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网红”到“长红”:旅游直播如何提升地方形象 被引量:1
1
作者 晁小景 陈晔 《新闻爱好者》 CSSCI 2024年第12期70-72,共3页
旅游直播具有场景真实化、信息多元化和内容跨界化的特点,塑造了一种虚拟旅游体验,对地方形象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旅游直播中应关注主客互动的体验性、内容呈现的场景性和故事讲述的融合性等关键要素。通过旅游直播促进从“网红”到“长... 旅游直播具有场景真实化、信息多元化和内容跨界化的特点,塑造了一种虚拟旅游体验,对地方形象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旅游直播中应关注主客互动的体验性、内容呈现的场景性和故事讲述的融合性等关键要素。通过旅游直播促进从“网红”到“长红”的地方形象提升,一要立足品质、形神兼备,从“注意力”到“硬实力”;二要回归生活、引领潮流,从“跨界”到“无界”;三要满足受众期望、创造沉浸式体验,从“向往”到“享受”。同时,加强账号运营、培养直播人才,实现从“流量”到“留量”跨越,以及“流量”和“留量”并存的新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直播 地方形象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形象建构研究——以佛山咏春拳、广东醒狮为例
2
作者 张涵 李彦辉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6期87-91,共5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咏春拳、广东醒狮作为岭南地方文化的杰出代表在当地知名度较高,其传播与传承与地方影视形象联系密切。问卷调研与影视作品影评数据显示,群众对岭南文化的主观认知正面程度较高,影视作品塑造文化形象的影响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咏春拳、广东醒狮作为岭南地方文化的杰出代表在当地知名度较高,其传播与传承与地方影视形象联系密切。问卷调研与影视作品影评数据显示,群众对岭南文化的主观认知正面程度较高,影视作品塑造文化形象的影响力较为显著,非遗电影较好地展示了非遗地方形象,影视传播更加广泛,非遗影视形象建构深入人心。地方形象在文化自信推动下积极反馈非遗形象,在文化共同体中形成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形象建构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面舆情个案对地方形象塑造的影响与防范
3
作者 李斌 《中国地市报人》 2024年第9期49-51,共3页
负面舆情个案易对一个地方的形象造成颠覆性的伤害。从近些年的传播实践来看,负面舆情个案的传播和发酵,存在“网红”易向“黑红”转变、事件“标签化”加剧“地域黑”、传播存在“舆情搭车”现象、地域形象呈两极分化等特征。研究负面... 负面舆情个案易对一个地方的形象造成颠覆性的伤害。从近些年的传播实践来看,负面舆情个案的传播和发酵,存在“网红”易向“黑红”转变、事件“标签化”加剧“地域黑”、传播存在“舆情搭车”现象、地域形象呈两极分化等特征。研究负面舆情个案对地方形象塑造的影响,将有利于妥善应对其带来的不良后果,防范或减小负面舆情个案对地方形象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传播 舆情事件 地方形象 网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歌曲对丽江市地方形象构建研究
4
作者 戴镇涛 徐丽姣 +1 位作者 和珑 杨向东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0-47,共8页
音乐与地方互相创造彼此,独特的地域风土激发着音乐创作,所创音乐又不断的塑造着地域形象,音乐所塑造的地方意象激发听者对该旅游地的依恋与向往。旅游歌曲在提升区域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研究和探讨旅游歌曲对... 音乐与地方互相创造彼此,独特的地域风土激发着音乐创作,所创音乐又不断的塑造着地域形象,音乐所塑造的地方意象激发听者对该旅游地的依恋与向往。旅游歌曲在提升区域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研究和探讨旅游歌曲对丽江形象的构建,通过影视剧、地方宣传片、QQ音乐、百度音乐、相应书籍以及抖音等短视频、百度等其他互联网媒体进行筛选、收集与分析,对114首丽江旅游歌曲进行词频分析,从而得出丽江旅游歌曲对区域的意象构建。在自然意象构建方面,歌词构建的区域自然意象与丽江市自然特点息息相关;在人文意象方面,丽江旅游歌曲构建出一个多民族的“家”的、“爱情”的人文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歌曲 地方形象建构 丽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可供性视角下抖音对地方形象的传播作用——以淄博为例
5
作者 刘子琨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4-78,共5页
抖音短视频作为一种结合视听、定位和大数据技术的新兴融合媒介,兼具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在构建地方认知、传播地方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抖音短视频的生产可供性赋予人和地方更大的内容生产自主性,让地方景观得以... 抖音短视频作为一种结合视听、定位和大数据技术的新兴融合媒介,兼具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在构建地方认知、传播地方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抖音短视频的生产可供性赋予人和地方更大的内容生产自主性,让地方景观得以更加直观地被审阅和传播。移动可供性构建起虚实互嵌的新型地方空间样态,更能激发用户对地方形象的感知、想象和认可。抖音短视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社交平台,其社交可供性使得地方情感在云上空间的高度情绪化媒介场域中不断发酵,让地方形象更加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可供性 媒介空间 短视频 地方形象 抖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发展与地方形象设计初探 被引量:8
6
作者 钱智 孟斌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1997年第4期61-67,共7页
