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GNSS数据分析大港验潮站地壳沉降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富梅 魏子卿 刘光明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0-435,共6页
青岛大港验潮站的地壳沉降关系到该站平均海平面的绝对变化,因而也就关系到我国高程基准面的变化。本文利用青岛GNSS基准站约10年的观测数据对该站的地壳沉降变化进行分析。首先将青岛GNSS基准站纳入由50个国际IGS站和43个国内陆态网络... 青岛大港验潮站的地壳沉降关系到该站平均海平面的绝对变化,因而也就关系到我国高程基准面的变化。本文利用青岛GNSS基准站约10年的观测数据对该站的地壳沉降变化进行分析。首先将青岛GNSS基准站纳入由50个国际IGS站和43个国内陆态网络基准站组成的全球网中,进行单日松弛解和单日约束解解算,获得该站坐标时间序列。然后对该站垂向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利用粗差探测、偏差探测、趋势项分析、频谱分析等方法对粗差、偏差、趋势项和周期项进行探测、分析,并通过时间序列模型估计获得时间序列中的周期项振幅和偏差估值。分析表明青岛GNSS基准站垂直方向近一段时间未发现存在显著性的地壳沉降变化,但受到比较明显的周年和半周年周期变化影响。结合青岛大港验潮站验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青岛大港验潮站平均海平面的绝对上升速率是1.62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程基准 GNSS基准站 时间序列 地壳沉降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洲土变化特征与地壳沉降遥感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余德清 皮建高 《湖南地质》 2002年第1期46-50,76,共6页
洞庭湖泥沙淤积严重,多年平均泥沙淤积量达万;同时,洞庭湖又处于不均14,334t/a匀的地壳沉降中,沉降速率达~。作者应用世纪年代和年代两个时段个时5.0031.3 mm/a 20709018相卫星遥感数据,系统地调查量算了不同水位时洲滩的出露面积。在... 洞庭湖泥沙淤积严重,多年平均泥沙淤积量达万;同时,洞庭湖又处于不均14,334t/a匀的地壳沉降中,沉降速率达~。作者应用世纪年代和年代两个时段个时5.0031.3 mm/a 20709018相卫星遥感数据,系统地调查量算了不同水位时洲滩的出露面积。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水位时来水来沙规律及洲土面积与水位的变化关系,利用现代航天对地观测技术有效地论证了洞庭湖的地壳沉降与湖盆泥沙淤积。研究表明,洞庭湖仍处于不断沉降中,在平水位以下或洪水位以上,地壳沉降速率均大于泥沙淤积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泥沙淤积 地壳沉降 沉降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壳沉降变形分析数学模型的探索
3
作者 王树元 申立群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85-91,共7页
证实了地壳的沉降变形不是概率随机事件,因而不能用概率分布函数表达沉降变形规律。提出了模糊在动态分析数学模型,较好地解决了地壳沉降变形分析中存在的关键性矛盾。
关键词 地壳沉降 数学模型 模糊聚类 地壳形变 大地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壳构造运动对河型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蔡强国 《地理研究》 1982年第3期21-32,97,共13页
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了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以及由此而导致输沙特性变化所引起的不同河型转化和发育的规律。利用试验测量资料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得到了地壳沉降与地壳抬升时计算河型转化判据的判别函数。应用数量化理论对试... 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了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以及由此而导致输沙特性变化所引起的不同河型转化和发育的规律。利用试验测量资料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得到了地壳沉降与地壳抬升时计算河型转化判据的判别函数。应用数量化理论对试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因地壳构造运动影响而形成的五种河型的判别空间,并由此分析了地壳构造运动对河型转化影响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型转化 地壳沉降 地壳抬升 水流能耗 地壳构造运动 弯曲系数 游荡河 来沙量 河段 上游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武、奥陶纪海平面变化与烃源岩发育关系——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新军 蔡希源 +1 位作者 高志前 马士忠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20,I0020,共4页
