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控机械加工阶段在机测量系统设计
1
作者 付波 《今日制造与升级》 2024年第1期59-61,共3页
数控机械加工是现代制造业中重要的工艺之一,而在机测量系统则是确保数控机械加工过程质量的关键组成部分。文中探讨了数控机械加工阶段在机测量系统的设计与研究。首先介绍总体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其次进行误差分析和系统测试,... 数控机械加工是现代制造业中重要的工艺之一,而在机测量系统则是确保数控机械加工过程质量的关键组成部分。文中探讨了数控机械加工阶段在机测量系统的设计与研究。首先介绍总体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其次进行误差分析和系统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强调了在机测量系统在数控机械加工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械加工 在机测量系统 总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在机测量系统最佳测量区确定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双双 杨洪涛 +1 位作者 马群 李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1-502,共12页
为研究面向不同测量对象且具有普适性的数控机床在机测量系统最佳测量区确定方法,选择球作为测量对象,分析了在机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误差来源,利用BAS-BP神经网络建立了单项几何误差白化模型,同时建立了测量系统综合误差模型和球测量... 为研究面向不同测量对象且具有普适性的数控机床在机测量系统最佳测量区确定方法,选择球作为测量对象,分析了在机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误差来源,利用BAS-BP神经网络建立了单项几何误差白化模型,同时建立了测量系统综合误差模型和球测量误差模型。研究了用于确定最佳测量区搜索寻优的差分优化布谷鸟(DE-CS)算法,进行了不同算法搜索性能对比,确定了算法最优性能参数。搭建了确定球最佳测量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相应实验,对比了利用算法确定和实际测量得到的最佳测量位置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搜索计算确定的面向球最佳测量区位置与实验测量确定的最佳测量区位置一致,最佳测量区为:430.783mm≤X≤439.783mm,-145.133mm≤Y≤-136.133mm和-268mm≤Z≤-258mm,实测最大误差最小值为3.1μm,算法求解的误差也为整个测量空间的最小值0.7107μm,且可用于面向点、面等其他测量对象的最佳测量区确定,具有普适性,可用于确定在机测量系统的最佳测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机测量系统 误差建模 DE-CS算法 最佳测量 普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S-BP模型的在机测量系统误差白化建模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洪涛 马群 +2 位作者 张梦遥 李莉 汪珺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3-167,共5页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在机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建立精确的、多因素影响下的单项误差白化模型,分析了在机测量系统单项误差的变化特点,提出一种BAS-BP建模方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以空间位置和速度两种影响因素作为输入进行建模。以X...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在机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建立精确的、多因素影响下的单项误差白化模型,分析了在机测量系统单项误差的变化特点,提出一种BAS-BP建模方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以空间位置和速度两种影响因素作为输入进行建模。以X轴5项几何误差为例,进行多元回归、BP和BAS-BP神经网络预测建模效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应用BAS-BP神经网络的预测建模精度最高,均方误差最大仅为0.7153μm。且能实现多因素影响下的几何误差白化建模,更适用于在机测量系统误差精确建模和后续的误差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机测量系统 几何误差 BAS-BP神经网络 影响因素 误差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数控机床在机测量系统测量误差实时建模预测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洪涛 顾嘉辉 +2 位作者 江磊 庞勇军 李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7-161,共5页
数控机床在机测量系统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多、变化规律复杂,利用软件建模预测补偿时间长、实时性差。XY工作台是数控机床在机测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时补偿其在不同测量速度下的定位误差,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 数控机床在机测量系统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多、变化规律复杂,利用软件建模预测补偿时间长、实时性差。XY工作台是数控机床在机测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时补偿其在不同测量速度下的定位误差,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的XY工作台定位误差实时建模预测补偿系统,介绍了其建模原理和软、硬件组成,并利用双频激光干涉仪和数控XY工作台进行实验,测量了不同运动速度下的定位误差,进行了遗传算法-反向传播(genetic algorithm and back propagation,GA-BP)神经网络与BP神经网络建模效果的验证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应用GA-BP神经网络的定位误差建模精度比BP神经网络的建模精度高。利用DSP建立的XY工作台误差实时建模预测补偿系统的每个定位误差的预测时间为29.6μs,残差分布为-0.688 190~0.512 744μm,实时性和鲁棒性好,可以用于后续的在机测量系统各组成部分误差和综合测量误差的精确补偿以及误差补偿器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机测量系统 定位误差 实时预测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遗传算法-反向传播(GA-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用软件的数控机床在机测量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子平 《今日科苑》 2009年第18期63-63,共1页
本文将在机检测软件应用在数控机床上,通过对刀具、工件、夹具等的在机检测和补偿,有效地提升了工件的制造质量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 在机测量系统 测量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在机测量系统最佳测量区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陆丽丽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25-30,共6页
数控机床在机测量系统可以一次装夹完成绝大部分加工、测量工作,并且能够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产品质量。以三轴数控机床在机测量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系统结构,分析系统误差。在此基础上,通过最佳测量区测量误差计算模型和目标函数模... 数控机床在机测量系统可以一次装夹完成绝大部分加工、测量工作,并且能够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产品质量。以三轴数控机床在机测量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系统结构,分析系统误差。在此基础上,通过最佳测量区测量误差计算模型和目标函数模型,利用最优化算法求解在机测量系统的最佳测量区,从而降低数控机床在机测量系统的测量误差,提高工件的加工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数控 在机测量系统 最佳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自由曲面加工机床在机测量系统精度建模与定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梁坤 丁辉 程凯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2019年第6期15-20,共6页
为了提高光学自由曲面加工机床的整体加工能力,进行在机测量系统的特征测量功能开发。在给出在机测量系统结构构成及功能需求下,进行在机测量系统几何精度建模,进行几何静态误差辨识与补偿,进而规划在机测量系统基本功能工作流程。最后... 为了提高光学自由曲面加工机床的整体加工能力,进行在机测量系统的特征测量功能开发。在给出在机测量系统结构构成及功能需求下,进行在机测量系统几何精度建模,进行几何静态误差辨识与补偿,进而规划在机测量系统基本功能工作流程。最后,通过进行多项测量实验,可得到标准平面及凹球面测量不确定度达到微米级,检测面型工件特征测量结果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机测量系统 几何精度建模 误差辨识与补偿 特征测量
原文传递
在机测量反求系统中检测程序的自动生成
8
作者 郑淑芝 吴立勋 秦聚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466-469,共4页
介绍了自行构建的在机测量反求系统,研究了检测程序自动生成模块的功能和实现的原理.该模块具有合理的功能结构,且具有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和可移植性.
