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水层储能地下温度场模拟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雪玲 朱家玲 刘立伟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29-933,共5页
采用Kipp K L推出的地下水流动和热运移方程,对热泵耦合含水层储能系统连续运行3年的储能井温及地下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根据地下温度场的分布,对该系统的储能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供热和供冷的同时分别向地下储... 采用Kipp K L推出的地下水流动和热运移方程,对热泵耦合含水层储能系统连续运行3年的储能井温及地下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根据地下温度场的分布,对该系统的储能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供热和供冷的同时分别向地下储存冷量和热量,起到反季节储能的作用,提高热泵效率;但由于系统的冷、热负荷不均匀,造成了储能井周围区域温度的逐年降低,这对地下生态是不利的.因此,在设计热泵耦合含水层储能系统时,应保证系统的冷热负荷均衡,这样才能既提高热泵的效率又避免对地下生态平衡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储能 地下温度 地下水源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热泵用立式双螺旋盘管地下温度场数值分析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6
2
作者 毕月虹 陈林根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用控制容积法计算了自行设计、研制的土壤热泵用立式双螺旋盘管热交换器的地下温度场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为土壤热源热泵地下热交换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土壤热泵 地下热交换器 地下温度 双螺旋盘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地下温度场监测研究
3
作者 孟祥刚 于志华 陈友昌 《防腐保温技术》 2008年第1期10-12,共3页
对于油气集输管道热力计算,管道埋深处的温度是计算中的重要参数,如何选取这一参数,关系到热力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精度,直接影响到油气输运过程的节能降耗水平。为了给油气集输设计以及地基基础等地下工程提供准确的温度数据,开展... 对于油气集输管道热力计算,管道埋深处的温度是计算中的重要参数,如何选取这一参数,关系到热力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精度,直接影响到油气输运过程的节能降耗水平。为了给油气集输设计以及地基基础等地下工程提供准确的温度数据,开展油田地下温度场的现场监测是很有必要的。依据准确的基础数据,可提高油气集输及其它埋地管道热力计算精度,为提高油田节能降耗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地下温度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塔木察格油田地下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4
作者 陈友昌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6年第12期1-3,共3页
通过现场监测手段对蒙古国塔木察格油田地下温度分布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监测周期为三年,在分析大量现场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给出了塔木察格油田地下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地下恒温层上限深度为12.5 m,温度值为4.9℃;0-4 m深度范围... 通过现场监测手段对蒙古国塔木察格油田地下温度分布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监测周期为三年,在分析大量现场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给出了塔木察格油田地下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地下恒温层上限深度为12.5 m,温度值为4.9℃;0-4 m深度范围内,地下温度随季节变化呈周期振荡走势,随深度增加,振幅减小;寒土最大深度是3.2 m,达到最大深度的时间段是三月下旬至五月上旬,0℃在最大深度位置可持续38天。详尽的EXCEL地温数据表和工程设计取值表,为埋地管道地下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木察格油田 温度监测 地下温度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温度场变化及其对系统COP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姚木申 袁小飞 卢宝 《制冷与空调》 2016年第8期85-89,96,共6页
为了研究竖直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过程中系统负荷变化对地下温度场的影响,以及地下温度场对系统运行能效的影响,通过对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数据和地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指出系统负荷的累积及波动会对地下温度场产生明显影响,且影响... 为了研究竖直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过程中系统负荷变化对地下温度场的影响,以及地下温度场对系统运行能效的影响,通过对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数据和地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指出系统负荷的累积及波动会对地下温度场产生明显影响,且影响具有滞后性,地下温度场持续变化的同时影响系统COP,最后指出热泵机组间歇运行模式对维持系统高效运行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系统 地下温度 地温监测 间歇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市某服务区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温度场模拟研究
6
作者 杨锋 王中豪 +2 位作者 胡平放 雷飞 朱娜 《建筑节能》 CAS 2016年第5期6-9,共4页
