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碎的疆土难聚散落的民族——《帝国民族的碎片——俄罗斯人问题与地区政治》评介
1
作者 关贵海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杨育才博士的新作《帝国民族的碎片——俄罗斯人问题与地区政治》是一部研究俄罗斯人问题的力作,是从历史、政治、文化和国际关系等角度立体地研究该问题的大胆尝试。
关键词 地区政治 俄罗斯人 民族 帝国 评介 国际关系
原文传递
东北亚区域政治研究的力作——读《东北亚地区政治与安全(2014)》
2
作者 孙国强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当前,东北亚地区出现多重安全困境,一是中日关系困境。二是朝核危机导致的地区安全困境。三是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闲境。如何缓解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为中国和平发展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成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安全困境 东北亚区域 地区政治 政治研究 东北亚地区 力作 中日关系 朝核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的地区政治生态刍议
3
作者 陈裔金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8-39,共2页
台湾的地区政治生态关系两岸统一进程,应予以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各地区政治生态之间的差异及族群特点,有区别、针对性地做好各族群的工作,以促进祖国统一的早日实现。
关键词 台湾 地区政治生态 大陆 台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归属与地理形态——清代松潘地区政治进程的地理学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安介生 《历史地理》 CSSCI 2012年第1期163-190,共28页
清代是中国边疆及边远地区政治体制产生重大变化的阶段,最典型的表征之一便是土司地区的改土归流,这一变化过程又被不少学者称之为"内地化"①。而这一变化过程在不同地区遇到的问题、阻力、采用的措施以及最终所产生的客观形... 清代是中国边疆及边远地区政治体制产生重大变化的阶段,最典型的表征之一便是土司地区的改土归流,这一变化过程又被不少学者称之为"内地化"①。而这一变化过程在不同地区遇到的问题、阻力、采用的措施以及最终所产生的客观形态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 丁口 土千户 潘州 漳腊 平番 营汛 雍正时期 地区政治 丢骨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地区政治与安全形势新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建国 《东南亚纵横》 1992年第3期10-14,共5页
二战以来形成的美苏互为对手的国际冷战格局,随着苏联解体、东欧的剧变、德国的统一以及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而打破。这无疑将对当前的世界形势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就国际格局变化的影响与东南亚地区政治安全形势出现的新变化作些分析... 二战以来形成的美苏互为对手的国际冷战格局,随着苏联解体、东欧的剧变、德国的统一以及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而打破。这无疑将对当前的世界形势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就国际格局变化的影响与东南亚地区政治安全形势出现的新变化作些分析探讨。一、美苏在亚太降低军事对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格局 东西方关系 柬埔寨问题 东南亚地区 东盟国家 地区政治 军事对抗 印支国家 驻蒙苏军 地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冷战后亚太地区政治的特点
6
作者 郭新宁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24-26,共3页
冷战时期,受美苏两极对抗的影响,亚太地区动荡不安,局部战争频频发生。两个超级大国在这一地区的争夺,使“冷战”气息深深渗入亚太地区政治的各个方面。冷战结束以后,亚太地区政治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突显出来,并且有了新的发展。概括起来... 冷战时期,受美苏两极对抗的影响,亚太地区动荡不安,局部战争频频发生。两个超级大国在这一地区的争夺,使“冷战”气息深深渗入亚太地区政治的各个方面。冷战结束以后,亚太地区政治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突显出来,并且有了新的发展。概括起来,冷战后时期亚太地区政治主要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地区政治的多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政治 亚太地区 冷战后 大国关系 和平与稳定 中日关系 多元性 政治格局 对外政策 双边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苏联地区政治巨变面面观
7
作者 于洪君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12,共4页
1991年12月,随着别洛韦日协定和成立独联体的协议签署,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地缘政治实体苏联瓦解。15个加盟共和国终于“文明离婚”,在昔日的“共同家园”的历史废墟中开始了新一轮的艰难求索…… 制宪修本 定国兴邦 原苏联各共和国独立... 1991年12月,随着别洛韦日协定和成立独联体的协议签署,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地缘政治实体苏联瓦解。15个加盟共和国终于“文明离婚”,在昔日的“共同家园”的历史废墟中开始了新一轮的艰难求索…… 制宪修本 定国兴邦 原苏联各共和国独立兴邦、自立建国,是在根本否定过去的社会发展道路,完全粉碎昔日的国家治理模式的基础上重新进行的历史定位。制定安邦立国的根本大法,自然而然地成了这些新兴国家政治改革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苏维埃 原苏联 地区政治 总统制 新宪法 叶利钦 共产党 共和国 民族主义 萨克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政治视角下的当代国际关系
8
作者 李志强 《铜陵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1-85,100,共6页
传统的国际关系研究在面临当今日益复杂多样的国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深入的分析。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努力,我们主张关注地区政治,到地区体系和地区内的互动关系之中去研究国际关系问题。可以说地区政治是当代国际关系的稳定要素,是换... 传统的国际关系研究在面临当今日益复杂多样的国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深入的分析。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努力,我们主张关注地区政治,到地区体系和地区内的互动关系之中去研究国际关系问题。可以说地区政治是当代国际关系的稳定要素,是换取和平的重要条件。地区政治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为了进一步解析地区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形成机制,本文分析了地区政治的基本特征,并在地区政治的视域下解析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倾向,辩证探讨了其中的积极影响与消极作用。地区政治研究不仅丰富了当代国际关系研究的内容,扩展了其维度,也为研究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政治 国际关系 国际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年代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格局及其演变趋势
