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区购买力平价与2015—2019年省级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基于84个主要城市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伟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9-132,共14页
地区价格水平是影响一个地区公共服务实际投入和居民实际收入的重要变量之一,也是影响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与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紧密相连。本文利用地区购买力平价(PPP)方法测算和推算了我国31个省级地区2015—2019... 地区价格水平是影响一个地区公共服务实际投入和居民实际收入的重要变量之一,也是影响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与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紧密相连。本文利用地区购买力平价(PPP)方法测算和推算了我国31个省级地区2015—2019年居民消费的地区PPP,以反映和比较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差距和变动情况。研究发现,以北京为基准地区,2017年,我国居民消费地区PPP值在0.8011~1.0150之间。从消费品属性看,货物类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地区差距较小,服务类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地区差距较大;从消费品类别看,食品烟酒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医疗保健类的地区价格水平差距相对较小,衣着和居住的地区价格水平差距相对较大。从动态视角看,2017年以前居民消费品价格差距逐渐缩小,但2017年以后又有所扩大,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价格水平差距被拉大。进一步分析表明,居住和医疗保健两个类别中服务类居民消费品价格波动分化是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PPP 居民消费 地区价格水平 空间价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安缘何米贵?中国地区间相对价格水平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长江 徐盛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5-81,共27页
基于跨国情形的实际汇率理论是否适用于分析一国内部价格水平的地区差异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地区间相对价格水平的基本规律及形成机理,为该争议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完全基于微观商品价格数据测算了2006-2018年全国56... 基于跨国情形的实际汇率理论是否适用于分析一国内部价格水平的地区差异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地区间相对价格水平的基本规律及形成机理,为该争议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完全基于微观商品价格数据测算了2006-2018年全国56个城市的相对价格水平,通过计量分析证实中国存在国内宾大效应;随后提出了基于劳动力和生产率异质性的国内巴萨理论模型,该模型从实际汇率视角出发并纳入新经济地理学中的集聚效应因素,以房租为重要传导中介,证明即使在一国内部劳动力可以跨区域自由流动的情况下,经典巴萨理论的"生产率-工资-价格"形成机制依然成立,但造成地区间价格水平差异的主导因素由制造业变成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率差异;最后本文通过计量分析验证了上述猜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间相对价格水平 实际汇率 宾大效应 巴萨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