样点分布信息,结合48个环境因子数据,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10.8,筛选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进行潜在适生区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符合要求(AUC>0.9),筛选出影响白头翁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湿季度降水量、11月份平均气温、海拔、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5月份降水量、8月份平均气温,累计贡献率为84.3%。预测结果显示,白头翁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总适生区面积约2382461.60 km^(2),其中低适生区面积约1263497.00 km^(2),中适生区面积约582879.20 km^(2),高适生区面积约536085.40 km^(2),分别占总适生区面积的53.03%、24.47%、22.50%。结论本研究模型分析结果与文献记载相符,可为白头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 地理信息系统 最大熵模型 生态适宜性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显示技术的测绘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5
作者 孔晓萌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5年第3期96-99,共4页
为降低测绘地理信息系统中异常数据检测误差,提高数据异常区分的准确率,提出设计一种基于虚拟显示技术的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B/S架构(Browser/Server)模式,将Access数据库和C/S架构结合来构建系统的整体结构,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 为降低测绘地理信息系统中异常数据检测误差,提高数据异常区分的准确率,提出设计一种基于虚拟显示技术的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B/S架构(Browser/Server)模式,将Access数据库和C/S架构结合来构建系统的整体结构,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利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边形插值算法和基于拟牛顿法的曲面插值算法进行模型变换,实现测绘地理信息的虚拟显示。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所设计的系统异常数据检测误差更低、数据异常区分正确率更高,表明本文方法系统具有较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显示技术 测绘 地理信息系统 三维建模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王吉喆 张国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1期143-146,共4页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研究探讨了GIS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监测、预警和管理方面的优势。结果 显示,GIS提高了防治的精确性和时效性,有效减少了病虫害发生面积和受害树木,降低了防治成本...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研究探讨了GIS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监测、预警和管理方面的优势。结果 显示,GIS提高了防治的精确性和时效性,有效减少了病虫害发生面积和受害树木,降低了防治成本。研究强调了GIS在林业病虫害可持续管理中的关键作用,预示了其在林业现代化和森林资源安全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林业病虫害 防治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家庭医生信息服务平台应用
7
作者 杨旦红 李俊 +5 位作者 李锋 李俊磊 何芳 鲁叶花 王金震 江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43-1248,共6页
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家庭医生作为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对提高社区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智能GIS家... 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家庭医生作为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对提高社区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智能GIS家庭医生信息平台”微信小程序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3—4月在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27个家庭医生团队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个居委家庭医生团队和2个乡村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的185名居民作为对照组,同样抽取2个居委家庭医生团队和2个乡村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的186名居民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现有的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模式,干预组在现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开展基于“智能GIS家庭医生信息平台”微信小程序的签约服务管理模式。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方法,比较干预组“智能GIS家庭医生信息平台”微信小程序使用前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情况,以及对照组与干预组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信行情况,以分析“智能GIS家庭医生信息平台”微信小程序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组使用“智能GIS家庭医生信息平台”微信小程序后的市级签约服务考核分数[(87.76±4.60)分]高于使用前[(63.65±4.53)分](P<0.05);对照组的签约率、社区就诊率、家庭医生就诊率、签约65岁以上体检率分别为41.70%、26.67%、3.30%、71.43%,“智能GIS家庭医生信息平台”微信小程序使用干预组的签约率、社区就诊率、家庭医生就诊率、签约65岁以上体检率分别为44.48%、28.89%、6.15%、74.02%,干预组使用“智能GIS家庭医生信息平台”微信小程序后各指标均高于使用前(P<0.05)。对照组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8.14±1.46)(22.47±2.78)(4.57±1.35)分,干预组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8.77±1.28)(23.54±1.98)(4.97±1.17)分,干预组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GIS家庭医生信息平台”可以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质量和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微信小程序 地理信息系统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开发与可用性评价
8
作者 王金震 李俊 +4 位作者 陆冬春 李家顺 江雁 聂莲莲 杨旦红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36-1242,共7页
