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转露天矿山复杂采空区探测工程实践 被引量:21
1
作者 谭卓英 钟文 +1 位作者 胡天寿 冯萧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在地下转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露天境界内存在的各种复杂采空区对矿山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通过现场勘察和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各种复杂采空区的组成,并按照其成因、形态等特征因素对其进行合理分类,归纳出规划开采形成的采空区、... 在地下转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露天境界内存在的各种复杂采空区对矿山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通过现场勘察和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各种复杂采空区的组成,并按照其成因、形态等特征因素对其进行合理分类,归纳出规划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古代开采和非法盗采形成的采空区、充填不充分或充填体沉降形成的采空区以及二次垮塌形成的采空区4种类型。同时结合工程现场实例介绍了利用GPR法对地下转露天开采矿山境界内典型的浅地表复杂采空区进行探测的原理和技术方法,包括现场数据采集、后期数据一体化实时处理和资料可视化解译分析。结果表明,利用GPR法探测地下转露天开采过程中赋存的复杂采空区方便快捷且探测效果明显,值得在相关领域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转露天矿山 采空区探测 探地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转露天开采的采空区危害与探测技术探讨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海君 李克民 +1 位作者 陈树召 陈彦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9-71,共3页
为保证地下转露天开采顺利实施,文章进行了地下采空区危害与探测技术分析。从便于探测和处理的角度出发对地下开采形成的采空区进行了按成因分类。分析认为采空区对露天生产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下降、生产接续困难、威胁生产安全... 为保证地下转露天开采顺利实施,文章进行了地下采空区危害与探测技术分析。从便于探测和处理的角度出发对地下开采形成的采空区进行了按成因分类。分析认为采空区对露天生产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下降、生产接续困难、威胁生产安全和增加穿爆工作难度四个方面。地球物理方法是较为实用的采空区探测方法,其中高密度电法是现阶段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单一探测方法;而机械探测法适用于疑似采空区的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转露天开采 采空区危害 探测技术 地球物理方法 高密度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地下转露天开采适用的资源条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海君 李克民 +1 位作者 陈树召 王博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56,共3页
基于露天开采具有的优势,分析了地下转露天开采适用的资源条件。与地下开采相比,露天开采具有资源回收率高,生产能力大,成本低,作业安全,环境好等优势。资源回采率要求、安全条件要求、经济效益要求和资源复采是实施地下转露天开采的原... 基于露天开采具有的优势,分析了地下转露天开采适用的资源条件。与地下开采相比,露天开采具有资源回收率高,生产能力大,成本低,作业安全,环境好等优势。资源回采率要求、安全条件要求、经济效益要求和资源复采是实施地下转露天开采的原因;其中产量规模扩大、露天开采成本降低、矿石价格提高和边界品位下降带来的剥采比降低是促使地下转露天开采经济效益提升的主要原因;而采用露天方式对已经开采过的资源进行复采可充分回收地下开采剩余的资源价值,主要包括矿柱回收、充填物回采和破坏资源的露天开发3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转露天开采 资源条件 资源回收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空区群下地下转露天协同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何斌全 汤永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69,共9页
柿竹园矿地表塌陷给井下生产带来了一系列难题,如地表泥水混入井下导致矿石贫化且影响选矿,塌陷区北部和东北部高陡悬崖导致地表滚石和滑坡显现,塌陷区南部形成大跨度悬臂空区,不稳定间柱与大采空区形成高危空区群、含矿大块堵塞出矿巷... 柿竹园矿地表塌陷给井下生产带来了一系列难题,如地表泥水混入井下导致矿石贫化且影响选矿,塌陷区北部和东北部高陡悬崖导致地表滚石和滑坡显现,塌陷区南部形成大跨度悬臂空区,不稳定间柱与大采空区形成高危空区群、含矿大块堵塞出矿巷等。根据矿山现场调研、实测绘图和岩移研究,通过3Dmine软件建模,精准划分了塌陷区、过渡型空区、高危明空区、外围空区等。为解决该矿生产难题,提出了井下与露天协同开采技术方案:首先采用低品位矿石充填塌陷区周边的高危空区群;再禁止塌陷区南部井下采出矿石,并在地表采用深孔爆破技术崩落悬臂矿岩;然后对塌陷区北部和东北部高陡悬崖实施地表削坡剥离和利用低品位矿石回填塌陷区;最后在6~8 a内由地下开采过渡到露天开采,并探索性回采塌陷区内的巨块矿石。