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5-2016年民勤地下水位及储变量动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魏士禹 郭云彤 +2 位作者 崔亚莉 张秋兰 邵景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72-1280,共9页
民勤地处两大沙漠之间,近几十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严重短缺。为正确指导当地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恢复,剖析多年来的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和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尤为重要。在收集并分析了138眼监测井水位数据的基础上,划定出民... 民勤地处两大沙漠之间,近几十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严重短缺。为正确指导当地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恢复,剖析多年来的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和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尤为重要。在收集并分析了138眼监测井水位数据的基础上,划定出民勤县地下水动态类型分区,并利用克里金插值法绘制了民勤盆地1985—2016年逐年地下水流场和水位变幅图,采用网格法计算出地下水多年储变量。同时,探究了民勤盆地地下水位的影响因素,得到回归方程并估算地下水可开采量。结果表明:(1)民勤县地下水位动态类型可划分为开采型、灌溉入渗-开采型、河流入渗-开采型和径流型。(2)民勤盆地地下水位多年来整体下降,其中灌区下降明显,最大降幅为22 m,沙漠区略有下降,地下水多年累计亏损24.45×10^(8) m^(3)。(3)石羊河综合治理后水位下降明显减缓并出现局部回升,部分年份储变量为正。(4)明确地下水动态主要影响因素为开采量和地表引水量。将地下水量变化过程划分为迅速下降期(1985—2000年)、稳定下降期(2001—2006年)、治理期(2007—2009年)和平稳/上升期(2010—2016年)。(5)在现状地表供水情况下红崖山灌区地下水可开采量约0.61×10^(8) m^(3)·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动态 地下水储变量 影响因素 民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典型区地下水回补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曹文庚 文爱欣 +4 位作者 南天 王哲 高媛媛 崔亚莉 孙晓悦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7-237,共11页
大清河流域是海河流域地下水超采最为突出的地区,为了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本研究开展了流域内山区-平原一体化地下水回补适宜性评价。选取地下水位埋深、渗透系数、距离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距离、距离水库距离、降水入渗系数、有效储水空... 大清河流域是海河流域地下水超采最为突出的地区,为了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本研究开展了流域内山区-平原一体化地下水回补适宜性评价。选取地下水位埋深、渗透系数、距离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距离、距离水库距离、降水入渗系数、有效储水空间、坡度和地表高程构建GIS-AHP决策模型得到研究区回补适宜性分区图,并使用数值模拟评估回补效果。研究表明:回补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拒马河、青龙河、唐河、磁河的近山前河段,占总评价区域的4.5%;同时,根据回补适宜评价结果对河道分段精细化补水,能大大减缓地下水储变量下降速度,回补最佳。因此,基于GIS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流域地下水回补适宜评价,有助于大幅提高区内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最优超采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回补 适宜性 地下水储变量 GIS-AHP决策模型 数值模拟 大清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