背景随着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增加,家庭医生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寻找合适的家庭医生难、数据共享难等。目的开发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微信小程序(... 背景随着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增加,家庭医生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寻找合适的家庭医生难、数据共享难等。目的开发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微信小程序(以下简称微信小程序),并完成可用性评价,为居民提供更为快捷、高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促进移动医疗技术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应用。方法2022年1—6月通过文献回顾了解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需求及微信小程序开发情况;采用随机抽样法对200名社区居民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居民对微信小程序的需求;围绕微信小程序的设计思路与功能定位,对居民、家庭医生、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进行了4次焦点小组访谈;基于需求分析和设计思路,构建微信小程序的开发要素。2022年6—8月通过对96名微信小程序用户采用系统可用性量表(SUS)进行现场调查,并通过关键知情人访谈及专家咨询对微信小程序进行可用性评价。结果居民对微信小程序的主要需求包括健康咨询(78.00%)、快速定位附近家庭医生(75.00%)和健康科普(71.50%);微信小程序的设计方案涵盖了路径规划和导航、信息查询与展示、居民健康管理、在线签约与续约、在线咨询等核心功能;对微信小程序试运营后,进行可用性分析,SUS平均得分为(78.62±9.23)分,提示该款微信小程序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和易学性。结论基于GIS平台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以及运用多元思维,能够确保微信小程序开发的科学性和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地理信息系统 微信小程序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可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地图制图要素分类编码
9
作者 万荣军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5年第2期82-84,88,共4页
常规的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地图制图要素分类编码方法主要使用attribute\\property内外部要素提取法调整编码几何映射状态,易受用户属性扩充作用影响,导致编码性能指标低下,因此,提出了一种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地图制图要素分类编码方法... 常规的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地图制图要素分类编码方法主要使用attribute\\property内外部要素提取法调整编码几何映射状态,易受用户属性扩充作用影响,导致编码性能指标低下,因此,提出了一种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地图制图要素分类编码方法。即设计数字化地图制图要素分类编码框图,构建数字化地图制图要素分类编码符号库,从而完成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地图制图要素分类编码。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数字化地图制图要素分类编码的性能指标良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满足地理空间信息数字化分析处理的需求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化地图 制图要素 分类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在智慧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陈龙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54-158,共5页
全球定位系统在地理信息管理领域,依托地面监测站的建立,对轨道信号进行校正,进而实现在智能城市建设中进行精确测量,确保城市规划与治理所需的详实数据支持。本文在详细阐述其搭建机理和精度标准的前提下,着重分析其在实际操作中的运... 全球定位系统在地理信息管理领域,依托地面监测站的建立,对轨道信号进行校正,进而实现在智能城市建设中进行精确测量,确保城市规划与治理所需的详实数据支持。本文在详细阐述其搭建机理和精度标准的前提下,着重分析其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方法及误差管理准则,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对其测量的精确性与可靠性进行深入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系统的性能指标仅次于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而超过其他同类技术,显示出其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测绘地理信息系统 智慧城市 测绘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融合的创新应用研究
11
作者 沃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5年第1期114-117,共4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不断融合创新。文章分析了空间数据获取与存储、数据精度与可靠性保障等方面的重要性,探讨了GPS、遥感、激光雷达等关键技术,提出了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关键技术研发、...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不断融合创新。文章分析了空间数据获取与存储、数据精度与可靠性保障等方面的重要性,探讨了GPS、遥感、激光雷达等关键技术,提出了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建设高水平基础设施等保障策略,旨在推动工程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规范化应用与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测绘 地理信息系统 技术融合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在露天开采金属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12
作者 史俊明 边志华 豁辉 《世界有色金属》 2025年第3期211-213,共3页
为着力完善露天开采金属矿山资源勘查与矿山管理水平,需积极应用各类新型测绘测量技术,针对矿山露天开采作业以及边坡稳定性等进行监测和测量,传统地理测量工具过多依赖人工操作,误差较大,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遥感技术等飞速发... 为着力完善露天开采金属矿山资源勘查与矿山管理水平,需积极应用各类新型测绘测量技术,针对矿山露天开采作业以及边坡稳定性等进行监测和测量,传统地理测量工具过多依赖人工操作,误差较大,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遥感技术等飞速发展,逐渐取代了传统地理测量工具,成为了露天开采金属矿山测量与测绘的首选数据采集方式。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露天开采金属矿山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分析GIS技术在露天开采金属矿山测量中的应用优势及实际应用要点,以ArcGIS技术为例,分析该技术在某地露天开采金属矿山测量中的实际应用,以期为GIS技术全方位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露天开采 金属矿山 测量 测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庄金矿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及应用
13
作者 付佳杰 秦子森 《价值工程》 2025年第3期109-111,共3页
本文围绕蚕庄金矿的地下矿山管理需求,构建了地下矿山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了工程地质三维模型、矿山测量、地表变形数据与云端访问功能。系统具备距离、面积、高度自动测量能力,并集成InSAR与数值模拟的地表变形数据,提高了矿山运营的安... 本文围绕蚕庄金矿的地下矿山管理需求,构建了地下矿山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了工程地质三维模型、矿山测量、地表变形数据与云端访问功能。系统具备距离、面积、高度自动测量能力,并集成InSAR与数值模拟的地表变形数据,提高了矿山运营的安全性与效率。该系统通过云端发布,便于多点访问与协同作业,有效促进了矿山现代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三维建模 矿山测量 地表变形 云端访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测绘中的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
