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圣母马利亚三题
1
作者 萧萧 《世界宗教文化》 1995年第4期49-51,共3页
“圣母”马利亚,从天主教神学观点来看是《圣经》中的第二号人物,主人公耶稣基督是她的儿子,“为了人类得救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相信耶稣基督的宗教都尊敬圣母马利亚,最典型的是天主教和东正教。所有基督徒都认为圣母马利亚是人,是... “圣母”马利亚,从天主教神学观点来看是《圣经》中的第二号人物,主人公耶稣基督是她的儿子,“为了人类得救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相信耶稣基督的宗教都尊敬圣母马利亚,最典型的是天主教和东正教。所有基督徒都认为圣母马利亚是人,是“第一位得救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母马利亚 天主教 圣母升天节 圣母 耶稣基督 《圣经》 罗马教宗 圣母 帕莱斯特里纳 米开朗基罗
原文传递
西欧中世纪的女性观浅探 被引量:27
2
作者 贺璋瑢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8-93,共6页
西欧中世纪的女性观 ,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 教会的女性观。教会的女性观主要渊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思想中所包含的灵魂与肉体的二元对立以及随之而来的禁欲主义的内容 ;二是犹太教、基督教 (尤其是保罗的观点 )... 西欧中世纪的女性观 ,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 教会的女性观。教会的女性观主要渊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思想中所包含的灵魂与肉体的二元对立以及随之而来的禁欲主义的内容 ;二是犹太教、基督教 (尤其是保罗的观点 )中对女性的负面评价。 2 对圣母马利亚的崇拜。马利亚成为理想女性的代名词 ,使得女性不再是等同于夏娃 (堕落女性 )的单一形象。 3 骑士爱情。骑士爱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两性关系 ,正是在这种全新的两性关系中培养出了尊重女性、爱护女性的骑士传统和绅士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欧中世纪 女性观 教会 圣母马利亚 骑士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女(的)”的转义及其同文化的关系
3
作者 伍铁平 《外国语文》 1999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一)《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年,商务印书馆)对“处女”的第二项释义是“比喻第一次”,如“处女航”、“处女作”。其实,这是不全面的。从“处女”的本义“没有发生过性行为的女子”还派生出另一个意义“没有发生过…... (一)《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年,商务印书馆)对“处女”的第二项释义是“比喻第一次”,如“处女航”、“处女作”。其实,这是不全面的。从“处女”的本义“没有发生过性行为的女子”还派生出另一个意义“没有发生过……的”,如“处女地”是指“未开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女地 《语言和文化评论集》 文化语言学 处女林 转义 圣母马利亚 日语 《现代汉语词典》 西方语言 处女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我的前公爵夫人》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越 王玉杰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15-18,共4页
通过对罗伯特·勃朗宁的著名戏剧独白诗《我的前公爵夫人》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批评分析 ,旨在阐明这两个女性形象实际上所隐含的从早期文学传统 。
关键词 《我的前公爵夫人》 厌女症 圣母马利亚的崇拜 女性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与《圣经》 被引量:1
5
作者 居茂文 《郭沫若学刊》 1999年第1期27-34,共8页
关键词 郭沫若 《圣经》 基督教青年会 宗教政策 基督教徒 圣母马利亚 《落叶》 阶级斗争 耶稣基督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场漫笔之四 话·能力
6
作者 计文 《天风》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39,共2页