为减少前期剥离投入、缓解剥离境界外修路难的问题,结合环山贴坡布置螺旋型阶梯状剥离台阶、道路融入山坡剥离境界等思路,利用3Dmine软件建模研究,优化确定了720剥离境界。同时,通过生产计划上图标识,及时更新协同作业区,实时微震监测地下采区和GPS监测塌陷区岩移等技术措施,实现了矿山协同开采的动态监测与预警。研究表明:所提出的优化剥离境界思路和一系列露天与井下协同开采技术方案,解决了该矿当前的生产难题,为该矿露天与井下协同作业提供了安全保障,可为类似矿山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开采 高危空区群 地下转露天 隔离矿柱 微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转露天开采条件下某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朝云 李广悦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9-97,共9页
某露天矿为地下转露天开采,在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和原地下采空区的综合影响下,露天边坡极易发生塌陷、台阶失稳等灾害,严重威胁露天矿安全生产。为研究地下转露天开采条件下某露天矿高陡边坡的岩体变形破坏规律,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利用Dimi... 某露天矿为地下转露天开采,在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和原地下采空区的综合影响下,露天边坡极易发生塌陷、台阶失稳等灾害,严重威胁露天矿安全生产。为研究地下转露天开采条件下某露天矿高陡边坡的岩体变形破坏规律,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利用Dimine-Midas/GTS NX耦合建立大型露天矿三维工程地质模型,并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下采空区顶板变形量较小,对露天矿边坡影响不大;南部强风化岩区域边坡位移量较大,边坡有向外"滑动"的趋势;开挖至-180m平台时,边坡安全系数降至临界值,并出现塑性区开始贯通坡脚现象;综合分析得出该矿山开采的临界水平为-180m平台。通过对该实例工程边坡的破坏机制分析,揭示了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并为后续边坡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转露天开采 高陡边坡 Dimine-Midas/GTS NX 破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转露天开采的主要安全隐患与技术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献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2-54,共3页
阐明了紫金山金矿开采方式由地下开采向露天开采转型后 ,特定生产条件下存在的关键安全问题和事故隐患 ,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 ,提出了切实可行生产安全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地下转露天开采 安全生产 技术措施 安全隐患 金矿床 开采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转露天开采原采空区的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文勇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2-33,共2页
瓮福磷矿穿岩洞矿段在从地下开采转露天开采的过程中,针对穿岩矿段地下采空区的分布特点,采用巷内强制崩落充填采空区、强制放顶处理采空区和顶板覆岩硐室爆破法强制放顶处理地下空区这三种方式对地下开采留下的采空区进行处理,取得了... 瓮福磷矿穿岩洞矿段在从地下开采转露天开采的过程中,针对穿岩矿段地下采空区的分布特点,采用巷内强制崩落充填采空区、强制放顶处理采空区和顶板覆岩硐室爆破法强制放顶处理地下空区这三种方式对地下开采留下的采空区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转露天 采空区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转露天开采采空区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堃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3年第10期157-157,159,共2页
由于我国许多煤矿开采的过去都是采用小煤窑进行开采,随着露天开采技术和大型新型设备的出现,对于一些埋藏不深的煤层采用露天开采不仅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又能提高经济效益。地下转露天开采时,采空区是露天开采的一个重大安全隐患。依据... 由于我国许多煤矿开采的过去都是采用小煤窑进行开采,随着露天开采技术和大型新型设备的出现,对于一些埋藏不深的煤层采用露天开采不仅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又能提高经济效益。地下转露天开采时,采空区是露天开采的一个重大安全隐患。依据伏萨尔梁法基本原理,开发了高台阶处理采空区工艺,在内蒙古食联露天煤矿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转露天 伏萨尔梁法 高台阶 采空区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潭村铁矿地下转露天开采采空区处理方案研究
9
作者 张伟 张云鹏 +1 位作者 徐炎明 顾乃满 《现代矿业》 CAS 2012年第3期93-94,共2页
