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C+3E”循环迭代活动模式在地理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为例 |
贾诗琦
|
《地理教育》
|
2024 |
1
|
|
2
|
基于岩石样本数据的地球内部物质化学成分统计分析及其对地球构造的影响 |
李晶晶
|
《黑龙江科学》
|
2024 |
0 |
|
3
|
地球内部结构的模型 |
屠琴
|
《小学科学》
|
2024 |
0 |
|
4
|
通过地震演示实验揭示地球内部结构 |
马骋宇
|
《小学科学》
|
2024 |
0 |
|
5
|
地球内部层-圈耦合作用研究进展 |
毛桐恩
刘新美
赵明
刘占坡
姚家榴
|
《科技导报》
CAS
CSCD
|
1999 |
7
|
|
6
|
地震层析地球内部密度分布横向不均匀研究 |
傅容珊
黄建华
刘文忠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8
|
|
7
|
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运动与动力学响应和力源 |
滕吉文
董兴朋
闫雅芬
毛慧慧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8
|
中国火山学和地球内部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2011~2020年) |
徐义刚
郭正府
刘嘉麒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9
|
临界区流体与矿物和岩石在地球内部极端条件下的反应 |
张荣华
张雪彤
胡书敏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10
|
地球内部各圈层介质的地震各向异性与地球动力学 |
滕吉文
王光杰
张秉铭
王铁男
|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
2000 |
48
|
|
11
|
运用开合旋构造观探究地球内部是如何运行的 |
杨巍然
姜春发
张抗
郭铁鹰
游振东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2
|
试论地球内部流体与地质作用——现代地质科学研究思考 |
葛良胜
郭晓东
邹依林
|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
1998 |
13
|
|
13
|
地球内部高温超高压流体的水热金刚石压砧原位观测 |
张雪彤
张荣华
胡书敏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4
|
地球内部极端条件下流体和物质相互作用:透过金刚石窗口探测地球深部流体 |
张荣华
张雪彤
胡书敏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5
|
地球内部水与无机成烃 |
陈晋阳
刘桂洋
金鹿江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6
|
地球内部物理 |
朱日祥
李春景
潘永信
|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
1997 |
5
|
|
17
|
面波频散反演地球内部构造的遗传算法 |
石耀霖
金文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92
|
|
18
|
地球内部岩石圈物理与动力学研究发展的新动向与今后的任务 |
滕吉文
张中杰
|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
1994 |
8
|
|
19
|
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的研究 |
臧绍先
周蕙兰
魏荣强
周元泽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20
|
地球内部物质、能量交换与资源和灾害 |
滕吉文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1 |
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