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政府合作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 被引量:43
1
作者 杨龙 戴扬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63,共7页
中国跨行政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越来越多,需要一定区域内的地方政府合作来处理。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在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区域公共事务。区域合作需要区域内的地方政府积极努力,也需要各相关方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了... 中国跨行政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越来越多,需要一定区域内的地方政府合作来处理。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在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区域公共事务。区域合作需要区域内的地方政府积极努力,也需要各相关方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了解决行政区合作面临的困难,需要地方政府主动推进地方合作。通过地方政府之间平等的交流、协商和调解,形成合作机制。地方政府合作形成以后,可推动区域合作。地方政府在国际区域合作中有两个优势:一是地理上的相邻便于合作,二是地方政府在国际区域合作中较少受到主权争议、政治感情、意识形态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地方政府合作的作用尤其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地方政府合作 行政区经济 新地区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合作能否推动产业转移——来自广东的经验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本建 王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3-208,共16页
近年来地区经济合作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研究在分权体制与产业转移共同作用下地方经济合作的行为与绩效。认为:随着地区经济结构的差异增大和大量企业跨地区投资,合作推进产业转移有利于各方的经济增长;发达地区或大城市与落... 近年来地区经济合作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研究在分权体制与产业转移共同作用下地方经济合作的行为与绩效。认为:随着地区经济结构的差异增大和大量企业跨地区投资,合作推进产业转移有利于各方的经济增长;发达地区或大城市与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会由竞争转向合作。发达地区或大城市的结构调整压力是促使政府行为转变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就地方政府合作推进产业转移提出了三个理论假说:首先,这种合作政策有效地推进了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其次,由于合作的目的是各自谋求经济增长,合作的政策更能影响大企业的迁移;最后,合作的做法是构建成本洼地,更能诱使企业采用部分迁移而非整体迁移的方式进行转移。运用广东产业转移的调查数据,这三个假说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结构差异 企业跨地区投资 地方政府合作 产业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水污染的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研究——基于区域公共管理视角的考量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新春 姚东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68-70,74,共4页
跨界水污染的治理并不是单个地方尤其是单个地方政府所能完成的。传统的基于行政区划的"行政区行政"治理方式已经陷入了困境,进而催生了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治理制度安排。这种治理方式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观念的创... 跨界水污染的治理并不是单个地方尤其是单个地方政府所能完成的。传统的基于行政区划的"行政区行政"治理方式已经陷入了困境,进而催生了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治理制度安排。这种治理方式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观念的创新、制度环境的创新及组织安排的创新。各地方政府必须要以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为价值导向,积极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进而建立起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协调、伙伴关系、双赢或共赢的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水污染 地方政府合作 区域公共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垂直激励到平行激励:地方政府合作的利益激励机制创新 被引量:45
4
作者 杨爱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53,159,共7页
合理的利益激励机制是实现地方政府长效合作的制度基础。我国在发展型地方主义下形成的地方竞合机制,是以行政分权、财政分权和官员晋升博弈为三大杠杆的一种垂直激励机制,由于其存在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不兼容、政治动员而非平等博弈式... 合理的利益激励机制是实现地方政府长效合作的制度基础。我国在发展型地方主义下形成的地方竞合机制,是以行政分权、财政分权和官员晋升博弈为三大杠杆的一种垂直激励机制,由于其存在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不兼容、政治动员而非平等博弈式激励的制度缺失等因素,因而利于政府间竞争但不利于政府间合作。在地方包容性发展的政策视阈下,高层政府应该通过指导和协调,构建涵盖地方政府间利益分配、利益协调、利益补偿、利益让渡的平行激励机制,从而使地方政府实现一种地位平等、意思自治、利益兼容的制度化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合作 利益激励机制 垂直激励 平行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合作研究的特征述评与未来展望——基于CSSCI(2003-2017)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汪伟全 郑容坤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6-104,共9页
本文以CSSCI数据库收录的204篇期刊论文为样本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考察2003至2017年期间我国地方政府合作的研究进路。研究发现,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态势良好,呈现研究结构区域化、研究视角本土化、研究层次较高... 本文以CSSCI数据库收录的204篇期刊论文为样本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考察2003至2017年期间我国地方政府合作的研究进路。研究发现,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态势良好,呈现研究结构区域化、研究视角本土化、研究层次较高等外部特点。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进一步显示,该领域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从单一向多学科方法综合运用,研究论证技术路线从静态的、单一学科研究向动态的、跨学科研究转换。国内地方政府合作研究亟须系统化、体系化,在内容上更加关注发展均衡性、危机合作治理等研究主题,在研究方法与理论指导上要注重国外理论与方法的中国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合作 文献计量分析 文献综述
原文传递
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的博弈分析:困境与消解 被引量:17
6
作者 饶常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59-64,共6页
中国地方政府合作流于形式和缺乏稳定性反映了区域共同利益与地方利益博弈的困境。囚徒困境模型分析表明:困境的根源在于合作过程中机会主义的存在和短期利益的诱惑。猎鹿博弈和重复博弈分析表明:建立有效监督约束机制和合理利益分配机... 中国地方政府合作流于形式和缺乏稳定性反映了区域共同利益与地方利益博弈的困境。囚徒困境模型分析表明:困境的根源在于合作过程中机会主义的存在和短期利益的诱惑。猎鹿博弈和重复博弈分析表明:建立有效监督约束机制和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培育信任机制,坚持对背叛行为的惩罚可以战胜短期背叛利益的诱惑。推动地方政府合作向纵深发展需要发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上级政府对地方政府合作的引导和激励,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合作 囚徒困境 猎鹿博弈 重复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地方政府合作的组织文化途径 被引量:2
7
作者 费广胜 杨龙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0-125,共6页