龙潭村铁矿是由地采转为露采的矿山,由于历史原因,地下开采留下的大量空区给露天开采生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为了矿山生产持续发展和开采安全,对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符合矿山实际的采空区处理方案。
关键词 地下转露天开采 采空区特点 空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坡磷矿地下转露天开采的实践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先文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1-52,共2页
高坡磷矿在2009年前为5万t/a的地下开采小型磷矿,由于多年的地下开采活动,形成的采空区顶板冒落,地表多处塌陷和开裂,导致地下开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于2009年底停止了地下开采。为充分回收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2013年由瓮福(集团)下... 高坡磷矿在2009年前为5万t/a的地下开采小型磷矿,由于多年的地下开采活动,形成的采空区顶板冒落,地表多处塌陷和开裂,导致地下开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于2009年底停止了地下开采。为充分回收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2013年由瓮福(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开阳县双山坪磷化工有限公司组织回收高坡磷矿残余矿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转露天开采 磷矿 资源回收率 地下开采 开采活动 顶板冒落 安全隐患 采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翼推进在地下转露天矿采空区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克通 《现代矿业》 CAS 2013年第8期13-16,19,共5页
针对地采转露采过程中出现的高危空区,在崩落法无法安全实施的情况下,采用束装孔侧翼推进的方式处理采空区,达到安全、可靠的目的。以1310空区为例,详细介绍了束装孔控制爆破的实施过程,为复杂空区处理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对今后空区处... 针对地采转露采过程中出现的高危空区,在崩落法无法安全实施的情况下,采用束装孔侧翼推进的方式处理采空区,达到安全、可靠的目的。以1310空区为例,详细介绍了束装孔控制爆破的实施过程,为复杂空区处理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对今后空区处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转露天 束装孔中深孔控制爆破 侧翼推进 采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地下转露天煤矿受采空区影响边坡稳定性分析
12
作者 刘云飞 侯殿坤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年第23期33-33,35,共2页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跨宽比(采空区跨度与单侧留煤柱宽度比)下边坡的稳定性状况,发现当跨宽比大于1:2时,边坡不能够自稳.根据采空区处理方法的特性选择了充填法作为处理方法,同时根据周边材料及交通情况选择了干式充填法....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跨宽比(采空区跨度与单侧留煤柱宽度比)下边坡的稳定性状况,发现当跨宽比大于1:2时,边坡不能够自稳.根据采空区处理方法的特性选择了充填法作为处理方法,同时根据周边材料及交通情况选择了干式充填法.之后通过数值模拟和极限平衡法计算了充填边坡的稳定性,研究表明,若边坡底部采空区充填材料为煤,边坡的稳定性系数超过了2,大于规范规定的1.5,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转露天 采空区 边坡稳定性分析 极限平衡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矿山地下转露天原采空区危害治理研究
13
作者 徐明生 申延 +1 位作者 李寿山 孙贵东 《采矿技术》 2019年第4期58-59,64,共3页
瓮福磷矿磨坊矿因早期地下开采留下众多采空区,由于b 矿层磷矿的优势性,需要对原采空区矿柱采用露天回采。通过研究讨论地下转露天原采空区处理方法,结合工程实际分析,针对原采空区采用露天深孔爆破强制放顶方法进行处理,结合理论力学... 瓮福磷矿磨坊矿因早期地下开采留下众多采空区,由于b 矿层磷矿的优势性,需要对原采空区矿柱采用露天回采。通过研究讨论地下转露天原采空区处理方法,结合工程实际分析,针对原采空区采用露天深孔爆破强制放顶方法进行处理,结合理论力学方法计算采空区顶板最小安全厚度,建立其与采空区跨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指导该矿露天生产和维护作业人员及设备安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转露天 采空区处理 采空区跨度 顶板安全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前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岩体破坏规律研究
14
作者 王钟钰 蒋永超 +2 位作者 贾若彤 姜骜鹏 陈忠辉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0,26,共8页
