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恐龙的灭绝与地球行星环
1
作者 刘福森 《飞碟探索》 1994年第3期6-8,共3页
在地球的生物史上,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强盛时代.恐龙依靠自身的优势生活在广泛的地球生物圈内,称霸了地球达1.5亿年之久.然而,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恐龙,却在6500万年前神秘地消失了.这场灾难使某些生物伴随着恐龙一起灭绝了.但是仍... 在地球的生物史上,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强盛时代.恐龙依靠自身的优势生活在广泛的地球生物圈内,称霸了地球达1.5亿年之久.然而,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恐龙,却在6500万年前神秘地消失了.这场灾难使某些生物伴随着恐龙一起灭绝了.但是仍然有数以千万计的生物在生存着、发展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灭绝 地球行星 行星撞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行星构造运动特征:80Ma至现今
2
作者 金双根 朱文耀 《中国科学(G辑)》 CSCD 2004年第1期102-113,共12页
目前国际上选择台站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意性,本文用一种新方法,选择各板块刚性台站,建立现今全球板块相对运动模型RM2000;并利用80Ma内地磁异常资料,确定了随时间演变的全球板块相对运动欧拉矢量,由此给出了各个年代全球相邻板块扩张... 目前国际上选择台站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意性,本文用一种新方法,选择各板块刚性台站,建立现今全球板块相对运动模型RM2000;并利用80Ma内地磁异常资料,确定了随时间演变的全球板块相对运动欧拉矢量,由此给出了各个年代全球相邻板块扩张、汇聚和滑动运动速度.分析表明(1)在最近10Ma内,南半球相邻板块相对运动为系统性的减速,北半球相邻板块扩张与汇聚运动没有系统性的变化;(2)在整个80Ma内,澳大利亚-南极洲、太平洋-南极洲、非洲-澳大利亚和澳大利亚-欧亚板块相对运动趋势为加速,南北大西洋中脊、非洲-南极洲、可可斯-太平洋、非洲-欧亚和印度-欧亚板块相对运动趋势为减速,太平洋-纳兹卡、纳兹卡-南美、太平洋-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北美板块汇聚运动趋势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行星 空间大地测量 构造运动 欧拉矢量 板块构造理论 地磁异常 板块扩张 板块滑动
原文传递
冲击波物理在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毕延 龚自正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99-410,共12页
概要介绍了冲击波物理应用于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最新成果。主要涉及地球深部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状态,行星的组成模型,以及太阳系中的碰撞成坑和吸积相互作用等领域。着重论述了冲击波物理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所发挥的作... 概要介绍了冲击波物理应用于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最新成果。主要涉及地球深部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状态,行星的组成模型,以及太阳系中的碰撞成坑和吸积相互作用等领域。着重论述了冲击波物理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展望了冲击波动高压技术在地球深部物质科学等地学领域的研究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物理 地球行星科学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录片的字幕翻译探析——以《行星地球》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林晓韵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5-47,共3页
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其字幕呈现的内容特点与其它作品有所不同,字幕翻译使用"真实再现"的手法旨在为观众再造一个现实。文章以《行星地球》为例,从纪录片字幕翻译的功能入手,以事实、概念... 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其字幕呈现的内容特点与其它作品有所不同,字幕翻译使用"真实再现"的手法旨在为观众再造一个现实。文章以《行星地球》为例,从纪录片字幕翻译的功能入手,以事实、概念、信息、画面的角度展开,提出纪录片字幕翻译三项策略,即遵守基本的行业规范;合理编排文本,力求清晰;简化文本,确保字幕翻译质量,最终达到文化传播与交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字幕翻译 行星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地球动力学与探寻资源和灾害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钱维宏 孙涵 《大自然探索》 1996年第2期40-44,共5页
行星地球动力学是研究行星的形成及其演化机制的科学。根据不同圈层间角动量交换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我们定性研究了最初地球极地大陆的形成,以及它们的分裂和向外核流体赤道辐合带的漂移。将地球演化分成天文演化和地质演化两个阶段.... 行星地球动力学是研究行星的形成及其演化机制的科学。根据不同圈层间角动量交换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我们定性研究了最初地球极地大陆的形成,以及它们的分裂和向外核流体赤道辐合带的漂移。将地球演化分成天文演化和地质演化两个阶段.天文演化结束时形成了极地大陆;地质演化的初期固核和液核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力分裂原始地壳成几个主要的板块.并向流体赤道辐合带漂移。这一流体赤道辐合带位于地中海、青藏高原的南边缘、斐济、加勒比海和地中海一线,辐合带两侧的大陆面积相等。流体赤道辐合带也就是古地磁赤道。洋中脊是大陆漂移遗留的痕迹。这一研究不仅能解释自然成矿.还可以应用来探寻资源和为地震及火山预报寻求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地球动力学 灾害 预测 资源 勘探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地球》拍摄纪实对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冰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19期226-227,共2页
科学素养涵盖很多方面。本文就培养大学生敢为人先、合作共赢以及锲而不舍三个方面的科学素养进行了探索。通过让学生欣赏《行星地球》拍摄纪实中生动活泼的故事和精彩画面,他们受到了要敢为人先的榜样教育和团队合作是科学研究成功重... 科学素养涵盖很多方面。本文就培养大学生敢为人先、合作共赢以及锲而不舍三个方面的科学素养进行了探索。通过让学生欣赏《行星地球》拍摄纪实中生动活泼的故事和精彩画面,他们受到了要敢为人先的榜样教育和团队合作是科学研究成功重要方面的熏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素养 行星地球 拍摄纪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克利加州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本科教育现状研究
7