地方政府的行为自主性,以及地方官员面临无处不在的责任冲突,导致约束地方政府行为,不可能完全仰仗外部强制,寻求组织文化途径可能成为引导地方政府行为的一种选择。偏离了"公共性"的地方行政组织文化是导致目前我国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的行为自主性,以及地方官员面临无处不在的责任冲突,导致约束地方政府行为,不可能完全仰仗外部强制,寻求组织文化途径可能成为引导地方政府行为的一种选择。偏离了"公共性"的地方行政组织文化是导致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非合作倾向的根源。重塑合作型行政组织文化需要回归行政组织"公共性"、确立新的行政价值观、重新定位地方政府角色以及正式制度安排的协调与配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合作 合作型行政文化 公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合作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郑春勇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2-75,共4页
我国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合作主要有三种模式,即以湘桂黔渝毗邻地区的经济技术协作区为代表的跨省协作模式、以呼包鄂经济圈为代表的上级政府主导模式和以乌昌一体化为代表的联合党委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对以上三种合作模式进行对比研究... 我国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合作主要有三种模式,即以湘桂黔渝毗邻地区的经济技术协作区为代表的跨省协作模式、以呼包鄂经济圈为代表的上级政府主导模式和以乌昌一体化为代表的联合党委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对以上三种合作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分别指出其优势和不足,提出建立区域政府地方政府合作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地方政府合作 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地方政府合作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任维德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100,共9页
我国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中央政府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作用,构建形成地方政府合作动力机制。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中央政府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作用,构建形成地方政府合作动力机制。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各级地方政府,要强化与东部及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实现利益共享。东部地区地方政府,要树立理性政治思维,支持相对落后或欠发达地区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要把控制并最终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国均等化结合起来,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国内各地区间的"互联互通"有机衔接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地方政府合作 治理路径 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地方政府合作——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允春喜 上官仕青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9-494,共6页
公共产品的效益外溢性、跨界关联性以及公众需求的增强,使得地方政府间进行协同式合作成为必须和可能。作为同属一省行政区划的区域共同体,半岛城市群各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存在自发性较少、无序竞争、缺乏深度、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这主... 公共产品的效益外溢性、跨界关联性以及公众需求的增强,使得地方政府间进行协同式合作成为必须和可能。作为同属一省行政区划的区域共同体,半岛城市群各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存在自发性较少、无序竞争、缺乏深度、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囚徒困境与搭便车心理、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制度性保障机制的缺乏等因素所致。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上,必须转变对抗性竞争的观念,采取合作性竞争的模式,明确政府角色定位,从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地方政府合作 山东半岛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方政府合作与区域空间结构的协同演化——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郑春勇 《广东商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1,共8页
地方政府合作与区域空间结构存在协同演化关系。地方政府合作通过影响区域空间布局、地域分工专业化和区域空间整合来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通过影响合作共识、合作范围、合作领域以及合作机制来影响地方政府合作。根据二者的... 地方政府合作与区域空间结构存在协同演化关系。地方政府合作通过影响区域空间布局、地域分工专业化和区域空间整合来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通过影响合作共识、合作范围、合作领域以及合作机制来影响地方政府合作。根据二者的相互作用机理,实现地方政府合作与区域空间结构的动态协同演化,需要不断改善府际关系。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实证分析印证了这一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合作 区域空间结构 协同演化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合作机制存在问题之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汪伟全 《经济师》 2007年第8期23-24,共2页
地方政府合作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流和趋势,也成为地方政府的一种战略选择。但是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合作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却阻碍其有效运行,如缺乏合作的利益共享制度,"本位主义"是合作机制的最大障碍;尚未建立制度化的政府... 地方政府合作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流和趋势,也成为地方政府的一种战略选择。但是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合作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却阻碍其有效运行,如缺乏合作的利益共享制度,"本位主义"是合作机制的最大障碍;尚未建立制度化的政府合作多层次机构;缺乏完善的合作规则。完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可以从政治层面上打破地方割据状态,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估机制;在管理层面上创建政府间的长期互动机制与协调机构;在制度层面上建立一个共同遵守的合作公约,以强化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规范化、法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合作 本位主义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合作——动因、模式与发展趋向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春勇 李磊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6-60,共5页
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族际政治的发展和区域公共问题的增多促进了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合作的发展。目前,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合作主要有跨省协作、上级政府主导下的合作和联合党委领导下的合作三种模式。分别从地方政府对合作的态度、协... 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族际政治的发展和区域公共问题的增多促进了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合作的发展。目前,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合作主要有跨省协作、上级政府主导下的合作和联合党委领导下的合作三种模式。分别从地方政府对合作的态度、协调机构的权威性、合作领域以及利益分配制度等四个方面对这三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合作,应该继续强化上级政府的协调作用,明确区域内各方的定位,健全利益补偿和利益共享机制,不断提高地方政府合作的制度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地方政府合作 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域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合作模式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亚娜 杨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36,共8页