利用GLD软件对河南省焦作市某高速公路服务区地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工况下的地下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当土壤中长期积累的热量无法排出时,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进而影响地源热泵系统的换热性能。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地源热泵系统长期... 利用GLD软件对河南省焦作市某高速公路服务区地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工况下的地下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当土壤中长期积累的热量无法排出时,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进而影响地源热泵系统的换热性能。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地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过程中不同的建筑冷热不平衡率及钻孔间距对地下温度场的影响。针对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所引起的地下温度场的失衡问题提出了部分有效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地下温度 不平衡率 稳定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热源热泵的研究(二)——地下温度场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高祖锟 高佛佑 +1 位作者 田长青 刘鹏建 《天津商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1-7,共7页
为了研究土壤热源热泵的性能,优化其供热、制冷系统的设计,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土壤热,本文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地下盘管工质温度和地下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文中提出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可以用于土壤热泵地下盘管的... 为了研究土壤热源热泵的性能,优化其供热、制冷系统的设计,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土壤热,本文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地下盘管工质温度和地下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文中提出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可以用于土壤热泵地下盘管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温度 计算机 土壤热泵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藏的分布有没有下限?——全球90%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蕴藏在地下温度60℃~120℃的区域
8
作者 佩尔·阿内尔·比约库姆 保罗·纳多 +1 位作者 奥拉夫·欧德豪格 胡秋平 《世界石油工业》 2008年第6期50-51,共2页
为了寻找更多宝贵的油气资源,全世界的勘探家们不断地往更深的地下钻探,虽然成果并不理想,但仍不时有消息传来,说在某盆地的深部又发现了油气藏,于是有的油公司又投入了更大的财力去进行深层勘探。油气藏的分布究竟有没有底限?如... 为了寻找更多宝贵的油气资源,全世界的勘探家们不断地往更深的地下钻探,虽然成果并不理想,但仍不时有消息传来,说在某盆地的深部又发现了油气藏,于是有的油公司又投入了更大的财力去进行深层勘探。油气藏的分布究竟有没有底限?如果有,又在什么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天然气储量 地下温度 下限 石油 油气资源 地下钻探 深层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地下土壤温度场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贺伟 杨昌智 《建筑节能》 CAS 2007年第4期51-54,共4页
在分析垂直埋管各种模型的基础上,选择线源模型对垂直埋管地源热泵的地下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计算地下温度场达到热饱和时候埋管壁温度的变化。比较了在考虑埋管间相互影响的情况和不考虑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埋管壁温度的变化、埋管的埋深... 在分析垂直埋管各种模型的基础上,选择线源模型对垂直埋管地源热泵的地下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计算地下温度场达到热饱和时候埋管壁温度的变化。比较了在考虑埋管间相互影响的情况和不考虑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埋管壁温度的变化、埋管的埋深对地下温度变化的影响等。提出了几种避免地下温度场发生变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源热泵 热饱和 地下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林学钰 方燕娜 +1 位作者 廖资生 陈洪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2-457,共6页
以吉林中部平原区为例,通过对123眼地下水观测井水温多年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论述了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和白垩系孔隙裂隙承压水温度的多年变化特征.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地下水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计算了各含水层地下水温... 以吉林中部平原区为例,通过对123眼地下水观测井水温多年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论述了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和白垩系孔隙裂隙承压水温度的多年变化特征.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地下水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计算了各含水层地下水温度与地下水埋深、气温、降水量之间的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001年的20 a间,3个含水层的地下水温均呈上升趋势.各含水层水温上升的主要因素不同,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温度上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白垩系孔隙裂隙承压水温度上升则主要是由该含水层被强烈开采、水位大幅下降、上部潜水补给作用加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中部平原区 地下温度 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活动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等间距序列GM(1,1)模型的地下水温度预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景锐 胡安焱 +1 位作者 张焕楚 李霞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2,57,共6页