作者 周肃 邱磊 +1 位作者 刘翠 张琳琳 《中国地质教育》 2011年第3期85-88,共4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笔者访问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期间了解和感受到的该校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本科教育体系及措施。使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定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是该系本科教育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有... 本文详细介绍了笔者访问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期间了解和感受到的该校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本科教育体系及措施。使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定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是该系本科教育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有效的主客观评价体系,该系在美国地球科学教育和研究领域长期处于领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克利加州大学 地球行星科学 本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行星地球年计划介绍
8
作者 侯春梅 张志强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7年第6期95-98,共4页
联大决议通过将2008年作为"国际地球行星年",并指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国际行星地球年计划。"国际行星地球年"将促进地球科学在建设更加健康、安全和富有的社会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 联大决议通过将2008年作为"国际地球行星年",并指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国际行星地球年计划。"国际行星地球年"将促进地球科学在建设更加健康、安全和富有的社会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国际行星地球年"的目标、发起者、科普活动、科学计划与其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财政和组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行星地球 科普活动 科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祸”与“福” 被引量:1
9
作者 欧阳自远 《国土资源导刊》 2013年第5期86-86,共1页
现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存在着很多危机,所有的这些灾害当中,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是对地球最大的杀手。关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祸”与“福”。我举个例子。恐龙灭绝事件。恐龙灭绝是第二大生物灭绝事件,地球上大约70%的物种消失了。
关键词 行星撞击地球 生物灭绝事件 恐龙灭绝 物种消失 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地球》科教片促进《保护生物学》教学初探
10
作者 刘冰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21期163-164,共2页
在《保护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困扰着教师和学生的一个问题是没有直观、权威、系统和具有吸引力的关于介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视频,这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通过引进《行星地球》系列影片中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精彩内容,可以显著提... 在《保护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困扰着教师和学生的一个问题是没有直观、权威、系统和具有吸引力的关于介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视频,这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通过引进《行星地球》系列影片中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精彩内容,可以显著提高教学的效果,这对培养未来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专门人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地球 保护生物学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llarium与Starry Night软件在“行星地球”中的教学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钟华 杨怡 叶学农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0-54,共5页
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公转情况以及所处的宇宙环境等基本要素根本性地决定了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不但影响着地球接收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洋流、气候分带性,还关系着生命的诞生演化、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延续,以及日常生活作息、历法纪... 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公转情况以及所处的宇宙环境等基本要素根本性地决定了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不但影响着地球接收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洋流、气候分带性,还关系着生命的诞生演化、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延续,以及日常生活作息、历法纪年等。高中地理必修一"行星地球"(人教版)章节既是高中生学习地理课程的开篇,影响着他们对地理学科的总体认知和后续的学习兴趣,又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不易支撑高难度的"宇宙-地球运动"空间思维能力是造成这一教学障碍的首要原因,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分析,如果在教学中引入更加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贴近真实的"直接经验",帮助他们"亲身"经历"太空遨游"和"星空巡览",帮助他们用正确的空间思维思考地球的运动,那么"行星地球"的课堂学习将会变得轻松、有趣很多。最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多次强调地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建议深化信息技术应用,结合地理空间思维构建的需要,笔者推荐使用Stellarium和Starry Night两款天文软件来辅助"行星地球"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软件 行星地球 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地球”与“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