9
作者 冯江源 沈火林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8,共5页
亚太地区迅速崛起,已日益引起世人瞩目。世界“亚洲—太平洋时代”即将来临。这一地区的发展态势和未来趋向如何,已成为人们急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亚太地区 政治经济格局 亚太地区国家 90年代 经济增长 经济一体化 地区政治 世界政治 发展趋势 战略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门地区政治风险系列案件解读
10
作者 吴磊 《国际融资》 2016年第6期54-56,共3页
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实务中,造成海外应收账款损失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政治风险中涉及因发生战争、内战或者暴动,导致买方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也属于重要的贸易风险致损原因之一。特别是2015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某些国家... 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实务中,造成海外应收账款损失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政治风险中涉及因发生战争、内战或者暴动,导致买方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也属于重要的贸易风险致损原因之一。特别是2015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某些国家的一些政治派别迁怒于执政党,发生了较为激烈的政治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派别 地区政治 国际贸易实务 贸易风险 开证行 不可抗力条款 中国信保 支柱行业 逊尼派 不能履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政治劣质化现象探析——基于政治衰败理论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令军 林超 《台湾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21-31,共11页
2024年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尘埃落定,民进党继续执政,台湾地区民众普遍期待的第四次政党轮替未能实现。一般认为,台湾地区政治转型以来历经三次政党轮替,似已实现所谓“民主巩固”。但是,在民主政治外衣之下,台湾地区政坛却乱象丛生... 2024年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尘埃落定,民进党继续执政,台湾地区民众普遍期待的第四次政党轮替未能实现。一般认为,台湾地区政治转型以来历经三次政党轮替,似已实现所谓“民主巩固”。但是,在民主政治外衣之下,台湾地区政坛却乱象丛生,黑金政治、腐败猖獗、政党恶斗、族群撕裂有目共睹,台湾地区民众无不深恶痛绝。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台湾地区社会深陷民主治理危机,政治劣质化加剧,已出现严重政治衰败,其主要表现为民主政治异化为民粹政治、“否决政治”盛行、族群对立导致社会撕裂、民主制衡机制虚化等多个方面。台湾地区政治长期囿于民粹主义和身份政治,政治体制存在根本缺陷、对抗性的政治结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以及政治文化的互斥性是台湾地区政治衰败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劣质化 政治衰败 民粹主义 台湾地区政治
原文传递
地区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学玉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53,共18页
传统的国际关系研究增进了人们对国际关系一般性和整体性的领悟能力,但在国际关系的复杂多样性方面却缺乏深入的分析。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努力,我们主张关注地区政治,到地区体系和地区内的互动关系之中去考察和研究国际关系中的重... 传统的国际关系研究增进了人们对国际关系一般性和整体性的领悟能力,但在国际关系的复杂多样性方面却缺乏深入的分析。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努力,我们主张关注地区政治,到地区体系和地区内的互动关系之中去考察和研究国际关系中的重要问题。作者将地区政治界定为一个有着独特性的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在强调其反映国际关系深刻性的基础上,从体系结构、进程和秩序三个方面分析了它的基本特征,并讨论了进行地区政治研究需要思考的某些理论问题。地区政治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较为确切地回答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国际合作或者国际冲突最为可能的问题,因此需要赋予国际关系研究以更鲜明的地区空间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政治 地区内互动 地区体系 国际关系研究
原文传递
论中东的水争夺与地区政治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联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85-100,共16页
本文依据最新资料,全面研究了当代中东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将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和约旦河流域的水问题与战后中东政治发展和地区安全局势紧密联系在一起,分别从合作、冲突和战争等多方面来加以论述和分析。要在中东地区实现持久和平、... 本文依据最新资料,全面研究了当代中东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将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和约旦河流域的水问题与战后中东政治发展和地区安全局势紧密联系在一起,分别从合作、冲突和战争等多方面来加以论述和分析。要在中东地区实现持久和平、合作与发展,水资源的公平利用和分配,将是有关国家和国际社会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最终解决需要各方的政治决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 水资源 水争夺 地区政治
原文传递
政治学视野中的西北问题——国家政权系统与西北地区治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志刚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3-128,共6页