地下水温度是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关系到热泵系统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以及整个系统的优化设计,所以在地热井勘探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定期监测各层段地下水的温度,预测地下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为地下水源热泵设计、... 地下水温度是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关系到热泵系统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以及整个系统的优化设计,所以在地热井勘探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定期监测各层段地下水的温度,预测地下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为地下水源热泵设计、运行、成井工艺等提供参考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基于灰色理论基础,应用西安市泾河开发区两口观测井30~108m的实测水温作为原始数据,构建非等间距序列GM(1,1)预测模型,预测其128~150m的水温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值拟合好,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地下水温度随埋藏深度的变化趋势,是分析地下水温垂向变化趋势的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等间距序列GM(1 1)模型 地下温度 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坑铁矿疏干条件下地下水温度场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植华 孙璐 龚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6-142,共7页
在矿区长期疏干条件下,不仅地下水流场发生了重大改变,地下水的温度场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仔细研究这种地下水的温度变化特征可以深化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变化的认识。在利用福建马坑铁矿长期监测的地下水温度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疏干条... 在矿区长期疏干条件下,不仅地下水流场发生了重大改变,地下水的温度场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仔细研究这种地下水的温度变化特征可以深化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变化的认识。在利用福建马坑铁矿长期监测的地下水温度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疏干条件下地下水温度场的平面分布以及变化特征,探讨了影响地下水温度平面分布以及动态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矿区地下水的运动特征决定了矿区地下水温度的平面分布呈现西高东低的整体趋势,以及南侧南西高北东低,北侧北西高南东低的局部趋势,受地下水循环深度的影响,副井附近出现高温异常;由于矿区接受温度较低的补给水源逐渐增大,近几年来矿区地下水温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且下降速率逐年增大,反映了矿区地下水的补给还在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温度 疏干条件 分布特征 变化特征 指示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含水层地下水源热泵运行对地下水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家乐 贾宝杰 王志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5-58,共4页
为探究岩溶含水层水源热泵运行期间地下水温度场变化规律,以武汉市某场地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为例,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FEFLOW,分别模拟了水源热泵空调制冷和制热期间抽水-回灌目的含水层中的渗流场和温度场,并对表征岩溶发育的重要参... 为探究岩溶含水层水源热泵运行期间地下水温度场变化规律,以武汉市某场地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为例,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FEFLOW,分别模拟了水源热泵空调制冷和制热期间抽水-回灌目的含水层中的渗流场和温度场,并对表征岩溶发育的重要参数储水系数和孔隙度进行敏感性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源热泵运行仅影响回灌井附近地下水温度,不会对区域含水层温度产生影响;而表征岩溶发育的典型参数储水率和孔隙度,对模拟结果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含水层 水源热泵 地下温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源热泵系统抽灌模式对地下水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慧玲 王峰 +1 位作者 孙保卫 王文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3-137,共5页
通过建立三维水热耦合数值模型,对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井群平行抽灌(即抽水井与回灌井平行布置)以及交叉抽灌(即抽水井与回灌井交错布置)两种调度运行模式下,系统运行后的含水层地下水流场及温度场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 通过建立三维水热耦合数值模型,对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井群平行抽灌(即抽水井与回灌井平行布置)以及交叉抽灌(即抽水井与回灌井交错布置)两种调度运行模式下,系统运行后的含水层地下水流场及温度场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平行抽灌模式对含水层地下水流场、温度场的影响范围、程度均大于交叉抽灌模式,从系统运行效率以及对地温场的影响方面考虑,交叉抽灌模式均优于平行抽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地源热泵 地下水流场 地下温度 平行抽灌模式 交叉抽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热泵影响下地下水温度主控因素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文芳 杜尚海 +1 位作者 陈蕾 袁梦丽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158-162,共5页
为研究地下水源热泵长期影响下,地下水温度主控因素的变化特征,选择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为研究区,将地下水温度作为典型的灰色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进行地下水温度、地下水位埋深、气温、降水量以及回水井水温之间的关... 为研究地下水源热泵长期影响下,地下水温度主控因素的变化特征,选择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为研究区,将地下水温度作为典型的灰色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进行地下水温度、地下水位埋深、气温、降水量以及回水井水温之间的关联度分析,获取地下水温变化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受水源热泵影响时,地下水位埋深是地下水温度的主控因素。在水源热泵影响下,地下水温受气温、降水量、地下水位埋深和回水井水温的共同影响:在垂向上,回水井水温对监测井水温的影响程度随着深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地下水温度的主控因素由回水井水温转变为地下水位埋深,在水平方向上,回水井水温对监测井水温的影响程度随着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地下水温度的主控因素由回水井水温转变为气温和地下水位埋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热泵 地下温度 主控因素 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下水温度的土壤吸附氨氮动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隋淑梅 尹志刚 +1 位作者 姜利国 海龙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3期217-220,225,共5页