环境问题具有系统性、整体性与外溢性特征,需要地方政府之间合作治理。随着跨域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合作实践的深入发展,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出现持久性、典范性、类型化的发展趋向,模式化特点日益显现。本文依据中央政策推动、中央与地... 环境问题具有系统性、整体性与外溢性特征,需要地方政府之间合作治理。随着跨域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合作实践的深入发展,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出现持久性、典范性、类型化的发展趋向,模式化特点日益显现。本文依据中央政策推动、中央与地方双向推动,以及非正式制度推动下的地方政府合作模式生成过程,划分出京津冀地区政策主导型、太湖流域双向联合型、黄河金三角地区功能互动型跨域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合作基本模式。三种模式各具特色,体现出不同的适用性,将其合理应用在不同区域,必将互相支撑,共同推进我国环境治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合作 跨域环境治理 合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地方政府合作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晓勤 《发展研究》 2008年第10期100-103,共4页
流域生态补偿的特殊性和我国目前的国情决定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与地方政府间合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现有的生态补偿试点主要采用上级政府主导推行的模式,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的互动合作较少。为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流域生态补... 流域生态补偿的特殊性和我国目前的国情决定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与地方政府间合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现有的生态补偿试点主要采用上级政府主导推行的模式,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的互动合作较少。为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由地方政府合作主导,上级政府监督、协调的联合模式是实现流域生态补偿的最佳途径,也是未来区域合作的发展趋势。同时,在地方政府合作方式方面,行政协议的应用有着十分光明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地方政府合作 行政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区域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合作及其模式 被引量:5
16
作者 费广胜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76-80,91,共6页
经济区域化的发展,改变了地方政府原有的运行环境,由此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转换角色,转变行为方式。相互依赖、区域公共物品及其外溢性、区域治理等是推动地方政府合作的重要因素。随着区域经济的增长,必然要求地方政府适时地调整合作模... 经济区域化的发展,改变了地方政府原有的运行环境,由此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转换角色,转变行为方式。相互依赖、区域公共物品及其外溢性、区域治理等是推动地方政府合作的重要因素。随着区域经济的增长,必然要求地方政府适时地调整合作模式:从"自上而下"型合作模式转向"自下而上"型合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合作 经济区域化 区域公共物品 “自上而下”型 “自下而上”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合作的制约因素及其化解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润凡 吴松霖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23,共2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区域协同发展,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区域协同发展,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面对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要在把握机遇中更好地应对挑战,需要各地方政府的合作。政府间合作是推动一个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力量。合作需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合作 区域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协同发展 机遇和挑战 政府合作 三中全会 节约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管辖权交易:地方政府合作的权力基础 被引量:8
18
作者 彭彦强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4期41-44,共4页
行政权力在地方政府合作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地方政府合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行政管辖权交易的过程。地方政府合作的机制和形式不过是行政管辖权交易的制度化、组织化形式,地方政府合作协议实际上是行政管辖权交易的结果。目前,我国地方... 行政权力在地方政府合作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地方政府合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行政管辖权交易的过程。地方政府合作的机制和形式不过是行政管辖权交易的制度化、组织化形式,地方政府合作协议实际上是行政管辖权交易的结果。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合作中的行政管辖权交易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阻碍经济要素在辖区间自由流动的权力;二是有利于形成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竞争力的权力;三是跨界公共问题治理和区域公共物品提供的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合作 行政权交易 行政区行政 行政权分割 跨界公共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区域公共危机治理中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以交易成本分析为视角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建华 钟刚华 《行政与法》 2019年第1期10-18,共9页
随着跨区域公共危机越来越常态化,作为治理主体的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合作已成为化解跨区域公共危机的核心议题。本文以交易成本分析为视角对跨区域公共危机治理中地方政府合作的现状及困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建立保证区域内整体... 随着跨区域公共危机越来越常态化,作为治理主体的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合作已成为化解跨区域公共危机的核心议题。本文以交易成本分析为视角对跨区域公共危机治理中地方政府合作的现状及困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建立保证区域内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府际契约机制、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运行保障机制,并通过降低地方政府合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交易成本以摆脱地方政府间合作困境,从而实现跨区域公共危机的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成本 跨区域公共危机 地方政府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区域公共危机治理下地方政府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彭婷婷 《管理观察》 2009年第14X期38-39,共2页
跨区域公共事件的特征决定了应该走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的道路。事实上,我国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危机事件的实践已经开始起步,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在跨区域公共危机合作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提... 跨区域公共事件的特征决定了应该走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的道路。事实上,我国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危机事件的实践已经开始起步,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在跨区域公共危机合作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域 公共危机治理 地方政府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