神的话是充满能力的。不然,诸世界怎么可能藉着他的话而成?他又怎么能够“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诗33:9,来1l:3)?救赎之功与创造之功一样,都是始于神的话。当圣母马利亚闻天使报信并表示“怎么有这事呢”时,天使的回答是:“出于神的话... 神的话是充满能力的。不然,诸世界怎么可能藉着他的话而成?他又怎么能够“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诗33:9,来1l:3)?救赎之功与创造之功一样,都是始于神的话。当圣母马利亚闻天使报信并表示“怎么有这事呢”时,天使的回答是:“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路1:37) 神的话带能力。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场 圣母马利亚 传福音 传道者 顾名 报信 救赎 求主 保罗 并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神相约
7
作者 雁子 《天风》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3-34,共2页
还没见到她人,就已认识她了。她叫郑雁,20多岁,长得端庄秀丽,基督徒,每天来为母亲的病做祷告。 母亲得的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巴金森氏症,又叫震颤麻痹。一开始是手脚止不住地颤抖,后来发展成为全身阵发性剧烈痉挛,最后将导致全身瘫... 还没见到她人,就已认识她了。她叫郑雁,20多岁,长得端庄秀丽,基督徒,每天来为母亲的病做祷告。 母亲得的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巴金森氏症,又叫震颤麻痹。一开始是手脚止不住地颤抖,后来发展成为全身阵发性剧烈痉挛,最后将导致全身瘫痪,目前尚未治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震颤麻痹 祷告 基督徒 药物作用 送到大门口 圣母马利亚 吞咽困难 文学体验 阵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谨与谩骂
8
作者 童牧 《天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1,共1页
前不久一位暂居美国的朋友寄给我该地某中文教会刊物发表的四、五篇总标题为《一个不信派的标本——丁光训文集》连载文章。作者李某,他声称用意在于批判《丁光训文集》。我曾细读过《文集》。我被丁主教不回避现实,严谨治学并与读者平... 前不久一位暂居美国的朋友寄给我该地某中文教会刊物发表的四、五篇总标题为《一个不信派的标本——丁光训文集》连载文章。作者李某,他声称用意在于批判《丁光训文集》。我曾细读过《文集》。我被丁主教不回避现实,严谨治学并与读者平等商榷的态度所折服。他不是一位所谓在教言教的神学家,丁主教对现实的见解都引伸于他的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学思想 文集 神学家 道成肉身 总标题 教言 严谨治学 神的拯救 文革 圣母马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正教十二大节
9
作者 雍绍宇 《俄语学习》 1998年第6期11-13,共3页
东正教(православие)节日繁多,这些节日基本上继承了东派教会的传统。在各自主教会,除了纪念传统节日,还有本民族教会规定的一些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传统节日也成为主教会所在地的传统文化内容之一,而东正教十... 东正教(православие)节日繁多,这些节日基本上继承了东派教会的传统。在各自主教会,除了纪念传统节日,还有本民族教会规定的一些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传统节日也成为主教会所在地的传统文化内容之一,而东正教十二大节(Двунадесятые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正教 圣母马利亚 耶路撒冷 节日 耶稣基督 复活节 圣诞节 固定日期 东正教会 君士坦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诞繁星篇
10
作者 施成忠 《天风》 1996年第12期44-44,共1页
大卫呵! 成功中有你, 失败中有你; 刚强属乎你, 软弱属乎你, 这也许是男人后裔的路。 圣善之主呵! 说服人心者是你, 战胜邪恶者是你;
关键词 马太福音 圣母马利亚 说服人 耶路撒冷 弥赛亚 摇床 救赎 心者 太1 殿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被刀刺透
11
作者 葛宝娟 《天风》 1996年第12期31-31,共1页
当圣母马利亚抱着满了八天的圣婴耶稣进入圣殿行割礼时,祭司西面对圣母说:“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祭司以此预言圣母将站在十字架旁,亲眼目睹她的爱子忍受十字架酷刑,兵丁用枪扎耶稣的肋旁时,也扎进圣母的心。事实上,每位跟随主的... 当圣母马利亚抱着满了八天的圣婴耶稣进入圣殿行割礼时,祭司西面对圣母说:“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祭司以此预言圣母将站在十字架旁,亲眼目睹她的爱子忍受十字架酷刑,兵丁用枪扎耶稣的肋旁时,也扎进圣母的心。事实上,每位跟随主的人,在牧场上侍奉的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有过心被刀刺透的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透 圣母马利亚 祭司 耶稣 认识自我 生活环境 人生经验 人本性 刀刺 人的心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兰古都神韵
12