吸附反应是氨氮进入地下水环境后发生的重要行为,直接影响氨氮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扩散规律。本文以阜新地区粉质黏土、细砂、粗砂为例,结合北方地下水温度,分别进行了温度在5、10、15、20℃时3类典型土壤的氨氮吸附动力学行为试验研究。... 吸附反应是氨氮进入地下水环境后发生的重要行为,直接影响氨氮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扩散规律。本文以阜新地区粉质黏土、细砂、粗砂为例,结合北方地下水温度,分别进行了温度在5、10、15、20℃时3类典型土壤的氨氮吸附动力学行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5~20℃范围内,温度越低,粒径越小,3类土壤対氨氮的吸附量越大;5、10、15、20℃时粉质黏土、细砂与10、15、20℃时粗砂对氨氮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5℃时粗砂对氨氮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均属于化学吸附;温度在5、10、15、20℃时细砂,粗砂的限速步骤为颗粒内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吸附动力学 地下水水温度 土壤吸附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镇南浅层地下水平面温度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娟 张翼龙 +3 位作者 王文中 李政红 曹文庚 王丽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668-1671,共4页
通过对内蒙古新安镇南浅层地下水水位和温度的测量,掌握了该地区的地下水流场及变温层内地下水的表层温度、平均温度,分析了这些指标的平面分布规律,探讨了地下水运动对地下水温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总体上,研究区自西向东的地下水... 通过对内蒙古新安镇南浅层地下水水位和温度的测量,掌握了该地区的地下水流场及变温层内地下水的表层温度、平均温度,分析了这些指标的平面分布规律,探讨了地下水运动对地下水温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总体上,研究区自西向东的地下水水平径流决定了研究区地下水温度西高东低的整体趋势,其中东北部为相对低温区,缘于该地区由北向南的水平径流;中部为相对高温区,缘于地下水自下而上的垂向径流。另外,这种分布特征还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强弱由地下水的矿化度决定,矿化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地下水温度越高,同时地下水位埋深参与这种影响,埋深浅的地区地下水温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浅层地下温度 地下水流场 变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期间岩土层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徐贵来 刘红卫 +1 位作者 张晴 胡元平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0年第2期180-184,共5页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期间,地下冷热量循环过程与地下不同岩土层(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密切相关。依据地温变化实测数据对不同透水性地层中温度变化特征及原因、地下"热贯通"问题、地温与大气温度的关系、浅层地温能利用率...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期间,地下冷热量循环过程与地下不同岩土层(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密切相关。依据地温变化实测数据对不同透水性地层中温度变化特征及原因、地下"热贯通"问题、地温与大气温度的关系、浅层地温能利用率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据此提出了通过改进相关设计布置、采用人工调节控制地温等手段来提高系统能效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 地下温度 岩土层温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北矿灰岩地下水温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喻希乐 王毅 《地下水》 2013年第5期26-28,35,共4页
灰岩地下水温度可以反映地温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为判别地下水来源提供依据。以潘北矿灰岩地下水温度为研究对象,利用该矿-490 m太原组灰岩巷道的放水试验工程,布置50个水温观测点,分四个时间段来系统观测了东、西两翼放水孔水温时空变化... 灰岩地下水温度可以反映地温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为判别地下水来源提供依据。以潘北矿灰岩地下水温度为研究对象,利用该矿-490 m太原组灰岩巷道的放水试验工程,布置50个水温观测点,分四个时间段来系统观测了东、西两翼放水孔水温时空变化规律及异常特征,结果表明:C3Ⅰ组灰岩水源补给不仅来自本层灰岩含水层,在局部地段通过断层、裂隙通道与深部奥陶系和寒武系灰岩水发生了水力联系,这为A组煤层开采时灰岩水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含水层 观测系统 地下温度 导水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采条件下地下水温度动态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福尧 姚邦基 《上海国土资源》 1981年第4期33-40,共8页
地下水温度是地下水动态在时间和空间上状态变化的参数之一。它与采、补条件及各种天然和人为因素对动态的影响有关。研究灌、采条件下地下水温度动态,对进一步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稳定地面沉降和利用含水层储能、调节和扩大能源的利... 地下水温度是地下水动态在时间和空间上状态变化的参数之一。它与采、补条件及各种天然和人为因素对动态的影响有关。研究灌、采条件下地下水温度动态,对进一步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稳定地面沉降和利用含水层储能、调节和扩大能源的利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灌采条件下地下水温度的纵向变化规律和冬灌井与夏灌井互不干扰的最小井距。所得结果与实测资料基本相符。从而为设计合理井距和提高储能效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温度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动态 回灌井 井距 纵向变化 含水层厚度 达西定律 人为因素 抽水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