本文从地方形象概念分析入手,探讨了地方发展与地方形象设计的关系,地方发展过程中的形象特征及形象形成途径,提出了地方形象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地方形象设计的原则、形象战略的协调、形象可视化因子的塑造及形象工程建设等。
关键词 地方发展 地方形象 形象形成特征 形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嵌入式广告对地方形象的打造——以《非诚勿扰》为例谈海南媒体形象的构建 被引量:5
7
作者 曾庆江 王素芳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5-196,共2页
电影《非诚勿扰》以嵌入式广告的方式较为集中展现了海南等地的形象,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打造一个地方形象时,要努力利用电影这种传媒样式"走出去"和"请进来"。
关键词 《非诚勿扰》 嵌入式广告 地方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髻”与地方形象:民族旅游地的文化符号建构分析——以广西黄洛瑶寨和贵州岜沙苗寨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林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71,共8页
很多地方之所以成为旅游目的地,是与游客对其"真实"与"想象"的体验交织在一起的。在民族文化传承、演变、重构过程中,"发髻"的文化内涵在于它对民族历史记忆和对族群凝聚的形塑。广西黄洛瑶寨在"文... 很多地方之所以成为旅游目的地,是与游客对其"真实"与"想象"的体验交织在一起的。在民族文化传承、演变、重构过程中,"发髻"的文化内涵在于它对民族历史记忆和对族群凝聚的形塑。广西黄洛瑶寨在"文化碎片化"过程中以"天下第一长发村"构建了最令游客直观感觉的"柔""情""爱""婚恋"的地方形象;贵州岜沙苗寨以独特"户棍"发髻、舞台化的成年仪式以及衍生出来的精神深层次的"树"崇拜和生死轮回的观念,建构了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原始而又神秘"的地方形象。黄洛瑶寨和岜沙苗寨利用"发髻"这一容易被认知、接受和解读的文化符号来标识其旅游地形象,建构了游客最直观想象的地方形象,也重构了当地民族文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髻 地方形象 民族旅游地 文化符号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形象对居民获得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辉 彭星星 《旅游导刊》 2020年第4期29-55,共27页
地方形象指居民对地方所持有的各种看法、信念和印象的总和。获得感是居民基于自身的感知所得产生的满足、愉悦等正面的心理感受,与居民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研究地方形象和居民获得感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城市发展、满足居民更高层次需... 地方形象指居民对地方所持有的各种看法、信念和印象的总和。获得感是居民基于自身的感知所得产生的满足、愉悦等正面的心理感受,与居民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研究地方形象和居民获得感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城市发展、满足居民更高层次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考察了地方形象对居民获得感的影响,以及地方认同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广州为例,通过问卷法共收集328份有效问卷,并使用SPSS 20.0和Mplus 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地方形象对居民的获得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形象对地方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认同对居民获得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认同在地方形象影响获得感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总结了管理启示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地方形象 获得感 地方认同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的地方形象塑造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红叶 《长沙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111-112,共2页
闽南风情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通过整合地方文化资源和提炼地方文化特色,运用多元化的创编手法塑造具有地方特点的人物形象,在重构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演绎地方人性内容,完成了对闽南地方形象的完整塑造。该作品充分体现了地方形象塑造... 闽南风情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通过整合地方文化资源和提炼地方文化特色,运用多元化的创编手法塑造具有地方特点的人物形象,在重构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演绎地方人性内容,完成了对闽南地方形象的完整塑造。该作品充分体现了地方形象塑造与新时代舞蹈创作之间的重要联系,对解决舞蹈作品如何塑造地方形象这一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沉的厝里情 地方形象 民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明过化之地”与“节义文章之乡”:明清瑞金县志对地方形象的建构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晓方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8-67,共10页