关键词 在机测量反求系统 检测程序 自动生成 检测规划 信息描述 检测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机测量反求系统模式的构建
9
作者 郑淑芝 岳彦芳 杨光 《计量技术》 2004年第2期28-30,共3页
本文简要阐述了在机测量反求系统的总体方案以及在数控加工中心上的实现方法 ,探讨了实现在机测量与反求的软硬件条件 ,给出了系统功能模型 ,并进行了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关键词 在机测量反求系统 结构设计 加工精度 数控加工 数据通信 通信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件在机测量在叶片、叶轮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自科 卞光耀 单英吉 《航空制造技术》 2011年第21期103-105,共3页
采用在机测量系统,通过安装在机床上的测头和相应的软件测量系统就能实现加工基准快速、准确定位。每次装夹紧固之后的测量系统程序自动将测得的零点坐标值刷新到机床控制器中。通过在机测量方案的实施,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工件定位。... 采用在机测量系统,通过安装在机床上的测头和相应的软件测量系统就能实现加工基准快速、准确定位。每次装夹紧固之后的测量系统程序自动将测得的零点坐标值刷新到机床控制器中。通过在机测量方案的实施,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工件定位。同时解决了以往使用传统工具费时、费力的问题,而且测量重复性往往在几个μm以内,大大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也减少了对人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机测量 海克斯康 在机测量系统 床控制器 叶片 叶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机床转台定位误差分析
11
作者 路忠响 肖元昭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10期81-82,87,共3页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转台误差补偿效果,设计了一种通过遗传算法(GA)来完成BP神经网络优化过程,并加入坐标参数、运动速度指标建立了转台定位误差模型。通过Matlab软件构建GA优化BP模型,得到优化权值与阈值后,将结果移植至DSP内开展建模与预...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转台误差补偿效果,设计了一种通过遗传算法(GA)来完成BP神经网络优化过程,并加入坐标参数、运动速度指标建立了转台定位误差模型。通过Matlab软件构建GA优化BP模型,得到优化权值与阈值后,将结果移植至DSP内开展建模与预测,促进预测速率的大幅提升。研究结果表明:机床转台处于各空间位置与速率下形成了不同定位误差,总体呈现较为复杂的变化特征采用GA优化BP神经网络构建的模型预测时达到了更高精度,误差残差范围在-0.5~0.5μm,满足实际需求。该研究有助于提高机床转台定位精度,增强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机测量系统 定位误差 实时预测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遗传算法-反向传播(GA优化BP)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质量控制技术
12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2-35,共4页
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测量手段越来越齐备,很多情况下,只有多个技术同时应用才能使质控难题迎刃而解。基于全球化的全面产品线和解决方案有赖于海克斯康集团在全球工业制造领域最前沿的客户服务经验和测量知识的积累与创新,海克斯康能够... 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测量手段越来越齐备,很多情况下,只有多个技术同时应用才能使质控难题迎刃而解。基于全球化的全面产品线和解决方案有赖于海克斯康集团在全球工业制造领域最前沿的客户服务经验和测量知识的积累与创新,海克斯康能够为中国航空制造行业提供全面、适用且实用的测量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叶片 航空发动 海克斯康 在机测量系统 在机检测 毛坯件 发动零部件 质控 整体叶轮 自由曲面 坐标系 航空 解决方案 工业制造 测量技术 测定技术 四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克斯康给用户带来一站式的参观体验 被引量:1
13
《航空制造技术》 2011年第6期103-103,共1页
2011年4月11日,两年一度的重量级展会CIMT将在北京举行,在为用户提供全面计量解决方案的企业经营目标的引导下,海克斯康将为参观者展现了"高速、非接触、全流程"的史上最全品类的测量技术.
关键词 一站式 海克斯康 在机测量系统 用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制造的整体叶轮加工工艺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阳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9年第S02期105-108,共4页
本文以整体叶轮的工艺设计为研究对象,借助数字化制造技术,设计了某型号叶轮的加工工艺过程,装夹检测方案,并完成了叶轮的精密加工。其中,应用CAD技术建立数字化模型,基于特征的编程技术完成叶轮的五轴联动数控程序的编制,使用VERICUT... 本文以整体叶轮的工艺设计为研究对象,借助数字化制造技术,设计了某型号叶轮的加工工艺过程,装夹检测方案,并完成了叶轮的精密加工。其中,应用CAD技术建立数字化模型,基于特征的编程技术完成叶轮的五轴联动数控程序的编制,使用VERICUT专业仿真软件进行虚拟加工并根据其物理仿真结果优化数控加工程序,应用五轴联动加工技术完成叶轮形面的粗精加工,零件加工后使用在机测量系统对机床上的零件进行尺寸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加工 整体叶轮 加工工艺设计 五轴联动加工 在机测量系统 数字化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