针对鞍钢眼前山铁矿东帮区域露天转地下开采引起边坡岩体破坏及塌陷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基底摩擦模型试验分析其边坡破坏过程和破坏模式,探究不同开采阶段塌陷角变化情况,并从裂隙角度总结塌陷区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随着矿体开采深度... 针对鞍钢眼前山铁矿东帮区域露天转地下开采引起边坡岩体破坏及塌陷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基底摩擦模型试验分析其边坡破坏过程和破坏模式,探究不同开采阶段塌陷角变化情况,并从裂隙角度总结塌陷区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随着矿体开采深度不断延深,受开采扰动塌陷角不断减小;塌陷区域的形成分为四个时期:裂隙富集时期、时效变形时期、滑移面贯穿时期和塌陷形成时期;眼前山铁矿东帮边坡的破坏机制为滑移-拉裂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山铁矿 露天地下 岩体破坏 塌陷 裂隙发展 边坡失稳 基底摩擦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露天转地下矿山智能化体系建设与应用
15
作者 姜小峰 《现代矿业》 2025年第2期12-16,共5页
针对庙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现有系统设备老化,集控中心空间狭小无法满足矿山井下智能化开采要求等问题,从矿山地面与井下智能化建设角度出发,对该矿地表环网主干网络、地表风机房、井下中央水泵房、破碎系统与电机车远程驾驶系... 针对庙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现有系统设备老化,集控中心空间狭小无法满足矿山井下智能化开采要求等问题,从矿山地面与井下智能化建设角度出发,对该矿地表环网主干网络、地表风机房、井下中央水泵房、破碎系统与电机车远程驾驶系统进行了智能化建设研究,形成露天转地下矿山综合一体化智能建设体系。矿山智能化建设完成后,非计划停工时间大幅降低,设备操作人员减少了30人,总体经济效益为255万元,有效提高了开采的综合管理与安全生产水平。研究成果可为其他露天转地下矿山智能化建设提供指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地下矿山 智能化 破碎系统 远程驾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地下楔形转接过渡诱导冒落控制边坡岩移危害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颖鹏 谭宝会 +3 位作者 丁航行 张洪昌 李云涛 崔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3,共7页
露天地下楔形转接过渡模式的安全管控是利用崩落法开采挂帮矿形成的塌陷坑阻止边坡岩移威胁露天采场,但地采扰动下的高陡边坡破坏过程不易控制,因而制约了楔形转接过渡模式在大型深凹露天矿山中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极限平衡分析方... 露天地下楔形转接过渡模式的安全管控是利用崩落法开采挂帮矿形成的塌陷坑阻止边坡岩移威胁露天采场,但地采扰动下的高陡边坡破坏过程不易控制,因而制约了楔形转接过渡模式在大型深凹露天矿山中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极限平衡分析方法,揭示出崩落法开采扰动下的高陡边坡渐进破坏规律,提出了边坡滑移体体积计算方法,以及通过调控回采顺序控制边坡滑移进程以实现塌陷坑完全承接边坡滑移体的边坡岩移危害控制技术。研究表明:边坡岩体不会随挂帮矿向下开采而发生持续破坏,只有当挂帮矿开采至关键分段时,边坡岩体受力状态超过极限平衡状态才发生滑移破坏,可通过滞后回采关键分段上盘三角矿延缓边坡滑移,以及通过滞后回采关键分段下盘矿体和采用下向阶梯状回采工作面增大塌陷坑容积,最终实现塌陷坑有序承接边坡滑移体。研究成果完善了大型深凹露天矿楔形转接过渡的安全管控方法,提高了楔形转接过渡模式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地下开采 挂帮矿 诱导冒落 边坡滑移 灾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友石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亚宾 王鑫 +2 位作者 艾蕊 李宜杨 黄琛泷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以受地下开采扰动的唐山三友石矿中部采区8#矿体为对象,运用相似模拟实验,并利用全场应变仪和静态应变分析系统,对三友石矿在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的边坡及围岩的位移变化及应力分布进行研究,以此探究边坡的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随着... 以受地下开采扰动的唐山三友石矿中部采区8#矿体为对象,运用相似模拟实验,并利用全场应变仪和静态应变分析系统,对三友石矿在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的边坡及围岩的位移变化及应力分布进行研究,以此探究边坡的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随着地下开采的深入,南北帮露天边坡及围岩的位移逐渐发生变化;随开采深度的增加边坡位移逐渐增加,开采至-47 m水平时,北帮露天边坡坡脚的位置出现最大水平位移为46 mm,坡顶的位置出现最大竖直位移为86 mm,南帮边坡坡脚最大水平位移值为36 mm,最大竖直位移值出现在坡顶位置54 mm,地下开采对北帮边坡的位移影响大于南帮边坡;地下开采对浅部围岩影响大于深部,矿体下盘围岩的稳固性大于上盘;南北帮最大应力值均出现在坡脚位置,北帮边坡应力受地下开采影响最大处为+48 m水平,且应力集中分布,开挖扰动对矿体上盘的影响大于下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模拟 边坡稳定 露天地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金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境界顶柱合理厚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源贵 周宗红 +1 位作者 侯廷凯 黄耀春 《黄金》 CAS 2024年第5期19-24,共6页