在王朝视野下,地处赣闽粤边区的赣南瑞金是一个"群盗肆虐"与"民风强悍"的县域。明清瑞金县志的编纂者们,并不满意于这一地方形象,他们通过挖掘、夸大、拟制和限定性解释王阳明在瑞金的史实以及瑞金本土历史人文资源... 在王朝视野下,地处赣闽粤边区的赣南瑞金是一个"群盗肆虐"与"民风强悍"的县域。明清瑞金县志的编纂者们,并不满意于这一地方形象,他们通过挖掘、夸大、拟制和限定性解释王阳明在瑞金的史实以及瑞金本土历史人文资源,创造出一系列相关的地方性知识,将瑞金县塑造成"阳明过化之地"与"节义文章之乡"的文化形象,借此表达出他们的地方文化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志书写 地方形象 瑞金县志 王阳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以舞剧打造和推广地方形象模式研究——以《风中少林》、《清明上河图》和《河洛风》为例
12
作者 包婷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7期94-95,共2页
2003年河南省"郑汴洛精品工程"推出大型历史舞剧《风中少林》、《清明上河图》、《河洛风》等。三部舞剧在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依托政府文化政策、以市场运作为主要手段等方面有可供借鉴的成功模式,同时存在舞剧整体风格基调... 2003年河南省"郑汴洛精品工程"推出大型历史舞剧《风中少林》、《清明上河图》、《河洛风》等。三部舞剧在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依托政府文化政策、以市场运作为主要手段等方面有可供借鉴的成功模式,同时存在舞剧整体风格基调不符、舞蹈动作编排不符合逻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剧 地方形象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艺术与地方形象再定位——从“金罗店”到“龙船罗店”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莉萍 陈志勤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52-57,共6页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曾经是明清时代的商业大镇,素有"金罗店"之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龙船罗店"已经成为这个镇的文化符号,可见民间艺术之于地方形象在新的社会时期再定位的重要性。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曾经是明清时代的商业大镇,素有"金罗店"之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龙船罗店"已经成为这个镇的文化符号,可见民间艺术之于地方形象在新的社会时期再定位的重要性。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客体被认识的时候,就可以发现"保护""利用"以及"发明",都不过是我们现阶段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个侧面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店 划龙船习俗 民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地方形象 再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同视阈下“老家河南”地方形象建构的文本生产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海涛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2年第12期4-8,共5页
“老家河南”作为河南提炼的当代省域文脉共识,重塑了地方形象。但在后现代大众消费的新语境下,“老家河南”地方形象认同度、辨识度仍不高,亟需新策略来实现地方形象的有效建构。“老家河南”地方形象建构的文本生产策略,依据地方认同... “老家河南”作为河南提炼的当代省域文脉共识,重塑了地方形象。但在后现代大众消费的新语境下,“老家河南”地方形象认同度、辨识度仍不高,亟需新策略来实现地方形象的有效建构。“老家河南”地方形象建构的文本生产策略,依据地方认同理论,提出“老家河南”地方形象建构文本叙事思路,进而在文本编制和解读过程中挖掘具有高辨识度的“老家”文化符号;编制具有跨媒介、感官化、趣味化和微文本特征的新文本;实现自主性地解读地方形象建构文本生产策略,旨在为“老家河南”地方形象建构提供新文本生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形象 地方认同 文本生产 “老家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作品中地方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电视剧《山海情》中的创新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冶进海 马慧茹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2期209-216,共8页
文艺作品以形象直观、刻画入微、感染力强等特点有效建构并传播着地方形象,但也会因其表达方式、叙事策略、表现主题等不同而给受众造成认知偏差乃至刻板印象。电视剧《山海情》热播后,从政府形象、基层工作人员形象、普通百姓形象、产... 文艺作品以形象直观、刻画入微、感染力强等特点有效建构并传播着地方形象,但也会因其表达方式、叙事策略、表现主题等不同而给受众造成认知偏差乃至刻板印象。电视剧《山海情》热播后,从政府形象、基层工作人员形象、普通百姓形象、产业形象、地理形象等多个方面积极建构和传播了宁夏良好的地方形象,承继了近年来宁夏文学和电影作品展现的苦难中的人性人情之美、精神丰盈之美,同时又从题材选择、思想深度、形象塑造、情节设置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广的创新,在寻求地方形象建构和传播新路径方面值得未来文艺创作者们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作品 地方形象 基层干部 建构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鹿原》关中方言对西安地方形象的传播与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倩倩 费三华 娄阳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91-96,共6页