12
作者 王素慧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6年第7期129-154,共26页
关键词 太阳直射点 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 地球自转 地转偏向力 大气运动 气候类型 南回归线 盛行西风带 行星地球 测试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外飞“星” 小行星撞地球概率有多大?——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竞
13
作者 邓爱华 《科技潮》 2008年第8期24-27,共4页
李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曾获全国科普先进个人奖(2003),中国科学院科普先进工作者奖(2004)、北京市海淀区高新技术老科技先进工作者奖(2004)、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 李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曾获全国科普先进个人奖(2003),中国科学院科普先进工作者奖(2004)、北京市海淀区高新技术老科技先进工作者奖(2004)、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先进个人奖(2005)、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活动现今工作者奖(2006)、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有突出贡献科普作家奖(2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地球 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 研究员 天体撞击地球 概率 小天体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类纪录片《行星地球2》的艺术感染力浅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钮佳佳 陈卓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86-88,共3页
自然类纪录片《行星地球2》运用声音艺术、故事化的叙事艺术和摄像艺术,通过理性与感性的诉求方式,突出了声音上更能表达情感、剧情上更具吸引力和拍摄手法上更具创新性等优势,向观众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自然影像,刷新了大众对自然类纪录... 自然类纪录片《行星地球2》运用声音艺术、故事化的叙事艺术和摄像艺术,通过理性与感性的诉求方式,突出了声音上更能表达情感、剧情上更具吸引力和拍摄手法上更具创新性等优势,向观众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自然影像,刷新了大众对自然类纪录片刻板枯燥的认知,赢得了大众的普遍赞誉。文章通过对纪录片《行星地球2》艺术魅力的探究,以期为提升我国自然纪录片的艺术感染力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类纪录片 行星地球2》 艺术感染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行星撞地球躲避方法 被引量:1
15
《宜宾科技》 2014年第1期25-25,共1页
据俄罗斯“亚洲报道”新闻网2014年1月5日消息,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消息称,2040年或有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致使地球遭受严重损失。
关键词 行星地球 美国航空航天局 行星撞击地球 俄罗斯 消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我们的变化着的行星——IUGG动态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运泰 朱传镇 《国际地震动态》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概述了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的历史发展,介绍了IUGG的近况。IUGG作为一个致力于研究地球及把研究所获得的知识应用于造福人类社会的科学组织,近年来在推动地球科学各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国际合作、关心与帮... 本文概述了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的历史发展,介绍了IUGG的近况。IUGG作为一个致力于研究地球及把研究所获得的知识应用于造福人类社会的科学组织,近年来在推动地球科学各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国际合作、关心与帮助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地球科学的发展以及探讨地球科学未来的发展趋向等方面,开展了许多活动,这些活动对于认识人类赖于生存的、不断变化的行星地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地球科学 行星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行星撞击地球:遥远而现实的威胁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菁 《太空探索》 2013年第5期18-20,共3页
绝大多数小行星和彗星会从我们的居住地——地球身边“擦肩而过”,但是宇宙中总有一些麻烦的制造者,极少数的小行星或彗星有可能会与地球相撞,地球表面的巨大陨石坑就是证据。
关键词 行星撞击地球 地球表面 居住地 制造者 陨石坑 彗星 宇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36年小行星撞击地球?
18
作者 赵敬涛 《地球》 2011年第3期84-85,共2页
2011年2月,俄罗斯小行星和彗星安全问题科学研讨会在圣彼得儇市召开,会上,科学家维克多·肖尔发出警告:直径大约270米的“阿波菲斯”小行星,将在2036年4月13日与地球相撞。他发出警告的依据,是多年来对该行星持续不间断的观... 2011年2月,俄罗斯小行星和彗星安全问题科学研讨会在圣彼得儇市召开,会上,科学家维克多·肖尔发出警告:直径大约270米的“阿波菲斯”小行星,将在2036年4月13日与地球相撞。他发出警告的依据,是多年来对该行星持续不间断的观察及对其穿越“重力锁眼”的几率推算。他还预占,如果人类不采取措施,届时地球生命将彻底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撞击地球 安全问题 地球生命 科学家 俄罗斯 不间断 彗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行星撞地球真实发生
19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101-101,共1页
小行星撞地球真的发生了,就在北京时间10月7月10时43分.这完全不是开玩笑。小行星2008 TC3成为了首颗人类在撞击发生前即观测到的小行星。撞击发生在非洲东北部的苏丹.当时苏丹正是清晨5点43分。如果有人目击的话.应该会看到天空中... 小行星撞地球真的发生了,就在北京时间10月7月10时43分.这完全不是开玩笑。小行星2008 TC3成为了首颗人类在撞击发生前即观测到的小行星。撞击发生在非洲东北部的苏丹.当时苏丹正是清晨5点43分。如果有人目击的话.应该会看到天空中出现巨大的火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地球 北京时间 行星 东北部 撞击 苏丹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行星撞地球带来稀有金属
20
作者 侯俭 《金属世界》 2008年第6期68-68,共1页
据近期公布的一项研究说,地壳中的稀有金属可能是数十亿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时候带来的。
关键词 稀有金属 行星地球 行星撞击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