14
作者 张桃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5年第1期37-39,共3页
文章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测绘中的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在掌握地理信息系统概念的基础上,从数据采集、存储、共享与交流三个方面,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测绘中的数据管理措施,同时,强调了空间分析、属性分析等的数据分... 文章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测绘中的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在掌握地理信息系统概念的基础上,从数据采集、存储、共享与交流三个方面,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测绘中的数据管理措施,同时,强调了空间分析、属性分析等的数据分析方法,确保土地利用测绘效率显著提升,也能够得到更加真实、准确的测绘结果,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价值,推动土地利用测绘行业迈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测绘 数据管理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绘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勘查中的运用分析
15
作者 何银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1期004-007,共4页
改革后,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本文针对传统地理信息采集数据真实性差、实时性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遥感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通过遥感技术能够远距离地收集目标区域反射与辐射电磁波,构成图像,使用加权融... 改革后,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本文针对传统地理信息采集数据真实性差、实时性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遥感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通过遥感技术能够远距离地收集目标区域反射与辐射电磁波,构成图像,使用加权融合算法对图像细节部分进行处理。根据RS422协议传输信息,从而实现一机多用,提高系统抗干扰性。通过实验结果表示,系统使用效果良好,呈现地理信息图像清晰,能够提供给用户有效的地理信息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遥感技术 地质勘查 地理信息系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在智慧城市测绘工程中的运用初探
16
作者 陈莎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5年第2期166-169,共4页
本文探讨了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了系统设计与智慧城市框架融合、数据处理与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并针对数据集成、隐私安全及技术发展等难点提出了对策与建议。研究采用系统分析与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 本文探讨了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了系统设计与智慧城市框架融合、数据处理与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并针对数据集成、隐私安全及技术发展等难点提出了对策与建议。研究采用系统分析与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城市的应用实践,得出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对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显著作用。结果 表明,统一数据标准、加强数据处理与分析工具创新、强化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是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地理信息系统 智慧城市 数据集成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17
作者 刘宇欣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5年第1期96-98,共3页
文章通过融合地理信息技术、遥感监测、数据库管理与网络通信等先进技术,构建了高效实时、精准可靠的森林防火信息系统。该系统显著提高了防火工作的效率与精确度,同时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生态环境的长远保护提供了坚实支撑。
关键词 森林防火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技术 数据库 应急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中的地理信息系统优化策略分析
18
作者 赵成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5年第2期170-173,共4页
为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中地理信息系统优化策略问题,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特点,以加强系统性能与应用水平为目标。本文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自然资源调查及灾害预警等应用场景中的关键技术特点,研... 为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中地理信息系统优化策略问题,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特点,以加强系统性能与应用水平为目标。本文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自然资源调查及灾害预警等应用场景中的关键技术特点,研究了当前面临的数据质量、系统性能及应用拓展等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基于数据采集规范、分布式架构与云计算资源、跨学科技术融合等优化策略,并对策略实施效果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通过实施这些优化策略,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中,运用高精度定位与大数据处理能力,可显著提升系统性能与应用水平,满足测绘地理信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地理信息工程 地理信息系统 优化策略 数据质量 系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水土保持措施优化研究
19
作者 肖观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环境生态保护的关键工具,水土保持一直被视为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关键途径,同时也是确保自然资源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强,导致很多地区的土壤侵蚀情况变得更加严峻,特别是在干燥、半干燥及山地区域,这种趋势尤... 环境生态保护的关键工具,水土保持一直被视为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关键途径,同时也是确保自然资源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强,导致很多地区的土壤侵蚀情况变得更加严峻,特别是在干燥、半干燥及山地区域,这种趋势尤为明显。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是必要的。近些年,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整合了空间数据收集、储存、分析、视觉呈现与管理的综合科技,已经在水土保持方面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GIS技术来改进水土保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水土保持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