关中方言是关中地区地方形象特色的重要载体,《白鹿原》中关中方言的表达和运用对于《白鹿原》的故事发生地——西安的地方形象的传播和构建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语言景观为切入点,解读文艺作品《白鹿原》中蕴含的西安文化元素,从... 关中方言是关中地区地方形象特色的重要载体,《白鹿原》中关中方言的表达和运用对于《白鹿原》的故事发生地——西安的地方形象的传播和构建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语言景观为切入点,解读文艺作品《白鹿原》中蕴含的西安文化元素,从人物称谓、秦腔戏曲、日常俗语、粗鄙脏话四个维度揭示其所指代的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从而指明其所反映的西安地方文化特色。从静态语言景观和动态语言景观两个方面分析了《白鹿原》关中方言对西安地方形象的传播路径,并揭示出了《白鹿原》关中方言语言景观使西安地方形象从实体形象到虚拟形象再到公众认知形象的地方形象构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关中方言 地方形象 语言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语境下的地方形象及其传播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慧君 《新媒体研究》 2018年第21期134-136,共3页
地方形象是一个具有多重维度的概念,涵盖了地区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历史、生态等各个方面在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并对其在国际国内的地位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融媒体语境下进行地方形象传播策略的制定,需要适应具体的... 地方形象是一个具有多重维度的概念,涵盖了地区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历史、生态等各个方面在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并对其在国际国内的地位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融媒体语境下进行地方形象传播策略的制定,需要适应具体的媒介形态特征,进行传播手段的创新与调整。文章旨在通过对于当下媒体文本传播特点的分析,探讨融媒体语境下地方形象传播策略的新角度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地方形象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形象视域下的外宣翻译策略刍议——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可文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82-85,共4页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伟大战略促使外宣翻译研究更加契合了国家发展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外宣翻译,旨在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提升国家形象,推动中国和平崛起。中国整体形象的构建离不开地区形象的宣传。作为人口大省、旅游大省的...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伟大战略促使外宣翻译研究更加契合了国家发展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外宣翻译,旨在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提升国家形象,推动中国和平崛起。中国整体形象的构建离不开地区形象的宣传。作为人口大省、旅游大省的安徽,地处中部,应该围绕外宣翻译策略与地方形象的关联,积极响应"走出去"的战略号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宣翻译 地方形象 英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面新闻对地方形象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柏松 《采写编》 2018年第5期48-49,共2页
在新闻传播中,负面新闻报道通常更容易激发新闻受众的阅读兴趣,也更容易引发强烈的新闻效应与社会反响。对于地方而言,负面新闻报道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形象,但如果应对得当,则会为当地加分。如何利用负面新闻报道舆论监督功能促进... 在新闻传播中,负面新闻报道通常更容易激发新闻受众的阅读兴趣,也更容易引发强烈的新闻效应与社会反响。对于地方而言,负面新闻报道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形象,但如果应对得当,则会为当地加分。如何利用负面新闻报道舆论监督功能促进问题的解决,推动地方更好地发展,应当是地方政府与新闻媒体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论述了负面新闻报道所具有的正面效应,探讨了如何恰当应对负面新闻塑造良好地方形象,促进地方更好发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新闻 地方形象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地标在旅游中对地方形象的表述——以玉溪红塔山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丹 王海燕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0年第1期18-23,共6页
从符号学视角阐释红塔山成为玉溪市地标的原因,并结合Dean MacCannell“景观神圣化”的5个阶段分析红塔山地标景观吸引力的构建过程,即地方地标景观如何实现旅游化。通过实地调查,采用访谈法了解游客对红塔山地标景观的符号解读及感知... 从符号学视角阐释红塔山成为玉溪市地标的原因,并结合Dean MacCannell“景观神圣化”的5个阶段分析红塔山地标景观吸引力的构建过程,即地方地标景观如何实现旅游化。通过实地调查,采用访谈法了解游客对红塔山地标景观的符号解读及感知的地方形象。研究表明红塔山地标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可以通过其景观文化与实践活动来表述地方形象。但地标景观的表述功能受地标景观外在形态、地标景观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地标景观所处的时代背景、公众对地标景观的认知以及地标景观所承担的空间功能等因素的制约,地标景观所表述的地方形象与真实的地方形象存在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标 符号 地方形象 玉溪红塔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