作者 单樨 《四川统一战线》 2002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克拉科夫 密茨凯维奇 神圣罗马帝国 圣母马利亚 大教堂 巴别塔 主教座堂 守望塔 水晶玻璃器皿 圣经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督教艺术中圣母的服饰 被引量:1
13
作者 小羽 《世界宗教文化》 1998年第3期52-55,共4页
红上衣、蓝外套,是圣母马利亚在基督教艺术中典型的服装色彩。无论是早期的基督教艺术还是文艺复兴盛时人文思潮改装了的基督教艺术,圣母这一服饰符号始终没有变化,即使是文艺复兴三杰中以绘制世俗化了的圣母著名的拉菲尔,在将圣母... 红上衣、蓝外套,是圣母马利亚在基督教艺术中典型的服装色彩。无论是早期的基督教艺术还是文艺复兴盛时人文思潮改装了的基督教艺术,圣母这一服饰符号始终没有变化,即使是文艺复兴三杰中以绘制世俗化了的圣母著名的拉菲尔,在将圣母村姑化、小家璧玉化的时候,也没有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艺术 《圣经》 圣母马利亚 意大利文艺复兴 达·芬奇 盖头 妇女服饰 服饰色彩 头发 装饰
原文传递
法国立体派雕塑家察德金
14
作者 章容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5-95,共1页
奥西普·察德金(OsipZadkine,1890—1967)是法国雕塑家、立体派雕塑代表人物。出生于俄国斯摩棱斯克,1909年到巴黎,并加入了法国国籍,此后一直在法国从事雕塑创作,受到立体派和表现派的影响。立体派... 奥西普·察德金(OsipZadkine,1890—1967)是法国雕塑家、立体派雕塑代表人物。出生于俄国斯摩棱斯克,1909年到巴黎,并加入了法国国籍,此后一直在法国从事雕塑创作,受到立体派和表现派的影响。立体派最适合于察德金的创作思想和表现方法,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派 雕塑家 希腊神话 普罗米修斯 俄耳甫斯 法国 圣经故事 表现方法 圣母马利亚 铁栅栏
原文传递
马克·坦西的画中世界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文 《世界美术》 1994年第3期2-5,共4页
马克·坦西的画中世界江文编译画家路易斯一利奥波德·波伊利的一件作品,描绘了人们拥挤在美术馆里观看达维特的名作《拿破伦加冕》的盛况。波伊利在自己的画中精确地记录和再现了这件歌颂拿破伦的油画,而且同样细致地刻画了... 马克·坦西的画中世界江文编译画家路易斯一利奥波德·波伊利的一件作品,描绘了人们拥挤在美术馆里观看达维特的名作《拿破伦加冕》的盛况。波伊利在自己的画中精确地记录和再现了这件歌颂拿破伦的油画,而且同样细致地刻画了美术馆里观画的各类人士,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委拉斯贵支 绘画风格 画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 圣母马利亚 画中画 美术馆 格林伯格 中世
原文传递
德国画家贝克曼
16
作者 容升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5-95,共1页
德国画家贝克曼容升德国画家马克斯·贝克曼(MaxBeckmann,1884—1950)生于莱比锡。1899至1903年在魏玛的大公爵美术学院学习。后去巴黎、日内瓦、佛罗伦萨等地深造。1904年移居柏林,1906年... 德国画家贝克曼容升德国画家马克斯·贝克曼(MaxBeckmann,1884—1950)生于莱比锡。1899至1903年在魏玛的大公爵美术学院学习。后去巴黎、日内瓦、佛罗伦萨等地深造。1904年移居柏林,1906年加入柏林分离派。1922年起在法兰克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克曼 国画家 表现主义手法 圣经故事 学院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联画 美术学院 圣母马利亚 戏剧性场面
原文传递
千叶宣一诗三首
17
作者 千叶宣一 李芒 《译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4-145,共2页
语言的积木——毒药,我的毒药,照亮了我,也使我认识了自己。 瓦莱里 死者无论到何时, 总是年轻! 然而, 这话却荒诞不经。 在这块大地上, 死者也会老下去,无法永远年轻。 自从你死去, 世界的诗难道说脱落了关节? 已经松散不堪,难以寄情。
关键词 语言化石 圣母马利亚 染成紫色 向海流 毒药 樟脑油 死者 八十岁 最深处 圣诞节
原文传递
短篇小说两篇
18
作者 胡安.卢尔福 李昂 《外国文学》 1980年第2期17-26,共10页
分给了我们土地 不知走了多少钟头以后,大家终于听到了狗的叫声。一路上,没有遇见一个树影、一粒树籽、一个树根。 在这无边无际的道路上,人们有时曾以为在远处不会有什么东西了,认为在道路的另一头儿,在那土地龟裂、河床干涸的平原尽头... 分给了我们土地 不知走了多少钟头以后,大家终于听到了狗的叫声。一路上,没有遇见一个树影、一粒树籽、一个树根。 在这无边无际的道路上,人们有时曾以为在远处不会有什么东西了,认为在道路的另一头儿,在那土地龟裂、河床干涸的平原尽头儿,再也不会找到任何东西了。可事实并非如此,前面有一个村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篇小说 事实并非如此 地龟 河床 平原 树根 圣母马利亚 圣人 莫洛 斯塔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