文章研究了寒武—奥陶纪海平面变化与烃源岩发育的关系,并探索其烃源岩的发育模式和分布规律。认为海平面变化和地壳沉降才是烃源岩发育决定性因素,其烃源岩发育模式泥质类烃源岩主要形成于广海陆棚—半深海盆地,处于深水沉积背景;陆棚... 文章研究了寒武—奥陶纪海平面变化与烃源岩发育的关系,并探索其烃源岩的发育模式和分布规律。认为海平面变化和地壳沉降才是烃源岩发育决定性因素,其烃源岩发育模式泥质类烃源岩主要形成于广海陆棚—半深海盆地,处于深水沉积背景;陆棚相泥质烃源岩,其形成与上升洋流的作用有关;半深海相烃源岩的形成是由于深水缺氧,沉积速率低,使得有机质富集;碳酸盐岩烃源岩分布于盆地中西部,与膏岩、盐岩有着密切的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寒武纪 奥陶纪 海平面变化 地壳沉降 控制 烃源岩 发育 海相烃源岩 寒武-奥陶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沙海域甘泉海台的阶梯状地形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江勇 黄文星 +1 位作者 刘胜旋 姜大朋 《热带地理》 2016年第1期10-18,共9页
通过多波束水深资料,研究了南海西沙海域甘泉海台地形特征。甘泉海台顶面平坦,坡度通常〈1°,但存在3级阶梯状地形,水深范围介于550-700 m,这3级阶梯状地形总体向南西倾斜。在600-850 m水深范围内,甘泉海台普遍发育水下阶地,识别出... 通过多波束水深资料,研究了南海西沙海域甘泉海台地形特征。甘泉海台顶面平坦,坡度通常〈1°,但存在3级阶梯状地形,水深范围介于550-700 m,这3级阶梯状地形总体向南西倾斜。在600-850 m水深范围内,甘泉海台普遍发育水下阶地,识别出的水下阶地多达5级,其中西侧阶地发育程度优于东侧。初步认为:甘泉海台顶部和周缘阶梯状地形是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上全球海平面变化和南海地壳沉降共同作用的结果,这2个因素可能也控制着南海其他珊瑚礁的发育演化。在850-1 300 m水深范围内,甘泉海台周缘存在倒石堆状地形,推测主要是珊瑚礁碎屑从礁顶搬运沉积的产物,甘泉海台西北侧比东南侧倒石堆地形更加发育的现象估计与甘泉海台顶面向南西倾斜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阶梯状地形 甘泉海台 南海西沙海域 海平面变化 地壳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高寿?
7
作者 李永植 《科学中国人》 1996年第9期27-28,共2页
大江大河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水产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与通畅的舟楫之便,为所在国的国家与人民引为骄傲。美国人把深沉的密西西比河亲昵地称为“老人河”,印度人和孟加拉人把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奉为“圣河”。黄河被我们视为中... 大江大河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水产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与通畅的舟楫之便,为所在国的国家与人民引为骄傲。美国人把深沉的密西西比河亲昵地称为“老人河”,印度人和孟加拉人把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奉为“圣河”。黄河被我们视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中游 三门峡地区 黄河下游 喜马拉雅 地壳沉降 大地构造背景 早第三纪 更新世中晚期 集水盆地 古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水位抬高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段江勇 陈大玄 曹赤林 《水利水电快报》 2016年第7期34-39,共6页
洞庭湖水位抬高主要是由泥沙淤积、长江水位抬升、地壳沉降等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和实测水文资料,对洞庭湖区不同时期水位抬高情况作了介绍,并详细阐述了泥沙淤积变化、长江水位抬升趋势、地壳沉降等因素对水位抬高的... 洞庭湖水位抬高主要是由泥沙淤积、长江水位抬升、地壳沉降等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和实测水文资料,对洞庭湖区不同时期水位抬高情况作了介绍,并详细阐述了泥沙淤积变化、长江水位抬升趋势、地壳沉降等因素对水位抬高的影响,还对水位第4次抬高的趋势进行了分析,表明洞庭湖区水环境演变规律发生变化。尽管如此,但洞庭湖区水位抬高的速度并未减慢,而是呈加速的趋势抬高。因此,洞庭湖区防洪形势仍十分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变化 泥沙淤积 地壳沉降 洞庭湖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相对海平面变化对山东沿海港口的影响