“西北问题”是指制约西北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如何破解“西北问题”这一难题,加快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国家决策层、理论界乃至普通民众关心的问题。而政治学视野中... “西北问题”是指制约西北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如何破解“西北问题”这一难题,加快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国家决策层、理论界乃至普通民众关心的问题。而政治学视野中的“西北问题”,首当其冲的一是国家政权系统对西北治理的状况;二是西北地区治理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问题 国家政权系统 现代化 西北地区 国家政权 政治 治理 系统 经济社会发展 地区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的中国:地区政治经验与地区主义思想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建平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68,157-158,共1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地区主义实践形成潮流,但东亚共同体议程在美国的干涉下受到挫折,地区自主性被否定,维持着美国霸权的"政治东亚"概念即亚太化的东亚。从东亚的政治发展史和地区主义思想史来看,古代帝国权力具有一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地区主义实践形成潮流,但东亚共同体议程在美国的干涉下受到挫折,地区自主性被否定,维持着美国霸权的"政治东亚"概念即亚太化的东亚。从东亚的政治发展史和地区主义思想史来看,古代帝国权力具有一种自在的文明共同体意义,但近代以后的军事帝国主义、政治霸权主义模式强迫性地造成东亚的战争与分裂,日美同盟主导的冷战体制阻碍着地区主义价值共识和政治认同的形成。东亚地区政治的分裂在近代表现为列强的军事殖民主义战争;在二战后表现为中国、朝鲜半岛的分裂化和中国海洋周边的美国军事基地化;美国根据"中国威胁论"保持围堵性军事基地,从而获得压迫中国、保护台湾地区、驻扎日、韩的霸权利益,日本则作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工具获得了回避战争责任、扩大海洋岛屿控制的次级利益。在被美国亚太化的"东亚"政治格局下,中国是最大的利益受损者,因此应该积极探讨符合中国尊严和利益的东亚地区主义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共同体 地区政治 地区主义 中日关系
原文传递
第三届“三北”地区政治课教学竞赛引发的思考
16
作者 王立新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10,40,共3页
关键词 教学竞赛 “三北”地区 政治 第三届 《思想品德》课 2005年 优质课竞赛 地区政治 教学需要
原文传递
中国台湾地区政治生态:“蓝涨绿消”充满变数
17
作者 刘匡宇 《现代台湾研究》 2023年第1期10-22,共13页
2022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对岛内政治生态产生了深刻影响。民进党的败选既反映了“绿色执政”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系统性治理失灵,也体现出“绿色独裁”加速政党“腐化”“黑化”的趋势,折射出“台式民主”之困境。中国国民... 2022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对岛内政治生态产生了深刻影响。民进党的败选既反映了“绿色执政”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系统性治理失灵,也体现出“绿色独裁”加速政党“腐化”“黑化”的趋势,折射出“台式民主”之困境。中国国民党、台湾地区民众党等主要在野党历经此次选举考验后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台湾地区政治生态、选民结构和社情民意涌现新的复杂性,或将为下一阶段的岛内政局和台海形势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政治 政党政治 “第三势力” “绿色独裁”
原文传递
人文关怀: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少云 赵明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23-126,共4页
党的十八大重提"人文关怀"的思想,标志着新时期、新阶段"人文关怀"思想作为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核心,将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全过程。本文以"人文关怀"为指导,探讨民族地区... 党的十八大重提"人文关怀"的思想,标志着新时期、新阶段"人文关怀"思想作为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核心,将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全过程。本文以"人文关怀"为指导,探讨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并提出改进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旨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几点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美日对华外交政策变化的比较研究——从地缘政治与地区主义的视点出发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兰 周建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3-50,共8页
冷战后 ,美日对华政策存在着共同点 ,即防范中国的崛起。但是 ,美日对华政策依然存在许多分歧 :在地缘政治上 ,美国从全球地缘政治的视点出发 ,日本更多地从地区主义的视点出发。从发展轨迹来看 ,中美关系有张有弛 ,但战略上的紧张关系... 冷战后 ,美日对华政策存在着共同点 ,即防范中国的崛起。但是 ,美日对华政策依然存在许多分歧 :在地缘政治上 ,美国从全球地缘政治的视点出发 ,日本更多地从地区主义的视点出发。从发展轨迹来看 ,中美关系有张有弛 ,但战略上的紧张关系始终存在。从整体上看 ,日本对华政策趋于强硬。中日关系的整体质量有所下降 ,尤其是在政治安全合作层面 ,中日之间的竞争在加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美日对华外交政策 地缘政治地区主义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政治与中国的基本战略选择
20
作者 宗伟 《理论界》 2012年第12期21-22,共2页
本文试图澄清地区政治的基本类型及其背后隐含的战略实质。文章总结了"地缘情感优先"与"国家独立优先"两类政治运行方式,进而在此基础上区分了地区合作政治与泛地区政治两类政治战略,由此为中国在实践中的基本战略... 本文试图澄清地区政治的基本类型及其背后隐含的战略实质。文章总结了"地缘情感优先"与"国家独立优先"两类政治运行方式,进而在此基础上区分了地区合作政治与泛地区政治两类政治战略,由此为中国在实践中的基本战略选择提供了学理上的启示,即坚持地区合作政治是中国实现地区目标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合作政治 地区政治 中国的战略选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