某金矿自标高1 385 m以下将由露天开采转为地下开采,拟采用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为了避免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造成的相互影响,实现矿山生产的平稳过渡,对境界顶柱的合理厚度进行了研究。在相关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应用K.B.鲁别涅依... 某金矿自标高1 385 m以下将由露天开采转为地下开采,拟采用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为了避免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造成的相互影响,实现矿山生产的平稳过渡,对境界顶柱的合理厚度进行了研究。在相关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应用K.B.鲁别涅依特公式、“三带”理论和工程类比法计算出境界顶柱的合理厚度取值范围;采用Flac^(3D)软件对不同境界顶柱厚度进行数值模拟,确定该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境界顶柱的合理厚度。结果表明:矿山原生矿和氧化矿区域进行地下开采时需分别留设20 m和25 m的境界顶柱厚度,此时地下开采对露天边坡的影响最小且采场整体趋于稳定,能满足矿山安全生产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矿山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地下 开采境界 顶柱 数值模拟 Flac~(3D)软件 顶柱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DEM的露天转地下房柱法开采覆岩与边坡失稳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耿加波 兰祥 +2 位作者 李小双 唐世斌 周令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7-182,共6页
随着露天矿山转入地下开采,研究二次扰动后覆岩与边坡系统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以江西某大型露天转地下房柱法开采矿山为研究背景,使用MatDEM离散元软件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计算并分析了房柱法开采扰动下覆岩与露天边坡的位移、应力... 随着露天矿山转入地下开采,研究二次扰动后覆岩与边坡系统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以江西某大型露天转地下房柱法开采矿山为研究背景,使用MatDEM离散元软件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计算并分析了房柱法开采扰动下覆岩与露天边坡的位移、应力以及动能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开采空区形成,采场覆岩形成了以开采区域为中心的椭圆形应力降低区,该区域岩层发生了显著的破坏,并且沿着开采推进方向移动。采场顶板的应力变化随开采进程表现出应力集中—应力增大—应力重构—应力平衡4个阶段。地下开采使得采场覆岩以及露天边坡产生了较大位移,覆岩的岩移面积和岩移动能均较边坡的更大,覆岩的变化表现出更加敏感的特性。研究结果可以为相似矿山的开采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扰动 露天地下开采 覆岩 边坡 Mat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振动对龙首矿露天转地下安全顶柱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尔丞 魏昭君 +4 位作者 沈彦丞 刘吉祥 李菊红 张春阳 田小龙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5,126,共12页
为了探索爆破振动影响下龙首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顶柱的稳定性演化规律,结合矿区现状建立了对应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计算获取了安全顶柱最危险截面位置,随后以最上部中段开采为例构建了最危险截面位置的二维数值计算模型。根据爆破参... 为了探索爆破振动影响下龙首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顶柱的稳定性演化规律,结合矿区现状建立了对应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计算获取了安全顶柱最危险截面位置,随后以最上部中段开采为例构建了最危险截面位置的二维数值计算模型。根据爆破参数和等效弹性边界的计算,得到掏槽眼、辅助眼和周边眼传递到开挖轮廓面上的爆破荷载峰值。将爆破荷载等效到开挖面后,开展了针对安全顶柱稳定性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每段延期爆破都产生了位移和振速峰值,且距离爆破位置最近的安全顶柱内监测点位移最大;以爆破作业位置为中心,振动速度向四周岩体球形扩散。根据爆破振速与岩石损伤判据,安全顶柱总体处于无损伤或轻微损伤状态。此外,最大主应力低于岩体抗拉强度,安全顶柱未形成明显地拉裂破坏塑性区。总体上来说,安全顶柱的设计厚度能够满足露天转地下开采需要。然而与数值模型相比,实际地质条件更为复杂,随着开采继续,仍需观察和监测安全顶柱的变化,从而确保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地下开采 安全顶柱 爆破振动 数值模拟 稳定性演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