9
作者 孙瑞川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9-326,共8页
以山东省沿海港口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IPCC第五次评价中RCP8.5情景的渤海、黄海海平面上升速率数据和山东省沿海地区地壳垂直运动速率数据,估算各港区自2019年到210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数据,获得以下研究结果:滨州港为0.956 m,东营港为0.7... 以山东省沿海港口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IPCC第五次评价中RCP8.5情景的渤海、黄海海平面上升速率数据和山东省沿海地区地壳垂直运动速率数据,估算各港区自2019年到210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数据,获得以下研究结果:滨州港为0.956 m,东营港为0.794 m,潍坊港为0.47 m,龙口港为0.308 m,日照港为0.181 m,蓬莱港为0.143 m,烟台西港、烟台芝罘湾港区、威海港和青岛港均为0.14 m。结果表明,(1)相对海平面上升增大了港口航道的最大通行能力,其中,东营港、潍坊港、龙口港和滨州港最大通行能力绝对增加量大,分别为3.97×10^(4)t、3.5×10^(4)t、1.54×10^(4)t和1.54×10^(4)t;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和龙口港相对增加量大,分别为51.21%、39.7%、35%和10.27%。(2)相对海平面上升使碎波线更接近防波堤,其中,滨州港、东营港和潍坊港,碎波线向防波堤移动距离大,分别为2867 m、1588 m和940 m。(3)相对海平面上升增大防波堤越浪量,其中,滨州港防波堤、东营港北防波堤和潍坊港中港区防波堤越浪量增长率高,分别为34.32%、34.17%和32.88%。(4)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和龙口港应适时增大进、出港口轮船的最大吨位,以充分利用增大的最大通行能力的条件;滨州港、东营港和潍坊港应适时抛石或安装扭王字块来加固防波堤,以应对碎波线不断接近,激浪流冲击增强的不利影响,防止防波堤遭受破坏;滨州港应增高防波堤胸墙1 m以上,东营港北防波堤和潍坊港中港区防波堤应增加防波堤胸墙,高度分别在0.8 m以上和0.5 m以上,以防止越浪量增大对港池环境的干扰。研究结果和结论可为未来山东省沿海港口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海平面上升 地壳沉降 沿海港口 最大通行能力 防波堤 碎波线 越浪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与构造作用对玉华煤矿4-2煤层厚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史利燕 孙魁 《煤炭技术》 CAS 2019年第8期69-71,共3页
根据地质勘探及生产阶段揭露的地质资料,运用地质学基本理论,总结矿井4-2煤层厚度变化规律,圈定4-2煤层不可采带。从沉积和构造作用两方面对影响玉华井4-2煤层厚度变化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沉积环境影响煤层厚度的区域性变化;地壳的... 根据地质勘探及生产阶段揭露的地质资料,运用地质学基本理论,总结矿井4-2煤层厚度变化规律,圈定4-2煤层不可采带。从沉积和构造作用两方面对影响玉华井4-2煤层厚度变化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沉积环境影响煤层厚度的区域性变化;地壳的不均衡沉降使煤厚变化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与分带性;基底不平控制着煤层的总体形态;古河流冲蚀作用使煤厚在局部地区变薄甚至缺失;后期构造活动往往引起煤层厚度局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的不均衡沉降 基底不平 古河流冲刷 后期构造活动 煤厚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苏邦井田煤层稳定性的分析与应用
11
作者 吴志杰 谢庆余 《龙岩师专学报》 2002年第6期7-7,9,共2页
通过对福建省苏邦井田的钻孔资料和已揭露的煤系地层的对比分析,指出影响该井田煤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成煤期的地壳不均衡沉降、后生地质构造及岩浆岩侵入等,并阐明这一研究对生产开采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福建 煤层稳定性 苏邦井田 煤层厚度 原生变化 后生变化 地壳不均衡沉降 岩浆岩侵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